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一种简单的有限时间分布式观测器设计。 (英语) Zbl 1447.93128号

摘要:针对具有非线性观测器节点的连续时间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观测器的设计,使得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通过利用单个可观测性分解,局部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子状态的设计相互独立。对于每个节点的可观测子状态,应用了标准的集中式有限时间观测器技术。为了分布式估计不可观测子状态,观测器节点在线性项和嵌入分数幂的附加项中采用一致耦合。该方法是使用同质性参数推导出来的,它导致使用LMI的简单设计,该设计在一般条件下是可行的。

理学硕士:

93B53号 观察员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93个B07 可观察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哈尔

参考文献:

[1] 南帕克。;Martins,N.C.,《状态全知分布式LTI观测器的设计》,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2,2,561-576(2017)·Zbl 1364.93435号
[2] 巴特,S.P。;Bernstein,D.S.,《几何均匀性及其在有限时间稳定性中的应用》,数学。控制信号系统,17,2,101-127(2005)·Zbl 1110.34033号
[3] Silm,H。;Ushirobira,R。;埃菲莫夫·D。;J.-P.理查德。;Michiels,W.,分布式有限时间观测器注释,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2759-766(2019)·Zbl 1482.93411号
[4] Olfati-Saber,R.,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2007年第46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2007年)),5492-5498
[5] Ugrinovskii,V.,《具有估计一致性的分布式鲁棒滤波》,Automatica,47,1,1-13(2011)·兹比尔1209.93152
[6] Kim,T。;垫片,H。;Cho,D.D.,分布式Luenberger观测器设计,(2016 IEEE第55届决策与控制会议,CDC(2016)),6928-6933
[7] Han,W。;特伦特曼,H.L。;Wang,Z。;Shen,Y.,线性系统分布式观测器设计的简单方法,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64,1,329-336(2018)·Zbl 1423.93065号
[8] 阿拉巴马州德尔诺扎尔。R。;Millán,P。;Orihuela,L。;Seuret,A。;Zaccarian,L.,基于多跳子空间分解的分布式估计,Automatica,99,213-220(2019)·Zbl 1406.93338号
[9] Mitra,A。;理查兹,J.A。;巴格奇,S。;Sundaram,S.,时变图上的有限时间分布状态估计:利用信息年龄,(2019年美国控制会议,ACC(2019)),4006-4011
[10] K.Zimenko,A.Polyakov,D.Efimov,线性MIMO系统的均匀观测器设计,收录于:第21届IFAC世界大会,2020年,正在出版·Zbl 1443.93124号
[11] H.Silm,R.Ushirobira,D.Efimov,W.Michiels,J.-P.Richard,E.Fridman,分布式和集中式观察员的时滞裕度比较,摘自:2018年欧洲控制会议,ECC,利马索尔,塞浦路斯,2018年,1963-1968页,http://dx.doi.org/10.23919/ECC.2018.8550324。
[12] Kwakernaak,H。;Sivan,R.,线性最优控制系统(1972),威利跨科学·Zbl 0276.93001号
[13] Wang,L。;刘杰。;Morse,A.S.,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分布式观测器,(2019年美国控制会议,ACC(2019)),86-91
[14] 佩鲁奎蒂,W。;Floquet,T。;Moulay,E.,《有限时间观察员:安全通信应用》,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53,1,356-360(2008)·Zbl 1367.94361号
[15] Lopez-Ramirez,F。;Polyakov,A。;埃菲莫夫·D。;Perruquetti,W.,《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观测器设计:隐式Lyapunov函数方法》,Automatica,87,52-60(2018)·Zbl 1378.93095号
[16] Hermes,H.,齐次坐标和连续渐近稳定反馈控制,(Elaydi,S.N.,《微分方程.稳定性和控制.微分方程.稳定和控制》,《纯粹和应用数学讲义》(1990),CRC出版社),249-260·Zbl 0711.93069号
[17] Nakamura,H。;Yamashita,Y。;Nishitani,H.,齐次微分包含的光滑Lyapunov函数,(第41届SICE年会论文集,SICE 2002,第3卷(2002)),1974-1979
[18] 安德烈·V。;普拉,L。;Astolfi,A.,齐次逼近、递归观测器设计和输出反馈,SIAM J.控制优化。,47, 4, 1814-1850 (2008) ·Zbl 1165.93020号
[19] 哈利勒,香港,非线性系统(2002),普伦蒂斯·霍尔·Zbl 1003.34002号
[20] Dashkovskiy,S.N。;埃菲莫夫,D.V。;Sontag,E.D.,输入到状态稳定性和相关系统属性,Autom。远程控制,72,8,1579(2011)·Zbl 1235.93221号
[21] D.Efimov,A.Y.Aleksandrov,Persidskii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和实现,载于:2019 IEEE第58届决策与控制会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9,第6164-6168页。
[22] Kim,T。;Lee,C。;Shim,H.,线性系统分布式观测器的完全分散设计,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2019),出版中
[23] 伯努乌,E。;Polyakov,A。;埃菲莫夫·D。;Perruquetti,W.,应用加权均匀性验证ISS、iISS和IOSS特性,系统控制快报。,62, 12, 1159-1167 (2013) ·Zbl 1282.93224号
[24] Zimenko,K。;埃菲莫夫·D。;Polyakov,A。;Perruquetti,W.,关于负度齐次系统时滞鲁棒性的注记,Automatica,79,178-184(2017)·Zbl 1371.93173号
[25] 埃斯特林,D。;戈文丹,R。;海德曼,J.S。;Kumar,S.,《下一世纪的挑战:传感器网络中的可扩展协调》(MobiCom(1999))
[26] Chong,C.-Y。;Kumar,S.P.,传感器网络:进化、机遇和挑战,Proc。IEEE,91,8,1247-1256(2003)
[27] 于伟(Yu,W.)。;陈,G。;曹,M。;Kurths,J.,《具有定向拓扑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二阶一致性》,IEEE Trans。系统。人类网络。B、 40,3881-891(201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