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旋翼飞机的鲁棒自适应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 (英语) Zbl 1527.93074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具有不确定参数和外部干扰的四旋翼飞机的飞行轨迹跟踪问题。结合模型结构,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可分为位置系统和姿态系统。首先,针对参数未知的位置系统,基于齐次系统理论和有限时间参数估计,设计了一些自适应有限时间位置跟踪控制器。对于姿态系统,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被视为集总扰动。基于齐次系统理论和滑模观测器,提出了一些自适应有限时间姿态控制器。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仿真结果,以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控制性能。
{©2021 John Wiley&Sons有限公司}

MSC公司: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D40型 有限时间稳定性
93磅12英寸 可变结构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ouabdallahS、MurrieriP、SiegwartR。室内微型四旋翼机的设计与控制。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2004:4393‐4398.
[2] 卡斯蒂略、洛扎诺、德苏尔。微型飞行器的建模和控制。施普林格-维拉格;2005
[3] AbdessameudA,TayebiA。垂直起降无人机的运动协调,工业控制进展。施普林格-维拉格;2013
[4] DydekZT、AnnaswamyAM、Lavretsky E。四旋翼无人机的自适应控制:带有飞行评估的设计权衡研究。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2013;21(4):1400‐1406.
[5] 利什曼J。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原理。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
[6] LimH、ParkJ、LeeD、KimHJ。构建您自己的四驱车:在无人驾驶飞行器上进行开源项目。IEEE机器人自动化杂志2012;19(3):33‐45.
[7] 安德森SB。V/STOL飞机技术的历史概述。D‐1060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技术备忘录;1981
[8] LozanoR FantoniI公司。欠驱动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施普林格-维拉格;2002
[9] YaoB、LuP、YangS、JiJ。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概述。航空武器。2020;27(1):9‐16.
[10] TayebiA,McGilvrayS。垂直起降四旋翼飞机的姿态稳定。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2006;14(3):562‐571.
[11] Zhang R、QuanQ、Cai K‐Y。受一类时变干扰的四旋翼飞机的姿态控制。IET控制理论应用。2011;5(9):1140‐1146.
[12] ZhaoK、ZhangJ、MaD、XiaY。具有未知扰动的四旋翼复合扰动抑制姿态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20;67(8):6894‐6903.
[13] PradoIAA、PereiraMDFV、deCastroDF、dosSantosDA、BalthazarJM。HJB多旋翼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最优控制器的实验评估。ISA事务。2018;77:188‐200.
[14] 王莉、中C、郭毅、吴毅、郭杰。存在SGCMG摩擦非线性的柔性航天器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国际J鲁棒非线性控制。2018;28(9):3324‐3341. ·Zbl 1396.93075号
[15] 费雷拉·德洛扎阿(Ferreira de LozaA)、里奥斯(RíosH)、罗萨莱斯(RosalesA)。通过滑模观察和识别对三自由度直升机进行稳健调节。J Frankl Inst.2012;349(2):700‐718. ·Zbl 1254.93039号
[16] TranX、OhH、KimI、KimS。通过基于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实现扑翼微型飞行器的姿态稳定。Aerosp科技公司。2018;76:386‐393.
[17] XuR,Özgünerü。一类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自动化。2008;44(1):233‐241. ·Zbl 1138.93409号
[18] IslamS、LiuPX、El SaddikA。具有扰动不确定性的四旋翼无人机鲁棒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5;62(3):1563‐1571.
[19] RaffoGV、OrtegaMG、RubioFR。四旋翼直升机的积分预测/非线性控制结构。自动化。2010;46(1):29‐39. ·Zbl 1214.93042号
[20] LiS、WangY、TanJ、ZhengY。四旋翼飞机的自适应RBFNNs/积分滑模控制。神经计算。2016;216:126‐134.
[21] RazmiH,AfshinfarS。基于神经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位置和姿态控制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Aerosp科技公司。2019;91:12‐27.
[22] 王X、YuX、LiS、LiuJ。受扰无人直升机复合块反推轨迹跟踪控制。Aerosp科技公司。2019;85:386‐398.
[23] HuaH、FangY、ZhangX、LuB。一种新的基于鲁棒观测器的四驱非线性轨迹跟踪控制策略。IEEE传输控制系统技术。2020https://doi.org/10.1109/TCST.2020.3024805 ·doi:10.1109/TCST.2020.3024805
[24] ShaoX、LiuN、LiuJ、WangH。通过输出反馈机制,模型辅助扩展状态观测器和基于动态表面控制的四驱轨迹跟踪。国际J鲁棒非线性控制。2018;28(6):2404‐2423. ·Zbl 1390.93179号
[25] BesnardL、ShtesselYB、LandrumB。通过滑模扰动观测器驱动的滑模控制器实现四电机车辆控制。J Frankl Inst.2012;349(2):658‐684. ·Zbl 1254.93038号
[26] 伯恩斯坦·巴特斯。齐次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1997年美国控制会议;4(4):2513‐2514.
