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失数据机制以及均值和方差-方差的同质性。 (英语) Zbl 1391.62290号

摘要:除非数据完全随机丢失(MCAR),否则正确的方法对于不完整数据的分析至关重要。因此,有效测试MCAR机制的方法变得很重要,并且通过测试观察到的模式中均值和方差的同质性(例如[K·H·金P.M.本特勒同上,67,第4号,609–623(2002年;Zbl 1297.62233号);R.J.A.利特尔《关于缺失值的多元数据完全随机缺失的测试》,《美国统计协会期刊》第83卷第404期,第1198-1202页(1988年;doi:10.1080/01621459.1988.10478722)]. 当前的文章表明,样本均值的总体对应项和观测数据给定模式的协方差取决于生成数据的底层结构,即使数据随机丢失或非随机丢失,观测样本不同模式的基于正态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也可以收敛到相同的值,尽管这些值可能不等于潜在总体分布的值。结果表明,即使种群分布是多元正态的,为检验均值和协方差的同质性而开发的统计数据也不能安全地用于检验MCAR机制。

MSC公司:

第62页,共15页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62甲12 多元分析中的估计
62H15型 多元分析中的假设检验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derson,TW,《缺少某些观测值时多元正态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美国统计协会杂志,52,200-203,(1957)·Zbl 0086.35304号 ·doi:10.1080/01621459.1957.10501379
[2] Bentler,P.M.(2006)。EQS 6结构方程程序手册加利福尼亚州恩西诺:多元软件。
[3] MJ布兰卡;阿诺,J;Löpez-Montiel,D;博诺,R;Bendayan,R,实际数据样本中的偏度和峰度,方法论,9,78-84,(2015)·doi:10.1027/1614-2241/a000057
[4] Bradley,合资企业,稳健?,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31144-152,(1978)·doi:10.1111/j.2044-8317.1978.tb00581.x
[5] 陈,HY;Little,R,关于缺失数据的广义估计方程完全随机缺失的检验,Biometrika,86,1-13,(1999)·Zbl 1101.62314号 ·doi:10.1093/biomet/86.1.1
[6] Enders,C.K.(2010)。应用缺失数据分析纽约:吉尔福德。
[7] 加拉蒂,JC;Seaton,KA,MCAR不需要完整病例构成目标样本的简单随机子样本,《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25,1527-1534,(2016)·doi:10.1177/0962280213490360
[8] 霍金斯,DM,《多元正态性和同方差性的新检验》,《技术计量学》,23,105-110,(1981)·Zbl 0466.62044号 ·网址:10.1080/00401706.1981.10486244
[9] Jamshidian,M;Jalal,S,《不完全多元数据的同方差、正态性和完全随机缺失检验》,《心理测量学》,75,649-674,(2010)·Zbl 1208.62095号 ·doi:10.1007/s11336-010-9175-3
[10] 詹姆斯迪安,M;贾拉尔,S;Jansen,C,Missmech:用于测试同方差性、多元正态性和完全随机缺失(MCAR)的R包,《统计软件杂志》,56,1-31,(2014)·doi:10.18637/jss.v056.i06
[11] Jöreskog,KG,多人群的同时因素分析,心理测量学,36409-426,(1971)·Zbl 0227.62061 ·doi:10.1007/BF02291366
[12] 卡诺,Y;Takai,K,《在线性潜在变量模型中不指定缺失数据机制的NMAR缺失数据分析》,《多元分析杂志》,1021241-1255,(2011)·Zbl 1217.62075号 ·doi:10.1016/j.jmva.2011.04.007
[13] Kim,KH;Bentler,PM,多元不完全数据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同质性检验,《心理测量学》,67,609-624,(2002)·Zbl 1297.62233号 ·doi:10.1007/BF02295134
[14] 李,J;Yu,Y,不完全多元数据完全随机缺失的非参数检验,《心理测量学》,80707-726,(2015)·Zbl 1323.62116号 ·doi:10.1007/s11336-014-9410-4
[15] Little,RJA,《具有缺失值的多元数据的完全随机缺失测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3,1198-1202,(1988)·doi:10.1080/01621459.1988.10478722
[16] Little,R.J.A.和Rubin,D.B.(2002年)。缺失数据的统计分析(第二版)。纽约:Wiley·Zbl 1011.62004号 ·doi:10.1002/9781119013563
[17] Micceri,T,《独角兽、正常曲线和其他不可思议的生物》,《心理公报》,105,156-166,(1989)·doi:10.1037/0033-2909.105.1.156
[18] 公园,T;Davis,CS,重复分类数据的缺失数据机制测试,生物计量学,49,631-638,(1993)·Zbl 0800.62687号 ·doi:10.2307/2532576
[19] 公园,T;Lee,S-Y,对缺失观测值的纵向数据进行完全随机缺失的检验,《医学统计学》,第16期,1859-1871页,(1997)·doi:10.1002/(SICI)1097-0258(19970830)16:16<1859::AID-SIM593>3.0.CO;2-3
[20] 曲,A;Song,PXK,《纵向数据估算方程方法中可忽略性的测试》,Biometrika,89,841-850,(2002)·Zbl 1107.62327号 ·doi:10.1093/biomet/89.4.841
[21] Rubin,DB,《推断和缺失数据(含讨论)》,《生物统计学》,63,581-592,(1976)·Zbl 0344.62034号 ·doi:10.1093/生物技术/63.3581
[22] Sörbom,D,研究群体间因子均值和因子结构差异的一般方法,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27229-239,(1974)·Zbl 0285.62031号 ·doi:10.1111/j.2044-8317.1974.tb00543.x
[23] 唐,M;Bentler,PM,不完全数据结构方程模型中约束估计的理论与方法,计算统计与数据分析,27257-270,(1998)·Zbl 1042.62528号 ·doi:10.1016/S0167-9473(98)00015-2
[24] Thoemmes,F.和Enders,C.K.(2007)。用于测试数据是否完全随机丢失的结构方程模型。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提交的论文.IL:芝加哥。
[25] Yuan,K-H,缺失数据基于正态分布的伪ML:应用于均值和协方差结构分析,多元分析杂志,1001900-1918,(2009)·Zbl 1170.62040号 ·doi:10.1016/j.jmva.2009.05.001
[26] 元,K-H;Chan,W;田,Y,带缺失数据的均值和离散矩阵的期望-半截形算法和估计方程,统计数学研究所年鉴,68,329-351,(2016)·Zbl 1440.62213号 ·doi:10.1007/s10463-014-0498-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