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简要综述。 (英语) Zbl 1328.93137号

综述:本文综述了混合系统和切换系统最优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首先总结使用不同问题表述的结果,然后探索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具体来说,基于切换的类型,我们关注两类重要的问题:内部强制切换(IFS)问题和外部强制切换(EFS)问题。对于IFS问题,我们主要研究分段仿射系统的最优控制技术。针对EFS问题,研究了两阶段优化、嵌入变换和切换LQR设计方法。对文献中的详细优化方法进行了讨论。

MSC公司: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例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49甲10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93B17号机组 转型

软件:

雅尔米普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tsaklis PJ(2000)混合系统专题:理论和应用。简要介绍混合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程序IEEE 88(7):879-887·doi:10.1109/JPROC.2000.871299
[2] Antsaklis PJ,Koutsoukos X D(2002)混合系统控制。物理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第三版,7:445-458·Zbl 1167.70326号
[3] Antsaklis PJ,Koutsoukos X D(2005)《混合系统:回顾和最新进展》。威利,第273-298页
[4] Antsaklis PJ,Nerode A(1998)《混合控制系统:特殊问题的介绍性讨论》。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3(4):457-460·Zbl 0944.93500号 ·doi:10.1109/TAC.1998.664148
[5] Antsaklis PJ,Koutsoukos X,Zayton J(1998)《复杂系统的混合控制:综述》。欧洲汽车杂志32:1023-1045
[6] Axelsson H,Wardi Y,Egerstedt M(2005a)交换系统的过渡时间优化。摘自:IFAC会议记录卷,第16卷。第453-458页·Zbl 1366.93345号
[7] Axelsson H,Wardi Y,Egerstedt M,Verriest E(2005b)切换系统过渡时间优化的可证明收敛算法。收录: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和欧洲控制会议论文集。第1397-1402页·Zbl 1367.93287号
[8] Axelsson H,Wardi Y,Egerstedt M,Verriest E(2008)混合动力系统最优模式调度的梯度下降法。最优化理论应用杂志136:167-186·Zbl 1141.49021号 ·doi:10.1007/s10957-007-9305-y
[9] Azuma S、Egerstedt M、Wardi Y(2006),基于输出的切换系统最佳定时控制。内容:混合系统:计算与控制,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第3927卷。施普林格,第64-78页·Zbl 1178.93070号
[10] Baotic M,Christophersen F,Morari M(2003a)具有线性性能指标的混合系统约束有限时间最优控制的一种新算法。In:欧洲控制会议。第3335-3340页·Zbl 1364.90338号
[11] Baotic M,Christophersen F J,Morari M(2003b)具有线性性能指标的混合系统的无限时间最优控制。In:诉讼。第42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3卷。第3191-3196页
[12] Baotic M,Christophersen F,Morari M(2006)具有线性性能指标的混合系统的约束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1(12):1903-1919·Zbl 1366.49029号 ·doi:10.1109/TAC.2006.886486
[13] Baric M,Grieder P,Baotic M,Morari M(2005)利用问题结构对pwa系统进行最优控制。摘自:IFAC世界大会,第16卷。第307-312页·Zbl 1139.49023号
[14] Baric M,Grieder P,Baotic M,Morari M(2008)具有多面体性能指标的pwa系统最优控制的有效算法。自动化44(1):296-301·Zbl 1139.4902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5.005
[15] Bemporad A、Morari M(1999a),《集成逻辑、动力学和约束的系统控制》。自动化35:407-427·兹比尔1049.93514 ·doi:10.1016/S0005-1098(98)00178-2
[16] Bemporad A,Morari M(1999b),《集成逻辑、动力学和约束的系统控制》。自动化35(3):407-427·Zbl 1049.93514号 ·doi:10.1016/S0005-1098(98)00178-2
[17] Bempoad A,Borrelli F,Morari M(2000a)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器:稳定性和分段线性显式形式。收录于: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2卷。第1810-1815页
[18] Bempoad A,Borrelli F,Morari M(2000b)混合系统的分段线性最优控制器。摘自:IEEE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190-1194页·兹比尔1366.49038
[19] Bempoad A,Ferrari-Trecate G,Morari M(2000c)分段仿射和混合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5(10):1864-1876·Zbl 0990.93010号 ·doi:10.1109/TAC.2000.880987
[20] Bemporad A,Borrelli F,Morari M(2002a)关于线性离散时间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律。参加:混合系统:计算与控制国际研讨会。第105-119页·Zbl 1046.49019号
