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放源和过量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 (英语) Zbl 0881.92034号

概述:当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保护地球表面免受放射性污染时,对流层中高浓度的臭氧在超过某些临界水平时会对植物、动物和人类产生破坏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成功解决三项任务:
(i) 以足够准确的方式确定臭氧浓度的临界水平,(ii)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临界水平,以及(iii)制定可靠和稳健的控制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将臭氧浓度保持在临界水平以下。
第二项任务和第三项任务都非常昂贵。因此,必须将高臭氧浓度降低到临界水平,但不能再降低了。此外,有必要(尽可能)降低这些行动的经济成本。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搜索上面列出的任务的最优解。
稍后将讨论研究欧洲空气污染水平的数学模型(丹麦-欧拉模型)。该模型由35个偏微分方程组成,在进行数值处理时会导致巨大的计算任务。因此,有必要使用大型现代高速计算机(具有矢量和/或并行功能)。为了研究欧洲排放源与高臭氧浓度之间的一些关系,丹麦-欧拉模型被用于运行各种情景。现代可视化技术已被应用于更好地说明情景中使用的不同减排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并得出一些结论。

MSC公司:

92D40型 生态学
92年第35季度 与生物、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相关的PDE
65Z05个 科学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illman,S。;洛根,J.A。;Wofsy,S.C.,美国臭氧的区域尺度模型,具有城市和发电厂羽流的亚网格表示,地球物理杂志。研究,95,5731-5748(1990)
[2] Birkhoff,G.,《数值流体动力学》,SIAM Rev.,25,1-34(1983)·Zbl 0508.76001号
[3] 博雷尔,P。;博雷尔,P.M。;Seiler,W.,《对流层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1990年),SPB学术出版社:SPB学术出版出版社:海牙
[4] 卡迈克尔,G.R。;Peters,L.P.,《(SO_2)和硫酸盐的欧拉迁移转化去除模型:I.模型开发》,Atmos。环境。,18, 937-952 (1984)
[5] 卡迈克尔,G.R。;彼得斯,L.P。;Kitada,T.,区域尺度输运化学沉积的第二代模型,Atmos。环境。,20, 173-188 (1986)
[6] Chang,J.S。;布罗斯特,R.A。;Isaksen,I.S.A。;Madronich,S。;米德尔顿,P。;Stockwell,W.R。;Walcek,C.J.,《三维欧拉酸沉积模型:物理概念和公式》,J.Geophys。研究,92,14691-14700(1987)
[7] 埃贝尔,A。;哈斯,H。;雅各布斯·H·J。;Laube,M。;Memmesheimer,M.,通过EURAD模型模拟的大气次要成分的迁移,(Pankrath,J.,EMEP研讨会论文集,与减排策略相关的长距离迁移的光氧化剂建模(1991),Unweltsamt:Unweltsa mt Berlin),142-154
[8] 哈斯,H。;埃贝尔,A。;费尔德曼,H。;雅各布斯·H·J。;Memmesheimer,M.,使用EMEP监测网络Atmos的空气质量数据,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型(EURAD)进行评估研究。环境。,27A,867-887(1993)
[9] 彼得斯,L.K。;C.M.伯克维茨。;卡迈克尔,G.R。;共和国复活节。;费尔威瑟,G。;Ghan,S.J。;Hales,J.M。;Leung,L.R。;彭内尔,W.R。;波特拉,F.A。;Saylor,R.D。;Tsang,T.T.,《模拟对流层化学和痕量物种迁移的欧拉模型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综述》,Atmos。环境。,29, 189-222 (1995)
[10] Stockwell,W.R。;米德尔顿,P。;Chang,J.S。;Tang,X.,用于区域空气质量建模的第二代区域酸沉降模型化学机制,J.Geophys。决议,95,16343-16367(1990)
