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 Zbl 1038.68098号

摘要:本工作的主题是研究学习算法的能力与逻辑语言的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逻辑语言用于表示要学习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丰富语言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学习能力。为了使问题具有相关性和重要性,要求文本(数据序列)和假设(猜测)都可以从“丰富”语言翻译为“贫乏”语言。这一问题是针对几种适用于描述域为自然数集的结构的逻辑语言而考虑的。
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定义一元二阶语言在以下意义上可判定的语言来说,丰富语言并没有任何好处:自然数结构中有一个固定的解释,使得这种扩展语言在该结构中正确的句子集是可判定的。但是,如果原始语言包含二进制函数符号(将被解释为加法),那么即使只增加一个常数也会给原始语言带来优势。此外,对于定义一元二阶语言且具有上述性质的语言,行为正确学习与极限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能力,但对于包含二进制函数符号的语言,则具有更大的能力。再加上所有要学习的结构集都是递归可枚举的这一自然要求,这表明对于有限学习和极限学习来说,丰富算术语言是有好处的,但对于行为正确学习来说,充实语言是没有好处的。

MSC公司:

68T05型 人工智能中的学习和自适应系统
68周05 非数值算法

关键词:

学习算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guin,D.,从实证数据中归纳形式语言,Inform。控制,45,117-135(1980)·Zbl 0459.68051号
[2] Bárzdiņsh,J.,关于函数极限综合的两个定理,(算法和程序理论,第1卷(1974年),拉脱维亚州立大学),82-88,(俄语)
[3] 布鲁姆,L。;Blum,M.,《朝向归纳推理的数学理论》,《Inform》。对照,28125-155(1975)·Zbl 0375.02028号
[4] Büchi,J.R.,《关于限制二阶算术中的决策方法》,《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论文集》(1960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Zbl 0142.24902号
[5] 埃宾豪斯,H.-D。;弗鲁姆,J。;Thomas,W.,Einführung in die Mathematische Logik(1992),书目研究所BI-Wissenschaftsverlag:书目研究院BI-Wisenschaftsverlag Mannheim·Zbl 0784.0302号
[6] 盖萨奇,W.I。;Smith,C.H.,《通过查询学习》,J.Assoc.Compute。机器。,39, 649-674 (1992) ·Zbl 0799.68155号
[7] Glymour,C.,极限归纳推理,Erkentnis,22,23-31(1985)
[8] 戈尔德,M.,极限语言识别,通知。控制,10447-474(1967)·Zbl 0259.68032号
[9] Jain,S。;Osherson,D。;罗耶,J。;Sharma,A.,《学习的系统》(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学院出版社剑桥
[10] Jain,S。;Sharma,A.,关于语言识别最大推理度的不存在性,Inform。过程。莱特。,47, 81-88 (1993) ·Zbl 0777.03013号
[11] Kelly,K.T.,《可靠调查的逻辑》(1996),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州纽约市·Zbl 0910.03023号
[12] Kelly,K.T。;Glymour,C.,归纳推理和充满理论的数据,J.Philos。逻辑,21391-444(1992)·Zbl 0804.03002号
[13] 马丁·E。;Osherson,D.N.,基于信念修正的科学发现,J.符号逻辑,621352-1370(1997)·兹伯利0896.03027
[14] 马丁·E。;Osherson,D.N.,《科学探究的要素》(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学院出版社剑桥
[15] Matiyasevich,Y.V.,《希尔伯特的第十个问题》(1993),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马萨诸塞州剑桥·Zbl 0790.03009号
[16] W.Merkle,F.Stephan,《重新审视可拒绝的学习》,手稿,2000年。;W.Merkle,F.Stephan,《重新审视可拒绝的学习》,手稿,2000年。
[17] Nienhuys-Cheng,S.-H。;de Wolf,R.,《归纳逻辑程序设计基础》,《人工智能讲义》,第1228卷(1997),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海德堡·Zbl 1293.68014号
[18] Odifreddi,P.,《经典递归理论I和II》(1989年,1999年),北荷兰:北荷兰阿姆斯特丹·Zbl 0661.03029号
[19] M.Presburger,《welchem die Additional als einzige Operation hervortritt》中的Vollständigkeit eines gewissen Systems der Arithmetik der ganzen Zahlen,C.R.(1^{er});M.Presburger,《welchem die Additional als einzige Operation hervortritt》中的Vollständigkeit eines gewissen Systems der Arithmetik der ganzen Zahlen,C.R.(1 ^{er})
[20] Putnam,H.,可判定性和本质不可判定性,J.符号逻辑,22,39-54(1957)·Zbl 0078.24501号
[21] E.Shapiro,《从事实归纳理论》,《192号技术报告》,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1年。;E.Shapiro,《从事实中归纳理论》,《192号技术报告》,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1年。
[22] Shinohara,T.,从正数据对单调形式系统的归纳推理,新一代计算机。,8, 371-384 (1991) ·Zbl 0712.68062号
[23] Thomas,W.,《语言、自动机和逻辑》(Rozenberg,G.;Salomaa,A.,《形式语言手册》,第三卷(1997),Springer:Springer-Hidelberg,纽约),385-455·Zbl 0866.6805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