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保险人模型破产概率的De-Vylder型近似。 (英语) Zbl 1463.91107号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二维风险过程破产概率的De Vylder型近似,其中索赔和保费按预定比例分摊。这种过程通常与保险-再保险模式有关。将De Vylder的思想应用于风险过程,我们仅在第三矩存在的情况下,得到了任意索赔额分布的破产概率的近似值。我们通过研究几个典型索赔额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来检查近似的性能。所有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近似方法产生的相对误差很小。最后,我们通过考虑从波兰保险公司获得的真实世界损失数据来说明近似值。

MSC公司:

91G05号 精算数学
62P05号 统计学在精算科学和金融数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S.Asmussen、H.Albrecher,《破产概率》。统计科学与应用概率高级丛书,第14卷,世界科学出版公司,2010年·Zbl 1247.91080号
[2] F.Avram,Z.Palmowski,M.Pistorius,正象限上的二维破产问题,《保险:数学与经济学》42(2008),227-234·Zbl 1141.91482号
[3] R.Biard,C.Lefévre,S.Loisel,风险理论中相关性危机的影响:当一些独立性和平稳性假设放松时,重尾索赔金额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的渐近性,保险:数学和经济学43(2008),412-421·Zbl 1152.91565号
[4] K.Burnecki,J.Janczura,R.Weron,《构建损失模型》,摘自:《金融和保险统计工具》,第二版,P.Cizek,W.Härdle,R.Waron(编辑),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2011年,293-328页。
[5] K.Burnecki、P.Mista和A.Weron,破产概率的新伽马型近似,《物理学报》B 36(2005),1473-1483·Zbl 1075.62093号
[6] K.Burnecki、P.Mista和A.Weron,无限时间破产概率的最佳近似值是什么?,《应用数学》32,2(2005),155-176·Zbl 1075.62093号
[7] K.Burnecki,M.Teuerle,《有限时间内的破产概率》,载《金融和保险统计工具》第二版,P.Cizek,W.Härdle和R.Weron(编辑),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2011年,329-348。
[8] J.F.Collamore,《命中概率和大偏差》,《概率年鉴24》(1996年),2065-2078年·Zbl 0879.60021号
[9] R.B.D’Agostino和M.A.Stephens,《亲善技术》,马塞尔·德克尔,纽约,1986年·Zbl 0597.62030号
[10] F.E.De Vylder,《最终破产概率问题的实用解决方案》,《斯堪的纳维亚精算杂志》第2期(1978年),第114-119页。
[11] P.Embrechts,C.Klüppelberg,T.Mikosch,《保险和金融极端事件建模》,施普林格,纽约,1997年·Zbl 0873.62116号
[12] J.Grandell,风险理论方面,Springer-Verlag,柏林,1991年·Zbl 0717.62100号
[13] J.Grandell,破产概率的简单近似,《保险:数学和经济学》26(2000),157-173·Zbl 0986.62086号
[14] J.Grandell和C.-O Segerdahl,《废墟概率的一些近似值的比较》,斯坎德。Aktuarietidskr(1971),143-158·Zbl 0246.62096号
[15] H.Hult,F.Lindskog,T.Mikosch和G.Samorodnitsky,多元规则变化随机游动的函数大偏差,应用概率年鉴15(2005),2651-2680·Zbl 1166.60309号
[16] X.Li,J.Wu和J.Zhuang,具有统计依赖重尾索赔的渐进多元有限时间破产概率,应用概率的方法与计算17(2015),463-477·Zbl 1319.91097号
[17] Z.Michna,两个合作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ArXiv:1804.065982018。
[18] H.H.Panjer和G.E.Willmot,《保险风险模型》,精算师协会,Schaumburg,1992年。
[19] M.Teuerle,A.Wilkowska和K.Burnecki,指数索赔的保险再保险人模型的破产概率,弗罗茨瓦夫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2018年,网上提供预印本http://prac.im.pwr.edu.pl/
[20] G.公司。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