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双惯性系统考虑齿轮摩擦的电气传动系统建模与控制分析。 (英语) Zbl 1510.93164号

摘要: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电机转速误差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系统的振动抑制有影响。本文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考虑齿轮摩擦力矩的双惯性系统进行了建模和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齿轮摩擦的双惯性系统,并推导了其动力学微分方程;然后,推导了齿轮系统的综合啮合刚度和时变摩擦力矩;其次,采用Ziegler-Nichlos频域响应法获得PID控制器的参数。采用PID、带DOB的模糊PID和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等控制方法对系统的电机转速进行调节;最后,分析了齿轮摩擦、负载惯性矩和控制方法对电机转速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理学硕士: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B52号 反馈控制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余,P。;张,T。;Sun,L。;Guo,R.,中央驱动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J.Vib。震惊。,34, 10, 121-127 (2015)
[2] 周,Y。;欧,S。;Lian,J。;Li,L.,混合动力电动客车驱动系统控制策略优化,Procedia Eng,15,none,240-245(2011)
[3] Taki,T。;岩木,T。;Ohishi,K。;Y.横村。;山口,A。;Hatano,T.,基于离合器双惯性系统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平滑加速控制,(IEEE第30届工业电子国际研讨会(ISIE)(2021)论文集,IEEE)
[4] 王,X。;耿,X。;Wang,L。;Wang,R.,基于时间依赖可靠性的未知但有界不确定性伺服连杆控制设计,机械。机器。理论。,119, 219-235 (2018)
[5] 岳,H。;He,H。;Han,M.,双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扭振特性和抑制研究,J.Frankl。仪表工程应用。数学。,360, 380-402 (2023) ·兹比尔1506.93065
[6] Yang,H。;李,X。;徐,J。;Shang,D。;Qu,X.,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PI控制器的机械手柔性关节控制方法,数学,9,1-18,3146(2021)
[7] 李,X。;Shang,D。;陈,R。;温,B.,基于机械手位置和位置变换的柔性负载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策略,J.Mech。工程师,56,21,69-82(2020)
[8] Shao先生。;黄,Y。;Silberschmidt,V.V.,带柔性连杆和关节的智能机械手:建模和振动控制,冲击振动。,1-15 (2020)
[9] 丁,Y。;Xiao,X.,基于极点配置的PMSM驱动柔性负载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Proc。CSEE,37,004,1225-1238(2017)
[10] 丁,Y。;Xiao,X.,基于卡尔曼状态估计和负载转矩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柔性负载共振抑制方法,CSEE学报,37,13,3892-3900(2017)
[11] 尹,M。;徐,Z。;赵,Z。;Wu,H.,由腱鞘驱动的机器人机械手的机构和位置跟踪控制,J.Intell。机器人。系统。,100, 3, 849-862 (2020)
[12] Yun,J.N。;Su,J.B.,带柔性关节的双墨水机械臂干扰观测器的设计,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22, 2, 809-815 (2013)
[13] 张伟。;李,M。;高,Y。;Chen,Y.,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补偿PMSM伺服系统的周期自适应学习控制,机械。机器。理论。,167,第104561条pp.(2022)
[14] 黄,G。;袁,X。;Shi,K。;Wu,X.,基于bp-pid控制器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多模型控制系统,J.Frankl。仪表工程应用。数学。,356, 13, 7290-7311 (2019) ·Zbl 1418.93200号
[15] Korayem,A.H。;Nekoo,S.R。;Korayem,M.H.,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的滑模控制设计:理论和实验实现,国际控制杂志。,01-30 (2018) ·Zbl 1421.93033号
[16] Yang,T.等人。;Yan,S。;马伟(Ma,W.)。;Han,Z.,带行星轮系传动的空间机械手的联合动力学分析,Robotica,-1,05,1-17(2014)
[17] 郭台铭,X。;齐,C。;Chen,D.,带齿面接触温度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Mech。工程师,51,11,71-77(2015)
[18] 李,X。;徐,J。;Yang,Z。;陈,R。;Yang,H.,基于分形理论的齿面磨损对齿轮轴承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J.Compute。非线性动力学。,15, 4 (2020)
[19] Walha,L。;Fakhfakh,T。;Haddar,M.,具有啮合刚度波动、轴承柔性和齿隙的两级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机械。机器。理论。,44, 1058-1069 (2009) ·Zbl 1350.70019号
[20] 谢,C。;Hua,L。;韩,X。;Lan,J。;万,X。;Xiong,X.,考虑结构耦合效应的直齿轮齿体诱导齿偏转的分析公式,国际力学杂志。科学。,148, 174-190 (2018)
[21] 陈,Z。;Zhou,Z。;翟伟。;Wang,K.,带齿廓偏差的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激励的改进分析计算模型–sciencedirect,Mech。机器。理论,149,第103838条pp.(2020)
[22] 陈,Z。;Shao,Y。;Lim,T.C.,怠速条件下齿轮响应的非线性动态模拟,国际汽车运动杂志。技术。,13, 4, 541-552 (2012)
[23] 陈,Z。;宁,J。;王凯。;翟伟,考虑相邻齿间耦合效应的直齿轮传动改进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3, 1-19 (2021)
[24] 陈,Z。;Shao,Y.,齿根裂纹沿齿宽和裂纹深度扩展的正齿轮动力学模拟,Eng.Fail。分析。,18, 8, 2149-2164 (2011)
[25] Guerine,A。;哈米,A.E。;Walha,L。;Fakhfakh,T。;Haddar,M.,用于分析不确定齿轮摩擦系统动态行为的多项式混沌方法,Eur.J.Mech。A-固体。,59, 76-84 (2016) ·Zbl 1406.74509号
[26] Sobczyk,M.R。;格尔维尼,V.I。;Perondi,E.A。;Cunha,M.A.B.,用于气动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的lugre摩擦模型的连续版本,J.Frankl。仪表-工程应用。数学。,353, 13, 3021-3039 (2016) ·Zbl 1344.93080号
[27] 姜浩。;Shao,Y。;Mechefske,C.K.,带剥落缺陷的滑动摩擦下斜齿轮的动态特性,工程失败。分析。,39, 92-107 (2014)
[28] 马,H。;冯,R。;庞,X。;宋,R。;Wen,B.,齿裂纹对变位齿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J.Mech。科学。技术。,29, 10, 4093-4104 (2015)
[29] 王,S。;任,X。;Na,J.,基于模糊扰动观测器的弹性耦合驱动系统自适应动态表面控制,J.Frankl。仪表工程应用。数学。,353, 8, 1899-1919 (2016) ·Zbl 1347.93157号
[30] 宋,H。;冈达,R。;Singh,R.,滑动摩擦对具有实际时变刚度的正齿轮副动力学的影响,J.Sound Vib。,301, 3-5, 927-949 (2007)
[31] Lu,H.等人。;Xu,Y。;杨伟(Yang,W.)。;Chen,Z.,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Trans。中国电工。Soc.,22,4,59-63(2007)
[32] 赵,H。;D、 赵;罗,P。;郭,C。;张杰。;王毅,无刷直流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微电机,53,1,72-78(2020)
[33] 陈凯,裂纹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故障特征提取研究(2020),东北大学。
[34] 徐,J。;李,X。;Yang,Z。;苏,J。;陈,R。;Shang,D.,基于RBF神经网络和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双惯性系统的传动摩擦测量和抑制,测量,202,1-13,第111793页,(202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