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的铁路中厚板无砟轨道动力学模型。 (英语) Zbl 1481.74504号

小结:基于实际工程应用中对板式无砟轨道动力学分析的要求,本文基于Reissner-Mindlin板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厚板铁路无砟轨动力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车辆与无砟轨道的耦合动力学分析。首先,采用一种高效且易于编程的计算算法求解Reissner-Mindlin板的横向挠度,其中位移和剪切应变被选为自变量,然后用样条函数构造,从而不会产生剪切锁定效应。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将所涉及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进一步,建立了无砟轨道动力学分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中厚板轨道的剪切变形和惯性矩的影响。实验验证和与其他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建立了车辆与无砟轨道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混合显式-隐式时间积分方法进行了有效求解。与广泛使用的弹性薄板轨道板模型相比,证明了所提出的车-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MSC公司:

74K20型 盘子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加尔文,P。;罗梅罗,A。;Dominguez,J.,有砟和无砟轨道上HST通道引起的振动,土壤动力学。接地。工程师,30,9,862-873(2010)
[2] 杨,J。;朱,S。;翟伟,地铁隧道大型建筑列车振动预测与缓解,科学。Total Environ.公司。,668, 485-499 (2019)
[3] 侯赛因,M。;Costa,P.A.,端轴承对带有离散板单元的浮置板轨道动态行为的影响,国际铁路运输杂志。,5, 1, 38-46 (2017)
[4] 杨,J。;Lan,K。;Zhu,S.,不连续浮板轨道板端刚度增强措施的动力分析,计算机。科学。工程,21,3,51-59(2019)
[5] Norén-Cosgriff,K。;Berggren,E。;Kaynia,A.,《软土地基上铁路轨道临界速度估算的新方法》,《国际铁路运输杂志》。,6, 4, 203-217 (2018)
[6] 翟,W。;Han,Z。;Chen,Z.,《列车-轨道-桥梁动态相互作用:最新综述》,第。系统。动态。,57, 7, 984-1027 (2019)
[7] Arvidsson,T。;安德森。;Karoumi,R.,《无砟桥梁上的列车运行安全》,国际铁路运输协会。,7, 1, 1-22 (2019)
[8] 翟伟。;蔡,C。;Guo,S.,车辆/轨道垂直和横向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Veh。系统。动态。,26, 1, 61-79 (1996)
[9] Metrikine,A。;Popp,K.,移动荷载下粘弹性层上弹性梁的稳态振动,Arch。申请。机械。,70, 6, 399-408 (2000) ·Zbl 0979.74028号
[10] Steenbergen,M。;Metrikine,A。;Esveld,C.,从动态角度评估板式轨道铁路系统的设计参数,J.Sound Vib。,306, 1-2, 361-371 (2007)
[11] 雷,X。;张,B.,基于车辆和轨道元件的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动力学行为分析,J.Transp。工程,137,4,227-240(2011)
[12] 古普塔,S。;Degrade,G.,使用周期方法对隧道中连续和不连续浮置板轨道进行建模,J.Sound Vib。,329, 8, 1101-1125 (2010)
[13] Thompson,D.J.,《铁路噪音和振动:机制、建模和控制方法》(2008年),爱思唯尔:伦敦
[14] 侯赛因,M.F.M。;Hunt,H.E.M.,带不连续板的浮置板轨道建模:第1部分:对摆动移动荷载的响应,J.低频噪声振动。行动。控制,25,1,23-39(2006)
[15] 度,G。;克劳托,D。;Othman,R.,基于周期有限元-边界元公式的地下铁路交通地面振动数值模型,J.Sound Vib。,293, 3-5, 645-666 (2006)
[16] 陈,Z。;Han,Z。;Zhai,W.,川藏铁路高墩桥地震振动控制TMD设计及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Veh。系统。动态。,57, 2, 207-225 (2019)
[17] Aggestam,E。;尼尔森,J。;Bolmsvik,R.,使用二维平板轨道模型模拟垂直动态车辆-轨道相互作用,Veh。系统。动态。,56, 11, 1633-1657 (2018)
[18] 贝津,Y。;法林顿,D。;Penny,C.,板式轨道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其相对于传统有砟轨道的效益,Veh。系统。动态。,48,S1,175-193(2010)
[19] 杨,X。;顾S。;周,S.,基于复合轨道单元法的轨道不平顺对高速列车下板式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应用。灰尘。,99, 72-84 (2015)
[20] Yang,Y。;Hung,H.,一种2.5D有限/无限元方法,用于模拟受移动载荷作用的粘弹性体,国际J·数值。方法。工程师,51,11,1317-1336(2001)·Zbl 1065.74623号
[21] 汤普森,D.J。;姜杰。;Toward,M.G.R.,《利用路基加劲缓解铁路引起的振动》,土壤动力学。接地。工程,79,89-103(2015)
[22] Ntotsios,E。;汤普森,D.J。;Hussein,M.F.M.,《轨道不平度相关性对铁路地面振动预测的影响》(《欧洲噪声学报》(2015年)),马斯特里赫特,2015年
[23] 翟伟。;王凯。;蔡,C.,《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基础》。系统。动态。,47, 11, 1349-1376 (2009)
