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结构和不确定性度量。 (英语) Zbl 1448.68429号

摘要:信息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模型,其信息结构是指从数据集中粒化的信息颗粒族的数学结构。不确定度测量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本文研究了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结构和不确定性测度。首先提出了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对象集上的类一致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构造信息粒,并通过由信息粒组成的向量描述信息结构。然后,从两个方面描述了同一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信息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定义了计算信息结构差异的信息距离。其次,利用包含度、条件信息量、信息距离和下近似算子给出了全模糊信息系统中信息结构的性质。此外,还得到了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信息结构的群、映射和格特征。最后,作为信息结构在完全模糊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了其不确定性的测量。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建立信息系统中的粒度计算框架。

MSC公司:

68层37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不确定性推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laszczynski,J。;斯洛温斯基,R。;Szelag,M.,可变一致性粗糙集方法的序列覆盖规则归纳算法,信息科学。,181, 987-1002 (2011)
[2] 科内利斯,C。;Jensen,R。;马丁·G·H。;Slezak,D.,模糊决策约简的属性选择,信息科学。,180, 209-224 (2010) ·Zbl 1183.68604号
[3] Dai,J.H。;Tian,H.W.,集值信息系统的熵测度和粒度测度,信息科学。,240, 72-82 (2013) ·Zbl 1320.68183号
[4] Dubois,D。;Prade,H.,《粗糙模糊集与模糊粗糙集》,《国际遗传学系统》。,17, 191-209 (1990) ·Zbl 0715.04006号
[5] Greco,S。;Inuiguchi,M。;Slowinski,R.,《模糊粗糙集与多方案渐进决策规则》,《国际期刊近似推理》。,41, 179-211 (2006) ·Zbl 1093.68114号
[6] Grzymala-Busse,J.W.,《知识表示系统的代数性质》,(ACM SIGART智能系统方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CM SIGART智能系统方法论国际会议论文集,诺克斯维尔(1986)),432-440·Zbl 0175.00805号
[7] Grzymala-Busse,J.W。;Sedelow,W.A.,《关于粗糙集和信息系统同态》,布尔。波兰。阿卡德。Technol公司。科学。,36, 3-4, 233-239 (1988) ·Zbl 0691.68093号
[8] 胡庆华。;佩德里茨,W。;Yu,D.R。;Lang,J.,基于邻域决策误差最小化选择离散和连续特征,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B部分,赛博。,40, 137-150 (2010)
[9] 亨格福德,T.W.,《代数》(1974),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纽约施普林格-Verlag出版社·Zbl 0293.12001号
[10] Jensen,R。;Shen,Q.,《语义保持维度约简:粗糙和模糊粗糙方法》,IEEE Trans。知识。数据工程,16,1457-1471(2004)
[11] Jensen,R。;Shen,Q.,模糊粗糙特征选择的新方法,IEEE Trans。模糊系统。,17, 824-838 (2009)
[12] Kryszkiewicz,M.,《不完全信息系统中的规则》,《信息科学》。,113, 271-292 (1999) ·Zbl 0948.68214号
[13] 李振伟。;李,Q.G。;张瑞瑞。;谢新新,知识库中的知识结构,专家系统。,33, 6, 581-591 (2016)
[14] 李振伟。;刘Y.Y。;李庆国。;秦,B.,知识库和相关结果之间的关系,Knowl。信息系统。,49, 171-195 (2016)
