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未建模动态和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基于小增益技术的自适应模糊指令滤波控制。 (英语) Zbl 07840340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和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建立模糊状态观测器来估计不可测状态。为了克服虚拟控制信号重复微分导致的爆炸计算问题,将带补偿机制的命令滤波器应用于控制器设计过程。同时,借助模糊逻辑系统和反推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保证闭环系统中的所有信号都是有界的,跟踪误差可以收敛到原点附近的一个小区域。此外,基于小增益定理证明了系统的输入-状态实际稳定。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21 John Wiley&Sons有限公司}

MSC公司:

93年XX月 系统论;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IsidoriA,非线性控制系统。德国柏林:施普林格科技与商业媒体;2013
[2] HungJY、GaoW、HungJC。变结构控制:一项调查。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1993;40(1):2‐22.
[3] 布里斯托DA、塔拉伊尔M、阿连尼AG。迭代学习控制综述。IEEE控制系统杂志2006;26(3):96‐114.
[4] KanellakopoulosI,MorseSA科科托维奇副总裁。反馈线性化系统自适应控制器的系统设计。IEEE Trans Autom控制。1991;36(11):1141‐1253. ·Zbl 0768.93044号
[5] 科科托维奇·弗里曼拉。设计“更软”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律。自动化。1993;29(6):1425‐1437·兹伯利0787.93024
[6] KristicM、KanellakopoulosI、KokotovicPV。无过参数化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控制许可。1992;19(3):177‐185. ·Zbl 0763.93043号
[7] 托梅·马里诺。非线性系统的全局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线性参数化。IEEE Trans-Autom控制。1993;38(1):17‐32. ·Zbl 0783.93032号
[8] 孟德尔JM。工程模糊逻辑系统:教程。IEEE程序。1995;83(3):345‐377.
[9] LeeC‐C。控制系统中的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控制器。i.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公司。1990年;20(2):404‐418. ·Zbl 0707.93036号
[10] 海金斯。神经网络:综合基础。第三版,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94. ·Zbl 0828.68103号
[11] ChangY、WangY、AlsaadiFE、ZongG。切换随机纯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国际J自适应控制信号处理。2019;33(10):1567‐1582. ·Zbl 1429.93175号
[12] ZongG、RenH、KarimiHR。网络交换系统的事件触发通信和环形有限时间h∞滤波。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21;51(1):309‐317.
[13] RenH、ZongG、KarimiHR。网络交换系统的异步有限时间滤波及其应用:一种事件驱动方法。IEEE传输电路系统I Regul Pap。2019;66(1):391‐402. ·Zbl 1468.93156号
[14] Zhang T、GeSS、HangCC。采用反推设计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自动化。2000;36(12):1835‐1846. ·Zbl 0976.93046号
[15] Zhang Y、Peng P‐Y、Jiang Z‐P。利用反步法设计未知非线性系统的稳定神经控制器。IEEE Trans神经网络。2000;11(6):1347‐1360.
[16] WangLX、MendelJM。模糊基函数、通用逼近和正交最小二乘学习。IEEE Trans神经网络。1992;3(5):807‐814.
[17] ChenB‐S、LeeC‐H、ChangY‐C。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H/sup/spl-infin//跟踪设计:自适应模糊方法。IEEE Trans Fuzzy系统。1996;4(1):32‐43.
[18] 王LX。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自适应模糊控制。IEEE Trans Fuzzy系统。1993;1(2):146‐155.
[19] Zhou P、Zhang L、ZhangS、ALKHATEEBA。切换纯反馈非线性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具有规定性能的自适应模糊有限时间控制设计。IEEE接入。2021;9:69481‐69491.
[20] LiY TongS。具有未知死区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跟踪反推控制。IEEE Trans Fuzzy系统。2012;20(1):168‐180.
[21] 陈B、林奇、刘克斯、刘克。一类非严格反馈形式的mimo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IEEE Trans-Syst Man Cybern。2015;45(12):2744‐2755.
[22] 王H、白W、刘普斯。多故障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自适应容错控制。IEEE/CAA J自动化标准。2019;6(6):1417‐1427.
[23] ZongG、QiW、KarimiHR。具有状态时滞的半马尔可夫正跳系统的L控制。IEEE Trans-Syst Man-Cybern系统。2020;1‐10.
[24] 陈M、王H、刘X。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实用定时跟踪控制。IEEE Trans Fuzzy系统。2021;29(3):664‐673.
[25] ZongG、LiY、SunH。具有一般不确定转移率的马尔可夫跳跃非线性系统的复合抗扰弹性控制。科学中国信息科学。2019;62(2):22205。
[26] TongS、MinX、LiY。具有未知控制增益函数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20;50(9):3903‐3913.
[27] 徐克、王赫、张奎、陈明、乔杰、牛波。具有输入死区的严格反馈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指令滤波器的自适应神经跟踪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2021;1‐15.
