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不平衡定向选择进行兴趣点检测。 (英语) Zbl 1129.68487号

摘要:兴趣点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图像检索和目标识别。对于给定的图像,许多以前的兴趣点检测器首先使用某种滤波技术将兴趣强度分配给每个图像点,然后应用非最大值抑制方案来选择一组候选兴趣点。然而,我们观察到,非最大值抑制倾向于过度抑制弱纹理图像(如人脸图像)的良好候选。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候选选择方案,该方案选择零/一阶强度可以聚类为两个不平衡类(大小)的图像点作为候选。我们对图像旋转和照明条件的重复性测试显示了不平衡定向选择的优势。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应用——人脸身份表征评估,以显示面向不平衡选择的价值。

MSC公司:

68吨10 模式识别、语音识别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施密德,C。;Mohr,R.,图像检索的局部灰度不变量,IEEE Trans。模式分析。机器。智力。,19, 5, 530-534 (1997)
[2] Lowe,D.G.,《不同尺度关键点的独特图像特征》,《国际计算机杂志》。视觉。,60, 2, 91-110 (2004)
[3] T.Deselaers,D.Keysers,H.Ney,《使用图像补丁进行物体识别的鉴别训练》,载《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论文集》,2005年第2卷,第157-162页。;T.Deselaers、D.Keysers、H.Ney,《使用图像补丁进行物体识别的鉴别训练》,载《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论文集》,2005年第2卷,第157-162页。
[4] C.Harris,M.Stephens,《角点和边缘组合检测器》,摘自:《第四届阿尔维视觉会议论文集》,曼彻斯特,1988年,第147-151页。;C.Harris,M.Stephens,《角点和边缘组合检测器》,载于《第四届阿尔维视觉会议论文集》,曼彻斯特,1988年,第147-151页。
[5] D.Reisfeld,H.Wolfson,Y.Yeshurun,使用对称检测兴趣点,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1990年,第62-65页。;D.Reisfeld,H.Wolfson,Y.Yeshurun,使用对称检测兴趣点,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1990年,第62-65页。
[6] W.Forstner,《低层特征提取框架》,载《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1994年,第383-394页。;W.Forstner,《低层特征提取框架》,载《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1994年,第383-394页。
[7] Wang,H。;Brady,M.,运动估计的实时角点检测算法,图像视觉。计算。,13, 9, 695-703 (1995)
[8] 史密斯,S。;Brady,J.,SUSAN,《低层图像处理的新方法》,国际计算机杂志。视觉。,23, 1, 45-78 (1997)
[9] E.Loupias,N.Sebe,基于小波的图像检索显著点,in:RR 99.11,Laboratoire Reconnaissance de Formes et Vision,INSA Lyon,1999年11月。;E.Loupias,N.Sebe,基于小波的图像检索显著点,收录于:RR 99.11,Laboratoire Reconnaissance de Formes et Vision,INSA Lyon,1999年11月。
[10] 施密德,C。;莫尔,R。;Bauckhage,C.,兴趣点检测器的评估,国际计算杂志。视觉。,37, 2, 151-172 (2000) ·Zbl 0985.68625号
[11] Mikolajczyk,K。;Schmid,C.,尺度和仿射不变兴趣点检测器,国际计算机杂志。视觉。,60, 1, 63-86 (2004)
[12] F.Faile,一种在光照变化下提高兴趣点检测稳定性的快速方法,载于:2004年国际图像处理会议,第2673-2676页。;F.Faille,《在照明变化下提高兴趣点检测稳定性的快速方法》,载于:国际图像处理会议,2004年,第2673-2676页。
[13] B.Platel,E.Balmachnova,L.Florack,F.Kanters,B.M.ter Haar Romeny,《使用顶点作为图像匹配的兴趣点》,in:《深层结构、奇点和计算机视觉》,2005年,第211-222页。;B.Platel、E.Balmachnova、L.Florack、F.Kanters、B.M.ter Haar Romeny,《使用顶点作为图像匹配的兴趣点》,载于《深层结构、奇点和计算机视觉》,2005年,第211-222页·Zbl 1119.68456号
[14] C.S.Kenney,M.Zuliani,B.S.Manjunath,角点检测的公理方法,载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2005年,第191-197页。;C.S.Kenney,M.Zuliani,B.S.Manjunath,角点检测的公理化方法,载于:国际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2005年,第191-197页。
[15] Q.Li,J.Ye,C.Kambhamettu,空间感兴趣像素(SIP):视觉媒体数据的有用低层特征,收录于:IEEE国际数据挖掘会议,2003年,第163-170页。;Q.Li,J.Ye,C.Kambhamettu,空间感兴趣像素(SIP):视觉媒体数据的有用低层特征,收录于:IEEE国际数据挖掘会议,2003年,第163-170页。
