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裂纹圆形压电轴的III型应力/电场强度因子和奇异性分析。 (英文) 邮编:1183.74090

小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哈密顿公式确定边裂纹压电圆轴应力和电强度因子的新分析方法。裂纹尖端附近的奇异性用指数级数表示,可以有效地显示边界层效应。根据辛特征函数引入对偶向量,直接建立辛系统。级数的系数由裂纹面上的横向边界条件和外部几何域上的外部边界条件确定。强度因子由非零特征值解的前两个系数决定。给出了各种边界条件的数值例子。研究了影响强度因子的参数。

MSC公司:

74G70型 固体力学中的应力集中奇点
2015年1月74日 固体力学中的电磁效应
2005年7月70日 哈密尔顿方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eom,H.G.:两种不同压电材料之间的可渗透裂纹,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0,6669-6679(2003)·Zbl 1054.74039号 ·doi:10.1016/S0020-7683(03)00423-2
[2] Chen,B.J。;Liew,K.M。;Xiao,Z.M.:有限裂纹压电介质反平面问题的格林函数,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1,5285-5300(2004)·Zbl 1179.74039号 ·doi:10.1016/j.ijsolstr.2004.04.010
[3] Chen,T.H。;Chue,C.H。;Lee,H.T.:圆柱形极化压电楔顶点附近的应力奇异性,应用力学文献74,248-261(2004)·Zbl 1119.74399号 ·doi:10.1007/s00419-004-0347-4
[4] Chue,C.H。;Liu,W.J.:剪切载荷和固定接地边界条件下压电有限楔的反平面机电场,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4,2540-2552(2007)·Zbl 1122.74016号 ·doi:10.1016/j.ijsolstr.2006.08.006
[5] 顾奇。;Xu,X.S。;Leung,A.Y.T.:哈密顿系统在二维横观各向同性压电介质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学报,科学9,915-921(2005)·Zbl 1099.74512号 ·doi:10.1631/jzus.2005.A0915
[6] Hwu,C。;Ikeda,T.:《压电材料角部和裂纹的机电断裂分析》,《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5,5744-5764(2008)·Zbl 1239.74085号
[7] 石原,M。;Noda,N.:平面电气和反平面机械载荷下具有不均匀性和裂纹的压电弹性体,应用力学档案71,577-588(2001)·Zbl 0992.74062号 ·doi:10.1007/s004190100165
[8] Leslie,B.S。;Yael,M。;Lucy,S.:计算压电材料中不透水裂纹强度因子的M积分,工程断裂力学75,901-925(2008)
[9] Leung,A.Y.T。;Xu,X.S。;顾奇。;Leung,C.T.O。;Zheng,J.J.:用精确辛展开法研究二维横观各向同性压电介质中的边界层现象,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69,2381-2408(2007)·Zbl 1194.74072号 ·doi:10.1002/nme.1855
[10] Leung,A.Y.T。;Hu,J.D.:具有径向裂纹的圆环或空心圆柱体的II型应力强度因子,国际压力容器和管道杂志72149-156(1997)
[11] 刘伟杰。;Chue,C.H.:集中剪切力和自由电荷对下混合型边界条件下压电有限楔的电弹性分析,理论和应用断裂力学48,203-224(2007)
[12] Pak,Y.E.:压电材料中的裂纹扩展力,应用力学杂志57,647-653(1990)·Zbl 0724.73191号 ·doi:10.115/1.2897071
[13] Stroh,A.N.:《各向异性弹性中的位错和裂纹》,哲学杂志3,625-646(1958)·Zbl 0080.23505号 ·网址:10.1080/14786435808565804
[14] Shahani,A.R.:边裂纹圆轴、粘结楔、粘结半平面和dcb的III型应力强度因子,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0,6567-6576(2003)·Zbl 1057.74011号 ·doi:10.1016/S0020-7683(03)00435-9
[15] Wang,J.S。;Qin,Q.H.:压电楔辛模型及其在电弹性奇异性分析中的应用,哲学杂志87,225-251(2007)
[16] 王,X。;潘,E。;Feng,W.J.:具有耦合应力和电场梯度效应的压电材料的反普兰格林函数和裂纹,欧洲力学杂志A/固体27,478-486(2008)·Zbl 1154.74340号 ·doi:10.1016/j.euromechsol.2007.09.005
[17] 王义杰。;Gao,C.F.:压电固体圆孔边缘产生的III型裂纹,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5,4590-4599(2008)·Zbl 1169.74556号 ·doi:10.1016/j.ijsolstr.2008.04.001
[18] Xu,X.S。;顾奇。;Leung,A.Y.T。;郑建杰:《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圆柱介质的辛本征解方法》,浙江大学学报,科学版9,922-927(2005)·Zbl 1099.74515号 ·doi:10.1631/jzus.2005.A0922
[19] Xu,X.S。;Leung,A.Y.T。;顾奇。;Yang,H。;Zheng,J.J.:压电介质的三维辛展开,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74,1848-1871(2008)·兹比尔1195.74046 ·doi:10.1002/nme.2238
[20] 张海伟。;Zhong,W.X.:基于哈密顿原理的多材料接头裂纹角附近应力奇异性分析,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0,493-510(2003)·Zbl 1064.74560号 ·doi:10.1016/S0020-7683(02)00585-1
[21] Zhang,T.Y。;Tong,P.:压电材料中III型裂纹的断裂力学,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33,343-359(1996)·Zbl 0919.73225号 ·doi:10.1016/0020-7683(95)00046-D
[22] Zhang,T.Y。;Gao,C.F.:压电材料的断裂行为,理论和应用断裂力学41339-379(2004)
[23] 钟伟新。;张海伟:平面裂纹单元的解析公式,机械强度杂志(中文版)17,1-6(1995)
[24] 钟伟新:扇形域平面弹性与哈密顿体系,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第15期,第1057-1066页(1994年)
[25] 周振国。;杜秀英(Du,S.Y.)。;Wu,L.Z.:利用非局部理论研究功能梯度压电材料中griffith渗透裂纹的反平面剪切行为,复合结构78,575-583(200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