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递归函数类的学习理论表征。 (英语) 兹伯利0875.68271

摘要:当F的任意两个数相等时,证明了总递归函数的递归可枚举类F在F的每个数中是可互学习的。这种特性对于编程系统理论和归纳推理都很有意义。

MSC公司:

68N99型 软件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daev,S.A.,代数与逻辑,16,83-98(1977),英文翻译:·Zbl 0399.03028号
[2] 于尔肖夫(Yu Ershov)。L.,代数与逻辑,7330-346(1968),英文翻译:·Zbl 0273.02024号
[3] 于尔肖夫(Yu Ershov)。L.,Theorye der Numerierungen I,Z.数学。Logik Grundlagen数学。,19, 9289-9388 (1973) ·Zbl 0295.02025号
[4] 于尔肖夫(Yu Ershov)。L.,《数词理论》(1977),《瑙卡:瑙卡-莫斯科》,俄语版·Zbl 0427.03037号
[5] 弗雷瓦兹,R.V。;卡宾斯基,M。;Smith,C.H.,总递归函数的协同学习,(Proc.7th Ann.ACM Conf.on Computational learning Theory,COLT’94(1994),ACM Press:ACM Press New York),190-197
[6] 弗雷瓦兹,R.V。;Gobleja,D。;卡宾斯基,M。;Smith,C.H.,总递归函数可枚举类的协同学习性和FIN-identifibility,(算法学习理论。算法学习理论,计算机科学讲义,872(1994),Springer:Springer-Berlin),100-105·Zbl 1044.68641号
[7] Gold,E.M.,语言识别极限,Inform。控制,10447-474(1967)·Zbl 0259.68032号
[8] Goncharov,S.S.,《代数与逻辑》,19,13-27(1980),英文翻译:·兹伯利0468.03022
[9] Goncharov,S.S。;Badaev,S.A.,《两两等效枚举类》(计算机科学逻辑基础,LFCS’94)。计算机科学的逻辑基础,LFCS’94,计算机科学讲义,813(199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140-141·Zbl 0969.03513号
[10] M.Kummer、S.Wehner和X.Yi,递归函数和索引集的离散族,代数i Logika; M.Kummer、S.Wehner和X.Yi,递归函数和索引集的离散族,代数i Logika·兹伯利0828.03014
[11] Liu,S.,《无重复的原始递归函数枚举》,东北数学。J.,12400-402(1960)·Zbl 0106.00601号
[12] Marchenkov,S.S.,代数与逻辑,11,326-336(1972),英文翻译:·Zbl 0282.02015号
[13] Osherson,D。;斯托布,M。;Weinstein,S.,《学习的系统》(1986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学院出版社剑桥
[14] Royer,J.S.,《程序结构的内涵理论》(计算机科学讲义,273(1987),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625.68018号
[15] 罗伊尔,J.S。;Case,J.,《次递归编程系统:复杂性和简洁性》(Subrecursive Programming Systems:Complexity and Succinness)(1994),Birkhauser:Birkhause Boston,MA·Zbl 0813.03023号
[16] Selivanov,V.L.,《代数与逻辑》,第15卷,第128-141页(1976年),英文翻译:·Zbl 0358.02051号
[17] Soare,R.I.,递归可枚举集和度(1987),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623.03042号
[18] Validov,F.I.,苏联数学。,22128-141(1978),英文翻译:
[19] Weihrauch,K.,可计算性,(EATCS理论计算机科学专著,9(1987),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611.03002号
[20] Wiehagen,R.,归纳推理中的特征问题,(自动机,语言和编程,ICALP’78)。自动化,语言和编程,ICALP’78,计算机科学讲义,62(1978),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184-207·Zbl 0794.03058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