[11] Venkatram,A。;Karamchandani,P.K。;Misra,P.K.,《测试综合酸沉积模型》,Atmos。环境。,22, 737-747 (1988)
[12] Zlatev,Z.,《大型空气污染模型的计算机处理》(1995年),Kluwer学术出版社:Kluwer-学术出版社Dordrecht·Zbl 0852.65058号
[13] Simpson,D.,1985年和1989年两个延长夏季期间欧洲的光化学模型计算,模型结果以及与观测结果的比较。模型结果和与观测结果的比较,大气环境,27A,921-943(1993)
[14] Zlatev,Z。;Christensen,J。;Eliassen,A.,《使用丹麦欧拉模型研究高臭氧浓度》,Atmos。环境。,27A,845-865(1993)
[15] Zlatev,Z。;Christensen,J。;霍夫。,具有非线性化学的欧洲欧拉空气污染模型,J.Atmos。化学。,15, 1-37 (1992)
[16] 哈里森·R·M。;Zlatev,Z。;Ottley,C.J.,《欧拉大气传输化学模型预测与北海大气测量的比较》。环境。,28, 497-516 (1994)
[17] Brown,J。;Wasniewski,J。;Zlatev,Z.,在大规模并行机器上运行空气污染模型,并行计算,21971-991(1995)·Zbl 0875.68174号
[18] Zlatev,Z。;迪莫夫,I。;Georgiev,K.,《研究空气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计算科学与工程,1,3,45-52(1994)
[19] Gery,M.W。;惠顿,G.Z。;基卢斯,J.P。;Dodge,M.C.,《城市和区域建模的光化学动力学机制》,J.Geophys。Res.,94,12925-12956(1989)
[20] Marchuk,G.I.,(环境问题的数学建模,数学与应用研究(1985),北荷兰:北荷兰阿姆斯特丹),第16期
[21] 麦克雷,G.J。;Goodin,W.R。;Seinfeld,J.H.,化学反应流大气扩散方程的数值解,J.Comp。物理。,45, 1-42 (1984) ·Zbl 0502.76098号
[22] Zlatev,Z.,具有多个校正器的预测-校正方案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的应用,BIT,24,700-715(1984)·Zbl 0568.65044号
[23] Hesstvedt,E。;霍夫。;Isaksen,I.A.,《空气污染建模中的准稳态近似:氧化剂预测的两种数值方案的比较》,《国际化学动力学杂志》,10,971-994(1978)
[24] 霍夫。;Zlatev,Z。;R.Berkowicz。;Eliassen,A。;Prahm,L.P.,在具有非线性化学反应的空气污染模型中使用的数值技术的比较,《大气环境》,23967-983(1988)
[25] 海尔,E。;Wanner,G.,求解常微分方程,II:刚性和微分代数问题(1991),Springer:Springer-Bling·Zbl 0729.65051号
[26] Lambert,J.D.,《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1991),威利:威利-奇切斯特·Zbl 0745.65049号
[27] Deufhard,P.,外推方法中的顺序和步长控制,数值。数学。,41, 399-422 (1983) ·Zbl 0543.65049号
[28] Deufhard,P.,常微分方程外推方法的最新进展,SIAM Rev.,27505-535(1985)·Zbl 0602.65047号
[29] Deufhard,P。;Nowak,U.,大型反应系统的高效数值模拟和识别,Ber。Bensendes Phys公司。化学。,90, 940-946 (1986)
[30] Deufhard,P。;海尔,E。;Zugch,M.,微分代数方程的一步和外推方法,数值。数学。,51, 501-516 (1987) ·Zbl 0635.65083号
[31] Deufhard,P。;美国诺瓦克。;Wulkow,M.,《化学计算的最新发展》,计算机化学。工程师。,14, 1249-1258 (1990)
[32] 止动块,D.P。;Winkler,S.L。;Sun,P.,空气质量模型刚性化学求解器的比较,环境。科学。技术。,28, 1882-1892 (1994)
[33] 俄勒冈州赫特尔。;R.Berkowicz。;Christensen,J。;霍夫。,大气传输化学模型中使用的两个数值方案的测试,大气环境,27A,2591-2611(1993)
[34] 奥德曼,M.T。;库马尔,N。;Russell,A.G.,《用于空气质量建模的快速化学动力学求解器的比较》,大气环境,26A,1783-1789(1992)
