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查基于HMM的资产配置投资策略。 (英语) Zbl 1275.91121号

总结:我们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开发和分析投资策略。特别是,我们使用过滤技术来帮助投资者决定在给定时间将其所有投资基金分配给增长股或价值股。由于这允许投资者在增长股和价值股之间切换,我们将第一种策略称为切换投资策略。通过跟踪每种策略的假设投资组合的季度终端财富,将这种转换策略与纯粹投资于增长型或价值型股票的策略进行比较。使用罗素投资服务公司(Russell Investment Services)编制的1995-2008年罗素3000增长指数和罗素3000价值指数的数据集,我们发现转换策略的整体风险调整绩效优于单独投资其中一个指数的绩效。我们还考虑了第二种策略,即混合投资策略,该策略使投资者能够在给定风险规避水平的情况下,在增长股和价值股之间分配其投资的最佳比例。使用罗素3000增长和价值指数的相同数据集进行了数值演示。在14个区间内,与纯指数策略和混合策略相比,转换投资策略产生了最佳或次优夏普比率。并将HMM环境下混合投资策略的绩效与经典均值-方差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了使比较有效,我们为每个设置选择相同的风险规避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HMM框架内的混合投资策略在时间序列的5个区间内比标准均值-方差法给出的夏普比率更高。根据纳入HMM设置的策略计算出的随时间变化的权重更加稳定。仿真分析进一步表明,与纯策略和均值-方差策略相比,HMM策略具有更高的性能稳定性。

MSC公司:

91G10型 投资组合理论
60J20型 马尔可夫链和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在一般状态空间(社会流动、学习理论、工业过程等)上的应用
62亿02 马尔可夫过程:假设检验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arkowitz,投资组合选择,《金融杂志》第7期第77页-(1952年)·doi:10.2307/2975974
[2] Brock,《简单技术交易规则与股票收益的随机性》,《金融杂志》第47卷第1731页–(1992年)·doi:10.2307/2328994
[3] Gatev,《巴黎交易:相对价值套利规则的表现》,《金融研究评论》,第19页,第797页–(2006)·doi:10.1093/rfs/hhj020
[4] Alexander C Dimitriu A协整阿尔法:增强指数跟踪和长短市场策略2000
[5] Ang,《国际资产配置与制度变迁》,《金融研究评论》,第15页,1137–(2002)·doi:10.1093/rfs/15.4.1137
[6] Haussmann,《金融数学:AMS-IMS-SIAM金融数学夏季联合研究会议记录》,2003年6月22日至26日(2004年)
[7] Sass,部分信息下终端财富的优化:作为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漂移过程,《金融与随机》8 pp 553–(2004)·Zbl 1063.91040号 ·doi:10.1007/s00780-004-0132-9
[8] Asness,《风格时机:价值与增长》,《投资组合管理杂志》春季第50页–(2000)·doi:10.3905/jpm.2000.319724
[9] Fama,《股票和债券回报中的常见风险因素》,《金融经济学杂志》33页,第3页–(1993年)·Zbl 1131.91335号 ·doi:10.1016/0304-405X(93)90023-5
[10] Elliott,数学应用29(1995)
[11] Elliott,高斯噪声中观察到的马尔可夫链的精确自适应滤波器,Automatica 30 pp 1399–(1994)·Zbl 0823.93061号 ·doi:10.1016/0005-1098(94)90004-3
[12] Mamon,《资产价格动态的自适应信号处理与可预测性分析》,《信息科学》178,第203页–(2008)·Zbl 1130.91331号 ·doi:10.1016/j.ins.2007.05.021
[13] Guidolin,《多元制度转换下的资产配置》,《经济动态与控制杂志》31页3503–(2007)·Zbl 1163.91399号 ·doi:10.1016/j.jedc.2006.12.004
[14] Elliott,《隐马尔可夫模型在资产配置问题中的应用》,《金融与随机学》1第229页–(1997)·Zbl 0907.90022号 ·doi:10.1007/s00780050022
[15] 罗,隐藏马尔可夫驱动噪声下的多期资产配置,随机分析与应用25页1057–(2007)·Zbl 1125.60034号 ·doi:10.1080/07362990701543
[16] Elliott,投资组合选择方法,《商业和工业应用随机模型》,第19页,第1页–(2003年)·Zbl 1039.91022号 ·doi:10.1002/asmb.482
[17] Hansen,《非标准条件下的似然比检验:检验国民生产总值的Markov开关模型》,《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第7卷第61页–(1992年)·doi:10.1002/jae.3950070506
[18] Hansen,Erratum:非标准条件下的似然比检验:检验国民生产总值的Markov开关模型,《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第11卷第195页–(1996)·doi:10.1002/(SICI)1099-1255(199603)11:2<195::AID-JAE375>3.0.CO;2-2
[19] Garcia,《制度变迁下的实际利率分析》,《经济学与统计评论》78第111页-(1996)·doi:10.2307/210985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