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腔内嵌入式离散加热器阵列的自然对流冷却。 (英语) Zbl 1488.76132号

摘要:对包含离散热源阵列的三维矩形空腔内的自然对流和传热进行了研究。该阵列由一排和一列规则排列的相同方形等通量离散加热器组成,嵌装在腔体的垂直墙上。通过从对侧壁或侧壁或顶部和底部壁均匀冷却腔体,可以保持对称的等温下沉条件。空腔的其他壁保持绝热。采用基于SIMPLE算法和幂律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守恒方程。参数研究包括相关参数的影响,如瑞利数、普朗特尔数、腔体侧面宽高比和腔体加热器比。根据等温和速度矢量图以及努塞尔数,报告了这三种情况下的详细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一般来说,当腔体的侧面宽高比在1.5和2之间时,腔体内的总传热率(Ra=10^7)最大。在存在顶部和底部冷壁的情况下,观察到更复杂和特殊的流动模式,这反过来又在绝热壁上引入热点。它们的位置和大小对腔体的侧面宽高比非常敏感,因此为被动散热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MSC公司:

76R05型 强迫对流
76D55型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控制与优化
76个M12 有限体积法在流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80甲19 扩散和对流传热传质、热流

软件:

简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OSTRACH,外壳内的自然对流,ASME J.传热,110(1988),第1175-1190页。
[2] CHU,《电子冷却的挑战:过去、现在和未来》,ASME J.Elect。文件包,126(2004),第491-500页。
[3] P.H.CHEN、S.W.CHANG和H.F.CHIANG,《大功率电子元件:综述》,《最新专利工程》,第2期(2008年),第174-188页。
[4] H.H.S.CHU、S.W.CHURCHILL和C.V.S.PATTERSON,加热器尺寸、位置、纵横比和边界条件对矩形通道中二维层流自然对流的影响,ASME《传热杂志》,98(1976),第194-201页。
[5] B.L.TURNER和R.D.FLACK,《带集中能源的矩形外壳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测量》,ASME《传热杂志》,102(1980),第236-241页。
[6] C.J.HO和J.Y.CHANG,《二维离散加热垂直矩形密封室内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纵横比的影响》,《国际传热杂志》,37(6)(1994),第917-925页·Zbl 0900.76590号
[7] Y.LIU和N.PHAN THIEN,安装在外壳垂直基板上的三个芯片的最佳间距问题,数值。热交换器。A、 37(2000),第613-630页。
[8] J.H.BAE和J.M.HYUN,具有离散热源的封闭室内依赖时间的浮力对流,国际热学杂志。科学。,43(2004),第3-11页。
[9] K.BEN NASR,R.CHOUIKH,C.KERKENI和A.GUIZANI,从下角加热和从天花板冷却的空腔内自然对流的数值研究,应用。热量。《工程》,26(2006),第772-775页。
[10] T·H·CHEN和L·Y·CHEN,方形围护结构中左侧和底部墙壁受到部分加热源的浮力诱导流动研究,国际热学杂志。科学。,46(2007),第1219-1231页。
[11] B.W.WEBB和T.L.BERGMAN,具有相邻冷却表面的垂直加热板的三维自然对流,ASME《传热杂志》,114(1992),第115-120页。
[12] R.L.FREDERICK和F.QUIROZ,《关于带有部分加热壁的立方体封闭室内从传导状态到对流状态的转变》,《国际传热杂志》,44(2001),第1699-1709页·Zbl 1091.76563号
[13] R.L.FREDERICK和O.BERBAKOW,立方体围护结构中的自然对流,相邻垂直墙壁上的热源,数字。热传输。A、 41(2002),第331-340页。
[14] S.CHUANG、J.CHIANG和Y.KUO,三块芯片在不同位置布置的三维密闭空间中的传热数值模拟,《传热工程》,24(2)(2003),第42-59页。
[15] W.ZHANG,Z.HUANG,C.ZHANG和G.XI,立方密封室中受时间周期侧壁温度影响的共轭、传导对流的数值研究,ASME J.传热,135(2013),022504。
[16] Y.K.JOSHI,《用于热管理的高性能微组件和微系统微型流动回路的液体冷却》,Adv.Package,13(2004),第35-36页。
[17] A.BAR-COHEN,使用电介质液体的电子元件热管理,ASME/JSME热工程联合会议,2(1991),pp.xv-xxxix。
[18] Y.JOSHI和R.A.PAJE,《介质液体中陶瓷基板安装无铅芯片载体的自然对流冷却》,国际通讯社。《热质传递》,18(1991),第39-47页。
[19] Y.JOSHI,L.O.HAUKENES和S.B.SATHE,方形外壳中安装在导电基板上的热源的自然对流液体浸没冷却,《国际热质传递杂志》,36(2)(1993),第249-263页。
[20] P.N.MADHAVAN和V.M.K.SASTRI,安装在外壳内基板上的突出热源的共轭自然对流冷却:参数研究,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188(2000),第187-202页·Zbl 0956.76087号