[27] 伯恩斯坦·巴特斯。连续自治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SIAM J控制优化。2000;38(3):751‐766. ·Zbl 0945.34039号
[28] WangX、LiS、ShiP。双积分器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14;44(9):1518-1528。
[29] LiS、LiuH、DingS。使用有限时间反馈控制和干扰补偿的PMSM速度控制。Trans-Inst测量控制。2010;32(2):170‐187.
[30] DuH、WenG、ChengY、LüJ。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有界有限时间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21;68(3):2417‐2426.
[31] DuH、WenG、WuD、ChengY、LüJ。非线性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定时一致性。自动化。2020;113(108797):1‐11. ·Zbl 1440.93232号
[32] WangX、WangG、LiS。具有干扰的积分器链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有限时间优化。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20;65(12):5296‐5311·Zbl 07320100号
[33] WangX、WangG、LiS。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定时优化算法。自动化。2020;122(109289):1‐10. ·Zbl 1453.93013号
[34] DuH和LiS。使用齐次方法的航天器有限时间姿态稳定。制导控制动力学杂志。2012;35(3):740‐749.
[35] LuK、XiaY、FuM、YuC。具有驱动器故障和饱和约束的刚性航天器自适应有限时间姿态稳定。国际J鲁棒非线性控制。2016;26(1):28‐46. ·Zbl 1333.93209号
[36] LianS,MengW,LinZ,等。使用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的四旋翼自适应姿态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21https://doi.org/10.109/TIE.2021.3057015 ·doi:10.1109/TIE.2021.3057015
[37] 天B、崔杰、卢H、左Z、宗Q。四旋翼自适应有限时间姿态跟踪的实验和比较。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9;66(12):9428‐9438.
[38] DuH、LiS、QianC。航天器有限时间姿态跟踪控制及其在姿态同步中的应用。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11;56(11):2711‐2717. ·兹比尔1368.70036
[39] RíosH、FalcónR、GonzálezOA、DzulA。四电机鲁棒跟踪的连续滑模控制策略:实时应用。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9;66(2):1264‐1272.
[40] 王恩,邓Q,谢G,潘克思。四转子的混合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ISA事务。2019;第90:278-286页。
[41] 朱伟(ZhuW)、杜赫(DuH)、程毅(ChengY)、楚(ChuZ)。基于有限时间控制算法的四旋翼飞机悬停控制。非线性动力学。2017;88:2359‐2369. ·Zbl 1398.93259号
[42] ShiX、ZhangYA、Zhou D。指数坐标系下四转子的几乎全局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IEEE Trans-Aerosp电子系统。2017;53(1):91‐100.
[43] 赵B、仙B、张Y、张X。基于沉浸和不变性方法的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鲁棒自适应跟踪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5;62(5):2891‐2902.
[44] 左。带有指令滤波补偿的四转子轨迹跟踪控制设计。IET控制理论应用。2010;11(4):2343‐2355.
[45] 洪毅、徐毅、黄杰。机器人操纵器的有限时间控制。系统控制许可。2002;46(4):185‐200.
[46] 钱C,林伟。非线性系统全局强镇定的连续反馈方法。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01;46(7):1061‐1079. ·兹比尔1012.93053
[47] KhalilHK公司。非线性系统。第三版普伦蒂斯·霍尔;2002. ·Zbl 1003.34002号
[48] DuH、QianC、YangS、LiS。一类时变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收敛观测器的递归设计。自动化。2013;49(2):601‐609. ·Zbl 1259.93029号
[49] LiS、YangJ、ChenW、ChenX。不匹配不确定性系统的广义扩展状态观测器控制。IEEE Trans Ind Electron公司。2012;59(12):4792‐4802.
[50] WangX、WangG、LiS。受扰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有限时间优化。IEEE Trans Cybern公司。2020https://doi.org/10.109/TCYB.2020.2988490 ·doi:10.1109/TCYB.2020.2988490
[51] WangX、LiS、YuX、YangJ。具有不匹配干扰的领导-跟随高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主动抗干扰共识。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17;62(11):5795‐5801·Zbl 1390.93547号
[52] JorgeD、LeonidF、LevantA。机械系统的二阶滑模观测器。IEEE Trans Automat控制。2005;50(11):1785‐1789. ·Zbl 1365.93071号
[53] 库兹韦尔J。关于李亚普诺夫运动稳定性第二定理的反演。美国数学与社会翻译。1956;24(2):19-77·Zbl 0127.30703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