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Lit的网格上离散粒子系统的计算和可视化。 (英语) Zbl 1218.82005年

摘要:在基于gLit的BalticGrid基础设施上,使用离散元法(DEM)软件对离散粒子系统进行三维模拟。通过使用多个基准测试,研究了粒子交换处理器的并行算法的性能。多分散粒子系统由一种新型网格电子服务VizLitG可视化,该服务旨在方便访问和交互式可视化网格上的远程数据文件。在可视化电子服务中实现了来自存储元素的部分数据集传输。对不同大小的数据集进行了VizLitG的效率测试。解决了与三轴压实和料斗卸料相关的两个颗粒问题。

理学硕士:

82B21型 平衡统计力学中产生的连续统模型(粒子系统等)
82-08 计算方法(统计力学)(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昆达尔宾夕法尼亚州。使用交互式图形输入和输出几何数据的岩体行为计算机模型。收录人:Rep AD/A-001 602,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局,1974年。
[2] 坎达尔,P.A。;斯特拉克,O.D.L.:颗粒组件的离散数值模型,《岩土工程》29,第1期,第47-65页(1979年)
[3] Herrmann,H.J。;Luding,S.:《计算机模拟颗粒介质》,《连续介质机械热力学》10,第4期,189-231(1998)·Zbl 0947.74009号 ·doi:10.1007/s001610050089
[4] Díiugys,A。;Peters,B.J.:模拟燃烧室内球形和非球形燃料颗粒运动的方法,《颗粒物3》,第4期,231-266(2001)
[5] 克鲁格·埃姆登,H。;Simsek,E。;Rickelt,S。;Wirtz,S。;Scherer,V.:《离散元法法向力模型的回顾与扩展》,《粉末技术》171,第3期,157-173(2007)
[6] 朱海平。;周Z.Y。;Yang,R.Y。;Yu,A.B.:《颗粒系统的离散粒子模拟:主要应用和发现综述》,《化学科学》63,第23期,5728-5770(2008)
[7] 巴列维奇乌斯,R。;Díiugys,A。;Kačianauskas,R。;Maknickas,A。;Vislavičius,K.:用离散元法对颗粒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的编程方法和语言的性能研究,Compute phys common 175,No.6,404-415(2006)·Zbl 1196.74260号 ·doi:10.1016/j.cpc.2006.05.006
[8] 皮泽特,P。;Martin,C.L。;Delete,G。;Sornay,P。;Sans,F.:聚合陶瓷粉末的压实:从接触定律到断裂和屈服表面,《粉末技术》198,第2期,240-250(2010)
[9] Maknickas,A。;Kačianauskas,R。;Kutas,R.:《离散颗粒压缩试验用固体试样的模拟》,Mechanika 4,第72期,第5-13页(2008年)
[10] Shukla,S.K。;劳格兰,J.G。;Sivakugan,N.:初始静态加载过程中倾斜壁储存容器中无粘性颗粒填料内的应力,粉末技术192,第3期,389-393(2009)
[11] 巴列维奇乌斯,R。;Kačianauskas,R。;zóz先生。;Sielamowicz,I.:三维楔形料斗中填充和非稳定/稳定卸料摩擦效应的离散粒子研究,《粉末技术》187,第2期,159-174(2008)
[12] Dowding,C.H。;达米特里希恩,O。;Belytschko,T.B.:离散元程序的并行处理,《计算地质学》25,第2期,281-285(1999)
[13] 雷诺夫,M。;Dubois,F。;Alart,P.:应用于颗粒介质模拟的非光滑接触动力学算法的并行版本,J comput appl math 168,No.1–2,375-382(2004)·Zbl 1089.74054号 ·doi:10.1016/j.cam.2003.05.019
[14] 张,D。;江,C。;Li,S.:基于并行粒子模拟的快速自适应负载平衡方法,Simulat模型实践理论17,第6期,1032-1042(2009)
[15] Zsaki,A.M.:用于二维离散单元模拟的初始单元组件的并行生成,Int J numer anal methods geometry 33,No.3,377-389(2009)·Zbl 1272.74629号
[16] Fleissner,F。;Eberhard,P.:基于正交递归二分法的分层粒子分组的短程相互作用粒子方法的并行负载平衡模拟,国际J数值方法eng 74,No.4,531-553(2008)·Zbl 1159.76369号 ·doi:10.1002/nme.2184
[17] 兰德里·J·W。;格雷斯特,G.S。;Plimpton,S.J.:筒仓应力分布的离散元模拟:从二维到三维的交叉,《粉末技术》139,第3期,233-239(2003)
