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柔性电效应对压电夹层微/纳米梁非线性振动和动态不稳定性的影响。 (英语) Zbl 07847678号

摘要: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NSGT)和von-Karman假设,提出了一种尺寸相关的机电欧拉-贝努利微/纳米梁来解决非线性振动和不稳定区域。微/纳米压电夹层梁受到参数激励的轴向影响。此外,采用电焓能量密度来考虑柔性电的影响。以哈密尔顿变分法为目标,导出了非线性运动方程。在本研究中,考虑了静电和卡西米尔力。采用多时间尺度方法求解方程。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柔性电和压电参数对振幅响应和动态不稳定区域有着关键的影响。此外,外加电压增大了分岔点之间的距离,并对微/纳米梁产生软化效应。本工作试图全面了解柔性电微/纳米夹芯光束,并为设计基于柔性电的微/纳米结构,如致动器、传感器、开关和谐振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SC公司:

74H25型 固体力学动力学问题解的唯一性
74K10型 杆(梁、柱、轴、拱、环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erzouki,T.、Houari,M.S.A.、Haboussi,M.、Bessaim,A.和Ganapathi,M.,使用双变量三角剪切变形理论对纳米梁进行非局部应变梯度有限元分析,工程计算。(2020) 1-19.
[2] Šimšek,M.,《使用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和新型哈密顿方法的功能梯度纳米梁的非线性自由振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105(2016)12-27·Zbl 1423.74412号
[3] Sourani,P.、Hashemian,M.、Pirmoradian,M.和Toghraie,D.,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和表面效应的Euler-Bernoulli纳米梁动态稳定性分析中Bolotin和增量谐波平衡方法的比较,Mech。材料.145(2020)103403。
[4] Madou,M.J.,《微制造和纳米技术基础》,三卷集(CRC出版社,博卡拉顿,2018年)。
[5] 曹涛、胡涛、赵勇,《MEMS开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微型机械》11(7)(2020)694。
[6] Hajjaj,A.、Jaber,N.、Ilyas,S.、Alfosail,F.和Younis,M.I.,《微纳共振仪的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最新进展综述》,《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119(2020)103328。
[7] Wang,K.-J.,考虑尺寸效应和范德华力的纳米机电谐振器非线性振荡的快速见解,Europhys。Lett.139(2021年)。https://doi.org/10.10209/0295-5075/ac3cd4。
[8] Ghazali,F.A.M.、Hasan,M.N.、Rehman,T.、Nafea,M.、Ali,M.S.M.和Takahata,K.,《生物医学应用的MEMS致动器:综述》,J.Micromech。Microeng.30(7)(2020)073001。
[9] Kanygin,M.A.和Bahreyni,B.,自供电集成光电机械纳米执行器,《纳米能源》88(2021)106280。
[10] Shu,L.、Liang,R.、Rao,Z.、Fei,L.,Ke,S.和Wang,Y.,《柔性电材料及其相关应用:重点综述》,J.Adv.Ceram.8(2)(2019)153-173。
[11] Abdollahi,A.、Peco,C.、Millan,D.、Arroyo,M.和Arias,I.,《电介质固体中挠曲电效应的计算评估》,J.Appl。《物理学》116(9)(2014)093502。
[12] Nguyen,B.,Nanthakumar,S.,Zhung,X.,Wriggers,P.,Jiang,X.和Rabczuk,T.,《压电纳米结构的动态挠曲电效应》,欧洲力学杂志。A/Solids71(2018)404-409·Zbl 1406.74224号
[13] Zarepour,M.和Hosseini,S.A.,在一般弹性边界条件下,基于Winkler-Pasternak地基的纳米梁的电-热-机械非线性振动分析的半解析方法,Smart Mater。结构25(8)(2016)085005。
[14] Zarepour,M.、Hosseini,S.A.和Kokaba,M.R.,基于微分变换方法的非局部弹性,基于winkler-pasternak基础的纳米梁的电热-机械非线性自由振动,微晶。Technol.23(7)(2017)2641-2648。
[15] Bastanfar,M.、Hosseini,S.、Sourki,R.和Khosravi,F.,《断裂压电纳米梁上的挠曲电和表面效应:分析共振频率响应》,Arch。机械。工程66(4)(2019)417-434。
[16] Zubko,P.、Catalan,G.和Tagantsev,A.K.,《固体中的挠曲电效应》,年。修订版材料。第43号决议(2013)387-421。
[17] Yue,Y.,Xu,K.和Chen,T.,具有挠曲电性和表面效应的压电微尺度Timoshenko梁模型,Compos。结构.136(2016)278-286。
[18] Ghobadi,A.、Golestanian,H.、Beni,Y.T.和Żur,K.K.,《功能梯度柔性电纳米板的尺寸相关非线性热电机械自由振动分析》,Commun。非线性科学。数字。模拟95(2021)105585·Zbl 1456.74052号
