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多面体和线性分数不确定性随机系统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准则的LMI优化问题。 (英语) Zbl 1283.93302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具有多面体和线性分数不确定性随机系统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准则的LMI优化问题。假设时滞是时变的,并且属于给定的区间,这意味着该区间时变时滞的上下界是可用的。所考虑的不确定性包括多边形不确定性和线性分数范数不确定性。基于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一些不等式技巧和随机稳定性理论,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得到了时滞相关稳定性判据。此外,时间延迟的导数可以取任何值。最后,给出了四个数值算例,以说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对文献中的一些结果的改进。

MSC公司:

93E15型 控制理论中的随机稳定性
93D09型 鲁棒稳定性
93立方厘米 信息不完整的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lasubramaniam,P.、Lakshmanan,S.和Rakkiyappan,R.(2009年)。线性分数不确定性随机神经网络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准则,神经计算72(16-18):3675-3682·doi:10.1016/j.neucom.2009.06.006
[2] Balasubramaniam,P.和Lakshmanan,S.(2011年)。具有多面体和线性分数不确定性的中立型随机神经网络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准则,国际计算机数学杂志88(10):2001-2015·Zbl 1241.34079号 ·doi:10.1080/00207160.2010.537329
[3] Boyd,S.、El Ghaouli,L.、Feron,E.和Balakrishnan,V.(1994年)。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SIAM,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4] Chen,W.Y.(2002)。关于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渐近稳定性的一些新结果,国际系统科学杂志33(11):917-21·Zbl 1049.93071号 ·doi:10.1080/0020772021000017290
[5] Chen,W.H.、Guan,Z.H.和Lu,X.M.(2004)。具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镇定和H∞控制,IMA数学控制信息杂志21(3):345-58·Zbl 1053.93012号 ·doi:10.1093/imamci/21.3.345
[6] Chen,W.H.,Guan,Z.H.和Lu,X.M.(2005)。具有多重时滞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时滞相关指数稳定性:LMI方法,《系统与控制快报》54(6):547-555·Zbl 1129.93547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4.10.005
[7] Chesi,G.、Garulli,A.、Tesi,A.和Vicino,A.(2007年)。基于参数相关齐次Lyapunov函数的时变多面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Automatica 43(2):309-316·Zbl 1111.93064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8.024
[8] Geromel,J.C.和Colaneri,P.(2006)。时变多面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系统与控制快报55(1):81-85·Zbl 1129.93479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4.11.016
[9] Gu,K.、Kharitonov,V.L.和Chen,J.(2003年)。时间延迟系统的稳定性,马萨诸塞州波士顿Birkhauser·Zbl 1039.34067号
[10] 顾凯(2000)。时滞系统稳定性问题中的积分不等式,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澳大利亚悉尼,第2805-2810页。
[11] Hale,J.K.和Verduyn Lunel,S.M.(1993)。《泛函微分方程导论》,斯普林格出版社,纽约州纽约市·Zbl 0787.34002号
[12] 何毅、王庆国和林毅(2006)。用于时变间隔延迟系统的改进H型滤波器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I:简报53(11):1235-1239。
[13] He,Y.,Wu,M.,She,J.H.和Liu,G.P.(2004)。具有多峰型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稳定性的参数相关Lyapunov泛函,IEEE自动控制汇刊49(5):828-832·Zbl 1365.93368号 ·doi:10.1109/TAC.2004.828317
[14] He,Y.,Zhang,Y.、Wu,M.和She,J.-H.(2010)。非线性时变时滞随机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改进指数稳定性,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20(1):16-26·Zbl 1192.93125号 ·doi:10.1002/rnc.1412
[15] Huang,Y.和Zhou,K.(2000)。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45(11):2169-2173·Zbl 0989.9306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887666
[16] Ivanesu,D.、Dion,J.、Dugard,L.和Niculiscu,S.I.(2000)。时滞系统的动态补偿:LMI方法,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10(8):611-628·Zbl 0963.93073号 ·doi:10.1002/1099-1239(20000715)10:8<611::AID-RNC501>3.0.CO;2-E型
[17] 姜晓和韩庆林(2008)。具有区间时变时滞线性系统的新稳定性,Automatica 44(10):2680-2685·Zbl 1155.9340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02.020
