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组件的模型驱动设计中的细化和验证。 (英语) Zbl 1178.68158号

概述:现代软件开发非常复杂,因为它必须处理应用程序的许多不同但又相关的方面。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这现在是通过类似UML的建模方法来处理的,在这种方法中,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建模。基于组件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不同方面的正确性关注点分离。这些技术是在模型驱动的开发过程中实践的,在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会构建模型。为了确保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正确性,每个阶段构建的所有模型都是可验证的。这要求对建模符号进行正式定义和关联,以便为集成复杂的检查器、生成器和转换开发工具支持。
本文总结了我们对组件和对象系统(rCOS)精化方法的研究,并结合公共组件建模示例(CoCoME)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说明。这证明了rCOS中开发的形式化技术可以集成到模型驱动的开发过程中,并表明可以将其集成到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中,以添加正式支持的检查、转换和生成工具。

MSC公司:

68纳米99 软件理论
60年第68季度 规范和验证(程序逻辑、模型检查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R.-J.Back,L.Petre,I.P.Paltor,《细化演算中UML用例的形式化》,技术代表TUCS-TR-279,图尔库计算机科学中心和博阿卡德米大学,芬兰,1999年5月
[2] 背面,R.-J。;冯·赖特(Von Wright,J.):动作系统的追踪精化,计算机科学讲稿836(1994)
[3] 背面,R.-J。;Von Wright,J.:精化微积分:系统介绍,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教材(1998)·兹比尔0949.68094
[4] 巴内特,M。;Leino,K.M。;Schulte,W.:《规范#编程系统:概述》,《计算机科学讲义3362》(2005)
[5] 博尔巴,P。;Sampaio,A。;Cornélio,M.:面向对象编程的精化代数,计算机科学讲义2743,457-482(2003)
[6] 卡瓦尔坎蒂,A。;Naumann,D.:面向对象语言精化的最弱前提语义,计算机科学讲义1709,1439-1460(1999)·Zbl 0953.68081号
[7] 卡瓦尔坎蒂,A。;Sampaio,A。;Woodcock,J.:马戏团的改进策略,计算的形式方面15,第2–3期,146-181(2003)·Zbl 1093.68555号 ·doi:10.1007/s00165-003-0006-5
[8] 查林,P。;Kiniry,J.R。;Leavens,G.T。;Poll,E.:《超越断言:JML和ESC/java2的高级规范和验证》,计算机科学4111讲义(2006)
[9] Chandy,K。;Misra,J.:并行程序设计:基础(1988)·Zbl 0717.68034号
[10] 陈,X。;He,J。;刘,Z。;Zhan,N.:基于组件的编程模型,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4767(2007)
[11] 陈,X。;刘,Z。;Mencl,V.:需求建模中关注点的分离和一致集成,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4362(2007)·Zbl 1131.68414号
[12] Z.Chen、A.H.Hannousse、D.Van Hung、I.Knoll、X.Li、Z.Liu、Y.Liu和Q.Nan、J.C.Okika、A.P.Ravn、V.Stolz、L.Yang、N.Zhan,《对象和组件系统的关系演算建模——rCOS》,载于:CoCoME,2007年,第116-145页。doi:10.1007/978-3-540-85289-66
[13] 陈,Z。;李,X。;刘,Z。;斯托尔茨,V。;Yang,L.:利用rcos提供工具支持–cocome体验,计算机科学讲义4700,83-114(2007)·Zbl 1151.68380号 ·doi:10.1007/978-3-540-75221-95
[14] Z.Chen,Z.Liu,A.Ravn,V.Stolz,N.Zhan,基于组件的模型驱动设计中的细化和验证,技术代表388,联合国大学/研究所,邮政信箱3058,澳门,2007·Zbl 1178.68158号
[15] Z.Chen,Z.Liu,V.Stolz,《rCOS工具:VDM建模与分析:第四届VDM/序曲研讨会论文集》,技术报告,编号CS-TR-1099,纽卡斯尔大学,2008年
[16] 并发工作台。网址:网址:http://homepages.inf.ed.ac.uk/perdita/cwb/
[17] 杜尔,E。;Dusink,E.:VDM++在实时跟踪和跟踪系统开发中的作用,计算机科学讲稿670(1993)
[18] Flanagan,C.:Java的扩展静态检查(2002)
[19] 福勒,M。;贝克,K。;Brant,J。;Opdyke,W。;Roberts,D.:重构:改进现有代码的设计(1999)
