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选择中的概率、模糊和粗糙概念。 (英语) Zbl 0943.90588号

摘要:我们讨论了如何通过对基本假设和问题表述进行合理的修改,基本上通过引入概率型、模糊型和粗糙型的不精确性,来缓解社会选择中固有的不一致性和负面结果(关于意见聚合)。首先,我们简要讨论了概率投票,以及模糊偏好关系和模糊多数的使用。然后,在主要部分中,我们继续使用Pawlak的粗糙集理论分析投票方案的关键属性。在这个框架中,我们还讨论了两个投票方案之间距离的概念。最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如何组合不同类型的不精确性这一难题,并特别考虑了空间投票游戏中粗糙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组合。

MSC公司:

90B50型 管理决策,包括多个目标
91B14号机组 社会选择
91B12号机组 投票理论
91B06型 决策理论
91B10型 组首选项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罗,K.J.,《社会选择个人价值观》(1963年),威利出版社:威利纽约·Zbl 0984.91513号
[2] Barbera,S.,《概率框架下的多数和位置投票》,《经济研究评论》,46,379-389(1979)·Zbl 0413.90003号
[3] Coughlin,P.,概率投票政策提案的帕累托最优性,公共选择,39427-433(1982)
[4] Downs,A.,《民主的经济理论》(1957),《哈珀与罗:哈珀和罗纽约》
[5] Enelow,J.M。;Hinich,M.J.,《投票的空间理论:导论》(1984),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1156.91303号
[6] Fedrizzi,M。;Kacprzyk,J。;Nurmi,H.,使用OWA(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模糊多数和模糊偏好下的共识度,控制与控制论,2271-80(1993)·Zbl 0800.90041号
[7] Fedrizzi,M。;Kacprzyk,J。;Nurmi,H.,《社会选择函数的差异:粗糙集方法》,(Eklund,P.;Mattila,J.,《芬兰的模糊性》,1993年。芬兰的模糊性,1993年,Abo Akademi,计算机科学和数学报告,Ser。B(1993)),第15号,芬兰图尔库
[8] 费尔德,S.L。;Grofman,B.,“不摇摆”规范和多数共识的潜力,《群体决策与谈判》(1994),即将出版
[9] 菲奥莉娜,M。;Plott,C.R.,《多数规则下的委员会决定:一项实验研究》,《美国政治科学评论》,72,575-597(1978)
[10] Gibbard,A.,《混合投票与机会的方案操纵》,《计量经济学》,45,665-681(1977)·Zbl 0365.90006号
[11] (Groves,Th.;Radner,R.;Reiter,S.,《信息、激励和经济机制》,Leonid Hurwicz荣誉论文(1987),巴兹尔·布莱克威尔:巴兹尔·布雷威尔牛津)
[12] Hinich,M.J.,《空间投票中的均衡:中间选民结果是一个伪影》,《经济理论杂志》,第16期,第208-219页(1977年)·Zbl 0397.90008号
[13] Intriligator,M.D.,《社会选择的概率模型》,《经济研究评论》,40553-560(1973)
[14] Intriligator,M.D.,选择的概率模型,数学社会科学,2157-166(1982)·Zbl 0479.90007号
[15] Kacprzyk,J.,通过语言量词实现模糊多数的群决策,第一部分:类似合意的汇集,第二部分:类似竞争的汇集,控制论与系统:国际期刊,16,131-144(1985),(第二部分)·Zbl 0602.90006号
[16] Kacprzyk,J.,模糊多数群决策,模糊集与系统,18105-118(1986)·Zbl 0604.90012号
[17] Kacprzyk,J。;Fedrizzi,M.,部分(模糊)偏好设置中共识的“软”测量,《欧洲运筹学杂志》,34116-325(1988)
[18] Kacprzyk,J。;Fedrizzi,M.,基于模糊逻辑和语言量词的“人类一致性”共识程度,《数学社会科学》,18275-290(1989)·Zbl 0685.90008号
[19] Kacprzyk,J。;Fedrizzi,M。;Nurmi,H.,模糊偏好和模糊多数下的群决策与共识,模糊集与系统,49,21-31(1992)·Zbl 0768.90003号
[20] Kelly,J.S.,《阿罗不可能定理》(1978),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462.90004号
[21] Kelly,J.S.,《社会选择理论》(1988),《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689.90002号
[22] McKelvey,R.D.,《正式投票模型中全球不敏感性的一般条件》,《计量经济学》,471085-1112(1979)·Zbl 0411.90009号
[23] McKelvey,R.D.,《社会选择的涵盖性、支配性和制度自由属性》,《美国政治科学杂志》,第30期,第283-315页(1986年)
[24] 梅里尔,S.,《使多候选人选举更加民主》(1988),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25] Nurmi,H.,多数投票博弈的模糊解,模糊集与系统,5187-198(1981)·Zbl 0451.90005号
[26] Nurmi,H.,概率投票,政治方法论,10,81-95(1984)
[27] Nurmi,H.,《比较投票制度》(1987),D.Reidel:D.Reidel Dordrecht
[28] Nurmi,H.,不同投票方案产生的结果差异,理论与决策,25193-208(1988)·Zbl 0646.90004号
[29] Nurmi,H.,《应用社会选择理论的推理模式》(Munier,B.R.;Shakun,M.F.,《妥协、谈判和群体决策》(1988),D.Reidel:D.Reidel Dordrecht)
[30] Nurmi,H.,《投票系统模拟评估》,《公共选择》,73,459-487(1992)
[31] Nurmi,H。;Fedrizzi,M。;Kacprzyk,J.,投票理论中的模糊概念,(Kacprzyk,J.;Fedrizzi,M.,使用模糊集和可能性理论的多人决策模型(1990),Kluwer:Kluwer-Dordrecht),43-52
[32] 努尔米,H。;Kacprzyk,J.,《群决策中的模糊竞赛及其解概念》,《欧洲运筹学杂志》,51,223-232(1991)·Zbl 0742.90009号
[33] Pawlak,Z.,《粗糙集》,《国际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杂志》,11,341-356(1982)·Zbl 0501.68053号
[34] Pawlak,Z.,《粗糙集:数据推理的理论方面》(Rough Sets:Theory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1991年),Kluwer:Kluwer-Dordrecht·Zbl 0758.68054号
[35] Pawlak,Z.,《冲突剖析》(1992),手稿·Zbl 1023.68677号
[36] Plott,C.R.,公理化社会选择理论:概述与解读,《美国政治科学杂志》,第20期,第511-596页(1976年)
[37] Richelson,J.,《社会选择功能的比较分析I,II,III:总结》,《行为科学》,24,355(1979)
[38] Riker,W.H.,《自由主义反对民粹主义》(1982年),W.H·弗里曼:W.H·弗里曼旧金山
[39] 斯科菲尔德,N.,《简单动态博弈的不稳定性》,《经济研究评论》,45575-594(1978)·Zbl 0401.90005号
[40] 施瓦茨,T.,《集体选择的逻辑》(1986),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纽约
[41] 斯特拉芬,P.D.,《投票理论的主题》(1980),博克豪泽:博克豪塞波士顿·Zbl 0456.9000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