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实时接口和演算应用于硬实时系统中的动态电源管理。 (英语) Zbl 1211.68035号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功耗一直是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问题。信号切换活动引起的动态功耗和泄漏电流引起的静态功耗是CMOS电路功耗的两个主要来源。随着CMOS技术向深亚微米领域发展,静态功耗与动态功耗相当甚至更高。本文探讨了如何应用动态功率管理来降低硬实时系统的静态功率。我们提出了在线算法,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电源模式,尽可能延迟到达事件的处理。为了处理具有不同特征的多个事件流,我们提供了抢占式最早截止时间优先和固定优先级调度策略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基于最坏情况间隔的抽象,我们的方法不仅可以处理任意事件到达,例如突发事件,还可以保证时间和积压约束方面的硬实时需求。我们还提供了大量的仿真结果,以证明我们的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68平方米 计算机系统中的性能评估、排队和调度
90B35型 运筹学中的确定性调度理论
93元65角 离散事件控制/观测系统

软件:

RTC工具箱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Agarwal A、Mukhopadhyay S、Raychowdhury A、Roy K、Kim C(2006)《纳米电路的泄漏功率分析和降低》。IEEE MICRO 26(2):68–80·doi:10.1109/MM.2006.39
[2] APC(美国电力转换)(2003)确定数据中心和网络机房基础设施的总拥有成本。http://www.apcmedia.com/salestools/CMRP-5T9PQG_R2_EN.pdf
[3] Augustine J、Irani S、Swamy C(2004)《最佳断电策略》。摘自:第45届计算机科学基础研讨会(FOCS),第530-539页·Zbl 1151.68312号
[4] Austin T、Blaauw D、Mahlke S、Mudge T、Chakrabarti C、Wolf W(2004)移动超级计算机。IEEE计算37:81–83·doi:10.1109/MC.2004.1297253
[5] Aydin H、Melhem R、MosséD、Mejía-Alvarez P(2001)《面向电力软件实时系统的动态主动调度技术》。摘自:第22届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RTSS)会议记录,第95–105页
[6] Bao M,Andrei A,Eles P,Peng Z(2010)温度-软件空闲时间分布,用于动态电压缩放的能量优化。在:欧洲第13届设计、自动化和测试论文集(日期),第21-26页
[7] Baptiste P(2006)调度单元任务以最小化空闲时间:用于离线动态电源管理的多项式时间算法。摘自:第17届ACM-SIAM离散算法(SODA)研讨会论文集,第364-367页·Zbl 1192.90063号
[8] Chen J-J,Kuo T-W(2007)泄漏感知动态电压定标系统中周期性实时任务的延迟确定。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际会议(ICCAD),第289–294页
[9] Chen J-J,Stoimenov N,Thiele L(2009)在线DVS算法调度任意事件流的可行性分析。摘自:第30届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RTSS)会议记录。
[10] Cheng H,Goddard S(2006)硬实时系统的在线能量感知I/O设备调度。摘自:第九届欧洲设计、自动化和测试会议记录(DATE),第1055-1060页
[11] Cruz R(1991)网络延迟演算。I.隔离的网络元件。IEEE Trans-Inf理论37(1):114–131·Zbl 0712.94028号 ·doi:10.1109/18.61109
[12] Devadas V,Aydin H(2008)《实时嵌入式应用中动态电压缩放和动态电源管理的相互作用》。摘自:ACM嵌入式软件国际会议(EMSOFT)论文集,第99–108页
[13] Devadas V,Aydin H(2010)DFR-EDF:实时系统的统一能源管理框架。摘自:IEEE实时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研讨会(RTAS),第121-130页
[14] Haid W,Thiele L(2007)系统级性能分析中的复杂任务激活方案。In:程序。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和系统综合(CODES/ISSS)国际会议。奥地利萨尔茨堡,第173–178页
[15] Hamann A,Ernst R(2005)使用进化搜索技术进行Tdma时隙和匝数优化。摘自:第八届欧洲设计、自动化和测试会议记录(DATE),第312–317页
[16] Heo J、Henriksson D、Liu X、Abdelzaher T(2007)《集成自适应组件:性能自适应系统和服务器场案例研究中的新挑战》。摘自:第28届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RTSS)会议记录,第227-238页
