×

用于大应变计算的简单正交各向异性、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方程。 (英语) 兹比尔0944.74013

小结:我们提出了一个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方程,可用于在完全非线性范围内模拟纤维取向弹性材料。根据三个新的材料参数给出了定义这种材料的超弹性应变能函数,并导出了这些材料参数与材料沿纤维方向和正交平面上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式。我们还获得了第二Piola-Kirchhoff张量、Cauchy应力张量以及拉格朗日和欧拉弹性张量的表达式。这种材料的静态和动态应用说明了它的性能。

MSC公司:

74B20型 非线性弹性
74E10型 固体力学中的各向异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Pilkey,W.D.,《应力、应变和结构矩阵公式》(1994),John Wiley&Sons·Zbl 0805.73001号
[2] 丹尼尔,I.M。;Ishai,O.,《复合材料工程力学》(1994),牛津大学出版社
[3] Hallquist,J.O.(LS-DYNA3D理论手册(1991),利弗莫尔软件技术公司)
[4] Hallquist,J.O.(LS-DYNA3D用户手册(1992),利弗莫尔软件技术公司)
[5] Bonet,J。;Wood,R.D.,《有限元分析的非线性连续力学》(1997),剑桥出版社·Zbl 0891.73001号
[6] J.马斯登。;Hughes,T.J.R.,《弹性数学基础》(1992),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悬崖·Zbl 0759.62001
[7] Spencer,A.J.M.,连续体力学(1980),《朗曼数学教科书》·Zbl 0427.73001号
[8] Spencer,A.J.M.,《各向异性固体本构方程的公式》(Boehler,J.P.,各向异性固体的力学行为(1982),Nijhoff)·Zbl 0524.73015号
[9] Spencer,A.J.M.,《各向异性材料有限变形建模》(Gittus,J.;等,《固体大变形、物理基础和数学建模》(1986),爱思唯尔应用科学)·兹比尔0238.73001
[10] Miehe,C.,大应变各向同性弹性的公式化和有限元实现方面,国际数字杂志。方法工程,371981-2004(1994)·Zbl 0804.73067号
[11] A.J.Burton,显式大应变动态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人体碰撞问题,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C/Ph/209/96。;A.J.Burton,《显式大应变动态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人体碰撞问题》,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C/Ph/209/9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