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接触约束算法及其在杆和壳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 (英语) Zbl 0699.73079号

小结:本文讨论了一类非线性问题,其中稳定性和后屈曲行为与接触约束耦合。通过摄动拉格朗日公式引入接触条件。从这个公式导出了惩罚和拉格朗日乘子法。研究了这两种算法以及基于增广拉格朗日方法的算法。将所得的有限元公式应用于承受有限弹性挠度和旋转的梁和壳的结构问题。为了检查后屈曲行为,使用了弧长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单元公式的性能以及不同接触算法的比较。

MSC公司:

74A55型 摩擦理论(摩擦学)
74M15型 固体力学中的接触
74S30型 固体力学中的其他数值方法(MSC2010)
74G60型 分叉和屈曲
74B20型 非线性弹性
65K10码 数值优化和变分技术

软件:

Nike2D系列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巴瑟,K.J;Ramm,E。;Wilson,E.L.(1975):大变形动态分析的有限元公式。国际期刊方法编号。工程。9, 353-386 ·Zbl 0304.73060号 ·doi:10.1002/nme.1620090207
[2] Berg,A.(1983):Beiträge zur geometrisch nichtlinearen Theory und inkrementellen Finite-Element-Berechnung dünner elastischer Schalen。Forschungs-und研讨会。来自世界机械制造业。汉诺威,Nr.F 83/2
[3] Crisfield,M.A.(1981):一个快速、增量/迭代的解决方案?快速通过?。公司和结构。13, 55-62 ·Zbl 0479.73031号 ·doi:10.1016/0045-7949(81)90108-5
[4] Fried,I.(1985):旋转弹性薄壳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压缩机。方法。申请。机械。48283-299·doi:10.1016/S0045-7825(85)80003-7
[5] Fortin,M。;Glowinski,R.(1983):增广拉格朗日方法。阿姆斯特丹:北荷兰·Zbl 0525.65045号
[6] 吉尔,体育。;默里,W。;Wright,M.H.(1981):实用优化。伦敦:学术出版社·Zbl 0503.90062号
[7] 格洛温斯基,R。;Le Tallec,P;Vidrascu,M.(1985):求解无摩擦接触问题的增广拉格朗日技术-无限弹性。In: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Bergan,Bathe,Wunderlich(eds)。柏林,海德堡,纽约:施普林格
[8] Hallquist,J.O。;NIKE2D(1979):用于分析二维实体静态和动态响应的隐式有限变形有限元代码。报告。UCRL-52678,大学。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9] T.R.J.休斯;Taylor,R.L;Sackman,J.L;Curnier,A。;Kanoknukulchai,W.(1976):一类接触碰撞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压缩机。方法。申请。机械。工程师。8, 249-276 ·Zbl 0367.73075号 ·doi:10.1016/0045-7825(76)90018-9
[10] 休斯,T.J.R;泰勒,R.L;Kanoknukulchai,W.(1977):一种简单有效的板弯曲有限元。国际期刊方法编号。工程。11, 1529-1543 ·Zbl 0363.73067号 ·doi:10.1002/nme.1620111005
[11] Koiter,W.T.(1966):关于弹性薄壳的非线性理论。程序。科宁。内德·阿卡德。Wetenshap B69系列1-54
[12] Luenberger,D.G.(1984):线性和非线性规划。第二。编辑:雷丁,马萨诸塞州:Addison-Wesley·Zbl 0571.90051号
[13] 马尔库斯,D.S。;Hughes,T.R.J.(1978):混合有限元方法?简化和选择性集成技术:概念的统一。压缩机。方法。申请。机械。工程。15, 63-81 ·Zbl 0381.73075号 ·doi:10.1016/0045-7825(78)90005-1
[14] 努尔,A.K。;彼得斯,J.M。;Andersen,C.M.(1984):大范围非线性问题的混合模型和简化技术。压缩机。方法。申请。机械。工程。44, 67-89 ·doi:10.1016/0045-7825(84)90120-8
[15] 努尔奥米德,B。;Wriggers,P.(1986):求解接触问题的两级迭代方法。压缩机。方法。申请。机械。工程师。,54, 131-144 ·Zbl 0566.73094号 ·doi:10.1016/0045-7825(86)90122-2
