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服务器语义下无连接时间连续Petri网系统的跟踪控制。 (英语) Zbl 1395.93408号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增益和高增益算法,用于在无限服务器语义下工作的定时连续Petri网(contPN)子类系统的跟踪控制。定时contPN的固有特性决定了控制信号必须是非负的,并且是系统状态函数的上界。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中,首先使用LQ理论设计低增益控制器,使控制信号满足输入约束。在低增益控制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高增益项,以充分利用可用的控制能量,从而可以提高控制性能。为了保证跟踪目标的全局跟踪收敛性和平滑性,使用混合轨迹(状态步进和斜坡)代替纯步进参考信号。设计新的跟踪目标是为了确保低增益控制器的存在和可能的快速系统响应。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以保证对于保守且强连通的联合自由(JF)定时控制PN系统,该算法能够保证系统状态和控制信号的全局渐近收敛。

MSC公司:

93C85号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empoad A,Morari M,Dua V,Pistikopoulos E(2002)约束系统的显式线性二次调节器。自动化38(1):3–20·Zbl 0999.93018号 ·doi:10.1016/S0005-1098(01)00174-1
[2] Bempoad A,Torrisi F,Morari M(2000)分段线性系统和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收录: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澳大利亚悉尼,第4957–4962页
[3] Chen BM,Lee TH,Peng K,Venkataramanan V(2003)输入饱和线性系统的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理论与应用。IEEE Trans Automat控制48(3):427–439·Zbl 1364.93294号 ·doi:10.1109/TAC.2003.809148
[4] David R,Alla H(2005)离散、连续和混合Petri网。施普林格·Zbl 1074.93002号
[5] Dicesare F、Harhalakis G、Proth JM、Silva M、Vernadat FB(1993)《制造业中的Petri网实践》,英国伦敦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
[6] Farina L,Rinaldi S(2000)正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约翰·威利父子公司,纽约·Zbl 0988.93002号
[7] Giua A,Mahulea C,Recalde L,Seatzu C,Silva M(2006a)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实现连续Petri网的最优控制。参加:第八届离散事件系统国际研讨会,WODES 06。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美国安娜堡,第235-241页·Zbl 1132.93031号
[8] Giua A,Mahulea C,Recalde L,Seatzu C,Silva M(2006b)通过显式MPC实现对时间连续Petri网的最优控制。摘自:Commault C,Marchand N(编辑)《第二届正系统: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OSTA 2006),LNCIS第341卷。法国格勒诺布尔施普林格,第383–390页·兹比尔1132.93031
[9] Habets LCGJM,Collins PJ,van Schuppen JH(2006)单纯形上分段仿射混合系统的可达性和控制综合。IEEE Trans Automat控制51(6):938–948·Zbl 1366.93348号 ·doi:10.1109/TAC.2006.876952
[10] Johansson M(2003)分段线性控制系统。LNCIS 284。施普林格·Zbl 1008.93002号
[11] Lin Z,Pachter M,Banda S(1998)《提高跟踪性能——线性系统的非线性反馈》。国际J控制70(1):1–11·兹伯利0930.93045 ·doi:10.1080/002071798222433
[12] Mahulea C、Ramírez A、Recalde L、Silva M(2007),连续Petri网系统中的稳态控制参考和令牌守恒定律。接受在IEEE Trans中发布。自动化科学与工程
[13] Mahulea C,Recalde L,Silva M(2005)连续Petri网的最优可观测性。附:第16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记录,CDROM,捷克共和国布拉格·Zbl 1201.93024号
[14] Mahulea C,Recalde L,Silva M(2006a)关于连续Petri网的性能单调性和基本服务器语义。在:WODES 06:第八届离散事件系统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安娜堡
[15] Mahulea C,Giua A,Recalde L,Seatzu C,Silva M(2006b)关于采样连续时间Petri网:无限服务器语义下的可达性“等价性”。ADHS 06:第二届IFAC混合动力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议。意大利阿尔盖罗,第37-43页·Zbl 1132.93031号
[16] Recalde L、Teruel E、Silva M(1999)《自动连续P/T系统》。In:Donatelli S,Kleijn J(eds)Petri网的应用和理论1999,LNCS第1639卷。施普林格,第107–126页·Zbl 0934.93037号
[17] Saberi A,Lin Z,Teel AR(1996)《带饱和执行器的线性系统控制》。IEEE自动变速器控制41(3):368–378·Zbl 0853.93046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486638
[18] Silva M,Recalde L(2002)Petri网和完整性松弛——连续Petri网的观点。IEEE Trans-Syst Man Cybern 32(4):314–327·doi:10.1109/TSMCC.2002.806063
[19] Silva M,Recalde L(2004)关于Petri网模型的流态化:从离散模型到混合模型和连续模型。年度收益控制28(2):253–266·doi:10.1016/j.arcontrol.2004.05.002
[20] Silva M,Recade L(2005)时间Petri网的连续化:从性能评估到观察和控制。摘自:第26届国际会议论文集,关于petri网和其他并发模型的应用和理论。Springer-Verlag公司·Zbl 1128.68386号
[21] Silva M,Teruel E,Colom JM(1998)P/T网络系统分析的线性代数和线性规划技术。LCNS 1(1941):309–373·Zbl 0926.68086号
[22] Sun Z,Ge SS(2005)切换线性系统。控制和设计、通信和控制工程。施普林格·Zbl 1075.93001号
[23] Teruel E,Colom JM,Silva M(1997)无选择Petri网:具有批量服务和到达的确定性并发系统的模型。IEEE Trans-Syst Man Cybern 27(1):73–83·doi:10.1109/3468.553226
[24] Turner MC,Postlethwaite I,Walker DJ(2000)多变量约束输入线性系统的非线性跟踪控制。国际J控制73(12):1160–1172·Zbl 1062.93512号 ·doi:10.1080/002071700414248
[25] Wredenhagen GF,Bélanger PR(1994)具有输入约束系统的分段线性LQ控制。自动化30(3):403–416·Zbl 0800.93519号 ·doi:10.1016/0005-1098(94)90118-X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