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数学软件总线。 (英语) 兹伯利0893.68036

摘要:数学软件总线是一种用于组合执行任何类型数学计算的异构系统的软件环境。这样的环境将通过灵活而强大的语义集成,通过与现有强大软件的接口,提供图形、编辑和计算工具的组合。逻辑和符号计算系统的通信和协作机制使我们能够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通过协作专门的软件包在数学中进行有效的计算。我们概述了解决数学问题时合作的必要性,并通过几个著名的例子说明了合作的优势。通过数学服务之间强大接口的一些实现,展示了数学软件总线及其体系结构的需求和要求。

MSC公司:

68N99型 软件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雅培,J。;van Leeuwen,A。;Strotmann,A.,《开放数学的目标》,《符号计算杂志》。(1995),提交。
[2] (Baader,F.;Schulz,K.U.,《组合系统的前沿》,《应用逻辑丛书3》(1996),Kluwer:Kluwer-Dordrecht)·Zbl 0885.00046号
[3] Ballarin,C。;霍曼,K。;Calmet,J.,《定理和算法:Isabelle和Maple之间的接口》,(Levet,A.H.M.,Proc.Int.Sym.on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ISSAC'95),ACM出版社。程序。国际符号。《符号和代数计算》(ISSAC’95),ACM出版社,纽约(1995),150-157·Zbl 0922.68080号
[4] Buchberger,B.,《数学:用计算机做数学?》?,(Miola,A.,符号计算系统设计进展,符号计算文本和专著(1996),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884.68059号
[5] Butler,G.,《计算机代数的软件体系结构:案例研究》(Calmet,J.;Limongelli,C.,《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128卷(1996),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77-286
[6] Calmet,J。;霍曼,K.,《分布式数学问题解决》(Proc.4th Bar-Ilan Sym.Found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SFAI'95)(1995),222-230
[7] 卡尔米特,J。;霍曼,K.,《逻辑和符号计算系统的通信与合作机制分类》(Baader,F.;Schulz,K.U.,《组合系统的前沿》,《应用逻辑丛书3》(1996年),Kluwer:Kluwer-Dordrecht),221-234·Zbl 0894.68087号
[8] 克拉克,E。;赵,X.,结合符号计算和定理证明:Ramanujan的一些问题,(Bundy,A.,自动演绎(CADE-12)。自动演绎(CADE-12),人工智能讲义,第814卷(199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758-763·Zbl 1433.68541号
[9] Dalmas,S。;加塔诺,M。;Sausse,A.,《分布式计算机代数:中央控制方法》,(Hong,H.,《并行符号计算》,并行符号计算,计算讲义,第5卷(1994),《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104-113
[10] Denzinger,J。;Fuchs,M.,《利用团队工作证明面向目标的方程定理》(Nebel,B.,《人工智能》(KI'94))。人工智能(KI'94),人工智能讲义,第861卷(199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343-354
[11] Giunchiglia,F。;佩奇亚里,P。;Talcott,C.,推理理论-面向开放机械化推理系统的体系结构,(Baader,F.;Schulz,K.U.,组合系统的前沿。组合系统的前沿,应用逻辑系列3(1996),Kluwer:Kluwer-Dordrecht),157-174·Zbl 0899.03022号
[12] 哈里森,J。;Théry,L.,用计算机代数系统扩展HOL定理证明器以推理实,(Joyce,J.J.;Seger,C.-J.H.,《高阶逻辑定理证明及其应用》,《计算机科学讲义》,第780卷(1993),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174-184
[13] Homann,K.,通过算法和逻辑服务合作解决符号数学问题,(论文(1997),卡尔斯鲁厄大学:卡尔斯鲁厄·英菲克斯大学),(德语)
[14] 霍曼,K。;Calmet,J.,《符号数学推理和计算的结构》,(Calmet,J.;Limongelli,C.,《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128卷(1996),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16-227
[15] Jackson,P.,《在构造型理论中探索抽象代数》,(Bundy,A.,自动演绎(CADE-12)。自动演绎(CADE-12),人工智能讲义,第814卷(199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590-604·Zbl 1433.68553号
[16] Kajler,N.,CAS/PI:计算机代数系统的可移植和可扩展接口,(符号和代数计算(ISSAC'92)(1992),ACM出版社:纽约ACM出版社),376-386·Zbl 0964.68587号
[17] 科伯,M。;科尔哈斯,M。;Sorge,V.,将计算机代数与证明规划相结合,(Calmet,J.;Limongelli,C.,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符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ISCO’96),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128卷(1996),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04-215
[18] 兰道尔,C。;Bellman,K.L.,《集成系统和交互空间》,(Baader,F.;Schulz,K.U.,《组合系统的前沿》,《应用逻辑系列》3(1996),Kluwer:Kluwer-Dordrecht),249-266
[19] Paulson,L.C.,Isabelle-一个通用定理证明者,(计算机科学讲稿,第828卷(1994),Springer:Springer-Berlin)·Zbl 0825.68059号
[20] 信息总线公司(Tibco),TP-TIB概述(1995),©Teknekron Software Systems Inc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