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反馈类型,在线性控制器的尺度上具有后效的系统的控制。 (英语。俄文原件) Zbl 1246.93046号

不同。埃克。 47,第7期,1014-1028(2011); 来自Differ的翻译。乌拉文。47,第7期,1003-1017(2011)。
模态控制问题是具有偏差变元的综合线性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是在求解应用问题时产生的。本文研究具有后效线性控制器尺度下时滞系统的模态镇定和模态控制问题。考虑了差分和积分控制器。由于审稿人不清楚为什么方程。(3)推广了方程。(2),方程(6)和本文下一行的方程是相互推广的。尚不清楚如何获得等式(7)。

MSC公司:

93亿B50 合成问题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Krasovskii,N.N.和Osipov,Yu。美国,《关于控制系统中具有时滞的设备运动的稳定性》,Izv。阿卡德。Nauk SSSR Tehn公司。Kibernet.、。,1963年,第6期,第3-15页·Zbl 1122.93402号
[2] Yu Osipov。美国,关于时滞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乌拉文。,1965年,第1卷,第5期,第606–618页·兹伯利0163.10902
[3] Gabelaya,A.G.、Ivanenko,V.I.和Odarich,O.N.,《线性自治控制系统的稳定性》,Kibernetika,1975年,第3期,第69-72页。
[4] 潘多尔菲,L.,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J.Optim。理论应用。,1976年,第20卷,第191-204页·Zbl 0313.93023号 ·doi:10.1007/BF01767451
[5] Olbrot,A.W.,《一般时滞线性自治系统的稳定性、可检测性和频谱分配》,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1978年,第AC-23卷,第887-890页·兹伯利039.93008 ·doi:10.1109/TAC.1978.1101879
[6] Watanabe,K.,具有非公共时滞的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国际。《控制杂志》,1988年,第48卷,第81期,第333–342页·Zbl 0647.93059号 ·doi:10.1080/00207178808906179
[7] Borkovskaya,I.M.和Marchenko,V.M.,《关于时滞系统镇定问题的方法》,Prikl。马特·梅赫。,1996年,第60卷,第4期,第531-541页·Zbl 0890.93073号
[8] Rabah,R.、Sklyar,G.M.和Rezounenko,A.V.,《关于中立型线性系统的强稳定性和可镇定性》,高级时滞系统,柏林,2004年,第257-268页·Zbl 1060.34051号
[9] Marchenko,V.M.和Yakimenko,A.A.,关于不同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控制器设计。乌拉文。,2007年,第43卷,第11期,第1480–1486页·Zbl 1180.93090号
[10] Letov,A.M.,控制器的分析构造,Avtomat。i Telemekh。,1960年,第4期,第436–441页;第5期,第561-568页;第6期,第661-665页;1961年,第4期,第425-435页。
[11] Rosenbrock,H.H.,《过程控制的独特问题》,化学。工程。程序。,1962年,第58卷,第9期,第43-50页。
[12] Wonham,W.M.,《多输入可控系统中的极点配置》,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1967年,第AC-12卷,第6期,第660-665页·doi:10.1109/TAC.1967.1098739
[13] Porter,B.和Grossley,T.R.,《模态控制》,伦敦,1972年。
[14] Kuzovkov,N.T.,Modal'noe upravlenie i nablyudayushchie ustroistva(模态控制和观测设备),莫斯科,1976年。
[15] 于安德烈夫。N.,线性植物控制理论中的代数状态空间方法(国外文献综述),Avtomat。i Telemekh。,1977年,第3期,第5-50页。
[16] Bulatov,V.I.、Kalyuzhnaya,T.S.和Naumovich,R.F.,《微分方程谱的控制》,Differ。乌拉文。,1974年,第10卷,第11期,第1946–1952页。
[17] Morse,A.S.,《时滞微分系统的环模型》,Automatica,1976年,第12卷,第5期,第529-531页·Zbl 0345.93023号 ·doi:10.1016/0005-1098(76)90013-3
[18] Asmykovich,I.K.和Marchenko,V.M.,《时滞系统中的频谱控制》,Avtomat。i Telemekh。,1976年,第7期,第5-14页·Zbl 0386.93038号
[19] Marchenko,V.M.,关于时滞线性系统的模态控制问题,Dokl。阿卡德。Nauk BSSR,1978年,第22卷,第5期,第401–404页·Zbl 0379.93021号
[20] Watanabe,K.,一类非相称时滞线性系统的有限谱配置,国际。《控制杂志》,1987年,第47卷,第5期,第1277-1289页·Zbl 0641.93032号 ·网址:10.1080/00207178808906095
[21] Marchenko,V.M.,《后效系统的模态控制》,Avtomat。i Telemekh。,1988年,第11期,第73–83页。
[22] Gorecki,H.、Fuksa,S.、Grabowski,P.和Korytowski,A.,《时滞系统的分析与合成》,华沙,1989年·Zbl 0695.93002号
[23] Borkovskaya,I.M.和Marchenko,V.M.,《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分布时滞系统的模态控制》,Differ。乌拉文。,1993年,第29卷,第11期,第1928-1936页·Zbl 0815.93065号
[24] Marchenko,V.M.和Yakimenko,A.A.,关于具有中立型滞后变元的多输入系统的模态控制,Differ。乌拉文。,2008年,第44卷,第11期,第1534–1543页·Zbl 1157.93013号
[25] Kalman,R.、Falb,P.和Arbib,M.,《数学系统理论专题》,纽约:McGraw-Hill出版社,1969年。翻译标题为Ocherki po matematicheskoi teorii sismim,莫斯科:米尔,1971年·Zbl 0231.49001号
[26] Kamen,E.W.,《具有可公度时滞的线性系统:与时滞无关的稳定性和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1982年,第AC-27卷,第2期,第367-375页·Zbl 0517.93047号 ·doi:10.1109/TAC.1982.1102916
[27] Datko,R.,关于线性时滞微分方程的渐近稳定性和稳定性的评论,数学。分析。申请。,1985年,第111卷,第2期,第571-584页·Zbl 0579.34052号 ·doi:10.1016/0022-247X(85)90236-7
[28] Filinov,A.B.,用滞后控制线性静止物体的光谱,Avtomat。i Telemekh。,1983年,第4期,第34-42页·Zbl 0552.93005号
[29] Shilov,G.E.,Matematicheskii analiz。Spetsial'nyi Kurs(数学分析,特别课程),莫斯科,1960年。
[30] Pearson,J.B.和Ding,C.Y.,多变量线性系统的补偿器设计,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1985年,第AC-14卷,第2期,第130-134页。
[31] El’sgol'ts,L.E.和Norkin,S.B.,Vvedenie v teoriyu differentisial'nykh uravneniis S otklonyayushchimsya argumentom(带偏差变元的微分方程理论导论),莫斯科:瑙卡,1971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