[18] D.R.J.欧文。;Feng,Y.T.:《多压裂固体和离散系统的并行有限元/离散元模拟》,《工程计算》18,第3–4期,557-576(2001)·Zbl 0987.74071号 ·doi:10.1108/02644400110387154
[19] Kohring,G.A.:多处理器计算机上颗粒流的动态模拟,ECCOMAS’96:应用科学中的计算方法’96(1996)
[20] Kačianauskas,R。;Maknickas,A。;卡切尼亚乌斯卡斯,A。;Markauskas,D。;Balevičius,R.:多分散颗粒材料的并行离散元模拟,Adveng softw 41,No.1,52-63(2010)·Zbl 1381.74234号
[21] Hansen,C.D。;Johnson,C.R.:《可视化手册》(2005)
[22] 施罗德,W。;马丁·K。;Lorensen,B.:可视化工具包:一种面向对象的3D图形方法。第4版,(2006)
[23] Squillacote,A.:Paraview指南,(2007)
[24] Biddiscome J、Graham D、Maruzewski P.SPH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ERCOFTAC Bull,SPH特别版,2008;76:9 – 12.
[25] 李,M。;Baker,M.:网格:核心技术,(2005)
[26] 现实网格。<http://www.realitygrid.org/>.
[27] 汉弗莱斯,G。;马萨诸塞州休斯顿。;Ng、R。;弗兰克·R。;埃亨,S。;Kirchner,P.:Chromium:集群上交互式渲染的流处理框架,ACM Transgraphics 21,No.3,693-702(2002)
[28] Kranzlmuller D、Kurka G、Heinzlreiter P、Volkert J.网格可视化内核中的优化。In: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和多媒体中并行和分布式计算研讨会的会议记录。劳德代尔堡(佛罗里达):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2002.
[29] 伊塞尼&书信电报;http://www.lesc.ic.ac.uk/iceni/index.html>.
[30] CACTUS公司&书信电报;http://www.cactuscode.org/>.
[31] Ahmed AA、Latiff MSA、Bakar KA、Rajion ZA。网格计算环境下医疗数据集的可视化管道。收录:计算科学与应用第五届国际会议论文集。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2007年,第567–75页。
[32] 格洛布斯&书信电报;http://www.globus.org/>.
[33] 波罗的海电网。<http://www.balticgrid.eu/>.
[34] gLite公司&书信电报;http://glite.web.cern.ch/glite/>.
[35] EGEE公司&书信电报;http://www.eu-egee.org/>.
[36] B.史密斯。;比约尔斯塔德,P。;Gropp,W.:区域分解:椭圆偏微分方程的并行多级方法(1996)·Zbl 0857.65126号
[37] 帕切科,P.:MPI并行编程,(1997)·Zbl 0877.68013号
[38] int.eu.grid.<http://www.interactive-grid.eu/&gt(http://www.interactive-grid.eu/&gt);.
[39] MPI-启动&书信电报;http://www.grid.ie/mpi/wiki/>.
[40] Kačeniauskas,A。;帕切维奇,R。;布加耶夫,A。;Katkevičius,T.:《通过在balticgrid上使用paraview软件实现高效可视化》,《国际期刊》第39卷第2期,第108-115页(2010年)
[41] Marović,B。;Jovanović,Z.:基于网络的网格与3D医疗数据的交互,未来通用计算系统22,第4期,385-392(2006)
[42] 网格技术&书信电报;http://lsl.vgtu.lt/gridtechno/>.
[43] 玻璃鱼&书信电报;https://glassfish.dev.java.net/>.
[44] Zukowski J.Java Swing权威指南。围裙;2005
[45] HDF5.<http://hdf.ncsa.uiuc.edu/products/hdf5/>.
[46] Xj3D&书信电报;http://www.xj3d.org/>.
[47] 全球价值链&书信电报;http://www.gup.jku.at/gvid/>.
[48] Maknickas,A。;卡切尼亚乌斯卡斯,A。;Kačianauskas,R。;巴列维奇乌斯,R。;Díiugys,A.:颗粒介质模拟的并行DEM软件,Informatica 17,No.2,207-224(2006)·Zbl 1102.6871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