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知频率和未知对象结构的周期性干扰抑制。 (英语) Zbl 1293.93609号

摘要:本文研究结构未知的线性单输入单输出稳定系统的多正弦波信号的渐近抑制问题。自适应正交信号发生器用于重构扰动并消除其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干扰被生成的内部信号消除,在消除算法中没有额外的动态。设计了一个分数阶控制器,如果在估计频率下设备频率响应的位置位于通过复平面原点的半平面上,即没有关于要控制的系统的阶数、相对度、,它的极点和零点的性质是必需的。分析了多正弦波扰动的情况。仿真和与现有方法的比较突出了该方法的性能。

MSC公司: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94甲12 信号理论(表征、重建、滤波等)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C73号 控制/观测系统中的扰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Houtzager,I。;范温格登,J.-W。;Verhaegen,M.,使用提升重复控制抑制智能转子试验段上的周期性风扰动,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21, 2, 347-359 (2013)
[2] 聂,J。;康威,R。;Horowitz,R.,硬盘驱动器中线性周期时变系统的最优控制,IEEE/ASME Trans。机械。,18, 1, 212-220 (2013)
[4] Chung,C.-H。;Chen,M.-S.,线性系统重复控制设计中的鲁棒自适应前馈控制,Automatica,48,183-190(2012)·Zbl 1244.93041号
[5] 博德森,M。;Douglas,S.C.,用于抑制未知频率正弦扰动的自适应算法,Automatica,33,12213-2221(1997)·Zbl 0900.93146号
[7] Bodson,M.,未知和时变频率的周期性扰动的抑制,Int.J.Adapt。控制信号处理。,19, 2, 67-88 (2005) ·Zbl 1076.93517号
[8] 博德森,M。;萨克斯,A。;Khosla,P.,自适应前馈抵消方案中的谐波产生,IEEE Trans。自动。控制,39,9,1939-1944(1994)·Zbl 0816.93048号
[9] Tay,T.T。;Moore,J.B.,通过自适应Q扰动估计反馈增强固定控制器,Automatica,27,1,39-53(1991)·Zbl 0733.93039号
[10] Ben Amara,F。;卡班巴,P.T。;Ulsoy,A.G.,《线性离散时间系统中的自适应正弦干扰抑制——理论部分》,J.Dyn。系统。测量。控制,121,4,648-654(1999)
[11] Ben Amara,F。;卡班巴,P.T。;Ulsoy,A.G.,线性离散时间系统中的自适应正弦干扰抑制——第二部分实验,J.Dyn。系统。测量。控制,121,4,655-659(1999)
[12] 兰道,I.D。;Constantinescu,A。;Rey,D.,应用于主动悬架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内部模型原理方法,Automatica,41,4,563-574(2005)·Zbl 1061.93526号
[13] 张,M。;兰·H。;Ser,W.,《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的改进二次路径建模方法》,IEEE信号处理。莱特。,7, 4, 73-75 (2000)
[14] 张,M。;兰·H。;Ser,W.,《具有在线次级路径建模的交叉更新有源噪声控制系统》,IEEE Trans。语音音频处理。,9, 5, 598-602 (2001)
[15] Kuo,S.M。;Vijayan,D.,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的二次路径建模技术,IEEE Trans。语音音频处理。,5, 4, 374-377 (1997)
[16] Narendra,K。;Annaswamy,A.,《稳定自适应系统》(1989),恩格尔伍德悬崖:恩格尔伍德崖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兹伯利0758.93039
[17] 冯·G。;Palaniswamy,M.,内部模型原理的稳定自适应实现,IEEE Trans。自动。对照,37,81220-1225(1992)·Zbl 0764.93070号
[18] 冯·G。;Palaniswamy,M.,连续时间系统内部模型原理的自适应实现,IEE Proc。控制理论应用。,139, 2, 167-171 (1992) ·Zbl 0759.93054号
[21] Chanderasekar,J。;刘,L。;帕特·D。;弗里德曼,P.P。;Bernstein,D.S.,干扰抑制的自适应谐波稳态控制,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14, 6, 993-1007 (2006)
[22] Meurers,T。;Veres,S.M。;Tan,A.C.H.,无模型频域迭代主动声振控制,控制工程实践。,11, 9, 1049-1059 (2003)
