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DNA解决有界Post对应问题。 (英语) Zbl 0951.68039号

摘要:DNA计算的理论研究包括设计实用实验,通过DNA操作解决各种计算问题。本文针对一个NP完全问题,即有界后对应问题,提出了一种DNA算法。该实验可用于测试几种标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程序在DNA计算中作为生物操作的可用性。

MSC公司:

2010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式(非确定性、并行、交互式、概率性等)
2005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型(图灵机等)(MSC2010)

关键词:

DNA运算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dleman,L.,组合问题解的分子计算,《科学》,2661021-1024(1994)
[2] L.Adleman,《关于构建分子计算机》,第一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AMS出版社,1996年,第1-21页。;L.Adleman,《关于构建分子计算机》,第一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AMS出版社,1996年,第1-21页。
[3] M.Amos,A.Gibbons,D.Hodgson,DNA计算的防错实现,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51-161页。;M.Amos,A.Gibbons,D.Hodgson,DNA计算的防错实现,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51-161页·Zbl 0919.68030号
[4] M.Arita,M.Hagiya,A.Suyama,用分子连接和旋转数据,Proc。1997 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第243-248页。;M.Arita,M.Hagiya,A.Suyama,用分子连接和旋转数据,Proc。1997 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第243-248页。
[5] M.Arita,A.Suyama,M.Hagiya,《分子哈密顿路径问题的启发式方法》,《遗传编程》1997:Proc。第二届Ann.Conf.(GP-97),Morgan Kaufmann,Los Altos,CA,出版。;M.Arita,A.Suyama,M.Hagiya,《分子哈密顿路径问题的启发式方法》,《遗传编程》1997:Proc。第二届Ann.Conf.(GP-97),Morgan Kaufmann,Los Altos,CA,出版中。
[6] Baum,E.,《构建比大脑大得多的联想记忆》,《科学》,268583-585(1995)
[7] E.Baum,D.Boneh,在DNA计算机上运行动态编程算法,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DIMACS系列,1999年第44卷,AMS出版社,第77-85页。;E.Baum,D.Boneh,在DNA计算机上运行动态编程算法,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DIMACS系列,1999年第44卷,AMS出版社,第77-85页·Zbl 0919.68041号
[8] Beaver,D.,《DNA计算》,J.Compute。生物学,2,1,1-8(1995)
[9] D.Beaver,通用分子计算机,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29-36页。;D.Beaver,通用分子计算机,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29-36页。
[10] D.Boneh,C.Dunworth,R.Lipton,使用分子计算机打破DES,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37-65页。;D.Boneh,C.Dunworth,R.Lipton,使用分子计算机打破DES,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37-65页。
[11] Boneh,D。;利普顿,R。;邓沃思,C。;Sgall,J.,《DNA的计算能力》,《离散应用》。数学。,71, 79-94 (1996) ·Zbl 0906.68071号
[12] R.Constable,H.Hunt,S.Sahni,《关于模式等价的计算复杂性》,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第74-201号报告,纽约州伊萨卡,1974年。;R.Constable,H.Hunt,S.Sahni,《论方案等价的计算复杂性》,第74-201号报告,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纽约州伊萨卡,1974年·Zbl 0447.68038号
[13] E.Csuhaj-Varju,R.Freund,L.Kari,G.Paun,基于剪接的DNA计算:普遍性结果。《第一届太平洋生物计算年会论文集》,夏威夷,1996年,L.Hunter,T.Klein主编,世界科学出版社。,新加坡,1996年,179-190年。;E.Csuhaj-Varju,R.Freund,L.Kari,G.Paun,基于剪接的DNA计算:普遍性结果。《第一届太平洋生物计算年会论文集》,夏威夷,1996年,L.Hunter,T.Klein主编,世界科学出版社。,新加坡,1996年,179-190年。
[14] R.Deaton、R.Murphy、J.Rose、M.Garzon、D.Franceschetti、S.Stevens,基于DNA的进化搜索实现,用于DNA计算的良好编码,Proc。1997年IEEE进化计算国际会议,印第安纳波利斯,第267-271页。;R.Deaton、R.Murphy、J.Rose、M.Garzon、D.Franceschetti、S.Stevens,基于DNA的进化搜索实现,用于DNA计算的良好编码,Proc。1997年IEEE进化计算国际会议,印第安纳波利斯,第267-271页·Zbl 0919.68044号
[15] C.W.Dieffenbach,G.S.Dveksler(编辑),《PCR引物:实验室手册》,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冷泉港,纽约,1995年,第581-621页。;C.W.Dieffenbach,G.S.Dveksler(编辑),PCR引物:实验室手册,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纽约冷泉港,1995年,第581-621页。
[16] 弗伦德,R。;卡里,L。;Paun,G.,《基于剪接的DNA计算:通用计算机的存在》,《计算系统理论》,32,69-112(1999)·Zbl 0914.68072号
