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加权抑制弧设计柔性制造系统的最优Petri网监督器。 (英语) Zbl 1391.93142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最优Petri网监督器的方法,该监督器可增强柔性制造系统的活性。主管包含一组带有加权约束弧的观察点。带有加权抑制弧的观察位置用于通过禁止在标记处发射过渡来禁止网产生非法标记,同时确保保留所有合法标记。提出了一种标记约简技术,以减少所考虑的标记数,从而大大降低了该方法的计算负担。提出了一个整数线性规划,通过最小化观测器位置来简化监督结构。最后,通过几个例子阐明了所提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为无法通过纯Petri网监督器进行最优控制的网络模型找到最优监督器。

MSC公司:

93元65角 离散事件控制/观测系统
90立方厘米 生产模型
93甲13 层次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应用模型
94C15号机组 图论在电路和网络中的应用

软件:

TINA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1 Ramadge,P.J.和W.M.Wonham,“一类离散事件过程的监督控制”,SIAM J.控制优化。,第25卷,第1期,第206-230页(1987年)·Zbl 0618.93033号
[2] 2Coffman,E.G.、M.J.Elphick和A.Shoshani,“系统死锁”,《ACM计算》。调查。,第3卷,第2期,第67-78页(1971年)·Zbl 0226.68015号
[3] 3Liu,G.J.,C.J.Jiang和Z.H.Wu,“Petri网的一个活跃子类及其在柔性制造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第41卷,第1-2期,第66-74页(2009年)。
[4] 4Li,Z.W.和M.Zhao,“关于广义Petri网中防止死锁的依赖信标的可控性”,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8卷,第2期,第369-384页(2008年)。
[5] 5Li,Z.W.,G.Y.Liu,M‐H。Hanisch和M.C.Zhou,“基于柔性制造系统Petri网监管器结构重用的死锁预防”,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42卷,第1期,第178-191页(2012年)。
[6] 6Liu,H.C.,J.X.You,Z.W.Li和G.D.Tian,“用于知识表示和推理的模糊Petri网:文献综述”,《工程应用》。Artif公司。智力。,第60卷,第45-56页(2017年)。
[7] 7Murata,T.,“Petri网:性质、分析和应用”,《IEEE学报》,第77卷,第4期,第541-580页(1989。
[8] 8Zhou,M.C.和K.Venkatesh,《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和控制:Petri网方法》,世界科学,新加坡(1998年)。
[9] 9Zurawski,R.和M.C.Zhou,“Petri网和工业应用:教程”,IEEE Trans。《工业电子》,第41卷,第6期,第567-583页(1994年)。
[10] 10Chao,D.Y.,T.Y.Chen,J.T.Chen Ting‐Yu和K.C.Wu,“S\^{}的最佳死锁控制{3} 项目管理评审《亚洲控制杂志》,第14卷,第1期,第278-283页(2012年)·Zbl 1282.93174号
[11] 11Guan,X.X.,W.H.Wu和S.G.Wang,“WS{}中虹吸管的新可控性条件{3} 公关net,《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3期,第908-916页(2015年)·Zbl 1332.93258号
[12] 12Hu,H.S.,M.C.Zhou和Z.W.Li,“使用Petri网对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时间管理器进行代数综合”,IEEE Trans。自动。科学。《工程》,第7卷,第3期,第549-557页(2010年)。
[13] 13Huang,Y.S.,M.D.Jeng,X.L.Xie和D.H.Chung,“基于虹吸的柔性制造系统死锁预防”,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6卷,第6期,第1248-1256页(2006年)。
[14] 14Huang,Y.S.,T.H.Chung和P.J.Su,“使用Petri网可达性图技术的死锁预防策略的综合”,亚洲控制杂志,第12卷,第3期,第336-346页(2010)。
[15] 15Li,Z.W.和M.C.Zhou,“Petri网的基本信标及其在柔性制造系统死锁预防中的应用”,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4卷,第1期,第38-51页(2004年)。
[16] 16Li,Z.W.,M.C.Zhou和M.D.Jeng,“基于Petri网信标控制和区域理论的FMS最大允许死锁预防策略”,IEEE Trans。自动。科学。《工程》,第5卷,第1期,第182-188页(2008年)。
[17] 17Liu,G.J.和C.J.Jiang,“基于网络结构的条件决定一类组织间工作流网络的兼容性和弱兼容性”,科学。中国信息科学。,第58卷,第7期,)1-16(2015)。
[18] 18刘。G.J.,“建模资源分配系统的Petri网死锁问题的复杂性”,《信息科学》。,第363卷,第190-197页(2016年)·Zbl 1427.68205号