[23] Pigg,S.公司。;Bodson,M.,抑制作用于未知设备的正弦扰动的自适应算法,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18, 4, 822-836 (2010)
[24] 丁,Z.,输出反馈非线性系统中非对称周期扰动的渐近抑制,Automatica,43,3,555-561(2007)·Zbl 1137.93039号
[25] Jian,Y。;Li,S.,具有非线性外系统的一类非线性系统中非谐波干扰的抑制,亚洲控制杂志,13,6,858-867(2011)·Zbl 1263.93146号
[26] 陈,P。;孙,M。;严奇。;Fang,X.,输出反馈非线性系统中非匹配一般周期扰动的自适应渐近抑制,IEEE Trans。自动。控制,57,4,1056-1061(2012)·Zbl 1369.93295号
[27] 沈,B。;王,Z。;Shu,H。;Wei,G.,具有随机发生非线性和量化效应的鲁棒有限时域滤波,Automatica,46,11,1743-1751(2010)·Zbl 1218.93103号
[28] 丁·D。;王,Z。;Dong,H。;Shu,H.,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随机参数和非线性的分布式(H_\infty)状态估计有限时域案例,Automatica,48,8,1575-1585(2012)·Zbl 1267.93167号
[29] Dong,H。;王,Z。;Gao,H.,有损传感器网络上一类马尔可夫跳跃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分布式(H_infty\)滤波,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0, 10, 4665-4672 (2013)
[31] 里格斯·D·J。;Bitmead,R.R.,《生产脉冲光源中混叠干扰的抑制》,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21, 2, 480-488 (2013)
[32] 阿里尤尔,K.B。;Krstić,M.,直升机叶片元件上叶片涡相互作用的反馈衰减和自适应抵消,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7, 5, 596-605 (1999)
[33] Lovera,M。;De Marchi,E。;Bittanti,S.,《带磁致动器的小卫星周期姿态控制技术》,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10, 1, 90-95 (2002)
[34] 马纳亚塔拉,T.J。;Tsao,T.C。;Bentsman,J。;Ross,D.,使用学习重复控制方法抑制连铸过程中未知的周期性负载扰动,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4, 3, 259-265 (1996)
[36] 费德勒,G。;Ferrise,A.,识别偏置正弦信号的非自适应二阶广义积分器,IEEE Trans。自动。控制,57,7,1838-1842(2012)·Zbl 1369.93159号
[38] Sastry,S。;Bodson,M.,《自适应控制稳定性、收敛性和鲁棒性》(1989),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悬崖:恩格尔伍德崖·Zbl 0721.93046号
[39] Samko,S。;Kilbas,A.A。;Marichev,O.,《分数积分与导数理论与应用》(2006),Taylor&Francis Books
[40] Radwan,A.G。;Elwakil,A.S。;Soliman,A.M.,分数阶正弦振荡器设计程序和实例,IEEE Trans。电路系统。一、 55、7、2051-2063(2008)
[41] Radwan,A.G。;索利曼,A.M。;Elwakil,A.S。;Sedeek,A.,关于分数阶元素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混沌孤子分形,40,5,2317-2328(2009)·Zbl 1198.93151号
[42] Oustaloup,A。;列夫龙,F。;马修,B。;Nanot,F.M.,频带复数非整数微分表征与合成,IEEE Trans。电路系统。一、 47、1、25-39(2000)
[43] Tavazoei,M.S.,关于周期函数分数阶导数的注释,Automatica,42,5,945-948(2010)·兹比尔1191.93062
[44] Oustaloup,A.,《CRONECommand Robuste d'Ordre Non-Entier》(1991年),爱马仕·Zbl 0864.93003号
[45] 波德鲁布尼,I。;Petras,I.,分数阶控制器的模拟实现,非线性动力学。,29, 1, 281-296 (2002) ·Zbl 1041.93022号
[46] Brown,L.J。;Qing,Z.,频率不确定的周期扰动消除,Automatica,40,4,631-637(2004)·Zbl 1168.93356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