[19] Zhao,X.,Zheng,S.和Li,Z.,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AFG柔性电纳米梁弯曲、自由振动和屈曲分析,Mech。高级主管。结构29(2020)1-16。
[20] Zarepour,M.、Hosseini,S.和Akbarzadeh,A.,基于Eringen微分模型的Timoshenko压电纳米梁的几何非线性分析,Appl。数学。型号69(2019)563-582·Zbl 1461.74042号
[21] Yan,Z.和Jiang,L.,压电纳米梁因挠曲电引起的尺寸依赖性弯曲和振动行为,J.Phys。D: 申请。《物理学》46(35)(2013)355502。
[22] Liang,X.,Hu,S.和Shen,S.,柔性电致压电纳米结构的尺寸相关屈曲和振动行为,Smart Mater。结构24(10)(2015)105012。
[23] Bian,P.L.和Qing,H.,《利用微分和积分非局部应变梯度模型研究Timoshenko梁的弯曲一致性》,ZAMM J.Appl。数学。机械/Z.安圭。材料机械101(8)(2021)e2020 00132。
[24] Li,C.,Qing,H.和Gao,C.-F.,使用不同非局部梯度模型对欧拉-贝努利静态弯曲的理论分析,Mech。高级主管。结构28(19)(2021)1965-1977。
[25] Zaera,R.,Serrano,Ö和Fernández-Sáez,J.,关于非局部应变梯度弹性的一致性,Int.J.Eng.Sci.138(2019)65-81·Zbl 1425.74053号
[26] Ren,Y.和Qing,H.,关于两相局部/非局部压电积分模型的一致性,应用。数学。机械42(11)(2021)1581-1598·Zbl 1505.74057号
[27] Ren,Y.和Qing,H.,使用非局部积分模型的功能梯度压电纳米梁的弹性屈曲和自由振动,国际结构杂志。刺。第22(5)(2022)代2250047。
[28] Barati,M.R.、Faleh,N.M.和Zenkour,A.M.,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的移动纳米颗粒和湿热环境下纳米梁的动态响应,高级材料力学。结构26(19)(2019)1661-1669。
[29] Apuzzo,A.、Barretta,R.、Faghidian,S.、Luciano,R.和de Sciarra,F.M.,《基于修正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的弹性梁自由振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第133期(2018年)第99-108页·Zbl 1423.74382号
[30] Bian,P.L.和Qing,H.,使用拉普拉斯变换的非局部应变梯度欧拉-伯努利梁的弹性屈曲和自由振动,ZAMM J.Appl。数学。机械/Z.安圭。材料机械102(1)(2022)e202100152。
[31] Tang,Y.和Qing,H.,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非局部应变梯度积分模型弹性屈曲和自由振动分析,应用。数学。型号96(2021)657-677·Zbl 1481.74311号
[32] Jalaei,M.、Arani,A.G.和Nguyen-Xuan,H.,《利用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热场和磁场对FG Timoshenko纳米束动态不稳定性的影响》,《国际力学杂志》。科学.161(2019)105043。
[33] Wang,K.,Wang,B.和Li,J.,具有应变梯度效应的分层柔性电能采集器的机电模型,Energy191(2020)116560。
[34] Managheb,S.、Ziaei-Rad,S.和Tikani,R.,考虑挠曲电和弹性应变梯度效应的基础激励下Timoshenko纳米梁振动的能量收集,J.Sound Vib.421(2018)166-189。
[35] Sahmani,S.、Aghdam,M.M.和Rabczuk,T.,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的石墨烯板增强功能梯度多孔微/纳米梁的非线性弯曲,Compos。结构.186(2018)68-78。
[36] Huang,Y.,Fu,J.和Liu,A.,参数激励下欧拉-贝努利纳米梁的动态不稳定性,Compos。B: 工程.164(2019)226-234。
[37] Zhang,D.-B.,Tang,Y.-Q,Liang,R.-Q,Yang,L.和Chen,L.-Q,具有双频参数激励和内部共振的轴向传输梁的动态稳定性,欧洲力学杂志。A/固体85(2021)104084·Zbl 1477.74053号
[38] Xu,C.,Wang,Z.和Li,B.,多谐参数激励下简支梁的动力稳定性,国际结构杂志。刺。第21(2)(2021)页,2150027。
[39] Wang,Y.-Z.,Wang,Y-S.和Ke,L.-L.,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参数激励下嵌入粘弹性矩阵的碳纳米管的非线性振动,物理E:低维。系统。纳米结构83(2016)195-200。
[40] Ghadiri,M.和Hosseini,S.H.S.,欧拉-贝努利纳米梁在热-磁-机械载荷下的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和动态不稳定性,Compos。B: 工程173(2019)106928。
[41] Hosseini,S.H.S.和Ghadiri,M.,《预应力纳米机电谐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Mech。高级主管。结构。(2020) 1-14.
