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一宿主群体中两种病毒感染的动态及其对汉坦病毒的应用。 (英语) Zbl 1033.92029号

摘要:建立、分析并数值模拟了两种病毒感染宿主在人群中传播的(SI)流行病模型。该模型是一个由四个微分方程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易感个体的一个状态,感染单个病毒的个体的两个状态,一个垂直传播,另一个水平传播,以及感染这两种病毒的个人的第四个状态。假设具有密度依赖死亡率的一般增长函数。
对该模型的一个特殊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不存在共感染和完全交叉免疫。定义了几个阈值,用于确定宿主群体中一种或两种感染在平衡状态下的疾病确立和持续性。
该模型适用于感染棉鼠的汉坦病毒和沙粒病毒。汉坦病毒水平传播,而沙粒病毒垂直传播。通过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这两种疾病都可以维持在一个宿主群体内,在这个宿主群体中,个人既可以感染两种病毒,也可以感染一种病毒。

MSC公司:

92天30分 流行病学
34C60个 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定性研究与仿真
34D99型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
37N25号 生物学中的动力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Ewald,P.W.,《传染病的演变》(1994年),牛津大学:牛津大学,纽约牛津
[2] 米尔斯,J.N。;Childs,J.E.,《啮齿动物蓄水池的生态学研究:它们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突发感染》。数字化信息系统。,4, 529 (1998)
[3] Mills,J.N。;Yates,T.L。;Ksiazek,T.G。;彼得斯,C.J。;Childs,J.E.,《美国西南部汉坦病毒库群的长期研究:理论基础、潜力和方法》,《新兴感染》。数字化信息系统。,5, 1, 95 (1999)
[4] Mantooth,S.J。;Milazzo,M.L。;R.D.布拉德利。;Hice,C.L。;杰拉尔多,C。;泰什·R·B。;Fulhorst,C.F.,德克萨斯州啮齿动物相关汉坦病毒的地理分布,J.Vector Ecol。,2000年12月1日
[5] 富尔斯特,C.F。;Charrel,R.N。;南卡罗来纳州韦弗。;Ksiazek,T.G。;R.D.布拉德利。;Milazzo,M.L。;泰什·R·B。;Bowen,M.D.,美国西南部白水阿罗约病毒的地理分布和遗传多样性,Emerg.Infect。数字化信息系统。,7, 3, 403 (2001)
[6] 富尔斯特,C.F。;Bennett,S.G。;Milazzo,M.L。;Murray,H.L。;韦伯,J.P。;卡吉马特,M.N.B。;Bradley,R.D.,熊谷病毒:一种与加州小鼠自然相关的沙粒病毒(鹿鼠),突发感染。数字化信息系统。,717年8月7日(2002年)
[7] Schmaljohn,C。;Hjelle,B.,《汉坦病毒:一个全球疾病问题》,《新兴传染病》。数字化信息系统。,1995年3月2日(1997年)
[8] Childs,J.E。;Peters,C.J.,沙眼病毒及其宿主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Salvato,M.S.,《沙眼病毒科》(1993年),阻燃:阻燃纽约),331
[9] 玻璃,G.E。;利文斯顿,W。;Mills,J.N。;Hlady,W.G。;Fine,J.B。;比格勒,W。;可口可乐,T。;弗雷泽,D。;阿瑟利,S。;罗林,体育。;Ksiazek,T.G。;彼得斯,C.J。;Childs,J.E.,黑河管病毒感染Sigmodon hispidus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南部,Am.J.Trop。医学Hyg。,59, 699 (1998)
