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切换拓扑的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切换系统的观点。 (英语) Zbl 1183.93032号

摘要:我们从切换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具有切换拓扑的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问题。将同步问题转化为时变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我们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任意交换拓扑下的同步,以及当仅使用该拓扑集合中的任何拓扑都无法实现同步时,通过在预先给定的拓扑集合中设计交换来实现同步。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为一般连接拓扑建立同步标准。然后,在连接矩阵同时三角化的条件下,利用几个低维动力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分别系统地构造了一个通用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对于第一个问题)和一个单一的李雅浦诺夫函数和多个李雅普诺夫函数(针对第二个问题)。为了利用多个李亚普诺夫函数实现同步,还提出了时变切换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和切换律设计方法,避免了通常的非递增条件。

MSC公司: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93B12号机组 可变结构系统
93D99型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94立方厘米 交换理论,布尔代数的应用;布尔函数(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里纳斯,A。;Diaz-Guilera,A。;Kurths,J。;莫雷诺,Y。;周,C.,《复杂网络中的同步》,《物理报告》,469,3,93-153(2008)
[2] 巴拉霍纳,M。;Pecora,L.M.,《小世界系统中的同步》,《物理评论快报》,89,5,054101.1-054101.4(2002)
[3] 贝里赫,I。;Belykh,V.N。;Hasler,M.,具有时变耦合的小世界网络中的闪烁模型和同步,Physica D,195,1-2,188-206(2004)·Zbl 1098.82621号
[4] 博卡莱蒂,S。;拉托拉,V。;莫雷诺,Y。;查韦斯,M。;Hwang,D.U.,《复杂网络:结构和动力学》,《物理报告》,424,4-5,175-308(2006)·Zbl 1371.82002号
[5] 查韦斯,M。;Hwang,D.U。;阿曼。;Hentschel,H。;Boccaletti,S.,《加权复杂网络中的同步增强》,《物理评论快报》,94,21,218701.1-218701.4(2005)
[6] Comellas,F。;Gago,S.,复杂网络的同步性,《物理杂志A:数学和理论》,404483-4492(2007)·Zbl 1189.90030号
[7] DeLellis,P。;迪贝尔纳多,M。;Garofalo,F.,《复杂网络同步的新型分散自适应策略》,Automatica,45,5,1312-1318(2009)·Zbl 1162.93361号
[8] 高,H。;Lam,J。;Chen,G.,具有耦合延迟的一般复杂动态网络同步稳定性的新准则,物理快报A,360263-273(2006)·Zbl 1236.34069号
[9] Hill,D.J.和Chen,G.(2006)《电力系统作为动态网络》。IEEE电路与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Hill,D.J.和Chen,G.(2006)《电力系统作为动态网络》。IEEE电路与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0] 伊勒,I.F。;Arcak,M。;Fossen,T.I.,《基于被动性的同步路径允许设计》,Automatica,43,9,1508-1518(2007)·Zbl 1128.93331号
[11] Kundur,P。;帕塞尔巴,J。;阿贾拉普,V。;安德森,G。;Bose,A。;Canizares,C。;Hatziargyriou,N.,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和分类,IEEE电力系统交易,19,2,1387-1401(2004)
[12] Liberzon,D.,《切换系统和控制》(2003),Birkhauser:Birkhauser Boston·Zbl 1036.93001号
[13] Lorand,C。;Bauer,P.H.,《网络反馈系统中的同步错误》,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53,2306-2317(2006)·Zbl 1374.93303号
[14] Mastellone,S.、Lee,D.和Spong,M.W.(2006)通过基于被动模型的控制设计实现主从同步与交换通信。美国控制会议记录; Mastellone,S.、Lee,D.和Spong,M.W.(2006)通过基于被动模型的控制设计实现主从同步与交换通信。美国控制会议记录
[15] 西川,T。;Motter,A.E.,《以最低成本实现网络同步的最高性能》,《物理学D》,224,77-89(2006)·Zbl 1117.34048号
[16] Olfati-Saber,R。;Murray,R.M.,具有切换拓扑和延迟的代理网络中的共识问题,IEEE自动控制汇刊,491520-1533(2004)·Zbl 1365.93301号
[17] Papachristodoulou,A.和Jadbabaie,A.(2005),振荡器网络中的同步:交换拓扑和非均匀延迟。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 Papachristodoulou,A.和Jadbabaie,A.(2005),振荡器网络中的同步:交换拓扑和非均匀延迟。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
[18] 佩科拉,L.M。;Carroll,T.L.,同步耦合系统的主稳定函数,《物理评论快报》,80,2109-2112(1998)
[19] Pham,Q.C。;Slotine,J.J.,动态系统网络中的稳定并发同步,神经网络,20,1,62-77(2007)·Zbl 1158.68449号
[20] 皮科夫斯基,A。;Rosenblum,M。;Kurths,J.,《同步: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2001),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兹比尔0993.37002
[21] Rangarajan,G。;丁,M.,耦合动力系统中同步混沌的稳定性,《物理学快报》A,296204-209(2002)·Zbl 0994.37026号
[22] 史迪威,D.J。;博尔特,E.M。;Roberson,D.G.,时变网络拓扑中快速切换同步的充分条件,SIAM应用动态系统杂志,5,140-156(2006)·Zbl 1145.37345号
[23] Sorrentino,F。;伯纳多,M。;Cuellar,G.H。;Boccaletti,S.,带度相关的加权无标度网络同步,Physica D,224123-129(2006)·Zbl 1117.34049号
[24] Strogatz,S.H.,《探索复杂网络》,《自然》,410,268-276(2001)·Zbl 1370.90052号
[25] 孙,Y。;Wang,L。;Xie,G.,具有切换拓扑和多个时变延迟的动态代理网络中的平均一致性,《系统与控制快报》,57175-183(2008)·Zbl 1133.68412号
[26] Tanner,H.G。;Jadbabaie,A。;Pappas,G.J.,固定和交换网络中的植绒,IEEE自动控制汇刊,52863-868(2007)·兹比尔1366.93414
[27] 王,X。;Chen,G.,小世界动力网络中的同步,国际分岔与混沌杂志,12,1,187-192(2002)
[28] 王,X。;Chen,G.,无标度动态网络中的同步:鲁棒性和脆弱性,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49,1,54-62(2002)·Zbl 1368.93576号
[29] Wu,C.W.,《非线性动力系统复杂网络的同步》(2007),《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Zbl 1135.34002号
[30] 周,J。;卢,J。;Lv¨,J.,不确定复杂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IEEE自动控制汇刊,51652-656(2006)·Zbl 1366.9354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