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密集的时间和优先级通信共享资源的进程代数。 (英语) Zbl 0893.68005号

摘要:实时分布式系统的正确性不仅取决于它们计算的函数,还取决于它们的定时特性。此外,这些特性受到同步和资源可用性导致的延迟的强烈影响。过程代数已经被成功地用于定义和证明分布式系统的正确性。最近,有很多活动将其应用程序扩展到实时系统。大多数当前方法的问题是,它们忽略了资源约束,并假定最大并行度(即无限资源)或纯交错(即单个资源)。通信共享资源代数(ACSR)是一个过程代数,用于对具有资源和实时约束的分布式系统进行形式化规范和操作。与通常的离散时间相比,密集时域提供了一种更自然的指定系统的方法。优先级为每项行动提供了一种紧急程度,可用于确保满足最后期限。在ACSR中,使用资源绑定、定时操作和瞬时同步事件指定进程。进程可以使用传统运算符进行组合,例如不确定性选择和并行执行。专用操作符允许指定实时行为和约束。ACSR的语义被定义为一个标记的转换系统。过程之间的等价性基于强互模拟的概念。一套完善的代数定律可以用来将几乎所有的ACSR过程转换为正规形式。

MSC公司:

68M10个 计算机系统中的网络设计和通信

软件:

VERSA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阿巴迪。;Lamport,L.,《老式的实时接收》(REX实时研讨会:理论与实践,REX实时:理论与实际研讨会,计算机科学讲稿,第600卷(1991),Springer:Springer Berlin)
[2] 丙酮。;布鲁姆,B。;Vaandrager,F.,《将SOS规则转化为方程式》(技术报告CS-R9218(1992),CWI:CWI阿姆斯特丹,荷兰)·Zbl 0822.68059号
[3] Alur,R.,实时系统自动验证技术,(斯坦福大学博士论文(1991))
[4] 阿鲁尔(Alur,R.)。;Dill,D.,《实时系统建模的自动机》(Proc.17-ICALP,Proc.17/ICALP,计算机科学讲稿,Vol.443(1990),Springer:Springer Berlin),322-335·Zbl 0765.68150号
[5] 阿鲁尔(Alur,R.)。;Henzinger,T.,《真正的时序逻辑》(第30期IEEE FOCS(1989))·Zbl 0807.68065号
[6] 阿鲁尔(Alur,R.)。;Henzinger,T.,《实时逻辑:复杂性和表现力》(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交响曲汇编(1990))·Zbl 0791.68103号
[7] Baeten,J。;Bergstra,J。;Klop,J.,《进程代数中中断机制的语法和定义方程》,基金会。通知。,九、 127-168(1986)·Zbl 0617.68027号
[8] Baeten,J。;Bergstra,J。;Klop,J.,带优先级运算符的具体进程代数的就绪跟踪语义,Compute。J.,30,498-506(1987)·Zbl 0627.68016号
[9] Baeten,J.C.M。;Bergstra,J.A.,《实时过程代数》(技术报告CS-R9053(1990),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数学和计算机科技中心)·Zbl 0719.68020号
[10] Ben-Abdallah,H。;李,I。;Choi,J.Y.,《一种用于实时系统规范和分析的具有形式语义的图形语言》(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1995年12月))
[11] Bergstra,J.A。;Klop,J.W.,《通信过程的代数》(技术报告CS-R8420(1984),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数学和计算机科技中心)·Zbl 0605.68013号
[12] Bergstra,J.A。;Klop,J.W.,《抽象通信过程代数》,J.Theoret。计算。科学。,37, 77-121 (1985) ·Zbl 0579.68016号
[13] Bloom,B.,Ready,set,go:线性时间过程代数的结构操作语义,(技术报告TR 93-1372(1993),康奈尔大学)
[14] Bloom,B.,《弱互模拟的结构操作语义》(技术报告TR 93-1373(1993),康奈尔大学)
[15] 博洛涅西,T。;Smolka,S.A.,《观测等效性验证的基本结果》(协议规范、测试和验证(1987),北荷兰:北荷兰阿姆斯特丹)
[16] Brémond-Grégoire,P.,《密集时间和优先级的共享资源通信代数》(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博士论文(1994))·兹比尔0893.68005
[17] Brémond-Grégoire,P。;Choi,J.Y。;Lee,I.,《ACSR(通信共享资源代数)的稳健性和完整性》(技术报告MS-CIS-93-59(1993年6月),宾夕法尼亚大学)
[18] Chen,L.,实时系统的规范和验证(1992),未发表的报告
[19] 克拉克,D。;李,I。;Xie,H.L.,VERSA:资源约束实时系统的规范和分析工具,J.Compute。软件工程,3185-215(1995)
[20] 克里维兰,R。;Hennessy,M.,《过程代数中的优先级》,(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1988))·Zbl 0726.68053号
[21] 克里维兰,R。;Hennessy,M.,过程代数中的优先级,Inform。计算。,87, 58-77 (1990) ·Zbl 0726.68053号
[22] 富兰克林,M.K。;Gabrielian,A.,《验证实时系统安全属性的转换方法》(IEEE实时系统交响乐团(1989)),第112-123页
[23] 弗雷德特,A。;Cleaveland,R.,《RTSL:实时可调度性分析的正式语言》(技术报告TR-93-09(1993),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24] 加布里埃利安,A。;Franklin,M.K.,复杂实时系统的基于状态的规范,(Proc.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1988年12月))
[25] Gerber,R.,《共享资源的通信: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模型》(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博士论文(1991))
[26] Gerber,R。;Lee,I.,实时系统基于资源的优先级互模拟,Inform。计算。,113, 102-142 (1994) ·Zbl 0942.68622号
[27] Gerth,R。;Boucher,A.,《扩展通信过程的定时失效语义》(技术报告TR.4-4(1)(1987年3月),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28] 轩尼诗,M。;Regan,T.,《定时系统的进程代数》(Tech.Report 5/91(1991年4月),苏塞克斯大学:英国苏塞克斯学院)·Zbl 0826.68068号
[29] Hoare,C.A.R.,《通信顺序过程》,通信ACM,21,666-676(1978)·Zbl 0383.68028号
[30] Hoare,C.A.R.,《通信顺序过程》(1985),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兹比尔0637.68007