[10] Khan,A.S。;Gaviria,J.M。;罗林,体育。;Hlady,W.G。;Ksiazek,T.G。;阿姆斯特朗,L.R。;格林曼,R。;拉夫科夫,E。;Kolber,M。;阿纳波尔,H。;Sfakianaki,E.D。;Nichol,S.T。;彼得斯,C.J。;Khabbaz,R.F.,《佛罗里达州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与新发现的黑溪运河病毒的相关性》,《美国医学杂志》,100,46(1996)
[11] 匿名,与新世界竞技场病毒相关的致命疾病-加利福尼亚州,1999-2000,MMWR,49,31709(2000)
[12] Abramson,G。;Kenkre,V.M。;叶茨,T.L。;Parmenter,R.R.,汉坦病毒流行中的传播感染波,公牛。数学。《生物学》,65,519(2003)·兹比尔1334.92386
[13] 索瓦吉,F。;Langlais,M。;约科兹,N.G。;Pontier,D.,《模拟银行田鼠波动种群中的汉坦病毒:间接传播对病毒持久性的作用》,J.Anim。经济。,72, 1 (2003)
[14] Ackleh,A.S。;Allen,L.J.S.,传染病模型中病原体的竞争排斥和共存,J.Math。《生物学》,第14期,第153页(2003年)·Zbl 1023.92022号
[15] 安德烈森,V。;林,J。;Levin,S.A.,《赋予部分交叉免疫的共循环流感菌株的动力学》,J.Math。生物学,35825(1997)·Zbl 0874.92023号
[16] 安德烈森,V。;Pugliese,A.,密度依赖性宿主死亡率诱导的病原体共存,J.Theor。生物学,177159(1995)
[17] Bremermann,H.J。;Thieme,H.R.,《病原体毒力的竞争排除原则》,J.Math。《生物学》,27179(1989)·Zbl 0715.92027号
[18] (Castillo-Chavez,C.,《艾滋病流行病学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艾滋病流行病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生物数学讲义,第83卷(1989年),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682.00023号
[19] 卡斯蒂略-查韦斯,C。;Hethcote,H.W。;安德烈森,V。;莱文,S.A。;Liu,W.M.,具有年龄结构、比例混合和交叉免疫的流行病学模型,J.Math。《生物学》,27,233(1989)·Zbl 0715.92028号
[20] 卡斯蒂略-查韦斯,C。;黄,W。;Li,J.,《女性易感性对性病多病原体菌株共存的影响》,J.Math。《生物学》,35,503(1997)·Zbl 0878.92023号
[21] 库尚,F。;Suppo,C。;弗罗蒙特,E。;Bouloux,C.,一个猫群中两种猫逆转录病毒(FIV和FeLV)的动力学,Proc。罗伊。Soc.伦敦。B.,264785(1997)
[22] 道斯,J.H.P。;Gog,J.R.,《多病株模型中振荡动力学的开始》,J.Math。《生物学》,45,471(2002)·兹比尔1019.92019
[23] Esteva,L。;Vargas,C.,登革热病毒不同血清型的共存,J.Math。《生物学》,46,31(2003)·Zbl 1015.92023号
[24] Z.Feng。;Velasco-Hernández,J.X.,登革热向量-宿主模型中的竞争排斥,J.Math。《生物学》,35,523(1997)·Zbl 0878.92025号
[25] Getz,W.M。;Pickering,J.,《流行病模型:阈值和人口调节》,《美国国家》,121892(1983)
[26] Hochberg,M.E。;Holt,R.D.,竞争性寄生虫的共存I,跨物种感染的作用,《美国国家》,136,517(1990)
[27] 莱文,S.A.,《共同体均衡与稳定性,以及竞争排斥原则的延伸》,《美国国家》,104,413(1970)
[28] 莱文,S.A。;Pimentel,D.,《寄生宿主系统中中间速率增加的选择》,《美国国家》,117,308(1981)
[29] Lipsitch,M。;Nowak,M.A.,《性传播艾滋病毒/艾滋病毒力的演变》,J.Theor。生物学,174427(1995)
[30] 五月,R.M。;Nowak,M.A.,《超感染、集合种群动力学和毒力进化》,J.Theor。生物学,170,95(1994)
