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Dirichlet过程先验的半参数非线性动态因子分析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英语) Zbl 1218.62090号

摘要:时间序列和其他动态模型中的参数通常具有复杂的范围限制,其分布可能与多元正态分布或其他标准参数分布有很大偏差。在一个新的非线性贝叶斯动态因子分析模型中,我们使用截断Dirichlet过程(DP)作为此类动态参数的非参数先验。这相当于将先验分布指定为由未知数量的离散点质量(或簇)组成的混合分布。使用破粘先验和阻塞吉布斯采样器可以有效模拟后验样本。通过一系列的经验和模拟示例,我们说明了所提方法在近似各种形状的分布方面的灵活性。

理学硕士:

62M10个 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自相关、回归等(GARCH)
2015年1月62日 贝叶斯推断
62H25个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对应分析
65C60个 统计中的计算问题(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sari,《循环选择的半参数瑟斯顿模型:贝叶斯分析》,《心理测量学》71(4),第631页–(2006)·Zbl 1306.62376号 ·doi:10.1007/s11336-006-1233-5
[2] Antoniak,Dirichlet过程的混合及其在贝叶斯非参数问题中的应用,统计年鉴2(6)第1152页–(1974)·Zbl 0335.60034号 ·doi:10.1214/aos/1176342871
[3] 巴塞洛缪,潜在变量模型和因素分析(1999)·Zbl 1066.62528号
[4] Bauer,生长混合模型的分布假设:潜在轨迹类过度提取的含义,《心理学方法》第8页第338页-(2003)·doi:10.1037/1082-989X.8.3.338
[5] Browne,《当代心理测量学:罗德里克·麦克唐纳的节日》,第415页–(2005年)
[6] Caron,Dirichlet过程混合线性动态模型的贝叶斯推断,IEEE信号处理汇刊56(1),第71页–(2008)·Zbl 1391.62144号 ·doi:10.1109/TSP.2007.900167
[7] Cattell,P-技术在确定正常个体的心理物理来源特征中的应用,《心理测量学》12第267页–(1947)·doi:10.1007/BF02288941
[8] Chen,分类数据的基于贝叶斯准则的模型评估,Biometrika 91 pp 45–(2004)·兹比尔1132.62301 ·doi:10.1093/biomet/91.1.45
[9] 人体动力学建模的统计方法:跨学科对话(2009)
[10] Chow,《在基于群体的状态空间模型中检测动力学中的离散位移》,《多元行为研究》,44页,465页–(2009年)·doi:10.1080/00273170903103324
[11] Chow,帕金森病患者情绪的动态结构,结构方程模型11(4),第560页–(2004)·doi:10.1207/s15328007sem1104_4
[12] Chow,《情绪作为恒温器:用阻尼振荡器模型表示情绪调节》,《情绪5(2)》第208页–(2005)·doi:10.1037/1528-3542.5.2.208
[13] De Jong,不等距序列数据建模与平滑,随机过程的统计推断4,第53页–(2001)·Zbl 0992.60047号 ·doi:10.1023/A:1017510420686
[14] 迪纳,《情感的人格结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69(1),第130页–(1995)·doi:10.1037/0022-3514.69.1130
[15] 实践中的序贯蒙特卡罗方法(2001年)·Zbl 0967.00022号
[16] 邓肯,项目响应的非参数贝叶斯建模,统计建模8(1),第41页–(2008)·doi:10.1177/1471082X0700800104
[17] 邓森,非参数贝叶斯统计建模(2008)
[18] Durbin,用状态空间方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2001年)·Zbl 0995.62504号
[19] 埃斯科瓦尔,使用混合物的贝叶斯密度估计和推断,《美国统计协会杂志》90(430),第577页–(1995)·Zbl 0826.62021号 ·doi:10.2307/2291069
[20]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多元统计建模(1994)
[21] Ferguson,一些非参数问题的贝叶斯分析,《统计年鉴》1(2)第209页–(1973)·Zbl 0255.62037号 ·doi:10.1214/aos/1176342360
[22] 费雷尔,通过动态因素分析对二元关系中的情感过程进行建模,《情感》3(4)第344页–(2003)·doi:10.1037/1528-3542.3.4.344
[23] 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感与人类繁荣的复杂动力》,美国心理学家60(7),第678页–(2005)·doi:10.1037/0003-066X.60.7.678
[24] 盖尔曼,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实践第131页–(1996)
[25] 盖尔曼,《模拟归一化常数:从重要性抽样到桥接抽样再到路径抽样》,《统计科学》13,第163页–(1998)·Zbl 0966.65004号 ·doi:10.1214/ss/1028905934
[26] Gelman,通过已实现的差异对模型适用性进行后验预测评估,《中国统计》第6期第733页-(1996)·Zbl 0859.62028号
[27] Geweke,吉布斯抽样中使用Metropolis Hastings算法的状态空间模型的贝叶斯估计,计算统计学和数据分析37第151页–(2001)·Zbl 1077.62511号 ·doi:10.1016/S0167-9473(01)00009-3
[28] 婚姻数学:动态非线性模型(2002)·Zbl 1014.91080号
[29] Hamaker,当时间点T的数量超过案例数量时基于ARMA的SEM N:原始数据最大似然,结构方程建模10(3)第352页–(2003)·doi:10.1207/S15328007SEM1003_2
[30] 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1994)·Zbl 0831.62061号
[31] 哈维,预测,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器(2001)
[32] Hershberger,继女/继父关系下情绪反应模式的动态因素分析,《结构建模杂志》2第31页–(1994)·网址:10.1080/10705519509539993
[33] 易卜拉欣,《贝叶斯模型评估的基于标准的模型》,《中国统计》第11卷第419页–(2001年)·Zbl 1037.62017年
[34] Ishwaran,Gibbs《断棒前的取样方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96(453),第161页–(2001)·Zbl 1014.62006年 ·doi:10.1198/016214501750332758