[16] Oden,J.T.(1981):弹性接触问题的外部惩罚方法。In:结构力学中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Wunderlich,Stein,Bathe(编辑)。柏林,海德堡,纽约:施普林格·Zbl 0458.73067号
[17] Pietraszkiewicz,W.(1977):壳体非线性理论简介。棒球手套。Ruhr-Univers 10号机械师协会。波鸿
[18] Pietraszkiewicz,W.(1979):壳非线性理论中的有限旋转和拉格朗日描述。波兰科学院流体流动机械研究所。华沙:波兰科学·Zbl 0452.73078号
[19] Ramm,E.(1981):追踪极限点附近非线性响应的策略。In:结构力学中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Wunderlich,Stein,Bathe(编辑)。柏林,海德堡,纽约:施普林格·兹伯利0474.73043
[20] Reissner,E.(1969):关于旋转薄壁的有限对称偏转。J.应用。机械。变速器。ASME E系列36、267-270·Zbl 0183.53903号
[21] Riks,F.:(1972):牛顿法在弹性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J.应用。机械。39,1060-1066 ·Zbl 0254.73047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3422829
[22] Simo,J.C。;Wriggers,P。;Schweizerhof,K。;Taylor,R.L.(1984):涉及非弹性和单边约束的后屈曲分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SESM 84/15号代表·Zbl 0584.73045号
[23] Simmonds,J.G。;Danielson,D.A.(1972):有限旋转和应力函数向量的非线性壳理论。J.应用。机械。变速器。ASME E系列39 1085-1090·Zbl 0248.73043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3422833
[24] 斯坦因,E。;Wriggers,P.(1984):单边约束杆的稳定性,有限元解。公司和结构。19, 205-211 ·Zbl 0548.73055号 ·doi:10.1016/0045-7949(84)90220-7
[25] 厄普代克,D.P;Kalnins,A.(1972):弹性球壳和刚性板之间的接触压力。J.应用。机械。变速器。ASME E系列39,1110-1114·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3422838
[26] Wagner,W.(1985):在有限元Berechnungen von Durchschlag和Kontaktproblemen的基础上,几何理论不存在。Forschungs-und研讨会。aus dem Bereich der Mechanik der Universityät Hannover,Nr.F 85/2号
[27] Wempner,G.A.(1971):与固体非线性理论相关的离散近似。国际固体结构杂志。7, 1581-1599 ·Zbl 0222.73054号 ·doi:10.1016/0020-7683(71)90038-2
[28] Wessels,M.(1977):非理想状态下的Das statische and dynamicsche Durchschlag问题Kugelschale bei elastischer rotationssymmetricscher Verformung。棒球手套。汉诺威大学Statik研究所,编号23
[29] 瑞格斯,P。;Klee,K.-D.(1984):Zur Berechnung von Stäben unter nichtkonservativer Belastung mit Hilfe eines inkrementellen Arbeitsprinzipes。ZAMM 64,T322-T324
[30] Wriggers,P。;Nour-Omid,B.(1984):接触问题的解决方法,代表号UCB/SESM 84/09,Univers。加州伯克利·Zbl 0566.73094号
[31] Wriggers,P。;Simo,J.C.(1985):关于完全非线性接触问题切线刚度的注释。通信应用程序。方法数量。1, 199-203 ·Zbl 0582.73110号 ·doi:10.1002/cnm.1630010503
[32] 齐恩基维茨,O.C。;鲍尔,J。;Morgan,K.(1977):轴对称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单元。国际期刊方法编号。工程。11, 1545-1558 ·Zbl 0363.73072号 ·doi:10.1002/nme.162011100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