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棒自抗扰控制方法,最大化变速风力涡轮机的能量捕获。 (英语) Zbl 1299.93197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替代鲁棒线性控制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4.8MW水平轴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能量捕获。该策略使用广义比例积分(GPI)观测器重构气动转矩,以获得发电机转速最优轨迹。然后,基于GPI观测器的鲁棒控制器由自抗扰(ADR)方法支持,可以渐近跟踪发电机速度最优轨迹。提出的方法通过发电机角速度将功率系数控制在功率系数最大的最佳点。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并将其与经典控制器进行比较,在4.8 MW风力涡轮机基准模型上进行了几次仿真(包括执行器故障)。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功率捕获和鲁棒性方面是有效的。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应用模型
93个B07 可观察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I.Munteanu、A.I.Bratcu、N.-A.Cutuullis和E.Ceanga,《风能系统的最佳控制》,英国伦敦斯普林格,2008年。
[2] F.D.Bianchi、R.S.Sánchez Peña和M.Guadayol,“基于高保真本地风力涡轮机模型的增益计划控制”,可再生能源,第37卷,第1期,第233-240页,2012年·doi:10.1016/j.renene.2011.06.024
[3] G.A.Parker和C.D.Johnson,“使用干扰利用控制改善柔性风力涡轮机的速度调节和缓解传动系扭转疲劳:第一部分”,第41届东南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SSST'09),第171-176页,2009年3月。
[4] L.Y.Pao和K.E.Johnson,“风力涡轮机的控制:方法、挑战和最新发展”,IEEE控制系统杂志,第31卷,第2期,第44-62页,2011年·Zbl 1395.93233号 ·doi:10.1109/MCS.2010.939962
[5] E.Iyasere、M.Salah、D.Dawson、J.Wagner和E.Tatlicioglu,“基于优化搜索的非线性控制器,以最大化变速风力涡轮机的能量捕获”,IET控制理论与应用,第6卷,第4期,第526-532页,2012年·Zbl 1265.93073号 ·doi:10.1049/iet-cta.2010.0689
[6] K.Pierce,“改善额定功率以下能量捕获的控制方法”,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CP-500-263221999。
[7] K.A.Stol,“变速风力涡轮机的干扰跟踪控制和叶片负载缓解”,《太阳能工程杂志》,ASME汇刊,第125卷,第4期,第396-401页,2003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1628678
[8] W.E.Leithead和B.Connor,“变速风力涡轮机的控制:设计任务”,《国际控制杂志》,第73卷,第13期,第1189-1212页,2000年·Zbl 1062.93523号 ·doi:10.1080/002071700417849
[9] H.Vihriälä,R.Perälá,P.Mäkilä和l.Söderlund,“无齿轮风力传动:第2部分:控制系统性能”,《欧洲风能会议论文集》,第1090-1093页,2001年。
[10] C.Evangelista、P.Puleston、F.Valenciaga和A.Dávila,“风能转换优化的可变增益超扭曲控制”,载于《第十一届可变结构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VSS’10),第50-55页,2010年6月·doi:10.1109/VSS.2010.5544713
[11] B.Beltran、M.E.H.Benbouzid和T.Ahmed-Ali,“双馈感应发电机驱动风力涡轮机的二阶滑模控制”,IEEE能量转换学报,第27卷,第261-269页,2012年·doi:10.1109/TEC.2011.2181515
[12] C.Evangelista、P.Puleston、F.Valenciaga和L.M.Fridman,“用于风能转换优化的Lyapunov设计超扭曲滑模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60卷,第538-545页,2013年。
[13] M.Fliess、R.Marquez、E.Delaleau和H.Sira-Ramírez,“校正比例”,ESAIM。《控制、优化和变分计算》,第7卷,第23-412002页·Zbl 1037.93040号 ·doi:10.1051/cocv:20002年
[14] A.Luviano-Juárez、J.Cortés-Romero和H.Sira-Ramírez,“利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同步混沌振荡器”,《应用科学与工程分叉与混沌国际期刊》,第20卷,第5期,第1509-1517页,2010年·Zbl 1193.34127号 ·doi:10.1142/S0218127410026654
