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塑性。(弹性塑性) (法语) Zbl 0781.73001号

结构与结构课程(Cours de Calcul des Structures Anélastiques)。巴黎:国家桥与乔塞斯出版社。第448页(1987年)。
这本经过适度编辑的书在几何线性问题的框架内关注塑性的静态和准静态问题。本卷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向读者介绍固体(包括土壤)弹塑性行为的一些基本概念。详细讨论了弹塑性和硬化弹塑性固体的流动规律。自然地引入了广义标准物质模型;这里应该提到的是,模型,或者说模型,主要是在法国开发的。在讨论了土的典型试验后,在此类材料弹塑性行为的背景下,提出了Roscoe、Schofield和Wroth的临界状态理论。作者得出结论,临界状态的概念不足以描述循环荷载下土壤的行为。给出了板的弯矩标准极限准则和塑性耗散的相关表达式。
本书的其余五章讨论了弹塑性准静态边值问题的各个方面。第二章研究了弹性和塑性状态下的标准三杆系统;还讨论了结构的卸载问题。对三维物体建立了Colonnetti定理,并讨论了其应用的可能性。对承受多参数载荷(包括广义力和速度)的系统的一般考虑以统一的方式给出。
第三章是关于梁和三杆框架的弯曲。所研究的示例是标准的,但每个阶段:弹性、弹塑性和塑性都进行了仔细研究,包括残余状态。本章将特别吸引结构塑性行为的初学者。
第四章阐述并证明了描述理想弹塑性固体和正硬化体的一些基本定理。仅提及应力和广义应力的存在结果,后者在“广义标准材料”理论中,虽然对唯一性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然而,读者应该意识到,表现出塑性行为的固体的存在结果通常是复杂的,需要专门的和精心设计的数学工具[R.特曼,关于橡皮泥的数学问题。(1983;Zbl 0547.73026号)]. 因此,在这种类型的书中,作者只能提供一些有关更高级数学结果的提示。讨论了应力速率和速度的双重极值原理,包括不连续性。第四章中考虑的原理是以总势能和余能的经典原理为模型的;值得注意。
在最后两章中,阐述了准静态安定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对广义标准材料的扩展。作为可变载荷系统的安定准则,假设总耗散能量有界;现在公认为正确的标准。详细阐述、证明和讨论了静态和动态安定定理。此外,引入了静态和动态安定系数,恢复了极限分析理论的特殊情况。为了说明安定理论的有用性,考虑了梁和杆结构的简单示例。此外,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安定的概念,还讨论了安定和适应之间的区别。第五章中的页码顺序应该有所改变:正确的顺序是第309页、第311页、第310页和第312页等[J.A.König弹塑性结构的安定理论。(1987)],因为这是第一本关于结构安定理论各个基本和实际方面的专著。
总的来说,这本书组织得很好,写得很清楚,读起来也很容易。它可以很好地介绍现代塑性理论。

MSC公司:

74-01 关于可变形固体力学的介绍性说明(教科书、教程论文等)
74C99型 塑料材料、应力等级材料和内变量材料
74A20型 固体力学中的本构函数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