[21] Bempoad A,Giua A,Seatzu C(2002b)连续切换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的迭代算法。In:诉讼。第六届离散事件系统国际研讨会。第335-340页·Zbl 1141.49021号
[22] Bempoad A,Giua A,Seatzu C(2002c)连续切换仿射系统最优控制的主从算法。摘自: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976-1981页·Zbl 1395.93001号
[23] Bempoad A,Giua A,Seatzu C(2002d)连续切换线性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器的综合。摘自: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3卷。第3182-3187页·Zbl 1395.93001号
[24] Bemporad A,Corona D,Giua A,Seatzu C(2003)线性混合自动机的最优状态反馈二次调节。摘自:2003年IFAC混合系统分析和设计会议记录。第407-412页
[25] Bengea SC,DeCarlo RA(2005),开关系统的最优控制。自动化41(1):11-27·兹比尔1088.49018
[26] Berkovitz L D(1974)最优控制理论。纽约州施普林格·Zbl 0295.49001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1-4757-6097-2
[27] Borrelli F,Baotic M,Bemporad A,Morari M(2003)离散时间混合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律的有效算法。摘自:IEEE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6卷。第4717-4722页·Zbl 1125.49310号
[28] Borrelli F,Baotic M,Bemporad A,Morari M(2005)离散时间线性混合系统约束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自动化41(10):1709-1721·Zbl 1125.49310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5.04.017
[29] Branicky MS,Mitter SK(1995)最优混合控制算法。摘自:第3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3卷。第2661-2666页·Zbl 0992.93052号
[30] Branicky MS,Borkar V S,Mitter SK(1998)混合控制的统一框架: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3(1):31-45·Zbl 0951.93002号 ·doi:10.1109/9.654885
[31] Caines P,Shaikh M(2006)《混合系统的最优区域算法:优化位置和控制计算的有效算法》,第3927卷。柏林施普林格/海德堡,第123-137页·Zbl 1178.93071号
[32] Caines PE,Shaikh MS(2005)混合系统计算和控制的最优区域算法:从指数复杂性到线性复杂性。摘自:IEEE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editerian控制与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1292-1297页·Zbl 1367.49024号
[33] Caldwell T,Murphey T(2012a)基于投影的切换系统优化:线搜索的绝对连续性。摘自:IEEE第51届决策与控制会议。第699-706页·Zbl 1133.93337号
[34] Caldwell T,Murphey T(2012b)线性时变切换系统的单积分优化。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7(6)·Zbl 1369.49043号
[35] Caldwell TM,Murphey T(2010)二阶开关时间优化的伴随方法。第4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2155-2162页·Zbl 0951.93002号
[36] Caldwell TM,Murphey T(2011)线性时变交换系统的单积分优化。In:美国控制会议。第2024-2030页·Zbl 1367.93291号
[37] Caldwell TM,Murphey T(2012c)基于投影的交换系统优化。In:美国控制会议。第4552-4557页·Zbl 1125.49310号
[38] Cassandras CG,Pepyne DL,Wardi Y(1998),具有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动力学的系统的最优控制。收录:第37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1卷。第7-12页·兹比尔1367.93287
[39] Cassandras CG,Pepyne DL,Wardi Y(2001),一类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6(3):398-415·Zbl 0992.93052号 ·doi:10.1109/9.911417
[40] Cho YC,Cassandras CG,Pepyne DL(2000)一类混合系统最优控制的前向算法。摘自: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1卷。第975-980页
[41] Christophersen F J,BaotićM,Morari M(2005)分段仿射系统的最优控制:动态规划方法。In:非线性有限维和无限维系统的控制和观测器设计Meurer T,Graichen K,Gilles ED(eds),第322卷,Springer-Verlag·Zbl 1075.49010号
[42] Corona D,Giua A,Seatzu C(2004a),自治混合自动机的最优反馈切换律。2004年IEEE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31-36页·Zbl 1049.93514号
[43] Corona D,Seatzu C,Giua A,Gromov D,Mayer E,Raisch J(2004b)切换仿射系统在安全性和活性约束下的最优混合控制。参加:IEEE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国际研讨会。第35-40页·Zbl 0990.93010号