[28] HuoX、KarimiHR、ZhaoX、WangB、ZongG。标识符关键框架内约束非线性互联系统分散事件触发控制的自适应关键设计。IEEE Trans-Cybern。2021;1‐14. https://doi.org/10.109/TCYB.2020.3037321。 ·doi:10.1109/TCYB.2020.3037321
[29] MaL、ZongG、ZhaoX、HuoX。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非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基于观测的自适应有限时间跟踪控制。《弗兰克尔研究所杂志》2020;357(16):11518‐11544. ·Zbl 1450.93062号
[30] WangY、NiuB、WangH、AlotaibiN、AbozinadahE。具有规定性能的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平均驻留时间切换方法。神经计算。2021;435:295‐306.
[31] 张赫、XuN、ZongG、AlkhateebA。带有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欠驱动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自适应模糊递阶滑模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2021. 52(8):1499-1514. ·Zbl 1483.93325号
[32] XuN、NiuB、HuoX、ZhaoX。用于解决完全未知非线性系统的最优事件触发跟踪控制问题的单网络ADP。国际智能系统杂志。2021https://doi.org/10.1002/int.22491。 ·doi:10.1002/int.22491
[33] 江泽、马雷尔斯、王毅。互联iss系统非线性小增益定理的Lyapunov公式。自动化。1996;32(9):1211‐1215. ·Zbl 0857.93089号
[34] JiangZ、TeelAR、PralyL。iss系统和应用的小增益定理。数学控制信号系统。1994;7(2):95‐120. ·Zbl 0836.93054号
[35] 江孜。简要介绍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的组合反推和小增益方法。自动化。1999;35(6):1131‐1139·Zbl 0932.93045号
[36] 江Z‐P,PralyL。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自动化。1998;34(7):825‐840. ·Zbl 0951.93042号
[37] 陈Z、牛B、赵X、张L、XuN。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基于模型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应用数学与计算。2021;408:126330. ·Zbl 1510.93140号
[38] Tong S、Wang T、LiY、Zhang H。具有未知死区和未建模动力学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3;44(6):910‐921.
[39] 王菲、刘姿、张毅、陈丽萍。通过反推和随机小增益方法进行自适应量化控制器设计。IEEE Trans Fuzzy系统。2016;24(2):330‐343.
[40] LiY、TongS、LiuY、LiT。基于小增益方法的未知死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鲁棒输出反馈控制。IEEE Trans Fuzzy系统。2013;22(1):164‐176.
[41] ChangY,ZhangS,AlotaibiND,AlkhateebAF。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的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自适应有限时间跟踪控制。IEEE接入。2020;8:204782‐204790.
[42] MaL、XuN、ZhaoX、ZongG、HuoX。具有未建模动态的切换非线性系统基于小增益技术的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容错控制。IEEE Trans-Syst Man-Cybern系统。2020;1‐12. https://doi.org/10.109/TSMC.2020.2964822。 ·doi:10.1109/TSMC2020.2964822
[43] LongL,SiT公司。切换纯反馈非线性系统基于小增益技术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8;49(5):1873‐1884.
[44] WuZ‐J、XieX‐J和Zhang S‐Y。利用随机小增益定理设计自适应反推控制器。自动化。2007;43(4):608‐620. ·Zbl 1114.93104号
[45] SwaroopD、HedrickJK、YipPP、GerdesJC。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表面控制。IEEE Trans Autom控制。2000;45(10):1893‐1899. ·Zbl 0991.93041号
[46] 张TP,GeSS。纯反馈形式的具有未知死区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自动化。2008年;44(7):1895-1903年·Zbl 1149.93322号
[47] 张特,GeSS。具有未知死区和控制方向的mimo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IEEE Trans神经网络。2009;20(3):483.
[48] 张特、夏明、易。具有全状态约束和未建模动态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动态表面控制。自动化。2017;81(81):232‐239·Zbl 1372.93125号
[49] LiT‐S、WangD、FengG、TongS‐C。一种用于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nn跟踪控制的dsc方法。IEEE Trans-Syst Man Cybern B Cybern.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2009;40(3):915‐927.
[50] FarrellJA、PolycarpouM、SharmaM、DongW。命令过滤了backstepping。IEEE Trans Autom控制。2009;54(6):1391‐1395. ·Zbl 1367.93382号
[51] DongW、FarrellJA、PolycarpouMM、DjapicV、SharmaM。命令过滤的自适应反推。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2012;20(3):566‐580.
[52] YuJ、ShiP、DongW、YuH。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观测器和指令滤波器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5;62(9):5962‐5970.
[53] YuJ、ShiP、DongW、LinC。基于指令滤波的未知死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IEEE Trans-fuzzy系统。2018;26(1):46‐55.
[54] 牛波、刘毅、宗庚、韩中、福建。不确定切换非线性输出约束系统基于指令滤波器的自适应神经跟踪控制器设计。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公司。2017;47(10):3160‐3171.
[55] 王毅、XuN、刘毅、ZhaoX。基于指令滤波技术的切换非线性系统自适应容错控制。应用数学计算。2020;392:125725. ·Zbl 1508.93180号
[56] 汤斯·李。用于mimo开关非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基于命令滤波的模糊自适应控制设计。IEEE Trans Fuzzy系统。2016;25(3):668‐681.
[57] SuH、ZhangT、Zhang W。基于反推和小增益方法的siso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神经计算。2017;238(5月17日):212‐226。
[58] 刘Z、王菲、张毅、陈X、陈CP。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采用反推和小增益方法。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3;44(10):1714‐172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