[17] M.Garey,D.Johnson,《计算机与难治性》。《NP完备性理论指南》,弗里曼,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79年。;M.Garey,D.Johnson,《计算机与难治性》。《NP完备性理论指南》,弗里曼,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1979年·Zbl 0411.68039号
[18] Gifford,D.K.,《DNA计算之路》,《科学》,266993-994(1994)
[19] 瓜尼埃里,F。;弗利斯,M。;班克罗夫特,C.,《DNA添加》,《科学》,273,220-223(1996)
[20] M.Hagiya,M.Arita,《走向布尔值的并行评估和学习》(Towards parallel evaluation and learning of Boolean)(μ);M.Hagiya,M.Arita,走向布尔值的并行评估和学习\(μ\)
[21] Head,T.,《形式语言理论与DNA:重组行为的生成能力分析》,公牛。数学。《生物学》,49,737-759(1987)·Zbl 0655.92008号
[22] 头部,T。;Paun,G。;Pixton,D.,语言理论与遗传学。DNA重组提出的生成机制,(Rozenberg,G.;Salomaa,A.,《形式语言手册》,第2卷(1996),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95-360
[23] 霍普克罗夫特,J。;Ulmann,J.,《形式语言及其与自动机的关系》(1969),Addison-Wesley:Addison-Whesley Reading,MA·Zbl 0196.01701号
[24] N.Jonoska,S.Karl,道路着色问题的分子计算,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87-96页。;N.Jonoska,S.Karl,《道路着色问题的分子计算》,第二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87-96页·Zbl 0915.68061号
[25] N.Jonoska,S.Karl,DNA计算中的连接实验,Proc。1997年IEEE国际标准。进化计算会议,IN,第261-266页。;N.Jonoska,S.Karl,DNA计算中的连接实验,Proc。1997 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第261-266页。
[26] P.Kaplan,G.Cecchi,A.Libchaber,《分子计算:重复阿德曼实验》,NEC研究所技术报告,1995年。;P.Kaplan,G.Cecchi,A.Libchaber,《分子计算:重复阿德曼实验》,技术报告,NEC研究所,1995年。
[27] P.Kaplan,G.Cecchi,A Libchaber,基于DNA的分子计算:PCR中的模板-模板相互作用,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97-104页。;P.Kaplan,G.Cecchi,A Libchaber,基于DNA的分子计算:PCR中的模板-模板相互作用,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97-104页·兹比尔0915.68062
[28] Kari,L.,DNA计算:生物数学的到来,数学。智力。,19, 2, 9-22 (1997) ·Zbl 0942.68562号
[29] L.Kari,《从微型软件到生物软件:DNA计算》,Proc。BCEC’97(生物计算和应急计算)瑞典斯科夫德,世界科学,新加坡,第146-164页。;L.Kari,《从微型软件到生物软件:DNA计算》,Proc。BCEC’97(生物计算和应急计算)瑞典斯科夫德,世界科学,新加坡,第146-164页。
[30] 卡里,L。;Thierrin,G.,上下文插入\(/\)删除和可计算性,Inform。计算。,131, 1, 47-61 (1996) ·Zbl 0872.68038号
[31] L.Kari,G.Paun,G.Thierrin,S.Yu,《DNA计算和形式语言的十字路口:使用插入/删除系统表征递归可枚举语言》,第三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费城,1997年,DIMACS系列,第48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329-346页。;L.Kari,G.Paun,G.Thierrin,S.Yu,《DNA计算和形式语言的十字路口:使用插入/删除系统表征递归可枚举语言》,第三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费城,1997年,DIMACS系列,第48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329-346页·Zbl 0946.68084号
[32] J.Kendrew等人(编辑),《分子生物学百科全书》,布莱克威尔科学出版社,牛津,1994年。;J.Kendrew等人(编辑),《分子生物学百科全书》,布莱克威尔科学出版社,牛津,1994年。
[33] S.Kobayashi,T.Yokomori,G.Sampei,K.Mizobuchi,简单Horn子句计算的DNA实现,Proc。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1997年,第213-217页。;S.Kobayashi,T.Yokomori,G.Sampei,K.Mizobuchi,简单Horn子句计算的DNA实现,Proc。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1997年,第213-217页。
[34] T.Leete,M.Schwartz,R.Williams,D.Wood,J.Salem,H.Rubin,《大规模并行DNA计算:符号行列式的扩展》,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45-58页。;T.Leete,M.Schwartz,R.Williams,D.Wood,J.Salem,H.Rubin,《大规模并行DNA计算:符号行列式的扩展》,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45-58页·兹比尔0919.68028
[35] Lipton,R.,《硬计算问题的DNA解决方案》,《科学》,268542-545(1995)
[36] Q.Liu,Z.Guo,A.Condon,R.Corn,M.Lagally,L.Smith,DNA计算的表面方法,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23-132页。;Q.Liu,Z.Guo,A.Condon,R.Corn,M.Lagally,L.Smith,DNA计算的表面方法,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23-132页·兹比尔0919.68043
[37] Maniatis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纽约冷泉港出版社,1982年。;Maniatis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纽约冷泉港出版社,1982年。
