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部分可测前提变量的饱和离散T-S模糊系统的局部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英语) 兹比尔1530.93134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离散时间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的局部稳定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并估计其吸引域。假设控制信号饱和,前提变量部分或全部未被测量,即控制律不可用。因此,模糊输出控制器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模糊规则和不同于T-S模型的隶属函数集。为了获得局部稳定的条件,我们提出在不使用上界的情况下对隶属函数的变化率进行建模,这是在离散T-S系统输出控制方面的一个新贡献。利用Finsler引理引入的松弛变量,将设计条件表示为基于模糊Lyapunov函数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松弛。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B52号 反馈控制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Agulhari,C.M。;Felipe,A。;奥利维拉,R.C.L.F。;Peres,P.L.D.,《算法998:鲁棒LMI解析器——为不确定系统构造LMI条件的工具箱》,ACM数学软件交易,45,3,1-25(2019)·Zbl 1486.65063号 ·doi:10.1145/3323925
[2] Apkarian,P。;Noll,D.,非光滑合成,IEEE自动控制汇刊,51,1,71-86(2006)·Zbl 1366.93148号 ·doi:10.1109/TAC.2005.860290
[3] 博伊德,S。;El Ghaoui,L。;Feron,E。;Balakrishnan,V.,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1994),SIAM应用数学研究·Zbl 0816.93004号
[4] Buck,R.C.,《高级微积分》(1994),McGraw-Hill·Zbl 0796.26003号
[5] de Oliveira,M.C。;Geromel,J.C。;Bernussou,J.,离散时间系统的扩展表征和控制器参数化,国际控制杂志,75,9,666-679(2002)·Zbl 1029.93020号 ·doi:10.1080/00207170210140212
[6] de Oliveira,M.C.和Skelton,R.E.(2001)。约束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试验。S.O.Reza Moheimani(编辑),《鲁棒控制的前景》(第268卷,第241-257页)。斯普林格·弗拉格·Zbl 0997.93086号
[7] Dong,J。;Yang,G.H.,具有部分不可测前提变量的离散时间T-S模糊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47,1,98-110(2017)·doi:10.1109/TSMC.2016.2531655
[8] Estrada-Manzo,V.公司。;伦德克,Z。;Guerra,T.,以Takagi-Sugeno模型为代表的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替代LMI静态输出反馈控制设计,ISA Transactions,84,104-110(2019)·doi:10.1016/j.isatra.2018.08.025
[9] Gomes,I.O.、Oliveira,R.C.、Peres,P.L.和Tognetti,E.S.(2020年)。连续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镇定。在第21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上(第53卷,第7995-8000页)。爱思唯尔。
[10] Gomes da Silva Jr,S。;Tarbouriech,J.M.,《离散时间线性系统保证稳定区域的抗饱和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55,3,184-192(2006)·Zbl 1129.93385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5.07.001
[11] Guerra,T.M。;马尔克斯,R。;Kruszewski,A。;Bernal,M.,\(####\)基于LMI的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基于未测量前提变量的Takagi-Sugeno模型,IEEE模糊系统汇刊,26,3,1498-1509(2018)·doi:10.1109/TFUZZ.2017.2728522
[12] Guerra,T.M。;Vermeiren,L.,基于LMI的Takagi-Sugeno形式非线性系统的松弛非二次镇定条件,Automatica,40,5,823-829(2004)·Zbl 1050.93048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3.12.014
[13] 胡,G。;张杰。;Yan,Z.,连续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模糊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的改进方法,国际系统科学杂志,53,7,1529-1544(2022)·Zbl 1500.93060号 ·doi:10.1080/00207721.2021.2013976
[14] 胡,T。;Lin,Z.,约束控制系统的复合二次Lyapunov函数,IEEE自动控制汇刊,48,3,440-450(2003)·Zbl 1364.93108号 ·doi:10.1109/TAC.2003.809149
[15] Jungers,M。;Castelan,E.B.,一类带饱和执行器的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增益调度输出控制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60,3,169-173(2011)·兹比尔1210.93045 ·doi:10.1016/j.sysconle.2010.11.006