[31] Jahanian,F。;Lee,R.S。;Mok,A.,实时逻辑中模式图的语义,(第21届夏威夷国际系统科学会议论文集(1988年1月))
[32] Jahanian,F。;Mok,A.K.,实时系统定时特性的安全分析,IEEE Trans。软件工程师,SE-12890-904(1986)
[33] Jahanian,F。;Mok,A.K.,《时序分析的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实现》,IEEE Trans。计算。,C-36961-975(1987)·Zbl 0618.68008号
[34] Jahanian,F。;Mok,A.K。;Stuart,D.,实时系统的形式规范(技术报告TR 88-25(1988),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系)
[35] Koymans,R.,用度量时态逻辑指定实时属性,实时系统,225-299(1990)
[36] 科曼斯,R。;de Roever,W.P.,实时时间规范示例,(并发系统的分析。并发系统分析,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07卷(1985),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31-252
[37] 科曼斯,R。;维托皮尔,J。;de Roever,W.P.,实时编程和异步消息传递(第二交响乐团。分布式计算原理ACM出版社。第二交响乐团。分布式计算原理纽约ACM出版社(1983),187-197
[38] Lamport,L.,《动作的时序逻辑》(《技术报告》(1991),DEC系统研究中心: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DEC系统研发中心)·Zbl 0627.68026号
[39] Lee,我。;Brémond-Grégoire,P。;Gerber,R.,《基于资源的实时系统规范和分析的进程代数方法》(Proc.IEEE(1994年1月))
[40] 林奇,N。;Turtle,M.,《输入/输出自动机简介》(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MIT/LCS/TM-373(1988)技术报告)
[41] 林奇,N。;Vaandrager,F.,《基于时间的系统的正向和反向模拟》,(REX研讨会“实时:理论在实践中”,REX研讨会,“实时:实践中的理论”,计算机科学讲稿,第600卷(1991),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856.68103号
[42] Merlin,P.,通信协议可恢复性研究,(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74))·Zbl 0362.68096号
[43] Milner,R.,《通信系统的微积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92卷(1980),施普林格出版社:施普林格-柏林)·Zbl 0609.68021号
[44] Milner,R.,《同步与异步演算》,Theoret。计算。科学。,25, 267-310 (1983) ·Zbl 0512.68026号
[45] Milner,R.,有限状态行为观测一致性的完全公理化,Inform。计算。,81, 227-247 (1989) ·Zbl 0688.68050号
[46] Milner,R.,《沟通与并发》(1989),Prentice Hall: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新泽西州·Zbl 0683.68008号
[47] 莫勒,F。;Tofts,C.,《通信系统的时间演算》(Proc.CONCUR’90)。程序。CONCUR’90,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58卷(1990),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401-415
[48] 尼克林,X。;Sifakis,J.,《时间过程的代数ATP:理论与应用》(《RT-C26技术报告》(1991年11月),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Zbl 0811.68093号
[49] Park,D.,无限序列上的并发与自动机,(《第五届G1会议论文集》,《第五期G1会议文献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04卷(1981),Springer:Springer-Berlin)·Zbl 0457.68049号
[50] Pnueli,A.,《程序的时序逻辑》(计算机科学基础学报(1977)),46-57
[51] Ramchandani,C.,用Petri网分析异步并发系统(博士论文(1974年2月),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
[52] 里德·G·M。;Roscoe,A.W.,《通信顺序过程的时间模型》(Proc.Internat.Conf.on Automata,Languages and Programming),(Proc.Internat.Conf.on Automata(语言与编程),Language and Programmming(语言与程序),计算机科学讲义,第226卷(1986),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594.68025号
[53] Sifakis,J.,使用网络的系统性能评估,(Brauer,W.,网络理论与应用,网络理论和应用,计算机科学讲义,第84卷(1980),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307-319
[54] Vaandrager,F。;Lynch,N.,《动作传感器和时间自动机》(Proc.CONCUR’92,Internat.Conf.on Concurrency Theory.Proc.CONCUR’92,Internat.Conf.on Concurrence Theory,计算机科学讲稿,第630卷(1992),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860.68072号
[55] Wang,Y.,CCS+time=实时系统的交织模型,(Proc.Internat.Conf.on Automata,Languages and Programming(1991年7月))·Zbl 0769.68027号
[56] 周,C。;Hansen,M。;拉文,A。;Rischel,H.,共享处理器的持续时间规范,(Proc.实时和容错系统中的形式化技术,Proc.实时与容错系统的形式化方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571卷(1992),Springer:Springer-Berlin),21-32
[57] Zwarico,A.,《时间接受:时间相关计算的代数》(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博士论文(1988))
[58] Zwarico,A。;Gerber,R。;Lee,I.,《实时过程的完整公理化》(技术报告MS-CIS-88-88(1988年11月),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