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心对椭圆钝裂纹的屏蔽作用。 (英语) Zbl 1423.74852号

摘要:向错对强变形材料的变形行为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引入描述强变形材料中缺陷结构发展的向错方法,考虑了研究楔形向错偶极子与椭圆钝裂纹之间弹性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利用复变量法,导出了椭圆钝裂纹尖端附近的复势场和应力场。从应力场出发,得到了楔形向错偶极子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详细研究了椭圆钝裂纹的形貌、钝化以及向错偶极子的特征对椭圆钝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错对椭圆钝裂纹尖端附近的力学场有很大影响。由于向错屏蔽,向错偶极子可能会诱导晶体材料的韧性提高。随着裂纹长度、相对偶极子臂和向错偶极子旋转强度的增加,屏蔽效应对SIF的屏蔽作用增强,屏蔽效应随裂纹长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存在临界裂纹钝化,使SIF屏蔽效果最大。对于I型和II型钝裂纹,随着位置角和旋转变形方向的不同,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屏蔽或反屏蔽作用变得更加明显。

MSC公司:

74兰特 脆性断裂
74G70型 固体力学中的应力集中奇点
74A60型 微观力学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贝尔茨,G.E。;利普金医学博士。;Fischer,L.L.,裂纹钝化在晶体材料韧性与脆性响应中的作用,《物理评论快报》,82,4468-4471,(1999)
[2] 巴杜里,S。;Bhaduri,S.B.,铝的增强低温韧性_{2} O(运行)_{3} -氧化锆_{2} 纳米/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材料,8755-763,(1997)
[3] Bobylev,S.V。;于敏敏(M.Yu Gutkin)。;Ovid'ko,I.A.,变形纳米晶材料中的晶界转变,材料学报,52,3793-3805,(2004)
[4] Bobylev,S.V。;穆克吉,A.K。;Ovid'ko,I.A.,变形纳米晶陶瓷中非晶晶间界面的部分位错发射,Scripta Materialia,60,36-39,(2009)
[5] 康拉德,H。;Narayan,J.,关于纳米晶体材料中的晶粒尺寸软化,Scripta Materialia,421025-1030,(2000)
[6] Creager,M。;Paris,P.C.,关于应力腐蚀裂纹的钝裂纹弹性场方程,国际断裂杂志,3247-251,(1967)
[7] 德米科维茨,M.J。;Argon,A.S。;Farkas,D。;Frary,M.,纳米晶硅塑性的模拟,哲学杂志,87,4253-4271,(2007)
[8] 方,Q.H。;冯·H。;刘永伟。;Lin,S。;Zhang,N.,变形纳米晶固体中裂纹尖端位错发射的特殊旋转变形效应,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9,1406-1412,(2012)
[9] 方,Q.H。;刘,Y。;刘永伟。;Huang,B.Y.,具有表面效应的椭圆钝裂纹尖端的位错发射,物理B,404,3421-3424,(2009)
[10] 冯·H。;方,Q.H。;张,L.C。;Liu,Y.W.,纳米晶材料断裂韧性的特殊旋转变形和晶粒尺寸效应,国际塑性杂志,42,50-64,(2013)
[11] 费舍尔,L.L。;Beltz,G.E.,《裂纹钝化对位错形核与解理之间竞争的影响》,《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49,635-654,(2001)·Zbl 0991.74011号
[12] 格里亚兹诺夫,V.G。;Trusov,L.I.,纳米晶微观力学中的尺寸效应,材料科学进展,37289-401,(1993)
[13] Gutkin,M.余。;Ovid'ko,I.A.,纳米晶材料的塑性变形,(2004),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NY
[14] 黄,M.X。;Li,Z.H.,钝齿条尖端位错发射判据,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21991-2003,(2004)·Zbl 1078.74045号
