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滤波器输出反馈控制。 (英语) Zbl 1214.93064号

摘要:针对一类无状态测量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鲁棒输出反馈控制方法。本文所研究的非线性系统假设具有非结构不确定性、未建模动力学和动态扰动,其中非结构不确定项不是线性参数化的,并且没有关于其边界的先验知识。在递归设计中,模糊逻辑系统用于近似非结构化不确定性,而K滤波器用于估计未测量状态。将反推设计与小增益定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稳定的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方案。证明了所提出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能够保证闭环系统中的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并且受控系统的输出收敛到原点的一个小邻域。仿真实例和一些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10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E11号机组 随机控制理论中的滤波
93D25号 控制理论中的输入输出方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Boukezzoula,R.、Galichet S.和Fouloy L.(2007年)。模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及其与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结构的等价性,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17(2):233-248,DOI:10.2478/v10006-007-0021-4·Zbl 1119.93357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2478/v10006-007-0021-4
[2] Chen,B.和Liu,X.P.(2005)。MIMO非线性系统的反步模糊近似扰动解耦及其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IEEE模糊系统汇刊13(6):832-847·doi:10.1109/TFUZZ.2005.859322
[3] Chen,B.和Liu,X.P.(2007)。MIMO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近似干扰解耦的backstepping方法,模糊集与系统158(10):1097-1125·Zbl 1113.93068号 ·doi:10.1016/j.fss.2006.12.012
[4] Chen,B.S.、Lee C.H.和Chang,Y.C.(1996)。不确定非线性SISO系统的有效跟踪设计:自适应模糊方法,IEEE模糊系统事务4(1):32-4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481843
[5] E.A.科丁顿(1989年)。《常微分方程导论》,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Zbl 0123.27301号
[6] Denai,M.A.和Attia S.A.(2002年)。感应电机的模糊和神经控制,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12(2):221-233·Zbl 1004.93501号
[7] 姜振平、马雷尔斯、I.M.Y.和王毅(1996)。互联ISS系统非线性小增益定理的Lyapunov公式,自动机32(8):1211-1215·Zbl 0857.93089号 ·doi:10.1016/0005-1098(96)00051-9
[8] 姜振鹏(Jiang,Z.P.)和Praly L.(1998)。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Automatica 34(7):825-840·Zbl 0951.93042号 ·doi:10.1016/S0005-1098(98)00018-1
[9] 姜振平(1999)。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的组合反步法和小增益方法,Automatica 35(6):1131-1139·Zbl 0932.93045号 ·doi:10.1016/S0005-1098(99)00015-1
[10] Kanellakopopoulos,I.、Kokotovic,P.V.和Morse,A.S.(1991)。反馈线性化系统自适应控制器的系统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36(11):1241-1253·Zbl 0768.9304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00933
[11] Kristic,M.、Kanellakopoulos,I.和Kokotovic,P.V.(1992年)。无过度参数化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控制快报》19(3):177-185·Zbl 0763.93043号 ·doi:10.1016/0167-6911(92)90111-5
[12] Kristic,M.、Kanellakopoulos,I.和Kokotovic,P.V.(1995)。非线性和自适应控制设计,威利,纽约州纽约市。
[13] Qi,R.Y.和Brdys M.A.(2009年)。用于非线性建模和控制的基于自结构模糊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控制器,国际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杂志19(4):619-630,DOI:10.2478/v10006-009-0049-8·Zbl 1300.93100号 ·doi:10.2478/v10006-009-0049-8
[14] 钱长杰和林伟(2002)。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非分离原理范式,IEEE自动控制汇刊47(10):1710-1715·Zbl 1364.93720号 ·doi:10.1109/TAC.2002.803542
[15] Tong,S.C.、He,X.L.和Li,Y.M.(2010a)。采用小增益方法的单输入单输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模糊反推鲁棒控制,信息科学180(9):1738-1758·Zbl 1282.93163号 ·doi:10.1016/j.ins.2009.12.033
[16] Tong,S.C.、He,X.L.和Li,Y.M.(2010b)。基于小增益方法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反推鲁棒控制,模糊集与系统161(6):771-796·Zbl 1217.93094号 ·doi:10.1016/j.fss.2009.09.012
[17] 王立新(1994)。自适应模糊系统与控制: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
[18] Wang,M.,Chen,B.,Liu,X.P.和Shi,P.(2007)。一类扰动严格反馈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模糊集与系统159(8):949-967·Zbl 1170.93349号 ·doi:10.1016/j.fss.2007.12.022
[19] Yang,Y.S.和Zhou,C.J.(2005)。基于小增益方法的一类扰动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信息科学170(2-4):211-234·Zbl 1068.93037号 ·doi:10.1016/j.ins.2004.02.022
[20] Ye,X.D.(2001)。具有未知高频增益符号的自适应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51(3):504-511。
[21] 邹亚明(Zou,A.M.)和侯振国(Hou Z.G.)(2008)。使用模糊反推方法对一类非线性纯反馈系统进行自适应控制,IEEE模糊系统汇刊16(4):886-867·doi:10.1109/TFUZZ.2008.9173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