[19] 19Liu,G.Y.和K.Barkaoui,“GS活性的充要条件{3} 公关Petri网,“国际期刊系统。科学。,第46卷,第7期,第1147-1160页(2015年)·Zbl 1312.93071号
[20] 20Piroddi,L.,R.Cordone和I.Fumagalli,“Petri网中防止死锁的虹吸和标记生成组合”,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9卷,第3期,第650-661页(2009年)。
[21] 21Wang,S.G.,M.C.Zhou和W.H.Wu,“为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具有降低复杂性的最大许可活性强制监督员”,《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1期,第190-201页(2015年)·兹比尔1332.93262
[22] 22Wu,N.Q.,M.C.Zhou,Z.W.Li,“面向资源的Petri网在柔性装配系统中避免死锁”,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8卷,第1期,第56-69页(2008年)。
[23] 23Zhong,C.F.和Z.W.Li,“通过转换FMS的工厂petri网模型来设计活性增强监督员”,《亚洲控制杂志》,第12卷,第3期,第240-252页(2010年)。
[24] 24Ma,Z.Y.,Z.W.Li和A.Giua,“带楼层运算符的广义互斥约束的Petri网控制器”,《自动化》,第74卷,第238-246页(2016年)·Zbl 1348.93190号
[25] 25Ye,J.H.,Z.W.Li和A.Giua,“带协调员的Petri网分散监督”,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5卷,第6期,第955-966页(2015年)。
[26] 26Zhang,J.F.,M.Khalgui,Z.W.Li,G.Frey,O.Mosbahi和H.B.Salah,“分布式离散事件控制系统的可重构协调”,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第23卷,第1期,第323-330页(2015年)。
[27] 27Bai,L.P.,N.Q.Wu,Z.W.Li和M.C.Zhou,“线性拓扑单臂多集群工具的最优单晶圆周期调度和缓冲空间配置”,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6卷,第10期,第1456-1467页(2016年)。
[28] 28Wang,X.,Z.W.Li和W.M.Wonham,“基于定时DES监控的实时调度的动态多周期重构”,IEEE Trans。Ind.通知。,第12卷,第1期,第101-111页(2016年)。
[29] 29Wu,N.Q.,M.C.Zhou和Z.W.Li,“原油作业的短期调度:基于Petri网的控制理论方法”,IEEE机器人。自动。Mag.,第22卷,第2期,第64-76页(2015年)。
[30] 30Yang,F.,N.Q.Wu,Y.Qiao,M.C.Zhou和Z.W Li,“具有驻留时间限制的原子层沉积工艺的单臂集群工具的调度”,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7卷,第3期,第502-516页(2017年)。
[31] 31Zhu,Q.H.,N.Q.Wu,Y.Qiao,and M.C.Zhou,“基于面向时间资源Petri网的复杂多集群工具的优化调度”,IEEE Access,第4卷,第2096-2109页(2016)。
[32] 32Tong,Y.,Z.W.Li和A.Giua,“关于Petri网生成器观测结构的等效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61卷,第9期,第2448-2462页(2016年)·Zbl 1359.93289号
[33] 33Ma,Z.Y.,Z.W.Li和A.Giua,“析取广义互斥约束的最优Petri网控制器设计”,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60卷,第7期,第1774-1785页(2015年)·Zbl 1360.93431号
[34] 34Chen,Y.F.,Z.W.Li,K.Barkaoui和A.Giua,“关于Petri网上一类非线性约束的实施”,《自动化》,第55卷,第116-124页(2015)·Zbl 1378.93082号
[35] 35Li,Z.W.,M.C.Zhou和N.Q.Wu,“柔性制造系统基于Petri网的死锁预防策略的调查与比较”,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C部分-申请。修订版,第38卷,第1期,第133-148页(2008年)。
[36] 36Li,Z.W.,N.Q.Wu和M.C.Zhou,“基于Petri网的自动化制造系统死锁控制——文献综述”,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C部分-申请。修订版,第42卷,第4期,第437-462页(2012年)。
[37] 37Zhou,M.C.和M.P.Fanti(编辑)《计算机集成系统中的死锁解决》。Marcel Dekker,纽约(2005年)·兹比尔1080.68539
[38] 38Barkaoui,K.和I.B.Abdallah,“一类FMS的死锁预防方法”,第5卷,Proc。IEEE国际标准。人类网络。《21世纪智能系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第4119-4124页(1995年)。
