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正开关系统的事件触发(L_1)增益控制。 (英语) Zbl 1460.93063号

摘要: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正切换系统的事件触发增益控制。首先,给出了系统的1-范数形式的事件触发条件。通过事件触发策略,将原系统转化为区间不确定系统。通过将控制器增益矩阵分解为非负和非正分量之和,设计了事件触发L_1增益控制器。在所设计的控制器下,得到的闭环系统是正的且(L_1)增益稳定的。所获得的方法是针对受输入饱和影响的系统开发的。所有提出的条件都可以用线性规划求解。最后,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元65角 离散事件控制/观测系统
93C28型 阳性对照/观察系统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例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X.赵。;张,L。;Shi,P.,一类切换正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3,5,578-589(2013)·Zbl 1284.93208号 ·doi:10.1002/rnc.2777
[2] Farina,L。;Rinaldi,S.,《正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2011),新泽西州:John Wiley&Sons出版社,新泽西·兹比尔0988.93002
[3] Lam,J。;陈,Y。;Liu,X.,《正系统理论与应用》,第480卷,控制与信息科学丛书(2019年)部分讲稿,瑞士:施普林格
[4] Shorten,R。;沃思,F。;Leith,D.,类TCP拥塞控制的正向系统模型:渐近结果,IEEE/ACM网络事务,14,3,616-629(2006)·doi:10.1109/TNET.2006.876178
[5] 埃尔南德斯·瓦尔加斯,E。;科拉内里,P。;Middleton,R.,切换正系统的离散时间控制及其在缓解病毒逃逸中的应用,鲁棒和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1,10,1093-1111(2011)·Zbl 1225.93072号 ·doi:10.1002/rnc.1628
[6] Caswell,H.,《建筑、分析和解释》(2001年),西努埃尔:桑德兰,西努尔
[7] Liu,X.,切换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切换线性共正Lyapunov函数方法,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I:快讯,56,5,414-418(2009)·doi:10.1109/TCSII.2009.2019326
[8] Fornasini,E。;Valcher,M.E.,离散时间正开关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性标准,IEEE自动控制汇刊,57,5,1208-1221(2011)·Zbl 1369.93526号 ·doi:10.1109/TAC.2011.2173416
[9] 向,M。;Xiang,Z.,时变时滞正切换系统的稳定性、L_1增益和控制综合,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9,9-17(2013)·Zbl 1287.93078号
[10] Wang,J。;Zhao,J.,带执行器饱和的开关正系统的稳定性,IET控制理论与应用,10,6,717-723(2016)·doi:10.1049/iet-cta.2015.0064
[11] Zappavigna A,Colaneri P,Geromel J C等人,连续时间切换线性正系统的停留时间分析,《2010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0,6256-6261。
[12] O.梅森。;Shorten,R.,关于线性共正Lyapunov函数和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52,7,1346-1349(2007)·Zbl 1366.34077号 ·doi:10.1109/TAC.2007.900857
[13] Huang J,Ma X,Che H,et al.,离散时间切换系统区间观测器设计的进一步结果及其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Express Briefs,2019,DOI:DOI:10.1109/TCSII.2019.2957945。
[14] 科拉内里,P。;Geromel,J.C。;Astolfi,A.,连续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与控制快报》,57,1,95-103(2008)·Zbl 1129.93042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7.07.0001
[15] 张杰。;Han,Z。;Zhu,F.,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绝对指数稳定性和稳定性,《系统与控制快报》,66,51-57(2014)·Zbl 1288.93075号 ·doi:10.1016/j.sysconle.2013.12.021
[16] 张杰。;Raíssi,T.,切换非线性系统的饱和控制,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32,320-336(2019)·Zbl 1425.93239号
[17] 新罕布什尔州El-Farra。;Mhaskar,P。;Christofides,P.D.,使用多个Lyapunov函数的切换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系统与控制快报》,54,12,1163-1182(2005)·Zbl 1129.93497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5.04.005
[18] 马,L。;霍,X。;Zhao,X.,一类多约束不确定切换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小收益方法,国际模糊系统杂志,21,8,2609-2624(2019)·doi:10.1007/s40815-019-00708-9
[19] Ma L,Xu N,Zhao X,et al.,基于Small-gain技术的未建模动态切换非线性系统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容错控制,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ontrol netics:systems,2020,DOI:DOI:10.1109/TSMC.2020.2964822。
[20] 王,D。;王,Z。;Li,G.,传感器网络上具有缺失测量的切换非线性正系统的分布式滤波,IEEE传感器杂志,16,12,4940-4948(2016)·doi:10.1109/JSEN.2016.2555761
[21] Aleksandrov,A.Y。;陈,Y。;Platonov,A.V.,一类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utomatica,47,10,2286-2291(2011)·兹比尔1228.93085 ·doi:10.1016/j.automatica.2011.08.016
