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象和属性的组合概念的逻辑和本体框架。 (英语) Zbl 1333.68239号

摘要:为了形式化复杂的组合概念,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由属性和对象等基本概念组成的上层本体的逻辑框架。特别是,使用ISA和PART-OF关系不容易定义的本体不同成分(称为本体成分)被分为特征成分、时间成分和空间成分(例如,“红脸”和“今天”)。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一元二阶逻辑精确地建模这种本体构成;属性和对象表示为谓词,属性表示为谓词的谓词。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属性分类为高阶概念的新技术,并澄清了属性和对象的非法组合以及时间属性的唯一性。此外,我们的组合本体由一组RDF三元组描述,使用RDF模式中概念的元建模。

MSC公司:

68立方英尺 知识表示
68T27型 人工智能中的逻辑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http://www.w3.org/tr/owl-time。
[2] Baget,J.、Croitoru,M.、Gutierrez,A.、Leclère,M.和Mugnier,M.-L.,“rdf(s)和概念图之间的转换”,见Proc。第18届国际概念结构会议(ICCS 2010),LNCS,6208,第28-41页,Springer,2010。
[3] Bettini,C.、Jajodia,S.G.和Wang,S.X.,《数据库中的时间粒度、数据挖掘和时间推理》,Springer-Verlag New York,Inc.,美国新泽西州Secaucus,2000年·Zbl 0976.68049号
[4] Brickley,D.和Guha,R.V.,“RDF词汇描述语言1.0:RDF模式,W3C推荐”http://www.w3.org/tr/2004/rec-rdf-schema-20040210/,技术报告,2004年。
[5] 5 Chen,W.和Kifer,M.,《排序HiLog:高阶逻辑数据语言中的排序》。第五届数据库理论国际会议(ICDT'95),LNCS,893,第252-265页。斯普林格,1995年。
[6] Dershowitz,N.和Reingold,E.M.,《历法计算》,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年·Zbl 0894.01023号
[7] Grenon,P.和Smith,B.,“SNAP和SPAN:走向动态空间本体论”,《空间认知与计算》,第4、1期,第69-104页,2004年。
[8] Guarino,N.和Welty,C.,“属性的形式本体论”,见Proc。2000年第12届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第97-112页。
[9] Kaneiwa,K.,“带有谓词层次结构的顺序逻辑编程”,《人工智能》,158,2,pp.155-1882004·Zbl 1086.68026号
[10] Kaneiwa,K.和Mizoguchi,R.,《具有等级和刚性的本体知识库推理》。第九届知识表示与推理原则国际会议(KR2004),第278-288页,2004年。
[11] Kaneiwa,K.和Mizoguchi,R.,“元本体论的有序量化模态逻辑”,Proc。《使用分析表和相关方法进行自动推理国际会议》(TABLEAUX2005),第169-184页,LNCS,3702,Springer-Verlag,2005年·Zbl 1142.03339号
[12] Kaneiwa,K.和Mizoguchi,R.,“有序逻辑编程中使用本体论和规则的分布式推理”,《Web语义杂志》,2009年第7期,第3期,第252-270页。
[13] Gandon,F.和Schreiber,G.,“RDF 1.1 XML语法,W3C推荐”http://www.w3.org/TR/rdf-syntax-grammar网站/, 2014.
[14] Loux,M.J.和Zimmerman,D.编辑,《牛津形而上学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 Lowe,E.J.,《四类本体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Manzano,M.,“多门逻辑导论”,载于《多门逻辑及其应用》,第3-86页,约翰·威利父子出版社,1993年·Zbl 0781.03003号
[17] Masolo,C.、Borgo,S.、Gangemi,A.、Guarino,N.、Oltramari,A.和Schneider,L.,“Wonderweb可交付成果d17。基础本体和dolce本体的wonderweb库,2002年·Zbl 1019.68681号
[18] Materna,P.,“概念与对象”,《芬尼察哲学学报》,631997·Zbl 1321.03017号
[19] Motik,B.,“关于OWL中元建模的特性”,《逻辑与计算杂志》,第17期,第4期,第617-637页,2007年·Zbl 1130.68095号
[20] Ohlbach,H.J.和Gabbay,D.M.,“日历逻辑”,《应用非经典逻辑杂志》,1998年8月4日·Zbl 0930.03017号
[21] Rosenkrantz,G.和Hoffman,J.,“物质的独立标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51,4,第835-853页,1991年。
[22] Smith,B.,“形式本体的基本概念”,载于《信息系统中的形式本体》,1998年。
[23] Tharp,L.H.,“一元逻辑的表征”,《符号逻辑杂志》,第38期,第3期,第481-488页,1973年·Zbl 0275.020155号
[24] Welty,C.和Andersen,W.,“走向本体清理2.0:刚性框架”,《应用本体》,第1期,第107-116页,2005年。
[25] Welty,C.和Guarino,N.,“支持分类关系的本体论分析”,《数据与知识工程》,第39、1页,第51-74页,2001年·Zbl 0984.6818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