[15] Li,D.Y。;马玉川,信息系统在某些同态下的不变性,信息科学。,129, 211-220 (2000) ·Zbl 0980.68110号
[16] Liang,J.Y。;Dang,C.Y。;Chin,K.S。;Yam Richard,C.M.,《粗糙集理论中测量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新方法》,《国际遗传系统》。,31, 331-342 (2002) ·Zbl 1010.94004号
[17] Liang,J.Y。;钱永华,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粒和熵理论,科学。中国,Ser。F、 511427-1444(2008)·Zbl 1151.68725号
[18] Liang,J.Y。;史志忠,粗糙集理论中的信息熵、粗糙熵和知识粒化,《国际不确定性杂志》。模糊知识-基于系统。,12, 1, 37-46 (2004) ·兹比尔1074.68072
[19] Liang,J.Y。;石,Z.Z。;Li,D.Y。;Wierman,M.J.,《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熵、粗糙熵和知识粒化》,《国际遗传学系统》。,35, 641-654 (2006) ·Zbl 1115.68130号
[20] Lin,T.Y.,二元关系上的粒度计算I:数据挖掘和邻域系统,(Skowron,A.;Polkowski,L.,《知识发现中的粗糙集》(1998),Physica-Verlag),107-121·Zbl 0927.68089号
[21] Lin,T.Y.,二元关系的粒度计算II:粗糙集表示和信念函数,(Skowron,A.;Polkowski,L.,《知识发现中的粗糙集》(1998),Physica-Verlag),121-140·Zbl 0927.68090号
[22] Lin,T.Y.,《粒度计算:模糊逻辑和粗糙集》,(Zadeh,L.A.;Kacprzyk,J.,《信息/智能系统中的文字计算》(1999),Physica-Verlag),183-200年·Zbl 0949.68067号
[23] Lin,T.Y.,《颗粒计算:实践、理论和未来方向》(Meyers,R.A.,《复杂性和系统科学百科全书》(2009),Springer: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4339-4355
[24] Lin,T.Y.,颗粒计算I:颗粒化的概念及其形式模型,Int.J.Granul。计算。,粗糙集智能。系统。,1, 1, 21-42 (2009)
[25] Lin,T.Y.,使用粒度计算的演绎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百科全书(2009)),772-778
[26] 马,J.M。;张伟新。;梁,Y。;Song,X.X.,颗粒计算和双伽罗瓦连接,Inf.Sci。,177, 5365-5377 (2007) ·Zbl 1126.68043号
[27] Maji,P.,近似空间中特征选择的粗糙超长方体方法,IEEE Trans。知识。数据工程,99,1-14(2012)
[28] Mi,J.S。;梁,Y。;Wu,W.Z.,基于划分的模糊粗糙集中的不确定性度量,国际期刊Gen.Syst。,34, 77-90 (2005) ·Zbl 1125.03309号
[29] Pawlak,Z.,《粗糙集》,《国际计算杂志》。信息科学。,11, 341-356 (1982) ·Zbl 0501.68053号
[30] Pawlak,Z.,《粗糙集:关于数据推理的理论方面》(Rough Sets:Theory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1991年),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Kluwer-Academical Publishers Dordrecht·Zbl 0758.68054号
[31] Pawlak,Z。;Skowron,A.,《粗糙集的基础》,《信息科学》。,177, 3-27 (2006) ·Zbl 1142.68549号
[32] Pawlak,Z。;Skowron,A.,《粗糙集:一些扩展》,《信息科学》。,177, 28-40 (2006) ·Zbl 1142.68550号
[33] Pawlak,Z。;Skowron,A.,《粗糙集与布尔推理》,《信息科学》。,177, 41-73 (2006) ·Zbl 1142.68551号
[34] 佩德里茨,W。;Vukovich,G.,《颗粒世界:表征和通信问题》,《国际情报杂志》。系统。,15, 1015-1026 (2000) ·Zbl 0960.68146号
[35] Qian,Y.H。;Li,Y.B。;Liang,J.Y。;林,G.P。;Dang,C.Y.,模糊颗粒结构距离,IEEE Trans。模糊系统。,23, 6, 2245-2259 (2015)