[38] J.Oliver,《DNA计算:矩阵乘法》,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13-122页。;J.Oliver,《DNA计算:矩阵乘法》,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13-122页·Zbl 0919.68042号
[39] Paun,G.,《关于拼接操作的力量》,国际出版社。J.计算。数学。,59,27-35(1995年)·Zbl 0841.68068号
[40] Paun,G。;Salomaa,A.,基于剪接操作的DNA计算,数学。日本,43,3,607-632(1996)·Zbl 0852.68028号
[41] J.Reif,并行分子计算:模型和模拟,Proc。ACM交响乐团,第七届。《并行算法和架构》(SPAA’95),加州圣巴巴拉,1995年7月,第213-223页。;J.Reif,并行分子计算:模型和模拟,Proc。ACM交响乐团,第七届。《并行算法和架构》(SPAA'95),加州圣巴巴拉,1995年7月,第213-223页。
[42] J.Reif,《生物分子计算范式》,第一届非传统计算模型国际会议,新西兰奥克兰,1998年1月。出版于《非传统计算模型》,由C.S.Calude、J.Casti和M.J.Dinneen编辑,Springer出版社,1998年1月,第72-93、161页。;J.Reif,《生物分子计算范式》,第一届非传统计算模型国际会议,新西兰奥克兰,1998年1月。出版于《非传统计算模型》,由C.S.Calude、J.Casti和M.J.Dinneen编辑,Springer出版社,1998年1月,第72-93、161页。
[43] P.Rothemund,《图灵机器的DNA和限制性内切酶实现》,第一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75-119页。;P.Rothemund,《图灵机器的DNA和限制性内切酶实现》,第一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75-119页。
[44] S.Roweis,E.Winfree,R.Burgoyne,N.Chelyapov,M.Goodman,P.Rothemund,L.Adleman,DNA计算的基于粘贴的模型,第二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29页。;S.Roweis,E.Winfree,R.Burgoyne,N.Chelyapov,M.Goodman,P.Rothemund,L.Adleman,DNA计算的基于粘贴的模型,第二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29页·Zbl 0919.68027号
[45] 鲁宾,H.,《寻找DNA杀手应用》,《自然》,3656-658(1996)
[46] Salomaa,A.,《形式语言》(1973),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262.68025号
[47] 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第二版,1989年。;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第2版,1989年。
[48] N.Seeman等人,《多核苷酸的危险:设计和组装异常DNA结构之间的实验差距》,第二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215-233页。;N.Seeman等人,《多核苷酸的危险:设计和组装不寻常DNA结构之间的实验差距》,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215-233页·Zbl 0919.68035号
[49] W.Smith,体外和体内DNA计算机,第一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121-185页。;W.Smith,《体外和体内DNA计算机》,第一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121-185页。
[50] T.Yokomori,S.Kobayashi,《DNA-EC:基于等式检查的DNA计算模型》,第三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费城,1997年,DIMACS系列,第48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347-360页。;T.Yokomori,S.Kobayashi,《DNA-EC:基于等式检查的DNA计算模型》,第三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费城,1997年,DIMACS系列,第48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347-360页·Zbl 0941.68047号
[51] T.Yokomori,S.Kobayashi,C.Ferretti,《关于环状剪接系统的力量和DNA可计算性》,Proc。1997 IEEE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N,第219-224页。;T.Yokomori,S.Kobayashi,C.Ferretti,《关于环状剪接系统的力量和DNA可计算性》,Proc。1997年IEEE国际标准。进化计算会议,IN,第219-224页。
[52] R.Williams,D.Wood,《Exascale计算机代数问题与分子反应和复杂性理论的相互联系》,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第260-268页。;R.Williams,D.Wood,《Exascale计算机代数问题与分子反应和复杂性理论的相互联系》,第二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第260-268页。
[53] E.Winfree,《分子计算限制和非限制模型的复杂性》,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第27卷,1996年,AMS出版社,第187-198页。;E.Winfree,《分子计算限制和非限制模型的复杂性》,第一届DNA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187-198页。
[54] E.Winfree,《DNA退火和连接的计算能力》,第一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199-221页。;E.Winfree,《DNA退火和连接的计算能力》,第1届基于DNA的计算机DIMACS研讨会,普林斯顿,1995年,DIMACS系列,1996年第27卷,AMS出版社,第199-221页。
[55] E.Winfree,X.Yang,N.Seeman,《DNA自组装的通用计算:一些理论和实验》。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91-213页。;E.Winfree,X.Yang,N.Seeman,《DNA自组装的通用计算:一些理论和实验》。第二届DIMACS DNA计算机研讨会,普林斯顿,1996年,DIMACS系列,第44卷,1999年,AMS出版社,第191-213页·Zbl 0919.6803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