[21] M.KEYHANI、V.PRASAD和R.COX,具有离散热源的垂直腔体中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ASME J.传热,110(1988),第616-624页。
[22] M.KEYHANI,L.CHEN和D.R.PITTS,具有突出热源的外壳内自然对流的纵横比效应,ASME J.传热,113(1991),第883-891页。
[23] M.S.POLENTINI、S.RAMADHYANI和F.P.INCROPERA,矩形空腔中离散热源阵列的单相热虹吸管冷却,Int.J.heat Mass Transfer,36(16)(1993),第3983-3996页。
[24] D.E.WROBLEWSKI和Y.JOSHI,《立方体外壳内突出热源的液体浸没冷却计算》,《国际传热杂志》,36(5)(1993),第1201-1218页。
[25] D.E.WROBLEWSKI和Y.JOSHI,《三维外壳中底层安装突出物的液浸冷却:几何和边界条件的影响》,ASME J.传热,116(1994),第112-119页。
[26] Y.JOSHI、M.D.KELLEHER、M.POWELL和E.I.TORRES,充满电介质液体的外壳内矩形突起阵列的自然对流换热,ASME J.Electron。包装,116(1994),第138-147页。
[27] T.J.HEINDEL、S.RAMADHYANI和F.P.INCROPERA,来自离散热源阵列的共轭自然对流:第1部分:二维和三维模型验证,《国际热流学杂志》,16(1995),第501-510页。
[28] T.J.HEINDEL、F.P.INCROPERA和S.RAMADHYANI,《离散热源阵列的共轭自然对流:第2部分:数值参数研究》,《国际热流学杂志》,16(1995),第511-518页。
[29] T.J.HEINDEL、F.P.INCROPERA和S.RAMADHYANI,《从离散热源阵列中增强自然对流传热》,《国际传热杂志》,39(3)(1996),第479-490页。
[30] T.J.HEINDEL、S.RAMADHYANI和F.P.INCROPERA,非混凝土加热腔中的层流自然对流:I-三维效应评估,ASME J.传热,117(1995),第902-909页。
[31] T.J.HEINDEL、F.P.INCROPERA和S.RAMADHYANI,《非混凝土加热腔中的层流自然对流:实验和理论结果的比较》,ASME J.Heat Trans-fer,117(1995),第910-917页。
[32] D.MUKUTMONI、Y.K.JOSHI和M.D.KELLEHER,通过液体浸泡冷却的三乘三凸起阵列的计算:基板导热性的影响,ASME J.传热,117(1995),第294-300页。
[33] S.K.W.TOU,C.P.TSO和X.ZHANG,矩形外壳中3×3加热器阵列的自然对流液体冷却的三维数值分析,Int.J.Heat Mass Transfer,42(1999),第3231-3244页·兹伯利0973.76610
[34] C.P.TSO,L.F.JIN,S.K.W.TOU和X.F.ZHANG,矩形腔内不同方向的离散热源阵列自然对流冷却中的流型演变,《国际传热学杂志》,47(2004),第4061-4073页。
[35] P.KANDASWAMY、V.P.M.SENTHIL NAYAKI、A.PURUSOTHAMAN和S.SARAVANAN,带离散热源阵列的矩形外壳内的自然对流,热传导。决议,(2014)(接受)。
[36] H.BHOWMIK和K.W.TOU,模拟电子芯片瞬态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Exp.Therm。流体科学。,29(2005),第485-492页。
[37] P.HOPTON和J.SUMMERS,封闭液体自然对流,作为微电子向冷板传递热量的手段,Proc。第29届IEEE半导体热测量与管理年度研讨会,美国圣何塞(2013),第60-64页。
[38] M.A.HABIB、S.A.M.SAID和T.AYINDE,《离散热源阵列中自然对流传热的特征》,《实验传热》,27(2014),第91-111页。
[39] G.D.MALLINSON和G.DE VAHL DAVIS,箱体内三维自然对流:数值研究,J.流体力学。,83(1)(1977),第1-31页。
[40] T.FUSEGI、J.M.HYUN、K.KUWAHARA和B.FAROUK,《差热立方体封闭空间内三维自然对流的数值研究》,《国际传热杂志》,34(1991),第1543-1557页。
[41] H.OZOE、N.SATO和S.CHURCHILL,之前为倾斜矩形封闭空间内自然对流计算的三维螺旋流线的实验验证,国际化学。《工程》,19(1979),第454-462页。
[42] S.V.PATANKAR,《数值传热和流体流动》,半球出版社,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团,纽约,1980年·Zbl 0521.76003号
[43] E.B.OGUT,《带有热源的倾斜外壳中水基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国际热学杂志。科学。,48(2009),第2063-2073页。
[44] E.TRIC、G.LABROSSE和M.BETROUNI,《从精确数值解首次侵入差热立方体空腔中空气自然对流的3D结构》,《国际传热杂志》,43(2000),第4043-4056页·Zbl 0987.76074号
[45] K.A.PARK和A.E.BERGLES,模拟微电子芯片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ASME J.传热,109(1987),第90-96页。
[46] A.BAR-COHEN,高通量微纳电子元件的直接液体冷却,Proc。IEEE,94(2006),第1549-1570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