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耦合和驱动等离子体振荡器的准同步动力学。 (英语) Zbl 1351.34062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两个耦合的周期驱动等离子体振荡器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这两个振子表现出向准同步态的丰富的动力学跃迁。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Routh-Hurwitz准则,解析地得到了同步的稳定性和充分性准则;并以系统的相互作用能定性表征。此外,过渡动力学具有丰富的复杂分岔结构,包括Hopf分岔。基于多时间尺度方法,得到了耦合振子振动的稳态方程,并报道了不同频率下耦合引起的双共振。

MSC公司:

34D06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同步
34立方厘米 常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振动和耦合振子
2005年3月37日 动力系统仿真
37N20号 物理学其他分支的动力系统(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激光物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leckman,I.I.,《科学技术同步》(1988),AMSE出版社:AMSE出版社纽约
[2] 皮科夫斯基,A。;玫瑰红,M。;Kurths,J.,《同步: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2001),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兹比尔0993.37002
[3] Nagaev,R.F.,《同步系统动力学》(2003),斯普林格·弗拉格:斯普林格尔·弗拉格·柏林-海德堡·Zbl 1099.70001号
[4] Olusola,O。;文森特,美国。;Njah,A.N。;Olowofela,J.,显示同步动力学的耦合振荡器的双稳态,Commun Theor Phys,53,5815-824(2010)·Zbl 1231.34090号
[5] Olusola,O.I。;文森特,欧盟。;Njah,A.N.,《同步、多稳性和盆地危机非耦合摆》,J Sound Vib,329,443-456(2010)
[6] Olusola,O.I。;文森特,欧盟。;Njah,A.N.,同步参数驱动振荡器中的多重稳定性和盆地危机,非线性Dyn,62117-727(2010)·Zbl 1215.34061号
[8] 博卡莱蒂,S。;Kurths,J。;奥西波夫,G。;瓦拉达雷斯,D。;周,C.,混沌系统的同步,Phys Rep,366,1-400(2002)·Zbl 0995.37022号
[9] 佩科拉,L。;Carrol,T.,《混沌系统中的同步》,《物理学评论》,第64期,第821-824页(1990年)·兹比尔0938.37019
[10] Koronovskii,A。;O.Moskalenko。;Hramov,A.,《混沌同步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Physics-Uspekhi,52,12,1213-1238(2009)
[11] Stefanski,A.,《确定完全同步和应用的阈值》(2009年),《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Zbl 1186.34002号
[12] Rosenblum,M.G。;皮科夫斯基,A。;Kurths,J.,耦合混沌振荡器中的从相位到滞后同步,Phys Rev Lett,78,22,4193-4196(1997)
[13] 黄,T。;李,C。;于伟(Yu,W.)。;Chen,G.,利用间歇线性状态反馈同步参数不匹配的延迟混沌系统,非线性,22569-584(2009)·Zbl 1167.34386号
[14] 阿斯塔霍夫,V。;哈斯勒,M。;Kapitaniak,T。;沙布宁,A。;Anishchenko,V.,耦合系统中参数失配对混沌同步损失机制的影响,《物理评论》E,58,5620-5628(1998)
[15] 约翰逊,G。;D.Mar。;卡罗尔,T。;Pecora,L.,存在大参数失配时的同步和强制分叉,Phys Rev Lett,803956-3959(1998)
[16] Jalnine,A。;Kim,S.,《参数匹配对混沌同步丢失影响的表征》,《物理学评论E》,65,026210(2002)
[17] 苏肯斯,J.A.K。;柯兰,P。;范德维尔,J。;Chua,L.,鲁棒非线性H无限同步诱饵系统,IEEE Trans Circuits Syst,I,44,891(1997)
[18] 李,C。;陈,G。;廖,X。;Fan,Z.,参数失配脉冲诱导的混沌准同步,混沌,16,023102(2005)·Zbl 1146.37326号
[19] 李,C。;廖,X。;杨,X。;Huang,T.,一类混沌延迟系统的脉冲稳定与同步,混沌,15,4(2005)·Zbl 1144.37371号
[20] 瓦西里耶娃,E。;平托,G。;阿卡西奥·德·巴罗斯(Acacio de Barros),J。;Suppes,P.,通过相位振荡器的准同步学习模式识别,IEEE跨神经网络,22,1,84-95(2011)
[21] 潘·L。;Cao,J.,通过间歇控制实现延迟动态网络的随机准同步,《公共非线性科学数值模拟》,17,3,1332-1343(2012)·Zbl 1239.93114号
[22] 黄,J。;李,C。;黄,T。;Han,Q.,通过周期性间歇控制具有参数失配的耦合延迟系统的滞后准同步,非线性Dyn,71,36469-478(2013)·Zbl 1268.34097号
[23] 基恩,B.E。;Fletcher,W.H.W.,亚谐波和谐波强迫振荡的非线性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效应,《物理学杂志A:Gen Phys》,第5期,第152-165页(1972年)
[24] Hur,M.S。;Lee,H.J。;Lee,J.K.,有界尘埃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束驱动不稳定性,IEEE Trans Plasma Sci,27,5,1449-1453(1999)
[25] 米兰达,R.A。;Rempela,E.L。;恰那,A.C.-L。;Borotto,F.A.,空间等离子体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中的间歇性混沌,大气太阳地球物理杂志,67,67,1852-1858(2005)
[26] Sheridan,T.E.,《复杂等离子体中的混沌》,《物理等离子体》,12,080701(2005)
[27] Sheridana,T.E。;Theisen,W.L.,《驱动尘埃等离子体向混沌的转变》,《物理等离子体》,17013703(2010)
