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推断总体效果的最优交叉设计。 (英语) Zbl 1465.62139号

摘要:交叉设计涉及两种类型的治疗效果,一种是直接效果,另一种是遗留效果,有几个优化结果可分别用于推断这两种效果。然而,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推荐一种长期使用的单一治疗方法。当这种治疗被多次使用时,在任何时间段对受试者的影响将是其直接影响和遗留影响的总和,因此,在设计的实验阶段,重要的是研究总和相同处理的直接影响和遗留影响,即总效应。对于这种总体效果的最佳设计,我们知之甚少。在本文中,我们获得了具有两个周期和相关误差的非圆模型下总效应的普遍最优设计。在此背景下,我们还报告了一些高效的设计。

MSC公司:

62K20型 响应面设计
62B10型 信息理论主题的统计方面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fsarinejad,K。;Hedayat,A.S.,具有自携带效应和混合携带效应模型的重复测量设计,J.Statist。计划。推理,106449-459(2002)·兹比尔1127.62392
[2] 阿米蒂奇,P。;Hills,M.,《两阶段交叉试验》,《统计学家》,16563-568(1982)
[3] Bailey,R.A。;Druilhet,P.,《全效应邻域平衡设计的最优性》,《统计年鉴》。,32, 1650-1661 (2004) ·Zbl 1045.62074号
[4] 巴克,N。;Hews,R。;Huitson,A。;Poloniecki,J.,两阶段交叉试验,公牛队。申请。统计人员。,9, 67-116 (1982)
[5] Bose,M。;Dey,A.,《最佳交叉设计》(2009),《世界科学:新泽西世界科学》
[6] Bose,M。;Stufken,J.,《当遗留效应与直接效应成比例时的最佳交叉设计》,J.Statist。计划。Inf.,137,3291-3302(2007)·Zbl 1119.62071号
[7] Carrier,K.C。;Huang,R.,《两种治疗临床试验的交叉设计》,J.Statist。计划。Inf.,87,125-134(2000)·Zbl 0976.62072号
[8] Carrier,K.C。;Reinsel,G.C.,《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的最佳两周期重复测量设计》,Biometrika,80,924-929(1993)·Zbl 0797.62061号
[9] Cheng,C.S。;Wu,C.F.J.,平衡重复测量设计,Ann.Statist。,8, 1272-1283 (1980) ·Zbl 0461.62064号
[10] Grizzle,L.E.,《两阶段转换设计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生物统计学》,21467-480(1965)
[11] Hedayat,A.S。;Afsarinejad,K.,《重复测量设计》,Ann.Statist。,6, 619-628 (1978) ·兹伯利0395.62056
[12] Hedayat,A.S。;Yang,M.,《用于比较测试处理和对照处理的高效交叉设计》,《离散数学》。,306, 3112-3124 (2006) ·Zbl 1101.62062号
[13] 赫达亚特,A.S。;赵伟,最优两周期重复测量设计,统计年鉴。,18, 1805-1816 (1990) ·Zbl 0714.62067号
[14] 希尔斯,M。;Armitage,P.,《两阶段交叉临床试验》,英国临床杂志。药理学。,8, 7-20 (1979)
[15] 琼斯,B。;Kenward,M.G.,《交叉试验的设计与分析》(2003),查普曼和霍尔:查普曼与霍尔伦敦·兹比尔1103.62108
[16] Kempton,R.A.,《农业试验中的干扰》(1991年),Proc。生物识别学会第二届会议:议事录。津巴布韦哈拉雷生物识别学会第二次会议
[17] Kempton,R.A.,《地块之间的干扰》(Kempton、R.A.;Fox,P.N.,《植物品种评估的统计方法》(1997),查普曼和霍尔:查普曼与霍尔伦敦),101-116
[18] Kiefer,J.,广义youden设计的构造和优化,(Srivastava,J.N.,《统计设计和线性模型调查》(1975),333-353·Zbl 0313.62057号
[19] Kunert,J.,《循环遗留效应平衡设计》,Commun。统计人员。理论。方法。,13, 2665-2671 (1984) ·Zbl 0565.62048号
[20] Kunert,J.,《两种治疗的交叉设计和相关误差》,《生物统计学》,78,315-324(1991)·Zbl 0736.62065号
[21] 库内特,J。;Stufken,J.,《混合和自结效应下两种治疗的最佳交叉设计》,J.Amer。统计人员。协会,103,1641-1647(2008)·Zbl 1286.62067号
[22] 库什纳,H.B.,《最优重复测量设计:线性最优方程》,《统计年鉴》。,25, 2328-2344 (1997) ·Zbl 0894.62088号
[23] Kushner,H.B.,双治疗重复测量设计的最佳性和效率,Biometrika,84,455-468(1997)·Zbl 0942.62080号
[24] 拉斯卡,E。;梅斯纳,M。;Kushner,H.,存在遗留效应时的最佳交叉设计,生物统计学,391087-1918(1983)·Zbl 0532.62050号
[25] Lee,J。;Kim,B。;Park,S.,不完全数据下两序列两阶段交叉设计的平均生物等效性,J.Biol。药物统计。,15, 857-867 (2006)
[26] Lui,K.,《交叉设计:测试、估算和样本量》(2016),John Wiley,Ltd:英国John Willey,Ltd
[27] Majumdar,D。;Dean,A.M。;Lewis,S.M.,在受试者辍学的情况下均匀平衡重复测量设计,统计学家。Sinica,18,235-253(2008)·Zbl 1137.62047号
[28] Matthews,J.N.S.,交叉设计的最新发展,国际。统计人员。修订版,56,117-127(1988)·Zbl 0646.62065号
[29] 马修斯,J.N.S。;Henderson,R.,《两阶段、双治疗交叉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缺失数据》,生物统计学,14626-638(2013)
[30] O'Neill,R.,《关于两阶段交叉设计及其在临床疗效试验中的适用性的报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咨询委员会的报告(1977年)
[31] Patterson,H.D.,《转换试验分析》,J.Agricultural。科学。,40, 375-380 (1950)
[32] Patterson,H.D.,《转换试验》,J.R.Stat.Soc.Ser。B、 13、256-271(1951)·Zbl 0045.22903号
[33] Pukelsheim,F.,《实验的优化设计》(1993),约翰·威利:约翰·威利纽约·Zbl 0834.62068号
[34] Ratkowsky,D.A。;M.,Evans。;Alldredge,J.R.,《交叉实验》。设计、分析和应用(1993),马塞尔·德克尔:马塞尔·戴克尔纽约
[35] 森,M。;Mukerjee,R.,交互作用下的最优重复测量设计,J.Statist。计划。Inf.,17,81-91(1987)·Zbl 0624.62077号
[36] Senn,S.,《AB/BA交叉:过去、现在和未来?》?,统计方法医学研究,3,303-324(1994)
[37] 沙阿·K·R。;Bose,M。;Raghavarao,D.,patterson设计的通用优化,Ann.Statist。,33, 2854-2872 (2002) ·Zbl 1084.62066号
[38] Stufken,J.,《最佳和有效重复测量设计的一些族》,J.Statist。计划。Inf.,27,75-83(1991)·Zbl 0716.62069号
[39] 威兰,A。;Pater,J.,Carryover和两阶段交叉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学,42,593-599(1986)
[40] 郑伟,比例模型的最优交叉设计,Ann.Statist。,41, 2218-2235 (2013) ·Zbl 1277.6219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