[39] 39Barkaoui,K.和I.B.Abdallah,“基于Petri网结构理论的FMS死锁避免”,Proc。INRIA/IEEE新兴技术和工厂自动化研讨会,法国巴黎,第2卷,第499-510页(1995年)。
[40] 40Chao,D.Y.,“S\^{}中依赖虹吸管的改进可控性测试{3} 公关基于基本虹吸管,《亚洲控制杂志》,第12卷,第3期,第377-391页(2010年)。
[41] 41Chao,D.Y.和G.J.Liu,“众所周知的基于虹吸的简单次优控制模型{3} 公关《亚洲控制杂志》,第14卷,第1期,第163-172页(2012年)·Zbl 1282.93175号
[42] 42Guo,J.W.和Z.W.Li,“一类使用基本虹吸管的定时Petri网的死锁预防方法”,亚洲控制杂志,第12卷,第3期,第347-363页(2010)。
[43] 43Huang,Y.S.、M.D.Jeng、X.L.Xie和S.L.Chung,“基于petri网和信标的死锁预防”,《国际生产研究》,第39卷,第2期,第283-305页(2001年)·Zbl 1017.90507号
[44] 44Kumaran,T.K.,W.Chang,H.Cho和A.Wysk,“柔性制造系统中死锁检测、避免和解决的结构化方法”,《国际生产研究》,第32卷,第10期,第2361-2379页(1994年)·Zbl 0902.90082号
[45] 45Li,Z.W.和M.C.Zhou,“Petri网基本信标定义的澄清”,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6卷,第6期,第1227-1229页(2006年)。
[46] 46Li,Z.W.和M.C.Zhou,“使用Petri网合成柔性制造系统活性增强监督员的两阶段方法”,IEEE Trans。Ind.通知。,第2卷,第4期,第313-325页(2006年)。
[47] 47Li,Z.W.,H.S.Hu和A.R.Wang,“使用Petri网设计柔性制造系统的活性执行监管器”,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C部分-申请。修订版,第37卷,第4期,第517-526页(2007年)。
[48] 48Li,Z.W.和M.C.Zhou,“Petri网中基本信标和从属信标的控制及其应用”,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38卷,第1期,第133-148页(2008年)。
[49] 49Qin,M.,Z.W.Li和A.Al‐Ahmari,“具有部分可观测性和过渡可控性的柔性制造系统基于基本虹吸的控制策略”,《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1期,第327-342页(2015年)·兹比尔1332.93261
[50] 50Chen,Y.F.,Z.W.Li,M.Khalgui和O.Mosbahi,“柔性制造系统最大允许活性执行Petri网监管器的设计”,IEEE Trans。自动。科学。《工程》,第8卷,第2期,第374-393页(2011年)。
[51] 51Chen,Y.F.和Z.W.Li,“为柔性制造系统设计一个具有压缩监督结构的最大允许活性执行监督”,Automatica,第47卷,第5期,第1028-1034页(2011)·Zbl 1233.93004号
[52] 52Chen,Y.F.和Z.W.Li,“柔性制造系统最优监督者的结构极小化”,《自动化》,第48卷,第10期,第2647-2656页(2012年)·Zbl 1271.93102号
[53] 53Chen,Y.F.,Z.W.Li和A.Al‐Ahmari,“柔性制造系统最优死锁控制的非纯Petri网监管器”,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3卷,第2期,第252-265页(2013年)。
[54] 54Chen,Y.F.和K.Barkaoui,“具有不可控和不可观察转变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最大许可Petri网监管”,《亚洲控制杂志》,第6卷,第6期,第1646-1658页(2014年)·Zbl 1307.93251号
[55] 55Chen,Y.F.,Z.W.Li,A.Al‐Ahmari,N.Q.Wu和T.Qu,“用Petri网建模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死锁恢复”,《信息科学》。,第381卷,第290-303页(2017年)·Zbl 1429.90019号
[56] 56Ghaffari,A.、N.Rezg和X.L.Xie,“使用区域理论设计活动和最大允许Petri网控制器”,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19卷,第1期,第137-141页(2003年)。
[57] 57Huang,Y.S.和Y.L.Pan,“基于区域理论和约简方法的改进的最大允许死锁预防政策”,IET控制。理论应用。,第5卷,第9期,第1069-1078页(2011年)。
[58] 58Huang,Y.S.,Y.L.Pan和M.C.Zhou,“计算改进了柔性制造系统的最优死锁控制策略”,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A部分-系统。Hum.,第42卷,第2期,第404-415页(2012年)。
[59] 59Uzam,M.,“使用带资源的Petri网模型和区域理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最优死锁预防策略”,《国际期刊》,高级制造技术。,第19卷,第3期,第192-208页(2002年)。
[60] 60Uzam,M.和M.C.Zhou,“一种改进的迭代合成方法,用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活性增强监督员”,《国际生产研究》,第44卷,第10期,第1987-2030页(2006年)。