[20] Gamma,E.:设计模式(1995)
[21] 戈斯林,J。;乔伊,B。;Steele,G.:Java语言规范,(1996)·Zbl 0865.68001号
[22] He,J。;李,X。;Liu,Z.: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讲稿3722(2005)·Zbl 1169.68366号
[23] He,J。;李,X。;Liu,Z.:《Rcos:对象系统的精化演算》,《理论计算机科学》365,第1-2期,109-142(2006)·Zbl 1118.68049号
[24] He,J。;李,X。;Liu,Z.:反应组分理论,Entcs 160(2006)
[25] Hoare,C.:通信顺序过程,(1985)·Zbl 0637.68007号
[26] Hoare,C.:验证软件:理论、工具、实验、计算机科学讲稿4171、21-29(2007)
[27] 霍尔,C。;He,J.:统一编程理论(1998)·Zbl 1005.68036号
[28] Holzmann,G.:SPIN模型检查器:入门和参考手册,(2003)
[29] Jones,C.:使用VDM的系统软件开发,(1990)·Zbl 0743.68048号
[30] Kruchten,P.:理性统一过程——导论(2000)
[31] Lamport,L.:《指定系统:面向硬件和软件工程师的TLA+语言和工具》(2002)
[32] Larman,C.:《应用UML和模式: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以及统一过程简介》(2001年)
[33] Larsen,K。;Pettersson,P。;Yi,W.:UPPAAL简介,Sttt 1,No.1–2,134-152(1997)·Zbl 1060.68577号 ·doi:10.1007/s100090050010
[34] Leavens,G.:Jml对行为亚型的丰富、继承规范,《计算机科学讲义4260》(2006)
[35] 李,X。;Liu,Z.:原型系统需求模型,Entcs 207,17-32(2008)
[36] Z.Liu,V.Mencl,A.P.Ravn,L.Yang,利用工具支持理论,在:Proc。利用形式方法应用、验证和确认国际研讨会,ISoLA06,IEEE计算机学会,2006年,第371–382页。完整版本为UNU-IIST技术报告343,网址:http://www.iist.unu.edu
[37] Mahony,B。;Dong,J.:TCSP和对象Z的深层语义联系:TCOZ方法,计算的形式方面3,第2期,146-160(2002)·Zbl 1063.68603号 ·doi:10.1007/s00165020004
[38] 梅耶,B.:埃菲尔:语言,(1992)·Zbl 0779.68013号
[39] Milner,R.:通信系统微积分,(1980)·Zbl 0452.68027号
[40] Morgan,C.:规范编程(1994)·兹比尔0829.68083
[41] NoMagic公司,MagicDraw。网址:网址:http://www.magicdraw.com/
[42] 对象管理组,MOF QVT最终采用的规范,ptc/05-11-01。http://www.omg.org/docs/ptc/05-11-01.pdf, 2005
[43] 对象管理小组,《统一建模语言:上层结构》,2.0版,最终采用的规范,2005年。网址:http://www.omg.org/cgi-bin/doc?正式/05-07-04
[44] 对象管理组,XML元数据交换,2005年。网址:http://www.omg.org/cgi-bin/doc?formal/2005-09-01
[45] Olderog,E.-R。;Wehrheim,H.:CSP-OZ中的规范和(属性)继承,《计算机编程科学》55,227-257(2005)·Zbl 1075.68051号 ·doi:10.1016/j.scico.2004.05.017
[46] Plasil,F。;Visnosky,S.:软件组件的行为协议,IEEE软件工程事务28,第11期,1056-1070(2002)
[47] ,计算机科学讲稿5153(2008)
[48] Roscoe,A.:并发的理论与实践(1997)
[49] 伦博,J。;雅各布森,I。;Booch,G.:《统一建模语言参考手册》(1999)
[50] Schneider,A.:B方法(2001)
[51] Smith,G.:对象Z规范语言(2000)·Zbl 0944.68124号
[52] 塔塔咨询服务、Mastercraft、,网址:http://www.tata-mastercraft.com
[53] Topcased–开源工程研讨会,http://topcased.org
[54] Woodcock,J。;Davies,J.:使用Z:规范、细化和证明(1996)·Zbl 0855.68060号
[55] Woodcock,J。;Morgan,C.:基于状态的并发系统的优化,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428(1990)
[56] L.Yang,V.Mencl,V.Stolz,Z.Liu,自动化MDA中保持正确性的模型到模型转换,收录于:Proc。2006年联合国大学研究所技术报告348,亚洲验证软件工作会议
[57] Yang,L。;Stolz,V.:《将精细化集成到软件开发工具中》,Entcs 20769-88(2008)
[58] L.Zhao、X.Liu、Z.Liu和Z.Qiu,面向对象求精的图形转换,计算的形式化方面,Springer,在线出版:2008年1月8日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