[44] Das T,Mukherjee R(2008)最优切换线性系统。自动化44(5):1437-1441·Zbl 1283.4902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10.08
[45] Ding X,Wardi Y,Egerstedt M(2009a)切换系统的在线自适应最优定时控制。收录:第48届IEEE决策与控制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第5305-5310页·Zbl 1049.93514号
[46] Ding X,Wardi Y,Egerstedt M(2009b)切换模式动力系统的在线优化。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4(9):2266-2271·Zbl 1367.49024号 ·doi:10.1109/TAC.2009.2026864
[47] Egerstedt M,Wardi Y,Delmotte F(2003)切换动态系统中切换时间的最优控制。摘自:第42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卷。第2138-2143页·Zbl 1366.49029号
[48] Egerstedt M,Azuma S,Wardi Y(2006a)基于部分信息的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定时控制。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应用65(9):1736-1750·Zbl 1134.49014号 ·doi:10.1016/j.na.2005.07.045
[49] Egerstedt M,Wardi Y,Axelsson H(2006b)切换模式动力系统的过渡时间优化。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1(1):110-115·Zbl 1366.93345号 ·doi:10.1109/TAC.2005.861711
[50] Feng Z G,Teo K L,Rehbock V(2009)离散时间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离散填充函数方法。Optim Control应用方法30(6):585-593·doi:10.1002/oca.885
[51] Ferrari-Trecate G,Mignone D,Morari M(2002)混合系统的移动时域估计。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7(10):1663-1676·Zbl 1364.93768号 ·doi:10.1109/TAC.2002.802772
[52] Fotiou I,Beccuti A,Papafotiou G,Morari M(2006a)使用柱面代数分解的分段多项式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混合系统:计算和控制。第227-241页·Zbl 1178.49032号
[53] Fotiou I、Rostalski P、Parrilo P、Morari M(2006b)《使用代数几何方法的参数优化和最优控制》。国际J控制79(11):1340-1358·Zbl 1133.93337号 ·doi:10.1080/00207170600726592
[54] Giua A,Seatzu C,der Mee CV(2001a)切换自治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摘自:第40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3卷。第2472-2477页·Zbl 1165.90650号
[55] Giua A,Seatzu C,Mee CVD(2001b)用预先指定的有限序列切换的自治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收录:2001年IEEE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44-149页
[56] Goebel R,Sanfelice R,Teel A(2009)混合动力系统。IEEE控制系统29(2):28-93·Zbl 1395.93001号 ·doi:10.1109/MCS.2008.931718
[57] Gokbayrak K,Cassandras CG(2000a)混合系统最优控制的分层分解方法。摘自: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816-1821页·Zbl 0978.34012号
[58] Gokbayrak K,Cassandras CG(2000b)分层分解系统的混合控制器第三届混合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计算与控制。斯普林格·弗拉格,伦敦,117-129页·Zbl 0953.93007号
[59] Gonzalez H,Vasudevan R,Kamgarpour M,Sastry SS,Bajcsy R,Tomlin C(2010a)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一种数值方法。第4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7519-7526页·Zbl 1360.49023号
[60] Gonzalez H,Vasudevan R,Kamgarpour M,Sastry SS,Bajcsy R,Tomlin CJ(2010b)约束非线性切换动力系统最优控制的下降算法。在:第13届ACM混合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计算与控制,HSCC’10。第51-60页·Zbl 1360.49023号
[61] Görges D,Izák M,Liu S(2011)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和调度。IEEE变速器自动控制56(1):135-140·Zbl 1368.93341号 ·doi:10.1109/TAC.2010.2085573
[62] Hedlund S,Rantzer A(1999a)CDP Tool,用于混合系统优化控制的Matlab工具
[63] Hedlund S,Rantzer A(1999b)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摘自:第3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4卷。第3972-3977页
[64] Hedlund S,Rantzer A(2002),混合系统的凸动态规划。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7(9):1536-1540·Zbl 1364.90338号 ·doi:10.1109/TAC.2002.802753