[61] 61Uzam,M.、Z.W.Li、G.Gelen和R.S.Zakariyya,“灵活制造系统活性执行主管合成的分而治之方法”,J.Intell。制造,第27卷,第5期,第1111-1129页(2016年)。
[62] 62Huang,B.、M.C.Zhou、G.X.Zhang、A.C.Ammari、A.Alabdulwahab和A.G.Fayoumi,“自动化制造系统最优和结构最小Petri网监督员的词汇多目标整数规划”,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5卷,第11期,第1459-1470页(2015年)。
[63] 63Huang,B.、M.C.Zhou和G.X.Zhang,“通过冗余约束消除为FMS合成Petri网监督者”,《自动化》,第61卷,第156-163页(2015年)·Zbl 1327.93268号
[64] 64Chen,Y.F.,Z.W.Li,K.Barkaoui和M.Uzam,“新Petri网结构及其在最优监督控制中的应用:区间抑制器弧”,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4卷,第10期,第1384-1400页(2014年)。
[65] 65Chen,Y.F.,Z.W.Li,K.Barkaoui和M.C.Zhou,“用带数据约束弧的Petri网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紧凑监督控制”,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系统。,第47卷,第2期,第364-379页(2017年)。
[66] 66Berthomieu,B.、P.O.Ribet和F.Vernadat,“工具TINA C Petri网和时间Petri网抽象状态空间的构建”,《国际生产研究》,第42卷,第14期,第2741-2756页(2004年)·Zbl 1060.68695号
[67] 67Banaszak,Z.和B.H.Krogh,“同时具有竞争工艺流的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死锁避免”,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6卷,第6期,第724-734页(1990年)。
[68] 68Hsieh,F.S.和S.C.Chang,“柔性制造系统的调度驱动死锁避免控制器综合”,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10卷,第2期,196-209页(1994年)。
[69] 69Xing,K.Y.,B.S.Hu,和H.X.Chen,“柔性制造系统的死锁避免政策”,周M.C.(编辑),《柔性和敏捷自动化中的Petri网》,Kluwer学术,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第239-263页(1995)·兹比尔0862.90075
[70] 70Ezpeleta,J.、J.M.Colom和J.Martinez,“柔性制造系统基于Petri网的死锁预防策略”,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11卷,第2期,第173-184页(1995年)。
[71] 71Tricas,F.、F.Garcia‐Valles、J.M.Colom和J.Ezpelata,“用结构方法解决资源过程中的死锁预防问题”,Proc。WODES’98,8月26日至28日,意大利,第273-278页(1998年)。
[72] 72Tricas,F.、F.Garcia‐Valles、J.M.Colom和J.Ezpelata,“顺序资源分配系统基于Petri网结构的死锁预防解决方案”,Proc。IEEE传输。Conf.机器人。自动。,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71-277页(2005年)。
[73] 73Ezpeleta,J.、F.Tricas、F.Garcia‐Valles和J.M.Colom,“具有灵活路由和多资源状态的FMS中避免死锁的银行家解决方案”,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18卷,第4期,第621-625页(2002年)。
[74] 74 Park,J.和S.A.Reveliotis,“序列资源分配系统有效死锁避免策略的代数综合”,IEEE Trans。机器人。自动。,第16卷,第2期,第190-195页(2000年)。
[75] 75 Park,J.和S.A.Reveliotis,“具有多重资源采集和灵活路由的顺序资源分配系统中的死锁避免”,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46卷,第10期,第1572-1583页(2001年)·Zbl 1045.93034号
[76] 76刘。G.J.和L.J.Chen,“基于结构循环等待决定加权Petri网子类的活性”,《国际期刊系统》。科学。,第47卷,第7期,第1533-1542页(2016年)·Zbl 1333.93168号
[77] 77 Yamalidou,K.,J.Moody,M.Lemmon,P.Antsaklis,“基于位置不变量的Petri网反馈控制”,《自动化》,第32卷,第1期,第15-28页(1996年)·Zbl 0845.93034号
[78] 78Gelen,G.和M.Uzam,“利用监控理论的TCT实现工具对基于Petri网的控制器进行新型分析”,Maejo Int.J.Sci。技术。,第4卷,第3期,第360-396页(2010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