[35] 谢赫,D.S。;Chang,Y。;Carmichael,G.R.,《求解化学动力学问题产生的刚性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技术评估》,环境。软件,328-38(1988)
[36] J.G.Verwer和M.van Loon,从化学动力学评估刚性常微分方程系统的显式伪稳态近似,J.计算。物理学。; J.G.Verwer和M.van Loon,从化学动力学评估刚性常微分方程系统的显式伪稳态近似,J.计算。物理学。·Zbl 0810.65068号
[37] J.G.Verwer和D.Simpson,大气化学中刚性ODE的显式方法,申请。数字。数学。; J.G.Verwer和D.Simpson,大气化学中刚性ODE的显式方法,申请。数字。数学。·Zbl 0839.65078号
[38] 安德森,E。;Bai,Z。;比肖夫,C。;德梅尔,J。;Dongarra,J。;杜克罗兹,J。;格林鲍姆,A。;Hammarling,S。;麦肯尼,A。;奥斯特鲁乔夫,S。;Sorensen,D.,《LAPACK:用户指南》(1992),SIAM:SIAM Philadelphia,PA·Zbl 0843.65018号
[39] 巴雷特·R。;贝里,M。;Chan,T.F。;德梅尔,J。;J.多纳托。;Dongarra,J。;埃伊霍特,V。;波佐,R。;罗明,C。;van der Vorst,H.,《线性系统解的模板:迭代方法的构建块》(1994),SIAM:SIAM Philadelphia,PA
[40] McKeen,S.A。;谢,E.-Y。;培训师,M。;Tallamraju,R。;Liu,S.C.,《美国东部臭氧收支的区域模型研究》,J.Geophys。决议,96,10809-10845(1991)
[41] Dentener,F.J。;Crutzen,P.J.,《N_2 O_5对对流层气溶胶的反应:对NO_x,O_3和OH全球分布的影响》,J.Geophys。研究,98,7149-7163(1993)
[42] McKeen,S.A。;谢,E.-Y。;Liu,S.C.,《美国东部农村臭氧对臭氧前体依赖性的研究》,J.Geophys。研究,96,15377-15395(1991)
[43] Roselle,S.J。;皮尔斯,T.E。;Schere,K.L.,《区域臭氧模拟对生物碳氢化合物的敏感性》,J.Geophys。研究,96,7371-7394(1991)
[44] Sillman,S。;洛根,J.A。;Wofsy,S.C.,《区域臭氧事件中臭氧对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敏感性》,J.Geophys。研究,951837-1851(1990)
[45] Simpson,D.,欧洲光化学氧化剂的长期模型,1985年7月的模型计算。1985年7月的模型计算,大气环境,26A,1609-1634(1992)
[46] (Fuhrer,J.;Achermann,B.,《臭氧的临界水平》,瑞士农业化学和环境卫生联邦研究站,CH-3097(1994),利伯菲尔德-伯恩:瑞士利伯德-伯恩)
[47] Ashmore,M.R.,《欧洲的临界水平和农业》(Fuhrer,J.;Achermann,B.,《臭氧的临界水平》,瑞士农业化学和环境卫生联邦研究站,CH-3097(1994),利贝费尔德·伯恩:瑞士利贝费尔德伯恩),22-40
[48] Fuhrer,J.,《臭氧保护农作物的临界水平:欧洲开放式室内实验数据评估》(Fuhrer、J.;Achermann,B.,《臭氧的临界水平》,瑞士农业化学和环境卫生联邦研究站,CH-3097(1994),利伯费尔德伯恩:瑞士利伯费尔德伯恩),42-57
[49] 贝克,J.P。;Grennfelt,P.,《西北欧臭氧生成和破坏的估算》,大气。环境。,28, 129-140 (1994)
[50] Simpson,D.,《基于不同臭氧临界水平的减排战略案例研究》(Fuhrer,J.;Achermann,B.,《臭氧临界水平》,瑞士农业化学和环境卫生联邦研究站,CH-3097(1994),利伯菲尔德-伯恩:瑞士利伯菲尔德-Bern),206-211
[51] Skärby,L.,《保护森林树木的臭氧临界水平》(Fuhrer,J.;Achermann,B.,《臭氧临界水平。臭氧临界水平,瑞士农业化学和环境卫生联邦研究站,CH-3097(1994),利伯尔德-伯恩:瑞士利伯德-伯恩),74-87
[52] Asman,W.A.,《欧洲氨排放:最新排放量和排放变化》(报告228471008(1990),RIVM:RIVM Bilthoven,荷兰)
[53] 吕伯克,B。;Schöp,W.,计算欧洲森林自然VOC排放量的模型,(IIASA报告WP-89-082(1989),Laxenburg:Laxenbourg Austria)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