[36] Qian,Y.H。;Liang,J.Y。;Dang,C.Y.,知识库中的知识结构、知识粒度和知识距离,Int.J.近似原因。,50, 174-188 (2009) ·Zbl 1191.68660号
[37] Qian,Y.H。;Liang,J.Y。;佩德里茨,W。;Dang,C.Y.,粗糙集理论中属性约简的加速器,Artif。智力。,174, 597-618 (2010) ·Zbl 1205.68310号
[38] Qian,Y.H。;Liang,J.Y。;Wu,W.Z。;Dang,C.Y.,模糊二进制GrC模型中的信息粒度,IEEE Trans。模糊系统。,19, 2, 253-264 (2011)
[39] Qian,Y.H。;张,H。;李福杰。;胡庆华。;Liang,J.Y.,《基于集合的颗粒计算:晶格模型》,《国际期刊近似推理》。,55, 834-852 (2014) ·Zbl 1316.68189号
[40] Radzikowska,A.M。;Kerre,E.E.,模糊粗糙集的比较研究,模糊集系统。,126, 137-155 (2002) ·Zbl 1004.03043号
[41] Shannon,C.,《通信的数学理论》,贝尔系统。《技术期刊》,27,379-423(1948)·Zbl 1154.94303号
[42] 斯洛温斯基,R。;Vanderpooten,D.,基于相似性的粗糙近似的广义定义,IEEE Trans。知识。数据工程,12,331-336(2000)
[43] Swiniarski,R.W。;Skowron,A.,特征选择和识别中的粗糙集方法,模式识别。莱特。,24, 833-849 (2003) ·Zbl 1053.68093号
[44] Thangavel,K。;Pethalakshmi,A.,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维数约简:综述,应用。软计算。,9, 1-12 (2009)
[45] Wang,X.Z。;Tsang,E.C.C。;Zhao,S.Y。;Chen,D.G。;杨德胜,基于粗糙集技术从模糊样本中学习模糊规则,信息科学。,177, 4493-4514 (2007) ·Zbl 1129.68069号
[46] Wang,H。;Yue,H.B.,区间和集值信息系统的熵测度和粒度测度,软计算。,20, 3489-3495 (2016) ·Zbl 1370.68282号
[47] Wierman,M.J.,《粗糙集理论中的测量不确定性》,国际期刊《遗传学系统》。,28, 283-297 (1999) ·Zbl 0938.93034号
[48] 吴文忠,不完备决策系统中基于证据理论的属性约简,信息科学。,178, 1355-1371 (2008) ·Zbl 1134.68056号
[49] Wu,W.Z。;梁,Y。;Mi,J.S.,《形式上下文中的粒度计算和知识约简》,IEEE Trans。知识。数据工程,21,10,1461-1474(2009)
[50] 姚义勇,邻域算子和粗糙集近似算子的关系解释,信息科学。,111, 239-259 (1998) ·Zbl 0949.68144号
[51] Yao,Y.Y.,邻里系统和近似检索,信息科学。,76, 3431-3452 (2007) ·Zbl 1119.68074号
[52] Yao,Y.Y.,《颗粒计算:基本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五届国际计算与信息会议论文集,第1卷(2000)),186-189
[53] Yao,Y.Y.,信息粒化与粗糙集近似,Int.J.Intell。系统。,16, 87-104 (2001) ·Zbl 0969.68079号
[54] Yao,Y.Y.,《颗粒计算的观点》,(2005年IEEE颗粒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卷(2005)),85-90
[55] Zadeh,L.A.,模糊集,信息控制,8,338-353(1965)·Zbl 0139.24606号
[56] 洛杉矶扎德,《模糊逻辑等于用文字计算》,IEEE Trans。模糊系统。,4, 103-111 (1996)
[57] Zadeh,L.A.,关于模糊信息粒化理论及其在人类推理和模糊逻辑中的中心地位,模糊集系统。,90, 111-127 (1997) ·Zbl 0988.0304号
[58] Zadeh,L.A.,关于软计算、粒度计算及其在信息/智能系统的概念、设计和使用中的作用的一些思考,软计算。,2, 23-25 (1998)
[59] Zadeh,L.A.,人工智能的新方向:走向感知的计算理论,AI Mag.,22,173-84(2001)
[60] 张伟新。;邱国芳,基于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决策(2005),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61] 张,L。;张斌,《问题解决的理论与应用——商空间中的粒度计算理论与应用》(2007),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