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队论的发展概况。 (英语) Zbl 0565.60076号

排队理论从起源于电信业务,到作为运筹学中的一门数学学科的发展成熟,再到目前作为复杂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性能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的地位,都有了大致的演变过程。在荷兰统计与运营研究学会庆祝第四个十周年之际,荷兰战后对这一演变的贡献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

MSC公司:

60K25码 排队论(概率论方面)
90秒22 运筹学中的队列和服务
60-03 概率论历史
01A60型 20世纪数学史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内政部:10.1145/321879.321887·兹伯利0313.68055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21879.321887
[2] J.P.C.BLANC(1985),两个串联排队系统的松弛时间,《随机模型》(即将出版)。
[3] BLANC J.P.C.,程序。CW1数学研讨会。公司。科学(1985)
[4] BOXMA O.J.,公牛。国际统计学会50(1983年)
[5] CHANDY K.M.,IBM J.Res.Develop公司。第19页第43页–(1975年)
[6] COHEN J.W.,《信息学报》,第12页,第245页–(1979年)
[7] COHEN J.W.,《单服务器队列》,第2页。编辑(1982)·Zbl 0481.60003号
[8] COHEN J.W.,《排队论中的再生过程》(1976)·Zbl 0323.60083号 ·doi:10.1007/978-3-642-95281-4
[9] 内政部:10.2307/3213014·Zbl 0365.60108号 ·doi:10.2307/3213014
[10] COHEN J.W.,排队系统分析中的边值理论(1983)·Zbl 0515.60092号
[11] COHEN J.W.,飞利浦电信。复习18第158页–(1957)
[12] ERLANG A.K.,事务处理。丹麦交流技术科学2(1909年)
[13] FELLER W.,概率论及其应用导论(1950)·Zbl 0039.13201号
[14] FRY T.C.,概率及其工程应用(1928)
[15] 纽约州戈登。,运营研究15第254页–(1967年)
[16] HORDIJK A.,程序。建模和性能评估方法国际研讨会第105页–(1983年)
[17] JACKSON J.R.,管理科学。第10页131–(1963)
[18] 内政部:10.2307/1425912·Zbl 0337.60076号 ·doi:10.2307/1425912
[19] DOI:10.2307/1422623·Zbl 0515.60093号 ·doi:10.2307/1426623
[20] KLEINROCK L.,J.公司助理。机械14第242页–(1967)·Zbl 0173.20001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21386.321388
[21] KLEINROCK L.,《通信网络:随机消息流和延迟》(1964年)·Zbl 0274.90012号
[22] KLEINROCK L.,排队系统(1975)
[23] KOBAYASHI H.,建模与分析(1978)·Zbl 0423.68001号
[24] 内政部:10.1109/TCOM.1977.1093702·Zbl 0365.68064号 ·doi:10.1109/TCOM.1977.1093702
[25] L.KOSTEN(1942),《Over blokkerings-en wachtproblemen》,博士论文,T.H.Delft,荷兰。
[26] KOSTEN L.,服务系统随机理论(1973)·Zbl 0262.60068号
[27] LAVENBERG S.S.,《计算机性能建模手册》(1983年)·Zbl 0601.68005号
[28] LELY U.P.,Waarschijnlijkheidsrekening by Automatische Telefonie(1918)
[29] 梅勒梅德B.,数学。运营研究7第223页–(1982年)
[30] NEUTS M.F.,随机模型中的矩阵几何解(1981)·Zbl 0469.60002号
[31] M.REISER(1982),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Proc。IEEE171-196。
[32] SAUER C.H.,《计算机通信系统仿真》(1983年)
[33] SCHERR A.,《分时计算机系统分析》(1967)·Zbl 0205.18303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