[15] 黄,S。;Zhang,S.L。;Belytschko,T。;Terdalkar,S.S。;Zhu,T.,《纳米裂纹的力学:断裂、位错发射和非晶化》,《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57,840-850,(2009)
[16] 卡沙诺夫,M。;Karpetian,E.,半平面裂纹与点力、偶极子和力矩的三维相互作用,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344101-4125,(1997)·Zbl 0942.74635号
[17] Kanaun,S.K。;Levin,V.M.,三维各向异性弹性介质中任意定向的椭圆裂纹,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7777-792,(2009)·Zbl 1213.74048号
[18] Kiris,A。;Kachanov,M.,《复杂形状的接触和裂纹:裂纹接触二元性以及法向和剪切柔度之间的关系》,国际工程科学杂志,50233-255,(2012)·Zbl 1423.74058号
[19] 科赫,C.C。;奥维德科,I.A。;密封,S。;Veprek,S.,《结构纳米晶材料:基础与应用》(2007),剑桥大学出版社
[20] Kumar,K.S。;苏雷什,S。;Chisholm,M.F。;霍顿,J.A。;Wang,P.,电沉积纳米晶镍的变形,材料学报,51,387-405,(2003)
[21] Kuntz,J.D。;詹,G.D。;Mukherjee,A.K.,用于提高断裂韧性的纳米晶-基质陶瓷复合材料,MRS Bulletin,29,22-27,(2004)
[22] Kuo,H.H。;Mura,T。;Dundurs,J.,均质和两相材料中的移动圆扭转向错环,国际工程科学杂志,11,193-201,(1973)·Zbl 0255.73014号
[23] 雷·R·S。;Wang,M.P。;李,Z。;Wei,H.G.,球磨中的偏转偶极子观察和纳米化机制,材料快报,65,3044-3046,(2011)
[24] 李,Z。;纪,C。;李毅。;Xu,L.R.,基于钝裂纹尖端表面最大拉应力的脆性断裂准则,力学研究通讯,34,472-479,(2007)·Zbl 1192.74325号
[25] Li,T.L。;Li,Z.H.,椭圆钝裂纹尖端附近边缘位错的应力强度因子,国际断裂杂志,144,45-52,(2007)·兹比尔1197.74046
[26] Li,T.L。;李振华。;Sun,J.,《椭圆钝裂纹尖端附近螺位错的屏蔽效应》,Scripta Materialia,55,703-706,(2006)
[27] 刘永伟。;方,Q.H。;Jiang,C.P.,楔形向错偶极子与圆形夹杂物的相互作用,固体A的物理状态-应用研究,203,443-458,(2006)
[28] 罗,J。;肖振明。;Zhou,K.,圆柱体偏心楔向错动齐纳裂纹形核的应力分析,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7811-820,(2009)·Zbl 1213.74266号
[29] 罗,J。;周,K。;Xiao,Z.M.,圆柱体偏心向错引发的格里菲斯裂纹的应力研究,机械学报,202,65-77,(2009)·Zbl 1173.74014号
[30] 莫罗佐夫,N.F。;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谢纳曼,A.G.)。;Aifantis,E.C.,纳米晶固体中作为增韧机制的特殊旋转变形,固体力学和物理杂志,581088-1099,(2010)
[31] Murayama,M。;豪,J.M。;Hidaka,H。;Takaki,S.,机械研磨纳米晶铁中向错偶极子的原子水平观测,科学,2952433-2435,(2002)
[32] Muskhelishvili,N.L.,弹性数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1975),莱登·诺德霍夫·Zbl 0297.73008号
[33]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纳米晶材料中的特殊应变硬化机制和纳米裂纹生成,《应用物理快报》,90,171927,(2007)
[34]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纳米金属和陶瓷中位错-偏斜配置下的纳米裂纹生成,《物理评论》B,77,054109,(2008)
[35]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纳米金属和陶瓷中的特殊旋转变形,Scripta Materialia,59,119-122,(2008)
[36]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预裂纳米晶和超细晶粒材料的延性与脆性行为,《材料学报》,58,5286-5294,(2010)
