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定位平台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分析,用滞后夹层模型描述。 (英语) Zbl 1365.93055号

小结: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压电陶瓷微定位工作台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的方法,该工作台由带有滞后的三明治模型描述。由于压电驱动器固有的迟滞是一个具有多值映射的非光滑非线性函数,因此定位系统也是一个非光滑动态系统。采用Prandtl-Ishlinkii(PI)子模型描述夹层系统中的滞后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光滑优化的线性化方法,导出了一个广义线性化状态空间函数,以逼近系统工作平衡点周围有界区域内的非光滑夹层系统,构造了能观性矩阵和能控性矩阵,并推导了具有滞后的三明治系统的能观性和可控性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带有压电致动器的微定位工作台,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个B07 可观察性
93英镑 可控性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B18号机组 线性化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Zhao,X.和Y.Tan,“基于神经网络的使用迟滞算子识别压电致动器中的Preisach型迟滞”,Sens.actuator A‐Phys。,第126卷,第2期,第306-311页(2006年)。
[2] Taware,A.和G.Tao,夹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弗吉尼亚大学博士论文,第27-37页(2001年)。
[3] Esbrook,A.、X.B.Tan和H.K.Khalil,“通过伺服补偿控制滞后系统及其在纳米定位中的应用”,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第21卷,第3期,第725-738页(2013年)。
[4] Taware,A.和G.Tao,“夹层非光滑非线性系统混合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分析”,IEEE Trans。自动。对照,第47卷,第1期,第145-150页(2002年)·Zbl 1364.93385号
[5] Kalman,R.、P.Falb和M.Arbib,《数学系统理论专题》,麦格劳-希尔公司,纽约(1969年)·Zbl 0231.49001号
[6] Sussmann,H.,“连续时间系统的单输入可观测性”,数学。系统。《理论》,第12卷,第3期,第371-393页(1979年)·Zbl 0422.93019号
[7] van derSchaft,A.J.,“光滑非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SIAM J.控制优化。,第20卷,第3期,第338-354页(1982年)·Zbl 0482.93039号
[8] Isidori,A.,非线性控制系统,Springer,伦敦(1989)。
[9] Herman,R.和A.Krener,“非线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22卷,第5期,第728-740页(1977年)·Zbl 0396.93015号
[10] Klamka,J.,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可控性,美国控制会议,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第4670-4671页(2002年)。
[11] Sontag,E.,“关于多项式系统的可观测性,I:有限时间问题”,SIAM J.控制优化。,第17卷,第1期,第139-151页(1979年)·Zbl 0409.93013号
[12] Jank,G.,“连续时间2-D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和最优控制”,《国际应用杂志》。数学。计算。科学。,第12卷,第2期,第181-195页(2002年)·Zbl 1014.93017号
[13] Mozyrska,D.、E.Pawluszewicz和M.Wyrwas,“带caputo型算子分数阶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h‐差分方法”,《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4期,第1163-1173页(2015年)·Zbl 1338.93081号
[14] Jing,H.,Y.Liu,and S.Zhao,“关于分段线性时变脉冲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注记”,《亚洲控制杂志》,第15卷,第6期,第1867-1870页(2013年)·Zbl 1280.93014号
[15] Koplon,R.和E.Sontag,“具有符号观测的线性系统”,SIAM J.Control Optim。,第31卷,第12期,第1245-1266页(1993年)·Zbl 0785.93020号
[16] Mincheko,L.和S.Sirotko,“时滞非光滑离散系统的可控性”,《优化》,第51卷,第1期,第161-174页(2002年)·Zbl 1031.93035号
[17] Murphey,T.和J.Burdick,“非光滑可控性理论和实例”,第4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中国上海,第370-376页(2012)。
[18] Zhirabok,A.和A.Shumsky,“通过线性方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的方法”,《国际应用杂志》。数学。计算。科学。,第22卷,第3期,第507-522页(2012年)·Zbl 1302.93048号
[19] Ge,P.和M.Jouaneh,“压电陶瓷致动器的滞后建模”,Precis。Eng.J.国际社会精度。纳米技术工程。,第17卷,共页。211-221 (1995).
[20] Macki,J.、P.Nistri和P.Zecca,“滞后的数学模型”,SIAM Rev.,第35卷,第1期,第94-123页(1993年)·兹比尔0771.34018
[21] Zhang,J.、E.Merced、N.Sepulveda和X.B.Tan,“广义Prandtl‐lshlinskii滞后模型的最佳压缩”,《自动化》,第57卷,第170-179页(2015年)·Zbl 1330.49035号
[22] Kugi,Y.、D.Thull和K.Kuhnen,“具有复杂滞后的压电结构的无限维控制概念”,结构。控制。健康监测。,第13卷,第1099-1119页(2006年)。
[23] Kuczmann,M.和A.Iványi,“基于新神经网络的标量滞后模型”,IEEE Trans。马格恩。,第38卷,第2期,第857-860页(2002年)。
[24] Dong,R.,“非光滑夹层系统的识别和控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上海,第25-37页(2008)。
[25] Kuhnen,K.和H.Janocha,带滞后算子的压电致动器自适应逆控制,Proc。《欧洲控制会议》,德国卡尔斯鲁厄,第291-310页(1999年)。
[26] Bergovist,A.和G.Engdahl,“现象学磁机械滞后模型”,J.Appl。物理。,第75卷,第10期,第5496-5498页(1994年)。
[27] Clarke,F.,优化与非光滑分析,John Wiley,纽约(1983)·Zbl 0582.49001号
[28] Qi,L.和J.Sun,“牛顿方法的非光滑版本”,《数学》。程序。,第58卷,第353-367页(1993年)·Zbl 0780.90090号
[29] Xie,Y.和Y.Tan,“使用非光滑夹层模型识别和控制压电陶瓷致动器”,控制理论应用。,第30卷,第5期,第567-576页(2013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