[16] Klug,M。;卡斯特兰,E.B。;莱特·V·J。;Silva,L.F.,通过非线性Takagi-Sugeno模型进行的模糊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模糊集和系统,26392-111(2015)·Zbl 1361.93022号 ·doi:10.1016/j.fss.2014.05.019
[17] Lee,D.H。;Joo,Y.H.,关于离散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广义局部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条件,IEEE模糊系统汇刊,22,6,1654-1668(2014)·doi:10.1109/TFUZZ.2014.2302493
[18] 伦德克,Z。;Lauber,J.,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局部镇定,IEEE模糊系统汇刊,30,1,52-62(2022)·doi:10.1109/TFUZZ.2020.3031383
[19] Löfberg,J.(2004年9月)。YALMIP:MATLAB中用于建模和优化的工具箱。2004年IEEE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284-289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20] Nguang,S.K。;Shi,P.,具有二次稳定性约束的模糊动态系统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设计:LMI方法,信息科学,176,15,2161-2191(2006)·Zbl 1177.93055号 ·doi:10.1016/j.ins.2005.02.005
[21] 潘,J。;Nguyen,A.T。;Guerra,T.M。;Ichalal,D.,具有不可测前提变量的模糊系统渐近观测器设计的统一框架,IEEE模糊系统汇刊,29,10,2938-2948(2021)·doi:10.1109/TFUZZ.2020.3009737
[22] 潘,J.T。;Guerra,T.M。;Fei,S.M。;Jaadari,A.,连续T-S模糊模型的非二次镇定:局部方法的LMI解,IEEE模糊系统事务,20,3,594-602(2012)·doi:10.1109/TFUZZ.2011.2179660
[23] Sala,A.,《非线性系统模糊和模糊多项式控制的保守性》,《控制年度评论》,33,1,48-58(2009)·doi:10.1016/j.arcontrol.2009.02.001
[24] 谢勒,C。;Gahinet等人。;Chili,M.,通过LMI优化实现多目标输出反馈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2,7,896-911(1997)·Zbl 0883.93024号 ·doi:10.1109/9.599969
[25] Sturm,J.F.,《使用对称锥优化的MATLAB工具箱SeDuMi 1.02,优化方法和软件》,11,1-4,625-653(1999)·Zbl 0973.90526号 ·doi:10.1080/10556789908805766
[26] Takagi,T。;Sugeno,M.,系统的模糊识别及其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汇刊,SMC-15,1,116-132(1985)·Zbl 0576.93021号 ·doi:10.1109/TSMC.1985.6313399
[27] 田中,K。;池田,T。;Wang,H.O.,通过模糊控制实现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二次可镇定性,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IEEE模糊系统学报,4,1,1-13(1996)·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481840
[28] 田中,K。;Wang,H.,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2001),John Wiley&Sons
[29] Tognetti,E.S。;Linhares,T.M.,不确定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前提变量选择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29,6,1590-1600(2021)·doi:10.1109/TFUZZ.2020.2981931
[30] Tognetti,E.S。;奥利维拉,R.C.L.F。;Peres,P.L.D.,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的降阶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模糊集与系统,207,27-44(2012)·Zbl 1252.93077号 ·doi:10.1016/j.fss.2012.04.013
[31] Tognetti,E.S。;奥利维拉,R.C.L.F。;Peres,P.L.D.,基于多瞬时模糊Lyapunov函数的离散时间Takagi-Sugeno系统的非二次稳定性,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6,1,76-87(2015)·Zbl 1317.93163号 ·doi:10.1080/00207721.2013.775383
[32] Ueno,N.、Uchida,Y.和Yoneyama,J.(2011)。离散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2011年IEEE模糊系统国际会议(FUZZ-IEEE 2011)(第315-321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33] 张杰。;王,X。;Wang,Y.,基于非二次Lyapunov函数的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成员函数相关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ISA Transactions,134,212-225(2023)·doi:10.1016/j.isatra.2022.09.006
[34] Zhao,T。;Dian,S.,不完全前提匹配下连续T-S模糊系统的模糊动态输出反馈控制,ISA Transactions,70,248-259(2017)·doi:10.1016/j.isatra.2017.05.0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