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孔介质中有效热扩散系数的理论预测。 (英语) Zbl 1183.80024号

小结:本研究采用体积平均技术确定多孔介质中热质传递的有效达西系数,包括热扩散效应。在代表多孔结构的周期单元上,解决了与孔尺度物理和提供有效系数有关的闭合问题。结果表明,对于低Péclet数,多孔介质中的有效Soret数与自由流体中的等效Soret值相同,且不依赖于固液电导率比。相反,在对流区,有效索雷特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电导率的变化将改变有效热扩散系数以及有效导热系数。通过在孔隙尺度上与直接数值模拟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获得的宏观模型。然后,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强迫对流和Soret效应之间的耦合。

理学硕士:

80A20型 热量和质量传递,热流(MSC2010)
76S05号 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滤;渗流
76D07型 斯托克斯和相关(Oseen等)流量
76兰特 扩散
80-04 经典热力学问题的软件、源代码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hmadi,A。;昆塔尔,M。;Whitaker,S.:化学和机械非均相多孔介质中的传输与吸附溶质传输的两方程模型,高级水资源。22, 58-59 (1998)
[2] Amiri,A。;Vafai,K.:《弥散效应和非热平衡、非达西、变孔隙度、多孔介质不可压缩流的分析》,《国际传热杂志》37,第6期,939-954(1994)
[3] Batsale,J.C。;哥伦比亚特区戈贝。;Quintard,M.:多孔介质中的局部非平衡传热,热、质量和动量传递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路标,印度1,1-24(1996)
[4] Bejan,A。;Nield,D.A.:多孔介质中的对流,(1998)·Zbl 1256.76004号
[5] Brenner,H.:通过空间周期性多孔介质的流动产生的色散,Philos。变速器。罗伊。soc.伦敦。序列号。,数学。物理学。科学。297,编号1430,81-133(1980)·Zbl 0442.76076号 ·doi:10.1098/rsta.1980.0205
[6] Carbonell,R.G。;Whitaker,S.:多孔介质中的热质传递。多孔介质传输现象基础(1984)
[7] Chandesris,M。;Jamet,D.:流体/多孔界面的跳跃条件和表面过剩量:多尺度方法,Transp。多孔介质78,419-438(2009)
[8] Costeseque,P。;Pollak,T。;普拉滕,J.K。;Marcoux,M.:使用自由和多孔填充热扩散池耦合评估Sorét系数和fick系数以及相关曲折因子的瞬态方法,《欧洲物理》。J.E,软物质15,第3期,249-253(2004)
[9] 库什曼,J.H。;Bennethum,L.S。;Hu,B.X.:《多孔介质放大工具入门》,《高级水资源》。25,第8期,1043-1067(2002)
[10] 法尔格,D。;Jamet博士。;Costeque,P.:多孔介质中热扩散中的弥散现象和热引力实验建模,Transp。多孔介质30,323-344(1998)
[11] Firoozabadi,A.:油气藏热力学(1991)
[12] De Groot,S.R。;Mazur,P.:非平衡热力学,(1984)·Zbl 1375.82004年
[13] 霍特,W。;林茨,S.J。;Lücke,M.:二元气体混合物中对流的开始:杜福尔效应的作用,物理学。修订版A 45,第6号,3737-3748(1992)
[14] 伊利亚·里日科夫:关于同轴圆柱体之间垂直层中具有索雷效应的双扩散对流,《物理》D 215,第2期,191-200(2006)·Zbl 1096.76053号 ·doi:10.1016/j.physd.2006.01.014
[15] Kaviany,M.:多孔介质中的传热原理(1999)·Zbl 0889.76002号
[16] 拉卡巴尼,B。;布兰彻,S。;Creff,R。;Montel,F.:多孔介质中多组分流动的Sorét效应:局部研究和放大过程,物理学讲义,Springer 584,448-465(2002)
[17] Cherblanc,F。;昆塔尔,M。;Whitaker,S.:非均匀多孔介质中的分散:单方程非平衡模型,Transp。多孔介质44,No.1,181-203(2001)
[18] Mei,C.C.:用于多孔介质中分散的均匀化方法,Transp。多孔介质9,No.3,261-274(1991)
[19] Moyne,C.:多孔介质中扩散过程的双方程模型,使用体积平均法和非稳态闭合,高级水资源。20,第2-3、63-76号(1997年)
[20] 莫恩,C。;迪迪尔让,S。;苏托,H.P.A。;Da Silveira Filho,O.T.:多孔介质中的热扩散:单方程模型,国际期刊《热质传递》43,第20期,3853-3867(2000)·Zbl 0965.76084号 ·doi:10.1016/S0017-9310(00)00021-1
[21] 纳斯拉巴迪,H。;Hoteit,H。;Firoozabadi,A.:多孔介质填充热重力柱中物种分离分析,Transp。多孔介质67,No.3,473-486(2007)
[22] Ochoa-Tapia,J。;Whitaker,S.:多孔介质和均质流体之间边界处的传热,《国际传热杂志》,第40期,第11期,2691-2707(1997)·Zbl 0915.76092号 ·doi:10.1016/S0017-9310(96)00250-5
[23] Platten,J.K.:Sorét效应:近期实验结果综述,J.appl。机械。73,第1期,第5-15页(2006年)·Zbl 1111.74593号 ·doi:10.1115/1.1992517
[24] Platten,J.K。;Costeseque,P.:多孔介质中的Sorét系数,多孔介质杂志,第7期,第4期,329-342页(2004年)·Zbl 1100.76065号 ·doi:10.1615/JPorMedia.v7.i4.60