[37]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Aifantis,E.C.,纳米陶瓷和金属中晶界的应力驱动迁移和断裂过程,材料学报,56,2718-2727,(2008)
[38]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Aifantis,E.C.,协同晶界滑动和迁移对纳米晶固体中裂纹扩展的影响,材料学报,59,5023-5031,(2011)
[39] 印度奥维德科。;Sheinerman,A.G。;Skiba,N.V.,纳米晶体材料中变形特殊晶界结构处的细长纳米级空隙,材料学报,59678-685,(2011)
[40] Pei,Y.T。;加尔文,D。;De Hosson,J.T.M.,tic/a-C:H复合涂层的纳米结构和性能,材料学报,534505-4521,(2005)
[41] Romanov,A.E.,《固体向错的力学和物理》,《欧洲力学杂志A-固体》,22,727-741,(2003)·Zbl 1032.74514号
[42] A.E.罗曼诺夫和V.I.弗拉迪米洛夫(1992)。摘自:Nabrro,F.R.N.(编辑),《固体中的位错》(第9卷,第191-402页)。阿姆斯特丹。
[43] Rybin,V.V.,《金属的大塑性变形和断裂》(1986),莫斯科冶金
[44] 希奥茨,J。;Canel,L.M。;Carlsson,A.E.,裂纹尖端几何形状对位错发射和解理的影响:提高延性的可能途径,《物理评论》B,55,6211-6221,(1997)
[45] Sen博士。;Thaulow,C。;Schieffer,S.V.公司。;科恩,A。;Buehler,M.J.,硅单晶中裂纹解理到位错发射转变的原子研究,《物理评论快报》,104,235502,(2010)
[46] 宋,H.P。;方,Q.H。;刘永伟,《螺位错与界面钝裂纹和锐裂纹的相互作用》,工程断裂力学,761603-1613,(2009)
[47] 宋,H.P。;方,Q.H。;Liu,Y.W.,半椭圆钝裂纹尖端裂纹附近楔形向错偶极子的弹性行为,中国物理B,19056102,(2010)
[48] 瓦利耶夫,R.Z。;Islam galiev,R.K。;Alexandrov,I.V.,《严重塑性变形产生的大块纳米结构材料》,材料科学进展,45,103-189,(2000)
[49] Wang,G.F。;冯克强。;Wang,T.J。;Gao,W.,I型和III型裂纹近端应力的表面效应,应用力学杂志,75,011001,(2008)
[50] 吴女士。;周,K。;Nazarov,A.A.,《向斜三重结处的裂纹形核》,《物理评论》B,76,134105,(2007)
[51] 杨,F。;Yang,W.,晶粒度极小的纳米晶金属中的裂纹增长与钝化,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57,305-324,(2009)·Zbl 1177.74340号
[52] Yu,M。;刘永伟。;宋,H.P。;Xie,C.,压电螺位错与椭圆非均匀共焦椭圆钝裂纹之间的电弹性相互作用,理论与应用断裂力学,54,156-165,(2010)
[53] Zhang,X.、Jeffrey,R.和Mai,Y.W.(2004)。裂纹扩展方向相关性的自洽模型。在A.Atrens,J.N.Boland,R.Clegg,J.R.Griffiths,结构完整性和断裂国际会议(SIF'04)(第407-413页)。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54] Zhao,Y.X。;方,Q.H。;刘永伟。;Zhang,N.,楔形向错偶极子与核壳纳米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界面效应,欧洲力学杂志A-固体,42,1-17,(2013)
[55] 周,K。;Nazarov,A.A。;Wu,M.S.,双晶纳米线中向错裂纹的连续和原子研究,物理评论B,73,045410,(2006)
[56] 周,K。;Nazarov,A.A。;Wu,M.S.,向斜纳米线中的竞争松弛机制:温度和尺寸效应,《物理评论快报》,98,035501,(2007)
[57] 周,K。;Nazarov,A.A。;Wu,M.S.,偏斜双晶纳米薄膜拉伸强度的原子模拟,哲学杂志,88,3181-3191,(2008)
[58] 周,K。;Wu,M.S.,具有不完美界面的hcp双晶中向错偶极子的应力场,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8237-252,(2010)
[59] 周,K。;吴女士。;Nazarov,A.A.,向错三晶纳米线的弛豫,材料学报,56,5828-5836,(2008)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