[22] Mancilla-Aguilar,J.L.,切换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条件,IEEE自动控制汇刊,45,11,2077-2079(2000)·Zbl 0991.93089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887629
[23] 张杰。;Raíssi,T。;李,S.,时变时滞非线性正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非脆弱饱和控制,非线性动力学,971495-1513(2019)·Zbl 1430.60069号 ·doi:10.1007/s11071-019-05068-5
[24] Shaker H R和How J P,切换非线性系统类的稳定性分析,2010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0年,2517-2520。
[25] 多尔夫,R.C。;法伦,M。;Phillips,C.,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采样频率,IRE自动控制事务,7,1,38-47(1962)·doi:10.1109/TAC.1962.1105415
[26] 胡,J。;王,Z。;Liang,J.,传感器网络上随机发生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事件触发分布式状态估计:延迟分馏方法,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352,9,3750-3763(2015)·Zbl 1395.93516号 ·doi:10.1016/j.富兰克林.2014.12.006
[27] Ren,H。;宗,G。;Li,T.,具有异步交换的网络化交换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有限时间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48,11,1874-1884(2018)·doi:10.1109/TSMC.2017.2789186
[28] Donkers,M.C F。;Heemels,W.,《基于输出的事件触发控制与保证增益和改进的分散事件触发》,IEEE自动控制学报,57,6,1362-1376(2011)·兹比尔1369.93362 ·doi:10.1109/TAC.2011.2174696
[29] Eqtami A、Dimarogonas D V和Kyriakopoulos K J,离散时间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2010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0年,4719-4724。
[30] 齐,Y。;曾,P。;Bao,W.,不确定切换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和自触发H_∞控制,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系统,50,4,1442-1454(2020)·doi:10.1109/TSMC2018.2801284
[31] Selivanov,A。;Fridman,E.,事件触发H_∞控制:一种切换方法,IEEE自动控制学报,61,10,3221-3226(2015)·doi:10.1109/TAC.2015.2508286
[32] 马,G。;Pagilla,P.R.,切换系统的周期事件触发动态输出反馈控制,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31247-264(2019)·Zbl 1408.93061号
[33] Wang,Y。;贾,Z。;Zuo,Z.,网络化切换线性系统的动态事件触发和自触发输出反馈控制,神经计算,31439-47(2018)·doi:10.1016/j.neucom.2018.06.015
[34] Postoyan,R。;Tabuada,P。;Nešić,D.,非线性系统事件触发稳定的框架,IEEE自动控制汇刊,60,4,982-996(2014)·Zbl 1360.93567号 ·doi:10.1109/TAC.2014.2363603
[35] 霍,X。;马,L。;Zhao,X.,具有平均停留时间的MIMO切换非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应用数学与计算,365124665(2020)·兹比尔1433.93055 ·doi:10.1016/j.amc.2019.124665
[36] Postoyan R、Anta A、Heemels W等,非线性系统的周期事件触发控制,第52届决策与控制会议,2013年,7397-7402。
[37] Yin,Y。;林,Z。;Liu,Y.,输入饱和正系统的事件触发约束控制,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28,11,3532-3542(2018)·Zbl 1398.93225号 ·doi:10.1002/rnc.4097
[38] 刘,L。;张杰。;Shao,Y.,基于线性规划的正切换系统事件触发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14,1,145-155(2019)·doi:10.1049/iet-cta.2019.0606
[39] 赫斯帕尼亚,J.P。;Morse,A.S.,具有平均停留时间的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第38届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32655-2660(1999)
[40] 胡,T。;林,Z。;Chen,B.M.,执行器饱和离散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45,2,97-112(2002)·Zbl 0987.93027号 ·doi:10.1016/S0167-6911(01)00168-2
[41] Chang,X。;Yang,G.,连续时间模糊系统的非脆弱H_∞滤波,IEEE信号处理汇刊,59,4,1528-1538(2010)·Zbl 1391.93134号 ·doi:10.1109/TSP.2010.2103068
[42] 熊,J。;Chang,X。;Yi,X.,量化不确定动态系统鲁棒非脆弱故障检测滤波器的设计,应用数学与计算,338774-788(2018)·兹比尔1427.93064 ·doi:10.1016/j.amc.2018.06.022
[43] Chang,X。;刘,Y。;Shen,M.,智能车辆横向运动调节的弹性控制设计,IEEE/ASME机电一体化汇刊,24,6,2488-2497(2019)·doi:10.1109/TMECH.2019.2946895
[44] 陈,G。;Yang,Y.,切换正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4,1,179-190(2014)·兹比尔1278.93229 ·doi:10.1002/rnc.2870
[45] Wu,A。;Zeng,Z.,具有时滞的记忆神经网络的指数镇定,IEEE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汇刊,23,12,1919-1929(2012)·doi:10.1109/TNNLS.2012.2218554
[46] 张,G。;沈毅。;Yin,Q.,一类基于记忆电阻的多延迟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周期性和稳定性,信息科学,232386-396(2013)·Zbl 1293.34094号 ·doi:10.1016/j.ins.2012.11.023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