[25] Platten,J.K。;Legros,J.C.:《液体中的对流》(1984)·Zbl 0545.76048号
[26] 波利,B.E。;Rausnitz,J.M.;”康奈尔,J.P.:气体和液体的特性,(2000)
[27] Puiroux,N。;普拉特,M。;Quintard,M.:宏观传热的非平衡理论:烧蚀复合层系统,Int.J.Therm。科学。43,第6期,541-554(2004)
[28] 昆塔尔,M。;Whitaker,S.:有序和无序多孔介质中的传输III:理论和实验的封闭和比较,Transp。多孔介质15,No.1,31-49(1994)
[29] Quintard,M.: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多孔系统中的扩散:三维计算,Transp。多孔介质11,No.2,187-199(1993)
[30] 昆塔尔,M。;布莱茨克,L。;Chenu,D。;Whitaker,S.: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多组分质量传输,化学。英语科学。61, 2643-2696 (2006)
[31] 昆塔尔,M。;卡维尼,M。;Whitaker,S.:多孔介质中热传递的双介质处理:有效性能的数值结果,Adv.water Resources。20,第2–3号,77-94(1997)
[32] 昆塔尔,M。;Whitaker,S.:有序和无序多孔介质中的传输:体积平均方程,闭合问题和与实验的比较,化学。英语科学。14, 2534-2537 (1993)
[33] 昆塔尔,M。;Whitaker,S.:《瞬态热传导的局部热平衡:理论和与数值实验的比较》,《国际传热杂志》38,第15期,2779-2796(1995)·Zbl 0925.76868号 ·doi:10.1016/0017-9310(95)00028-8
[34] 昆塔尔,M。;Whitaker,S.:多孔介质中传输的理论分析,多孔介质传热手册(2000)·Zbl 1107.76409号
[35] G.D.Rabinovich、R.Y.Gurevich和G.N.Bobrova。液体混合物的热扩散分离。[俄语],Nauka i Tekhnika,明斯克,1971年。
[36] Rabinovich,G.D.:通过热扩散分离同位素和其他混合物,(1981年)
[37] 萨吉尔,M.Z。;蒋,C.G。;查查,M。;Yan,Y。;Khawaja,M。;Pan,S.:多孔介质中的热扩散,多孔介质中传输现象III,227-260(2005)
[38] 撒哈拉,M。;Kaviany,M.:多孔平面介质界面的滑移和无滑移温度边界条件:传导,《国际传热杂志》36,1019-1033(1993)·Zbl 0757.76070号
[39] Sahraoui,M。;Kaviany,M.:多孔介质中绝热预混合火焰的直接模拟与体积平均处理,《国际传热杂志》37,第18期,2817-2834(1994)·Zbl 0900.76437号 ·doi:10.1016/0017-9310(94)90338-7
[40] Sanchez-Palencia,E.:关于流体流经一系列固定障碍物的渐近性,国际工程科学杂志。20,第12期,1291-1301(1982)·Zbl 0501.76086号 ·doi:10.1016/0020-7225(82)90055-6
[41] Wang,L。;昆塔德,M.:《未来的纳米流体》,高级运输。苯酚。,179-243 (2009)
[42] Whitaker,S.:多孔介质中的扩散和分散,Aiche J.13,420-427(1967)
[43] Whitaker,S.:《Forchheimer方程:理论发展》,Transp。多孔介质25,编号1,27-61(1996)
[44] Whitaker,S.:体积平均法(1999)
[45] Wiegand,S.:液体混合物和聚合物溶液中的热扩散,J.phys.:条件。Matter 16,No.10,357-379(2004)
[46] Zanotti,F。;Carbonell,R.G.:多相系统输运方程的发展——i.两相系统的一般发展,化学。英语科学。39,第2期,263-278(1984)
[47] Zanotti,F。;Carbonell,R.G.:多相系统输运方程的发展–II。应用于一维轴对称两相流,化学。英语科学。第2期第39页,第279-297页(1984年)
[48] Bear,J.: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动力学(1972)·Zbl 1191.76001号
[49] Danckwerts,P.V.:《连续流动系统-停留时间分布》,《化学工程科学》第2卷第1期,第1-13页(1953年)
[50] Onsager,L.:不可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I,《物理评论》37,405-426(1931)·Zbl 0001.09501号
[51] Onsager,L.:不可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II,《物理评论》38,2265-2279(1931)·Zbl 0004.18303号
[52] 昆塔尔,M。;Whitaker,S.:两相系统瞬态扩散过程的单方程和双方程模型,传热进展23,369-464(1993)
[53] Saffman,P.G.:多孔介质中的弥散理论,流体力学杂志6,321-349(1959)
[54] 北Wakao。;Smith,J.M.:《催化剂颗粒中的扩散》,《化学工程科学》第17卷第11期,第825-834页(1962年)
[55] Weissberg,H.L.: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应用物理杂志》34,第9期,2636-2639(1963)
[56] Wooding,R.A.:垂直Hele-Shaw单元中变密度粘性液体的不稳定性,流体力学杂志7,501-515(1960)·Zbl 0097.20503号 ·doi:10.1017/S002211206000025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