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最坏情况下的公差设计和质量保证。 (英语) Zbl 1015.90091号

摘要:我们介绍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解决了机械装配的最坏情况公差分析,也解决了稳健设计问题。基于制造能力指数的新公式允许遗传算法根据标称设计参数值周围的公差变化对候选设计进行排序。然后应用标准遗传算子来确保产品性能度量与期望目标值的差异最小。离合器总成设计的计算结果突出了该方法的优点。

MSC公司:

90C59 数学规划中的近似方法和启发式
90 C90 数学规划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ARLYLE,W.M.、MONTGOMERY,R.C.和RUNGER,G.C.,《质量控制和改进中的优化问题和方法》,《质量技术杂志》,第32卷,第1-31页,2000年。
[2] CREVELING,C.M.,《公差设计:制定最佳规范手册》,Addison-Wesley,Reading,马萨诸塞州,1997年。
[3] CHEN,J.M.和CHEN,C.H.,使用公差区域进行公差设计和分析,《国际制造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523-528页,1997年。
[4] CRAIG,M.,《公差极限》,制造工程师,第75卷,第139-143页,1996年·doi:10.1049/me:19960314
[5] FENG,C.X.J.和BALUSU,R.,《考虑过程能力和质量损失的稳健公差设计》,ASME制造业概念和创新设计研讨会,第3卷,第1-14页,1999年。
[6] YANG,H.和CHEN,P.I.,稳健设计:公差设计方法,ASME制造业概念和创新设计研讨会,第3卷,第101-116页,1999年。
[7] LIN,Y.和FOO,S.W.,公差设计的快速搜索算法,IEE电路设备和系统学报,第145卷,第19-23页,1998年·doi:10.1049/ip-cds:19981592
[8] GREENWOOD,W.H.和CHASE,K.W.,《非线性问题的最坏情况容差分析》,John Wiley,纽约州纽约市,1992年。
[9] EGIZIANO,L.、FEMIA,N.、SPAGNUOLO,G.和VOCCA,G.,《使用遗传算法和仿射数学进行电路容差和灵敏度分析的真实最坏情况评估》,IEEE电路和系统国际研讨会,第6卷,第458-461页,1998年。
[10] HADJIHASSAN,S.、WALTER,E.和PRONZATO,L.,《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公差间隔提高质量》,间隔计算的应用,R.Kearfott和V.Kreinovich编辑,Kluwer学术出版社,荷兰多德雷赫特,第91-131页,1996年·Zbl 0856.62092号
[11] PYZDEK,T.,《六西格玛完整指南》,质量出版,亚利桑那州图森市,1999年。
[12] KARR,C.L.和FREEMAN,M.,《遗传算法的工业应用》,CRC出版社,《计算智能国际丛书》,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1999年。
[13] MIETTINEN,K.,《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进化算法: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进化规划、遗传规划和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John Wiley,纽约,NY,1999。
[14] GOLDBERG,D.,《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最新进展和工业应用》,John Wiley and Sons,纽约,1998年。
[15] KOZA,J.、BENNETT,F.H.、ANDRé,D.和KEANE,M.A.,《遗传编程,III:达尔文发明和问题解决》,摩根·考夫曼,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99年·Zbl 1012.68663号
[16] MUSELLI,M.和RIDELLA,S.,用区间遗传算法对函数进行全局优化,复杂系统,第6卷,第193-212页,1992年·Zbl 0759.90088号
[17] GEN,M.和CHENG,R.,《使用区间规划和遗传算法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计算机与工业工程,第31卷,第237-240页,1996年·doi:10.1016/0360-8352(96)00120-9
[18] YOKOTA,T.和GEN,M.,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不完全FDS系统可靠性的最优区间设计,《日本电子学与通信》,第81卷,第84-94页,1998年。
[19] FEMIA,N.和SPAGNUOLO,G.,基于区间算术的最坏情况电路容差分析的遗传优化,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第46卷,第1441-14561999页·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1.809546
[20] LI,W.,BAI,G.,ZHANG,C.,and WANG,B.,用遗传算法优化加工数据选择和加工公差分配,《国际生产研究杂志》,第38卷,第1407-1424页,2000年·Zbl 0944.90537号 ·网址:10.1080/00207540050205587
[21] LEE,J.和JOHNSON,G.E.,使用遗传算法和截断蒙特卡罗模拟的最佳公差分配,计算机辅助设计,第25卷,第601-611页,1993年·Zbl 0779.65015号 ·doi:10.1016/0010-4485(93)90075-Y
[22] PARK,S.H.,《质量工程稳健设计与分析》,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英国伦敦,1996年。
[23] PEACE,G.S.,田口方法:实践方法,Addison-Wesley,Reading,马萨诸塞州,1993年。
[24] FOROURAGHI,B.,《多目标稳健设计的遗传算法》,《应用智能杂志》,第12卷,第151-1612000页·doi:10.1023/A:1008356321921
[25] KOONS,G.F.,《能力指数:经典和六西格玛工具》,摩托罗拉大学出版社,伊利诺伊州朔姆堡,1992年。
[26] FOGEL,D.B.,《进化计算:走向机器智能的新哲学》,IEEE出版社,新泽西州皮斯卡塔韦,1995年·兹伯利0926.68052
[27] FREUND,R.J.和WILSON,W.J.,《统计方法》,纽约学术出版社,1997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