[18] 姜晓和韩庆林(2006)。具有区间时变时滞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Automatica 42(6):1059-1065·Zbl 1135.93024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2.019
[19] Kolmanoskii,V.B.和Myshkis,A.D.(1992年)。《泛函微分方程应用理论》,Kluwer学术出版社,Dordrecht。
[20] Kwon,O.M.和Park,J.H.(2008)。具有区间时变时滞和非线性扰动的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最优化理论与应用杂志139(2):277-293·Zbl 1159.93025号 ·doi:10.1007/s10957-008-9417-z
[21] Kwon,O.M.、Lee,S.M.和Park,J.H.(2010)。具有时变延迟的不确定随机神经网络的改进的延迟相关指数稳定性,《物理快报》A 374(10):1232-1241·Zbl 1236.92006号 ·doi:10.1016/j.physleta.2010.01.007
[22] Kim,J.H.(2001)。不确定时滞线性系统的时滞及其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46(5):789-792·Zbl 1008.93056号 ·doi:10.1109/9.920802
[23] Liu,X.W.和Zhang,H.B.(2005)。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新稳定性判据,混沌,孤子,分形26(5):1343-1348·Zbl 1075.34072号 ·doi:10.1016/j.chaos.2005.04.002
[24] Li,H.、Chen,B.、Zhou,Q.和Lin,C.(2008)。多面体不确定性随机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18(15):1482-1492·Zbl 1232.93092号 ·doi:10.1002/rnc.1304
[25] Li,T.、Guo,L.和Sun,C.(2007)。具有时变时滞和线性分数不确定性的神经网络的鲁棒稳定性,神经计算71(1-3):421-427。
[26] Liu,P.-L.(2005)。关于具有多重时滞的中立型不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15(1):221-229·Zbl 1091.34043号
[27] Mahmoud,M.S.和Al-Muthairi,N.F.(1994年)。具有状态延迟和范数有界时变不确定性的连续时间系统的二次稳定,IEEE自动控制汇刊39(10):2135-2139·Zbl 0925.9358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328812
[28] Miyamura,A.和Aihara,K.(2004年)。不确定时滞随机系统的时滞依赖鲁棒稳定性:基于LMI的,《第五届亚洲控制会议论文集》,澳大利亚君悦-墨尔本,第449-55页。
[29] Ramos,D.C.W.和Peres,P.L.D.(2001)。离散时间不确定系统鲁棒稳定性的一个不太保守的LMI条件,《系统与控制快报》43(5):371-378·Zbl 0974.93048号 ·doi:10.1016/S0167-6911(01)00120-7
[30] Shi,P.和Boukas,E.K.(1997)。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马尔可夫跳跃线性系统的有效控制,优化理论与应用杂志95(1):75-99·Zbl 1026.93504号 ·doi:10.1023/A:1022683311870
[31] Tian,E.,Yue,D.和Gu,Z.(2010)。网络上非线性系统的鲁棒H∞控制:一种分段分析方法,模糊集与系统161(21):2731-2745·Zbl 1206.93037号 ·doi:10.1016/j.fss.2010.03.008
[32] Xia,Y.和Jia,Y.(2003)。通过参数相关Lyapunov泛函对具有多面体类型不确定性的状态时滞系统进行Roubst控制,《系统与控制快报》50(3):183-193·Zbl 1157.93476号 ·doi:10.1016/S0167-6911(03)00153-1
[33] Xia,Y.和Jia,Y.(2002)。基于参数相关Lyapunov函数的多面体型不确定性状态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泛函,国际控制杂志75(16-17):1427-1434·Zbl 1078.93054号 ·网址:10.1080/0020717021000023834
[34] Xu,S.、Lam,J.、Zou,Y.、Zhong,N.、Gao,H.和Wang,C.(2004)。多面体不确定性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镇定,控制、自动化、机器人与视觉国际会议,中国昆明,第1747-1750页。
[35] Xue,X.和Qiu,D.(2000)。范数有界时变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鲁棒H∞补偿器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45(7):1363-1369·Zbl 0991.93034号 ·doi:10.1109/9.867049
[36] Yue,D.,Peng,C.和Tang,G.Y.(2006)。具有状态和输入量化的网络上线性系统的保成本控制,IEE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报153(6):658-664。
[37] Yan,H.C.、Huang,X.H.、Zhang,H.和Wang,M.(2009)。具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准则,混沌,孤子,分形40(4):1668-1679·Zbl 1198.93171号 ·doi:10.1016/j.chaos.2007.09.049
[38] Yue,D.和Han,Q.L.(2005)。具有时变时滞、非线性和马尔可夫切换的随机系统的时滞相关指数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50(2):217-222·Zbl 1365.93377号
[39] Zhang,Y.,He,Y.和Wu,M.(2009)。具有区间时变时滞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自动化学报35(5):577-582·Zbl 1212.93322号 ·doi:10.3724/SP.J.1004.2009.00577
[40] Zhang,Y.,He,Y.和Wu,M.(2008)。时变时滞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改进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云南昆明,第764-768页。
[41] Zhou,S.,Li,T.,Shao,H.和Zheng,W.X.(2006)。不确定离散双曲模糊系统的输出反馈H\ifty控制,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19(5):487-499·doi:10.1016/j.engappai.2005.12.00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