[35] Ishwaran,近似Dirichlet和beta双参数过程层次模型中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Biometrika 87 pp 371–(2000)·Zbl 0949.62037号 ·doi:10.1093/biomet/87.2.371
[36] Jones,多变量、重复、单受试者设计和P-技术因子分析:文献选择性综述,《实验性衰老研究》16页171–(1990)
[37] Jöreskog,《数学心理学的当代发展》(第2卷):测量、心理物理学和神经信息处理第1页–(1974年)
[38] Jöreskog,序数变量的因子分析:三种方法的比较,多变量行为研究36(3)pp 347–(2001)·doi:10.1207/S15327906347-387
[39] Karabotsos,使用贝叶斯非参数的一致心理测量模型,《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第62页,第1页–(2009年)·doi:10.1348/000711007X246237
[40] Kenny,《估计潜在变量的非线性和交互效应》,《心理学公报》96页201–(1984)·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37/0033-2909.96.201
[41] Kim,带状态切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经典和吉布斯抽样方法及其应用(1999)
[42] Klein,使用LMS方法对潜在交互作用影响的最大似然估计,《心理测量学》65,第457页–(2000)·Zbl 1291.62221号 ·doi:10.1007/BF02296338
[43] Lee,结构方程建模:贝叶斯方法(2007)·Zbl 1154.62022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2/9780470024737
[44] Lee,固定协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半参数贝叶斯分析,《医学统计学》27(13)第2341页–(2007)·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2/sim.3098
[45] Lee,具有连续和多峰数据的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53页209–(2000)·doi:10.1348/000711000159303
[46] Lindley,线性模型的Bayes估计(含讨论),《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系列34第1页–(1972年)·Zbl 0246.62050号
[47] Lindsay,混合模型:理论、几何和应用(1995)·Zbl 1163.62326号
[48] 少,数据缺失的统计分析(1987)·Zbl 0665.62004号
[49] Ljung,近似系统模型预测误差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随机3,第26页–(1979)·Zbl 0437.93044号
[50] McArdle,J.J.1982个体系统的结构方程建模:“发作性酒精中毒案例研究”的初步结果
[51] McLachlan,有限混合模型(2000)·Zbl 0963.62061号 ·doi:10.1002/0471721182
[52] 孟,后验预测p值,《统计年鉴》22页1142–(1994)·兹比尔0820.62027 ·doi:10.1214/aos/1176325622
[53] Molenaar,用于分析多变量时间序列的动态因素模型,Psycholometrika 50(2)第181页–(1985)·Zbl 0603.62099号 ·doi:10.1007/BF02294246
[54] Molenaar,摆动手指运动中相变理论模型的直接拟合,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56页199–(2003)·doi:10.1348/000711003770480002
[55] 纳瓦罗(Navarro),使用迪里克莱过程建模个体差异,《数学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50 pp 101–(2006)·Zbl 1138.91594号 ·doi:10.1016/j.jmp.2005.11.006
[56] Nesselroade,用重复测量数据建模个体内变异性:进展和技术第235页–(2002)
[57] Ram,《使用频谱分析恢复愉快和不愉快情绪中的周期性、评分量表模型和计划不完整性》,《心理测量学:应用回顾和案例研究》,70页,773–(2005)
[58] Schumaker,潜在变量交互建模,结构方程建模9(1)pp 40–(2002)·doi:10.1207/S15328007SEM0901_3
[59] Sethuraman,Dirichlet先验的构造性定义,《中国统计》第4卷第639页–(1994)·Zbl 0823.62007号
[60] Shi,使用因子分析估计参数,《英国数学与统计心理学杂志》51第233页–(1998年)·doi:10.1111/j.2044-8317.1998.tb00679.x
[61] Singer,行为和相关科学纵向模型,第73页–(2007年)
[62] Sorensen,使用高斯和的递归贝叶斯估计,Automatica 7第465页–(1971)·Zbl 0219.93020号 ·doi:10.1016/0005-1098(71)90097-5
[63] Titterington,有限混合分布的统计分析(1985)
[64] Wei,时间序列分析(1990)
[65] West,贝叶斯预测和动态模型(1997)·Zbl 0871.62026号
[66] Young,动态调和回归,《预测杂志》18(6),第369页–(1999)·doi:10.1002/(SICI)1099-131X(199911)18:6<369::AID-FOR748>3.0.CO;2公里
[67] Zautra,《压力事件在积极和消极影响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来自现场和实验研究的证据》,《人格杂志》68页927–(2000)·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1467-6494.00121
[68] 张,《人体动力学建模的统计方法:跨学科对话》(2009)
[69] 张,分类动态因素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多元行为研究》42页729–(2007)·doi:10.1080/00273170701715998
[70] 朱,混合回归模型中的假设检验,《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66 pp 3-(2004)·Zbl 1062.62033号 ·doi:10.1046/j.1369-7412.003.05379.x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