[17] Huang K,Santinelli L,Chen J-J,Thiele L,Buttazzo GC(2009)硬实时系统的自适应动态电源管理。摘自:第30届IEEE实时系统研讨会(RTSS)。华盛顿特区,第23-32页
[18] Huang K,Santinelli L,Chen J-J,Thiele L,Buttazzo GC(2009)实时事件流的定期电源管理方案。在:第4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CDC)上。中国上海,第6224–6231页
[19] Huang K,Santinelli L,Chen J-J,Thiele L,Buttazzo GC(2010)实时事件流的自适应电源管理。In:第15届IEEE亚洲及南太平洋设计自动化会议(ASP-DAC)会议,第7-12页
[20] Irani S、Shukla S、Gupta R(2003)《节能算法》。摘自:第14届ACM-SIAM离散算法(SODA)年度研讨会论文集,第37–46页·Zbl 1094.68696号
[21] 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2009版:系统驱动程序。http://www.its.net/Links/2009ITRS/2009Chapters_2009表格/2009_SysDrivers.pdf
[22] Jejurikar R,Pereira C,Gupta R(2004)实时嵌入式系统的泄漏感知动态电压缩放。In:ACM/IEEE设计自动化会议(DAC),第275-280页
[23] Le Boudec J-Y(1998)网络演算在保证服务网络中的应用。IEEE Trans-Inf理论44(3):1087–1096·兹比尔0908.90125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18.669170
[24] Maxiaguine A、Chakraborty S、Thiele L(2005)DVS,用于缓冲约束架构,具有可预测的QoS-能量权衡。In:国际软硬件协同设计和系统综合会议(CODES+ISSS),第111–116页
[25] Maxiaguine A,Künzli S,Thiele L(2004)可变执行需求任务的工作量表征模型。In:欧洲第七届设计、自动化和测试会议记录(DATE)
[26] Roy K,Mukhopadhyay S,Mahmoodi-Meimand H(2003)深亚微米CMOS电路中的泄漏电流机制和泄漏减少技术。程序IEEE 91(2):305–327·doi:10.1109/JPROC.2002.808156
[27] Shrivastava A、Earlie E、Dutt N和Nicolau A(2005)《聚合处理器空闲时间以减少能耗》。摘自:第三届IEEE/ACM/IFIP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和系统综合(CODES+ISSS)国际会议记录,第154-159页
[28] Stephan H(2007)深亚微米CMOS技术中数字电路的电源管理。柏林施普林格
[29] Swaminathan V,Chakrabarty K(2005),基于Pruning-based,energy-optimization,确定性I/O设备调度,用于硬实时系统。ACM跨嵌入式计算系统4(1):141–167·doi:10.1145/10532711531.1053277
[30] Thiele L,Chakraborty S,Naedele M(2000)调度硬实时系统的实时演算。IEEE国际研讨会。电路系统。程序。4:101–104
[31] Thiele L、Wandeler E、Stoimenov N(2006)组成实时系统的实时接口。In:嵌入式软件国际会议(EMSOFT),第34–43页
[32] Wandeler E,Thiele L(2006)基于接口的实时系统设计与分层调度。摘自:第12届IEEE实时和嵌入式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第243-252页
[33] Wandeler E,Thiele L(2006)实时微积分(RTC)工具箱。网址:http://www.mpa.ethz.ch/Rctoolbox
[34] Wandeler E、Thiele L、Verhoef M、Lieverse P(2006)《使用模块化性能分析进行系统架构评估——案例研究》。国际J Softw Tools Technol Transf 8(6):649–667·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s10009-006-0019-5
[35] Yang C-Y,Chen J-J,Hung C-M,Kuo T-W(2007)实时任务的系统级能效。摘自:第十届IEEE对象/组件/面向服务的实时分布式计算(ISORC)国际研讨会,第266-273页
[36] Yang C-Y,Chen J-J,Thiele L,Kuo T-W(2010)基于温度依赖泄漏的节能实时任务调度。摘自:欧洲第13届设计、自动化和测试会议记录(DATE),第9-14页
[37] Yao F,Demers A,Shenker S(1995)CPU能量减少的调度模型。摘自:第36届计算机科学基础年会论文集,第374–382页·Zbl 0938.68533号
[38] 张毅,胡旭,陈德忠(2002)面向能量最小化的任务调度和电压选择。在:第39届ACM/IEEE设计自动化会议(DAC)论文集,第183–188页
[39] Zhuo J,Chakrabarti C(2005)系统级节能动态任务调度。摘自:第42届ACM/IEEE设计自动化会议(DAC)会议记录,第628–631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