[24] D.R.J.欧文。;Figueiras,J.A.,厚板和薄壳的各向异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国际期刊Numer。方法。工程师,19,4,541-566(1983)·Zbl 0509.73081号
[25] Srinivas,S。;Rao,A.K.,简支厚正交异性矩形板和层压板的弯曲、振动和屈曲,国际固体结构杂志。,6, 11, 1463-1481 (1970) ·Zbl 0224.73082号
[26] Xing,Y.F。;刘斌,《板壳自由振动的精确解》(2015),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
[27] Reissner,E.,《横向剪切变形对弹性板弯曲的影响》,J.Appl。机械。,12, 69-77 (1945) ·Zbl 0063.06470号
[28] Mindlin,R.D.,旋转惯性和剪切对各向同性弹性板弯曲运动的影响,J.Appl。机械。,18, 31-38 (1951) ·Zbl 0044.40101号
[29] Kwok,W.L。;Cheung,Y.K.,《圆形和环形层压厚板的分析》(《工程有限元方法国际会议论文集》(1974年),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威尔斯大学悉尼分校)
[30] Dawe,D.J.博士。;Roufaeil,O.L.,Rayleigh-Ritz,mindlin板振动分析,J.Sound Vib。,69, 3, 345-359 (1980) ·Zbl 0441.73071号
[31] Dawe,D.J.,mindlin板振动的有限条模型,J.Sound Vib。,59, 3, 441-452 (1978)
[32] 刘,K.M。;Han,J.B。;Xiao,Z.M.,Winkler地基上mindlin板的微分求积法,国际机械杂志。科学。,38, 4, 405-421 (1996) ·Zbl 0841.73075号
[33] Xing,Y.F。;Liu,B.,矩形mindlin板自由振动的特征方程和封闭解,机械学报。索里达币。,22, 2, 125-136 (2009)
[34] 朱,S。;Cai,C.,在温度和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界面损伤及其对板式轨道振动的影响,国际期刊Nonlin。机械。,58, 222-232 (2014)
[35] 蔡,C。;何,Q。;Zhu,S.,悬挂式单轨车辆与桥梁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机械。系统。信号处理。,118, 388-407 (2019)
[36] 徐,L。;翟伟,《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应用。数学。型号。,76, 443-465 (2019) ·Zbl 1481.70041号
[37] 迪茨,S。;希普曼,G。;Schupp,G.,通过多体车辆系统和有限元轨道模型的联合仿真实现车辆和柔性轨道的相互作用,Veh。系统。动态。,37,S1,372-384(2002)
[38] 布兰科·洛伦佐,J。;圣塔玛利亚,J。;Vadillo,E.,使用柔性轨道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板式轨道和有砟轨道进行动态比较,Proc。仪器机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第F部分,225、6、574-592(2011)
[39] 康诺利,D。;库鲁西斯,G。;Laghrouche,O.,《铁路振动基准——轨道、车辆、地面和建筑影响》,Constr。生成。材料。,92, 64-81 (2015)
[40] 陈,G。;翟伟,一种新的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及其验证。系统。动态。,41, 4, 301-322 (2004)
[41] Shih,C.-T.,关于样条有限元法,数学。数字。罪。,1, 50-72 (1979) ·兹比尔0452.73062
[42] 秦刚,《计算结构力学》(2001),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
[43] 翟伟。;夏,H。;Cai,C.,《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第一部分: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国际铁路运输杂志。,1, 1-2, 3-24 (2013)
[44] Shabana,A.A。;Zaazaa,K.E。;Escalona,J.L.,轮轨接触问题弹性力模型的发展,J.Sound Vib,269,1-2,295-325(2004)
[45] 彭博,J。;Ambrosio,J.,轮轨接触模型在小半径曲线轨道铁路动力学中的应用,多体系统。动态。,19, 1-2, 91-114 (2008) ·Zbl 1210.70010号
[46] 伊涅斯蒂,M。;因诺琴蒂,A。;Marini,L.,《从磨损角度优化铁路车辆车轮轮廓》,国际期刊Nonlin。机械。,53, 41-54 (2013)
[47] Malvezzi,M。;梅利,E。;Falomi,S.,用半解析法测定轮轨接触点,多体系统。动态。,20, 4, 327-358 (2008) ·Zbl 1347.70017号
[48] Falomi,S。;Malvezzi,M。;Meli,E.,《铁路车辆的多体建模:轮轨接触点检测的创新算法》,《磨损》,271,1-2,453-461(2011)
[49] Kalker,J.J.,《关于存在干摩擦的两个弹性体的滚动接触》(1967年),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50] 沈,Z。;Hedrick,J。;Elkins,J.,《轨道车辆动力学分析中替代蠕变力模型的比较》,(第八届IAVSD研讨会论文集。第八届IAVSD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马萨诸塞州剑桥(1984))
[51] 翟伟明,《工程中大型动力问题的两种简单快速积分方法》,国际数值学会。方法。工程,39,24,4199-4214(1996)·Zbl 0884.73079号
[52] Hunt,G.A.,铁路车辆/轨道相互作用力的动力学分析(1986年),博士论文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