[15] H.Sira-Ramírez和V.F.Batlle,“受时间多项式输入影响的线性系统基于鲁棒\Sigma-\Delta调制的滑模观测器”,《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42卷,第4期,第621-631页,2011年·Zbl 1233.93016号 ·doi:10.1080/00207720903072241
[16] M.Fliess、R.Marquez和E.Delaleau,“无渐近观测器和广义PID调节器的状态反馈”,载于《2000年非线性控制》,A.Isidori、F.Lamnabhi-Lagarrigue和W.Respondk,Eds.,第258卷,第367-384页,德国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2001年·兹比尔1239.93044 ·doi:10.1007/BFb0110227
[17] H.Sira-Ramírez、F.González-Montañez、J.Cortés-Romero和A.Luviano-Juarez,“通过基于观测器的广义PI控制对感应电机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加拿大蒙特利尔费尔蒙特伊丽莎白女王,2012年。
[18] H.Sira-Ramírez、A.Luviano-Juárez和J.Cortés-Romero,“Chua’s circuit上干扰抑制和跟踪任务的基于平坦度的线性输出反馈控制”,《国际控制杂志》,第85卷,第5期,第594-602页,2012年·Zbl 1256.93069号 ·doi:10.1080/00207179.2012.660196
[19] H.Sira Ramírez、A.Luviano Juárez和J.Cortés-Romero,“降压转换器的鲁棒输入输出滑模控制”,《控制工程实践》,第21卷,第671-6782013页。
[20] C.D.Johnson,“线性调节器和伺服机构问题中的外部干扰调节”,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16卷,第6期,第635-644页,1971年。
[21] J.Han,“从PID到有源干扰抑制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6卷,第3期,第900-906页,2009年·doi:10.1109/TIE.2008.2011621
[22] G.Tian和Z.Gao,“从蓬塞莱不变性原理到有源干扰抑制”,载于《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CC’09),第2451-2457页,2009年6月·doi:10.1109/ACC.2009.5160285
[23] Z.Gao、Y.Huang和J.Han,“控制系统设计的替代范式”,载于《第40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CDC’01),第4578-4585页,2001年12月。
[24] B.Boukhezzar和H.Siguerdidjane,“使用双质量模型对变速风力涡轮机进行非线性控制”,IEEE能量转换汇刊,第26卷,第1期,第149-162页,2011年·doi:10.1109/TEC.2010.2090155
[25] P.F.Odgaard、J.Stoustrup和M.Kinnaert,“风力涡轮机的容错控制——基准模型”,第七届IFAC技术过程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研讨会论文集,第155-160页,西班牙巴塞罗那,2009年7月·doi:10.3182/20090630-4-ES-2003.0090
[26] G.A.Parker和C.D.Johnson,“使用干扰利用控制改善柔性风力涡轮机的速度调节和缓解传动系扭转疲劳:第二部分”,载于第41届东南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SSST'09),第177-183页,2009年3月。
[27] L.B.Freidovich和H.K.Khalil,“基于反馈线性化设计的性能恢复”,《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3卷,第10期,第2324-2334页,2008年·Zbl 1367.93498号 ·doi:10.1109/TAC.2008.2006821
[28] S.Zhao和Z.Gao,“基于主动干扰抑制的双惯性系统振动抑制方法”,《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CC’10),第1520-1525页,2010年7月。
[29] S.Zhao、Q.Zheng和Z.Gao,“致动器非线性的无模型调节”,第十届世界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论文集,中国北京,2012年。
[30] Q.Zheng、Z.Chen和Z.Gao,“干扰解耦控制的实用方法”,《控制工程实践》,第17卷,第9期,第1016-1025页,2009年·doi:10.1016/j.connengprac.2009.03.005
[31] C.Sloth、T.Esbensen和J.Stoustrup,“风力涡轮机的鲁棒和容错线性参数变量控制”,《机电一体化》,第21卷,第4期,第645-659页,2011年·doi:10.1016/j.mechatronics.2011.02.001
[32] P.F.Odgaard和K.E.Johnson,“风力涡轮机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第二个挑战”,第八届IFAC技术过程故障检测、监督和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