[31] 五月,R.M。;Nowak,M.A.,《复合感染和寄生虫毒力的进化》,Proc。罗伊。Soc.伦敦。B、 261209(1995)
[32] 莫斯克拉,J。;Adler,F.R.,《毒力的进化:共同感染和重叠感染的统一框架》,J.Theor。生物学,195,293(1998)
[33] Nowak,医学硕士。;May,R.M.,《重叠感染与寄生虫毒力的进化》,Proc。罗伊。Soc.伦敦。B、 255、81(1994)
[34] Pugliese,A.,无法恢复的疾病的人口模型,J.Math。《生物学》,28,65(1990)·Zbl 0727.92023号
[35] Pugliese,A.,《关于寄生虫菌株的进化共存》,数学。生物科学。,177-178, 355 (2002) ·兹比尔0995.92036
[36] 布森伯格,S。;库克,K.,《垂直传播疾病:模型和动力学》(1993),《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兹比尔0837.2021
[37] Brauer,F.,疾病垂直传播和非线性人口动力学模型,数学。生物科学。,128, 13 (1995) ·兹比尔0832.92018
[38] Lipsitch,M。;Nowak,医学硕士。;艾伯特,D。;May,R.M.,《垂直和水平传播寄生虫的种群动态》,Proc。罗伊。Soc.伦敦。B.、260、321(1995)
[39] 安德森,R.M。;五月,R.M。;McLean,A.R.,《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可能造成的人口后果》,《自然》,33228(1988)
[40] 艾伦,L.J.S。;Cormier,P.J.,《环境驱动的动物流行病》,数学。生物科学。,131, 51 (1996) ·Zbl 0835.92027号
[41] 周,J。;Hethcote,H.W.,无免疫力疾病模型中的人口规模依赖性发病率,J.Math。生物学,32809(1994)·Zbl 0823.92027号
[42] Huigens,M.E。;幸运,R.F。;Klaassen,R.H.G。;Maas,M.F.P.M。;Timmermans,M.J.T.N。;Stouthamer,R.,《感染性孤雌生殖》,《自然》,405178(2000)
[43] Hethcote,H.W.,《一千零一个流行病模型》(Levin,S.A.,《数学生物学前沿》,《数学生物前沿》,生物数学讲义,第100卷(1994年),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504·Zbl 0819.92020号
[44] 德容,M。;O.迪克曼。;Heesterbeek,H.,感染的传播如何取决于人口规模?,(Mollison,D.,《流行病模型:它们的结构和与数据的关系》(1995),剑桥大学:剑桥大学),84·Zbl 0850.92042号
[45] Hethcote,H.W.,传染病数学,SIAM Rev.,42,599(2000)·Zbl 0993.92033号
[46] 安德森,R.M。;May,R.M.,宿主和寄生虫的共同进化,寄生虫学,85,411(1982)·Zbl 0529.92014号
[47] Antia,R。;莱文,B.R。;May,R.M.,《Within-host种群动态与微小寄生虫毒力的进化和维持》,《美国国家》,144,457(1994)
[48] 安德森,R.M。;May,R.M.,《人类传染病:动力学和控制》(1992),牛津大学:牛津大学
[49] Andreasen,V.,年龄结构宿主群体的疾病调节,Theor。流行音乐。《生物学》,36,214(1989)·Zbl 0688.92009号
[50] Busenberg,S.N.(北卡罗来纳州布森伯格)。;哈德勒,K.P.,《人口学与流行病》,数学。生物科学。,101, 63 (1990) ·Zbl 0751.92012号
[51] van den Driessche,P。;Watmough,J.,疾病传播分区模型的繁殖数和亚阈值地方病平衡,数学。生物科学。,180, 29 (2002) ·Zbl 1015.92036号
[52] Busenberg,S。;van den Driessche,P.,《不同规模人群中疾病传播模型的分析》,J.Math。《生物学》,28,257(1990)·Zbl 0725.9202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