[65] Imura J,van der Schaft A(2000)分段线性系统适定性的表征。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5(9):1600-1619·Zbl 0978.34012号 ·doi:10.1109/9.880612
[66] Johnson E,Murphey T(2009)时变非线性系统的二阶切换时间优化。参见:IEEE第48届决策与控制会议。第5281-5286页
[67] Johnson E,Murphey T(2011)非线性时变动态系统的二阶切换时间优化。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6(8):1953-1957·Zbl 1368.93282号 ·doi:10.1109/TAC.2011.2150310
[68] Kerrigan E,Mayne D(2002)带有界扰动的约束分段仿射系统的最优控制。摘自:2002年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552-1557页
[69] Kvasnica M、Grieder P、BaotićM多参数工具箱(MPT)。http://control.ee.ethz.ch/mpt/ ·Zbl 1135.93332号
[70] Lin H,Antsaklis P(2009)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镇定性:近期结果综述。IEEE自动变速器控制54(2):308-322·Zbl 1367.93440号 ·doi:10.1109/TAC.2008.2012009
[71] Lincoln B,Rantzer A(2006)《放松动态编程》。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1(8):1249-1260。doi:10.1010/TAC.2006.878720·Zbl 1366.90208号 ·doi:10.1109/TAC.2006.878720
[72] Lofberg J(2004)Yalmip:MATLAB中建模和优化的工具箱。In:CACSD会议记录
[73] Loxton R,Teo K,Rehbock V(2009)一类切换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4(10):2455-2460·Zbl 1367.93287号 ·doi:10.1109/TAC.2009.2029310
[74] Lunze J,Lamnabhi-Lagarigue F(2009)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手册。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1180.93001号
[75] Matveev AS,Savkin AV(2000)混合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博克豪泽,波士顿·Zbl 1052.93004号 ·doi:10.1007/978-1-4612-1364-2
[76] Mignone D,Ferrari-Trecate G,Morari M(2000)分段仿射和混合系统的稳定性和镇定:lmi方法。摘自: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2000年,第1卷。第504-509页·Zbl 0474.93039号
[77] Mojica Nava,E,Meziat R,Quijano N,Gauthier A,Rakoto-Ravalontsalama N(2008)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多项式方法。摘自:IFAC会议记录卷,第17卷。第7808-7813页·Zbl 1186.93035号
[78] Mojica-Nava E,Quijano N,Rakoto-Ravalontsalama N(2013)切换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的多项式方法。Int J鲁棒非线性控制早期访问·Zbl 1301.93087号
[79] Piccoli B(1999)混合优化的必要条件。摘自:第3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1卷。第410-415页
[80] Rantzer A(2006)交换系统中的松弛动态规划。IEE过程控制理论应用153(5):567-574·doi:10.1049/ip-cta:20050094
[81] Rantzer A,Johansson M(2000)分段线性二次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5(4):629-637·Zbl 0969.49016号 ·doi:10.1109/9.847100
[82] Riedinger P,Kratz F,Iung C,Zanne C(1999)混合系统的线性二次优化。在:第3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卷。第3059-3064页
[83] Roll J,Bempoad A,Ljung L(2004)通过混合整数规划识别分段仿射系统。自动化40(1):37-50·Zbl 1037.9302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3.08.006
[84] Savkin AV,Evans R J(2002)混合动力系统。博克豪泽,波士顿·Zbl 1015.93002号 ·doi:10.1007/978-1-4612-0107-6
[85] van der Schaft S(2000)混合动力系统简介。Springer-Verlag公司·Zbl 0940.93004号
[86] Seatzu C,Corona D,Giua A,Bemporad A(2006a)连续切换仿射系统的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1(5):726-741·Zbl 1366.49038号 ·doi:10.1109/TAC.2006.875053
[87] Seatzu C,Gromov D,Raisch J,Corona D,Giua A(2006b)安全性和活性约束下离散时间混合自动机的最优控制。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应用65(6):1188-1210·Zbl 1101.68667号 ·doi:10.1016/j.na.2005.12.024
[88] Sebastain Engell GF,Schnieder E(2002)混合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施普林格Verlag·Zbl 1003.93001号
[89] Shaikh M,Caines P(2003)关于混合系统的最优控制:轨迹、切换时间和位置调度的优化。内容:混合系统:计算与控制,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第2623卷。第466-481页·Zbl 1038.49033号