[42] Ghadiri,M.和Hosseini,S.H.S.,《增强压电纳米板的参数激发非线性动态不稳定性》,《欧洲物理学》。《J.Plus》134(8)(2019)413。
[43] Ghadiri,M.和Hosseini,S.H.S.,磁场下预应力石墨烯片的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和动态不稳定性,Int.J.Struct。刺。Dyn.19(11)(2019)1950135。
[44] Khaniki,H.B.、Ghayesh,M.H.和Amabili,M.,《电动纳米和微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综述》,《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129(2021)103658。
[45] Pamidighantam,S.、Puers,R.、Baert,K.和Tilmans,H.A.,具有固定-固定和固定-自由端条件的静电驱动梁结构的拉入电压分析,J.Micromech。Microeng.12(4)(2002)458。
[46] Dequesnes,M.、Rotkin,S.和Aluru,N.,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开关的拉入电压计算,纳米技术13(1)(2002)120。
[47] Wang,K.,Zeng,S.和Wang,B.,具有表面能和热效应的电致纳米梁的大振幅自由振动,国际力学杂志。科学.131(2017)227-233。
[48] Baghani,M.,《使用改进的偶应力理论对微悬臂梁尺寸相关静态拉入电压的分析研究》,《国际工程科学杂志》54(2012)99-105。
[49] Herisanu,N.和Marinca,V.,弹性驱动微管非线性自由振动的有效分析方法,Meccanica56(4)(2021)813-823·Zbl 1525.74084号
[50] Guo,X.,Zhang,Y.,Fan,K.,Lee,C.和Wang,F.,《静电能量采集器非线性空气阻尼和“拉入”效应的综合研究》,energy Convers。管理203(2020)112264。
[51] Kachapi,S.H.H.,带流体流动输送的多壁压电纳米传感器的振动分析和拉入不稳定性行为,Beilstein J.Nanotechnol.11(1)(2020)1072-1081。
[52] Kachapi,S.H.H.、Dardel,M.、Daniali,H.M.和Fathi,A.,具有表面/界面效应的静电压电纳米谐振器的拉入不稳定性和非线性振动分析,《薄壁结构》143(2019)106210。
[53] Rezazadeh,G.、Tahmasebi,A.和Zubstov,M.,《压电层在静电MEM致动器中的应用:引入电压的控制》,微晶。Technol.12(12)(2006)1163-1170。
[54] Ke,L.-L.,Wang,Y.S.和Wang,Z.-D.,基于非局部理论的压电纳米梁的非线性振动,Compos。结构94(6)(2012)2038-2047。
[55] Zhang,D.,Lei,Y.和Adhikari,S.,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的粘弹性介质中压电纳米梁振动响应的挠曲电效应,Acta Mech229(6)(2018)2379-2392·Zbl 1392.74051号
[56] Yademellat,H.、Ansari,R.、Darvizeh,A.、Torabi,J.和Zabihi,A.,基于柔性电和压电效应调谐的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的微/纳米梁非线性机电分析,Mech。基于Des。结构。机器。(2020) 1-20. https://doi.org/10.1080/15397734.2020.1836970。
[57] Nayfeh,A.H.和Mook,D.T.,《非线性振荡》(John Wiley&Sons,2008)。
[58] Chen,Y.和Yan,Z.,通过压电和柔性电效应调谐的纳米开关的拉入行为研究,国际力学杂志。科学.161(2019)10503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