[28] Viana,R.L。;西尔瓦,E.C.D。;Kroet,T。;Caldas,I.L。;罗伯特·M。;Sanjuán,M.A.F.,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中的分形结构,Philos Trans-Roy Soc A,369,13,371-395(2011)·Zbl 1211.76160号
[29] Enjieu-Kadji,H.G。;Nana-Nbendjo,B.R。;Chabi-Orou,J.B。;Talla,P.K.,非谐振荡器模拟的等离子体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Phys Plasmas,152032308(2008)
[30] Enjieu-Kadji,H.G。;Chabi-Orou,J.B。;Woafo,P.,用修正的Duffing方程模拟的等离子体振荡的规则和混沌行为,Phys-Scr,77,025503(2008)·Zbl 1221.37188号
[31] Enjieu-Kadji,H.G。;Nana-Nbendjo,B.R.,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被动空气动力学控制,Commun非线性科学数值模拟,1779-1794(2012)·Zbl 1239.93032号
[32] Bezruchko,B。;库兹涅佐夫,S.P。;Trubetskov,D.I.,电子束后向散射电磁波动力学系统中随机自激振荡的实验观测,JETP-Lett,29,3,162-165(1979)
[33] Koronovskii,A.A。;ann,M.V.K。;Hramov,A.E.,《非自治回旋管后向波振荡器中平稳和混沌振荡的形成与抑制》,J Commun Technol Electron,55,6,638-644(2010)
[34] 罗莎·J·E。;蒂科斯,C.M。;帕尔多,W.B。;沃肯斯坦,J.A。;蒙蒂,M。;Kurth,J.,混沌信号驱动的等离子体放电中的相位同步,(in,V.;Kocarev,L.;Boccaletti,S.;Gluckman,B.J.;Kurths,J.;Carroll,T.L.,AIP会议记录,第七届实验混沌会议,第676卷(2003),美国物理研究所:美国圣地亚哥物理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州(美国),301-306
[35] 费拉托夫,R.A。;赫拉莫夫,A.E。;Koronovskii,A.A.,耦合空间扩展波束-等离子体系统中的混沌同步,Phys-Lett A,358301-308(2006)·Zbl 1142.76524号
[36] 李毅。;Liao,X.F。;李,C.D。;Chen,G.,激光等离子体系统的脉冲同步,Commun Theor Phys,471067-1072(2007)·Zbl 1355.34082号
[37] 福山,T。;渡边,Y。;Kawai,Y.,耦合空间扩展系统中的实验同步,《等离子体聚变研究期刊》,第8期,第91-95页(2009年)
[38] 文森特,欧盟。;Kenfack,A.,耦合周期受迫非恒等Duffing振子的同步和分岔结构,Phys Scr,77,1-7(2008),[045005]·Zbl 1200.70024号
[39] 魏,X。;Randrianandrasana,M.F。;沃德,M。;Lowe,D.,耦合到van der pol振荡器的周期驱动duffing谐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数学与工程,2011,1-16(2011),[248328]·Zbl 1250.34032号
[40] Huber,R。;Wojtkowski,M。;Fujimoto,J.G.,傅里叶域模式锁定(fdml):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新激光操作机制和应用,Opt Express,14,8,3225-3237(2006)
[41] Yu,Y。;Zhang,S.,线性双向耦合混沌系统的同步,混沌孤子分形,22189-197(2004)·Zbl 1060.93538号
[42] Park,J.H.,线性耦合统一混沌系统同步的稳定性准则,混沌孤子分形,231319-1325(2005)·Zbl 1080.37035号
[43] 吴,X。;蔡,J。;Wang,M.,水平平台系统通过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的主从混沌同步准则,J Sound Vib,295278-387(2006)·Zbl 1243.93095号
[44] 蔡,J。;吴,X。;Chen,S.,通过正弦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实现非自治混沌系统的同步准则,Phys-Scr,75,379-387(2007)·兹比尔1130.93361
[45] 陈,F。;Zhang,W.,一类混沌系统鲁棒混沌同步的LMI准则,非线性分析,673384-3393(2007)·Zbl 1131.34038号
[46] 卢,J.G。;Hill,D.J.,《使用采样数据的混沌Lure系统的全局渐近同步: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IEEE Trans Circuits Syst-II,55,6,586-590(2008)
[47] 莫梅尼,M。;库拉基斯,I。;Moslehi Fard先生。;Shukla,P.K.,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电荷动力学的范德波尔马修斯方程,《物理学杂志A:数学理论》,40,F473-F481(2002)·Zbl 1119.76073号
[48] Shukla,P.K。;Mamun,A.A.,《尘埃等离子体物理导论》(2002),IOP出版有限公司
[49] 王,X。;詹,M。;赖,C.-H。;Gang,H.,《耦合哈密顿系统中的测量同步》,《物理学评论E》,67,066215(2003)
[50] Nana-Nbendjo,B.R。;文森特,欧盟。;McClintock,P.V.E.,随机耦合棘轮中的多共振和增强同步,《国际分叉混沌》,22,6,1250141(2012)·Zbl 1270.34166号
[51] Eisenhammer,T。;Hubler,A。;Geisel,A。;Luscher,E.,耦合非简谐振荡器之间最大能量交换的标度行为,《物理学评论A》,41,3332-3342(1990)
[52] Wargitsch,C。;Hubler,A.,《非线性振荡器的共振》,Phys Rev E,51,2,1508-1519(1995)
[53] 彭,Z.K。;郎振清。;Billings,S.A.,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共振和共振频率,J Sound Vib,300993-1014(200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