[16] B.D.Lucas,T.Kanade,《立体视觉应用的迭代图像配准技术》,载于:IJCAI,1981年,第674-679页。;B.D.Lucas,T.Kanade,《立体视觉应用的迭代图像配准技术》,载于:IJCAI,1981年,第674-679页。
[17] K.Mikolajczyk,C.Schmid,基于尺度不变兴趣点的索引,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第一卷,加拿大温哥华,2001年,第525-531页。;K.Mikolajczyk,C.Schmid,基于尺度不变兴趣点的索引,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第一卷,加拿大温哥华,2001年,第525-531页。
[18] Olague,G。;Hernandez,B.,一种用于测量和识别的新型精确灵活的基于模型的多角探测器,模式识别快报。,26, 1, 27-41 (2005)
[19] L.Trujillo,G.Olague,使用进化来学习如何执行兴趣点检测,在:国际模式识别会议,2006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香港,2006年,211-214。;L.Trujillo,G.Olague,《使用进化学习如何执行兴趣点检测》,载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2006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香港,2006年,211-214。
[20] L.Trujillo,G.Olague,通过遗传编程合成兴趣点检测器,摘自:遗传和进化计算会议,2006年7月8日至12日,西雅图,华盛顿州,美国,2006年,第887-894页。;L.Trujillo,G.Olague,《通过遗传编程合成兴趣点检测器》,载于:《遗传与进化计算会议》,2006年7月8日至12日,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2006年,第887-894页。
[21] M.Brown,R.Szeliski,S.Winder,使用多尺度定向补丁的多图像匹配,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2005年第1卷,第510-517页。;M.Brown,R.Szeliski,S.Winder,使用多尺度定向补丁的多图像匹配,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第1卷,2005年,第510-517页。
[22] H.Sahbi,N.Boujemaa,使用动态空间扭曲的鲁棒人脸识别,收录于:ECCV 2002年生物特征认证研讨会,2002年。;H.Sahbi,N.Boujemaa,使用动态空间扭曲的鲁棒人脸识别,收录于:ECCV 2002年生物特征认证研讨会,2002年·Zbl 1046.68894号
[23] R.Paredes,J.C.Perez,A.Juan,E.Vidal,使用局部表示和直接投票方案的人脸识别,收录于:第九届西班牙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R.Paredes,J.C.Perez,A.Juan,E.Vidal,使用局部表示和直接投票方案的人脸识别,收录于:第九届西班牙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24] T.Sim,S.Baker,M.Bsat,CMU姿势、照明和表情(PIE)数据库,收录于:《第四届自动人脸和手势识别国际会议论文集》,2002年,第53-58页。;T.Sim,S.Baker,M.Bsat,CMU姿势、照明和表情(PIE)数据库,收录于:《第四届自动人脸和手势识别国际会议论文集》,2002年,第53-58页。
[25] Geusebroek,J.M。;Burghouts,G.J。;Smeulders,A.W.M.,阿姆斯特丹物体图像库,国际计算机杂志。视觉。,61, 1, 103-112 (2005)
[26] A.M.Martinez,从每个类的单个样本图像中识别表情变化的脸,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2003年,第353-358页。;A.M.Martinez,从每个类的单个样本图像中识别表情变化的脸,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2003年,第353-358页。
[27] Lyons,M.J。;Budynek,J。;赤松,S.,单幅人脸图像的自动分类,IEEE Trans。模式分析。机器。智力。,21, 12, 1357-1362 (1999)
[28] H.Wang,N.Ahuja,面部表情分解,摘自:2003年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第958-965页。;H.Wang,N.Ahuja,面部表情分解,载于: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2003年,第958-965页。
[29] L.Trujillo,G.Olague,R.Hammoud,B.Hernandez,面部表情识别热图像中的自动特征定位,摘自:IEEE第二届可见光谱内外物体跟踪和分类联合国际研讨会,OTCBVS 2005,与CVPR 2005联合,2005年第3卷,第14页。;L.Trujillo,G.Olague,R.Hammoud,B.Hernandez,面部表情识别热图像中的自动特征定位,收录于:IEEE第二届可见光谱内外物体跟踪和分类联合国际研讨会,OTCBVS 2005,与CVPR 2005联合,第3卷,2005年,第14页。
[30] Y.Yacoob,L.Davis,笑脸更适合人脸识别,摘自:IEEE自动人脸和手势识别国际会议,2002年,第59-64页。;Y.Yacoob,L.Davis,笑脸更适合人脸识别,收录于:IEEE自动人脸和手势识别国际会议,2002年,第59-64页。
[31] A.M.Martinez,R.Benavente,AR人脸数据库,CVC技术报告,第24号技术报告,1998年。;A.M.Martinez,R.Benavente,AR人脸数据库,CVC技术报告,第24号技术报告,1998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