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价格、应计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协整分析。 (英语) Zbl 0800.90101号

MSC公司:

91B24型 微观经济理论(价格理论和经济市场)
91B62型 经济增长模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E.Artto,《芬兰、瑞典和西德金属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1971年至1978年,Zeits。Betriebvirtschaft 52(1982)754-765。
[2] R.Ball和P.Brown,《会计收入数字的实证评估》,《会计研究杂志》第6卷(1968年)第159-178页·doi:10.2307/2490232
[3] W.H.Beaver和R.Dukes,《跨期税收分配、收益预期和股票价格行为》,《会计评论》47(1972)320–332。
[4] W.H.Beaver、R.Lambert和D.Morse,《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会计经济学杂志》。2(1980)3-28·doi:10.1016/0165-4101(80)90013-0
[5] W.H.Beaver、R.Lambert和S.G.Ryan,证券价格的信息内容。再看一下,J.Accounting Econ。9 (1987) 139–158. ·doi:10.1016/0165-4101(87)90003-6
[6] T.Berglund、B.Wahlroos和L.Grandell,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KOP和UNITAS指数,基于价值加权指数,芬兰J.Bus。经济。32 (1983) 30–41.
[7] V.L.Bernard和T.L.Stober,《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中信息的性质和数量》,《会计评论》第64期(1989年)第624-652页。
[8] J.L.G.董事会和J.F.S.Day,现金流量数据的信息内容,会计总线。第20号决议(1989年)3-11。
[9] R.M.Bowen、D.Burgstahler和L.A.Daley,《收益与各种现金流量计量之间关系的证据》,《会计评论》61(1986)713-725。
[10] R.M.Bowen、D.Burgstahler和L.A.Daley,《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增量信息内容》,《会计评论》62(1987)723–747。
[11] D.W.Collins、S.P.Kothari和J.D.Rayburn,《公司规模和收益相关收益的信息含量》,《会计经济学杂志》。9 (1987) 111–138. ·doi:10.1016/0165-4101(87)90002-4
[12] P.D.伊斯顿(P.D.Easton)、T.S.哈里斯(T.S.Harris)和J.A.奥尔森(J.A.Ohlson),《会计收益可以解释大多数证券收益:长收益期的情况》(J.Accounting Econ)。15 (1992) 119–142. ·doi:10.1016/0165-4101(92)90015-T
[13] R.F.Engle和C.W.J.Granger,《协整和误差修正:表示、估计和检验》,《计量经济学》55(1987)251–276·Zbl 0613.62140号 ·doi:10.2307/1913236
[14] C.W.J.Granger,《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交叉谱方法研究因果关系》,《计量经济学》37(1969)424-438·Zbl 1366.91115号 ·doi:10.2307/1912791
[15] C.W.J.Granger,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些特性及其在经济计量模型规范中的应用,J.Econ。(1981) 121–130.
[16] W.Harmon,收益与资金流动。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Accounting,Auditing Fin。6 (1984) 24–34.
[17] J.Kinnunen和E.Artto,《应计收入和现金流量之间有争议的关系:来自芬兰公司的一些证据》,赫尔辛基经济学院,工作文件F-224(1989)。
[18] J.Kinnunen和E.Artto,《未来现金流对当前应计收入和现金流的依赖性》,Zeits。Betriebvirtschaft 62(1992)685-706。
[19] A.Korhonen,《会计收入数字、信息和股票价格:市场效率测试》,芬兰J.Bus出版社。经济。24 (1975) 306–322.
[20] S.P.Kothari,《价格领先收益下的价格收益回归》,J.Accounting Econ。15 (1992) 173–302. ·doi:10.1016/0165-4101(92)90017-V
[21] S.P.Kothari和R.C.Sloan,《未来收益的价格信息》,《会计经济学杂志》。15(1992)143–171·doi:10.1016/0165-4101(92)90016-U
[22] B.Lev和J.A.Ohlson,《基于市场的会计实证研究:回顾、解释和扩展》,《补充会计研究》20(1982)249-322·doi:10.2307/2674685
[23] J.MacKinnon,《协整检验的临界值》,载于《长期经济关系建模》,R.Engle和C.W.J.Granger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
[24] M.Malkamäki、T.Martikainen和J.Perttunen,《论世界股市的风险》,欧元。J.运营商。第53号决议(1991年)288–296·Zbl 0729.90591号 ·doi:10.1016/0377-2217(91)90062-Z
[25] T.Martikainen、T.Ankelo和R.Ruuhela,《股票收益与经其他折旧方法调整后的公司收益之间的关系》。芬兰数据的经验证据,芬兰J.Bus。经济。39 (1990) 109–127.
[26] T.Martikainen,《系统风险的经济决定因素的重要性》。芬兰数据的经验证据,Appl。财务。经济。1 (1991) 97–104. ·doi:10.1080/758531066
[27] T.Martikainen,股票收益和公司特定财务变量的分类模式。芬兰数据的经验证据,J.Bus。财务。《会计学》20(1993)537–557·doi:10.1111/j.1468-5957.1993.tb00273.x
[28] T.Martikainen、T.Rothovius和P.Yli-Olli,《芬兰股市应计收益、现金流量和现金股利的个人和增量信息内容》,欧元。J.运营商。第68号决议(1993)318–333·Zbl 1074.91534号 ·doi:10.1016/0377-2217(93)90188-S
[29] J.Muth,《理性预期与价格运动理论》,《计量经济学》(1961年7月)315-335。
[30] J.O’Hanlon,英国年度会计收益和年度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的时间关系,J.Bus。财务。《会计》18(1991)305-314·doi:10.1111/j.1468-5957.1991.tb00596.x
[31] I.Virtanen和P.Yli-Olli,《在稀薄的证券市场中预测股票市场价格》,Omega 15(1987)145-155·doi:10.1016/0305-0483(87)90029-6
[32] T.D.Warfield和J.J.Wild,《作为收益解释变量的会计确认和收益相关性》,《会计评论》67(1992)821-842。
[33] Yritystutkimusnuvottelukunta,Yritystutikimuksen analysismetelmät。Jyväskylä(芬兰信贷分析委员会:财务比率分析)(1983年)。
[34] R.Østermark,芬兰和瑞典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Omega 17(1989)223-236·doi:10.1016/0305-0483(89)90028-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