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出同步的并行前馈补偿:全分布式控制和不定拉普拉斯。 (英语) Zbl 1492.93168号

摘要:这项工作与使用并行前馈补偿器(PFC)解决异构代理的输出同步问题以及此方法可以提供的好处有关。具体来说,它解决了在使用扩散耦合相互作用的试剂上添加稳定PFC的问题。这种PFC的应用价值是双重的。首先,在需要考虑初始条件(如平均一致性和分布式优化)的情况下,无源短系统之间的输出同步需要全局信息来设计控制器,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证明了可以设计一个稳定的PFC来钝化无源短系统,而其输出随着输入趋于零而渐近消失。因此,这些系统之间的输出同步是通过完全分布式控制实现的,而不会改变最初的一致结果。其次,在有符号加权图的输出同步文献中,通常要求图Laplacian是半正定的,即对于无向图为(L\geq0),对于平衡有向图为[(L+L^T\geq0]。我们表明,PFC作为通信图的输出反馈,以增强对负权重边缘的鲁棒性。因此,即使相应的拉普拉斯算子不是正半定的,也可以在有符号加权平衡图上实现输出同步。

MSC公司:

93D50型 共识
93B70型 网络控制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北卡罗来纳州乔普拉。;Spong,M.W.,基于被动性的多智能体系统控制,(机器人控制进展(2006),Springer),107-134·Zbl 1134.93308号
[2] 维兰德,P。;塞普尔赫里,R。;Allgöwer,F.,《内部模型原理对于线性输出同步是必要且充分的》,Automatica,47,5,1068-1074(2011)·Zbl 1233.93011号
[3] 维兰德,P。;吴杰。;Allgöwer,F.,《关于扩散耦合系统的同步稳态和内部模型》,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58,10,2591-2602(2013)·Zbl 1369.93056号
[4] 曲,Z。;Simaan,M.A.,《网络异构系统协同控制和即插即用操作的模块化设计》,Automatica,50,9,2405-2414(2014)·Zbl 1297.93016号
[5] Isidori,A。;马可尼,L。;Casadei,G.,通过非线性调节理论实现异质非线性代理网络的鲁棒输出同步,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59,10,2680-2691(2014)·Zbl 1360.93549号
[6] 朱,L。;陈,Z。;Middleton,R.H.,异构非线性网络系统鲁棒输出同步的一般框架,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61,8,2092-2107(2016)·Zbl 1359.93423号
[7] 巴尔迪,S。;袁,S。;Frasca,P.,通过分布式模型参考自适应输出未知异构代理的同步,IEEE Trans。控制网络。系统。,6, 2, 515-525 (2018) ·Zbl 1515.93145号
[8] Bar-Kana,I.,《关于并行前馈和简化自适应控制》,IFAC Proc。第20卷,第2卷,第99-104页(1987年)·Zbl 0736.93042号
[9] Kim,H。;Kim,S。;Back,J。;垫片,H。;Seo,J.H.,稳定并联前馈补偿器的设计及其在同步问题中的应用,Automatica,64,208-216(2016)·兹比尔1328.93183
[10] 山下,S。;Hatanaka,T。;Yamauchi,J。;Fujita,M.,非紧凸成本函数的基于被动性的原对偶动力学推广,Automatica,112,第108712页,(2020)·兹比尔1430.93160
[11] Lombana,D.A.B。;Di Bernardo,M.,均匀和异构网络一致性的分布式PID控制,IEEE Trans。控制网络。系统。,2, 2, 154-163 (2014) ·Zbl 1370.93007号
[12] 马·D。;陈,J。;鲁·R。;Chen,J.,PID协议下一阶代理的精确延迟一致性余量,(2019年IEEE第58届决策与控制会议,2019年第58届IEEE决策与控制大会,CDC(2019),IEEE),54-59
[13] 李,Z。;段,Z。;陈,G。;Huang,L.,《多智能体系统与复杂网络同步的共识:统一观点》,IEEE Trans。电路系统。I.法规。爸爸。,57, 1, 213-224 (2009) ·Zbl 1468.93137号
[14] 起亚,S.S。;科尔特斯,J。;Martínez,S.,《通过离散时间通信的连续时间协调算法实现分布式凸优化》,Automatica,55,254-264(2015)·Zbl 1377.93018号
[15] Li,M。;Chesi,G。;Hong,Y.,联合连接平衡有向图上基于输入-前馈-辅助的分布式优化,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66,9,4117-4131(2021)·Zbl 1471.93209号