[90] Shaikh MS,Caines PE(2002)《关于混合系统的轨迹优化:固定时间表的理论和算法》。摘自: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1997年至1998年
[91] Sontag E(1981)非线性监管:分段线性方法。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26(2):346-358·兹伯利0474.93039 ·doi:10.1109/TAC.1981.1102596
[92] Sontag ED(1996)互联自动机和线性系统:离散时间的理论框架。摘自:DIMACS/SYCON混合动力系统研讨会论文集III:验证与控制:验证与控制。Springer-Verlag纽约公司,Secaucus,第436-448页
[93] Sussmann H J(2000)集值微分和混合最大值原理。摘自: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1卷。第558-563页·Zbl 1101.68667号
[94] Tabuada P(2009)混合系统的验证和控制。Springer-Verlag公司·Zbl 1195.93001号
[95] Wardi Y,Egerstedt M(2012)交换系统中最优模式调度的算法。In:美国控制会议。第4546-4551页
[96] Wardi Y,Ding X,Egerstedt M,Azuma S(2007)《切换模式系统的在线优化:算法和收敛特性》。第46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5005-5010页
[97] Wardi Y,Twu P,Egerstedt M(2010)切换系统的在线最佳定时控制。第4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第2137-2142页
[98] Wassim M Haddad VC,Nersesov SG(2006),脉冲和混合动力系统。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Zbl 1114.34001号
[99] Wei S,Uthaichana K,Zefran M,DeCarlo RA,Bengea S(2007)数值最优控制在非线性混合系统中的应用。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1(2):264-279·Zbl 1165.90650号 ·doi:10.1016/j.nahs.2006.10007
[100] Xu X,Antsaklis P(2000a)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方法。摘自: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822-1827页
[101] Xu X,Antsaklis P(2000b)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新结果和开放问题。摘自:IEEE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4卷。第2683-2687页
[102] Xu X,Antsaklis P(2002a)带状态跳跃的一般切换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的一种方法。摘自:第15届网络与系统数学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12页
[103] Xu X,Antsaklis P(2002b)切换自治系统的最优控制。在: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4卷。第4401-4406页
[104] Xu X,Antsaklis P(2002c)基于值函数直接微分的非线性优化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第75卷·Zbl 1039.93005号
[105] Xu X,Antsaklis P(2003)切换系统最优控制计算方法的结果和展望。在:第六届国际研讨会混合动力系统:计算与控制,第2623卷。施普林格,pp 540-550·Zbl 1038.49034号
[106] Xu X,Antsaklis P(2004a)基于切换瞬间参数化的切换系统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9(1):2-16·Zbl 1365.93308号 ·doi:10.1109/TAC.2003.821417
[107] Xu X,Antsaklis P(2004b)基于切换瞬间参数化的切换系统最优控制。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49(1):2-16·Zbl 1365.93308号 ·doi:10.1109/TAC.2003.821417
[108] Zhang P,Cassandras CG(2001)一类混合系统最优控制的改进前向算法。摘自:第40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第1235-1236页·Zbl 0978.34012号
[109] Zhang W,Hu J(2008a)关于离散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二次调节。In:混合系统:计算与控制,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Egerstedt M,Mishra B(eds),第4981卷,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Zbl 1144.49305号
[110] Zhang W,Hu J(2008b)离散时间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二次调节:数值方法。收录于:IEEE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4615-4620页
[111] Zhang W,Abate A,Hu J(2009a)切换lqr问题的有效次优解。在:IEEE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第1084-1091页·Zbl 1368.93341号
[112] Zhang W,Hu J,Abate A(2009b)关于离散时间切换lqr问题的值函数。IEEE Trans Autom Control 54(11):2669-2674·Zbl 1367.93291号 ·doi:10.1109/TAC.2009.203157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