[16] 卢,J。;Tang,C.Y.,分布式凸优化的零梯度和算法:连续时间案例,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57,9,2348-2354(2012)·Zbl 1369.90122号
[17] Khalil,H.K.,非线性系统(2002),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Zbl 1003.34002号
[18] 塞普尔赫里,R。;扬科维奇,M。;Kokotovic,P.V.,《建设性非线性控制》(2012),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Zbl 1067.93500号
[19] Olfati-Saber,R。;传真:J.A。;Murray,R.M.,《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共识与合作》,Proc。IEEE,95,1,215-233(2007)·Zbl 1376.68138号
[20] Li,M。;苏·L。;Chesi,G.,通过无源性指数实现扩散耦合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共识,IEEE控制系统。莱特。,3, 2, 434-439 (2019)
[21] Altafini,C.,具有对抗性交互作用的网络共识问题,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58,4935-946(2012)·Zbl 1369.93433号
[22] 泽拉佐,D。;Bürger,M.,《关于不确定共识网络的鲁棒性》,IEEE Trans。控制网络。系统。,4, 2, 170-178 (2015) ·Zbl 1370.93038号
[23] 陈,Y。;孔,S.Z。;Georgiou,T.T.,关于具有负权重的图拉普拉斯算子的确定性:基于几何和被动的方法,(2016年美国控制会议。2016年美国控制会议,ACC(2016),IEEE),2488-2493
[24] 布朗斯基,J.C。;DeVille,L.,包含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的图的动力学谱理论,SIAM J.Appl。数学。,74, 1, 83-105 (2014) ·Zbl 1332.05086号
[25] Chen,W。;王,D。;刘杰。;陈,Y。;孔,S.Z。;巴沙尔,T。;Johansson,K.H。;邱,L.,《带符号拉普拉斯算子的谱性质与最终正性的关系》,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66,5,2177-2190(2021)·Zbl 07352140号
[26] 泽拉佐,D。;Bürger,M.,关于加权拉普拉斯算子的确定性及其与有效电阻的关系,(第53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2014),IEEE),2895-2900
[27] 穆克吉,D。;Zelazo,D.,加权有向图上一致性的稳健性,IEEE Trans。净值。科学。工程师,6,4,657-670(2018)
[28] 宋,Y。;希尔·D·J。;Liu,T.,基于网络的电力系统小扰动角稳定性分析,IEEE Trans。控制网络。系统。,5, 3, 901-912 (2017) ·Zbl 1511.93051号
[29] 丁·T。;博,R。;Yang,Y。;Blaabjerg,F.,负电抗对B矩阵确定性和直流潮流可行性的影响,IEEE Trans。智能电网,10,2,1725-1734(2017)
[30] Vidyasagar,M.,《大型互连系统的输入-输出分析:分解、良好性和稳定性》(1981),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0454.93002号
[31] 夏,M。;Rahnama,A。;王,S。;Antsaklis,P.J.,《利用钝化实现稳定性和性能的控制设计》,IEEE Trans。自动垫。控制,63,9,2987-2993(2018)·Zbl 1423.93349号
[32] Bao,J。;Lee,P.L.,《过程控制:被动系统方法》(2007),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33] Li,M。;山下,S。;Hatanaka,T。;Chesi,G.,《异构延迟分布式约束优化的平滑动力学》,IEEE控制系统。莱特。,4, 3, 626-631 (2020)
[34] Kim,S。;Kim,H。;后退,J。;垫片H。;Seo,J.H.,通过稳定前馈补偿器对SISO LTI系统进行钝化,(2011年第11届控制、自动化和系统国际会议(2011年),IEEE),107-111
[35] Kottenstette,N。;McCourt,M.J。;夏,M。;古普塔,V。;Antsaklis,P.J.,《关于线性系统中无源性、正实性和耗散性之间的关系》,Automatica,50,4,1003-1016(2014)·Zbl 1298.93180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