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验证无限状态图转换系统的框架。 (英语) Zbl 1153.68034号

摘要:我们提出了一种分析无限状态图变换系统的技术,该技术基于构造近似于其行为的有限结构。按照经典方法,可以构造图文法的Winskel式展开的有限欠近似(k)截断链。更有趣的是,还可以构造展开的有限超逼近链(k覆盖)。通过证明两个链(在范畴意义上)收敛到完全展开,证明了(k)截断和(k)覆盖以任意精度近似展开的事实。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有限的过逼近和欠逼近来检查由图变换系统建模的系统的属性,并用一些小例子对此进行了说明。我们还描述了Augur工具,它提供了建议构造的部分实现,并已用于验证大型案例研究。

MSC公司:

60年第68季度 规范和验证(程序逻辑、模型检查等)
2012年第68季度 语法和重写系统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阿达梅克,J。;Herrlich,H。;Strecker,G.E.,《抽象和具体类别——猫的快乐》(1990),威利·Zbl 0695.18001号
[2] P.Aziz,Abdulla,B.Jonsson,M.Kindahl D.Peled,符号验证中部分降阶的一般方法,载于:A.J.Hu,M.Y.Vardi(编辑),CAV’98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427卷,1998年,第379-390页。;P.Aziz,Abdulla,B.Jonsson,M.Kindahl D.Peled,符号验证中部分降阶的一般方法,载于:A.J.Hu,M.Y.Vardi(编辑),《CAV’98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427卷,1998年,第379-390页。
[3] P.Baldan,A.Corradini,J.Esparza,T.Heindel,B.König,V.Kozioura,《验证红黑树》,收录于:COSMICAH’05年会议记录,可用报告RR-05-04,玛丽女王,伦敦大学,2005年。;P.Baldan,A.Corradini,J.Esparza,T.Heindel,B.König,V.Kozioura,《验证红黑树》,收录于:COSMICAH'05年会议记录,可用报告RR-05-04,玛丽女王,伦敦大学,2005年。
[4] P.Baldan,A.Corradini,B.König,《图形变换系统的静态分析技术》,收录于:K.G.Larsen,M.Nielsen(编辑),《CONCUR’01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154卷,2001年,第381-395页。;P.Baldan,A.Corradini,B.König,《图形变换系统的静态分析技术》,载于:K.G.Larsen,M.Nielsen(编辑),《CONCUR’01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154卷,2001年,第381-395页·Zbl 1006.68529号
[5] P.Baldan,A.Corradini,B.König,图文法规定的具有移动性的分布式系统的静态分析——案例研究,摘自:H.Ehrig,B.Krämer,A.Ertas(编辑),《IDPT'02会议论文集》(第六届国际集成设计与工艺技术会议),设计与工艺科学学会,2002年。;P.Baldan,A.Corradini,B.König,图文法规定的具有移动性的分布式系统的静态分析——案例研究,摘自:H.Ehrig,B.Krämer,A.Ertas(编辑),《IDPT'02会议论文集》(第六届国际集成设计与工艺技术会议),设计与工艺科学学会,2002年。
[6] P.Baldan,A.Corradini,B.König,《验证有限状态图文法:基于展开的方法》,载于:P.Gardner,N.Yoshida(编辑),《CONCUR 2004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3170卷,2004年,第83-98页。;P.Baldan,A.Corradini,B.König,《验证有限状态图文法:基于展开的方法》,载于:P.Gardner,N.Yoshida(编辑),《CONCUR 2004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3170卷,2004年,第83-98页·兹比尔1099.68046
[7] P.Baldan,A.Corradini,B.König,A.Lluch Lafuente,图转换系统验证的时态图逻辑,载于:WADT’06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 Verlag,第44092007卷,第1-20页。;P.Baldan,A.Corradini,B.König,A.Lluch Lafuente,用于图形转换系统验证的时序图形逻辑,收录于:《WADT'06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4409卷,2007年,第1-20页·Zbl 1196.68154号
[8] P.Baldan,A.Corradini,U.Montanari,《可级联图过程:相关过程和推导轨迹》,收录于:S.Larsen,K.Skyum,G.Winskel(编辑),《ICALP’98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443卷,1998年,第283-295页。;P.Baldan,A.Corradini,U.Montanari,《可级联图过程:相关过程和推导轨迹》,收录于:S.Larsen,K.Skyum,G.Winskel(编辑),《ICALP’98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443卷,1998年,第283-295页。
[9] 巴尔丹,P。;Corradini,A。;蒙塔纳里,美国。;里贝罗,L.,图变换的展开语义,信息与计算,205733-782(2007)·Zbl 1115.68093号
[10] P.Baldan,B.König,近似图变换系统的行为,见:A.Corradini,H.Ehrig,H.-J.Kreowski,G.Rozenberg(编辑),ICGT'02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5052002卷,第14-30页。;P.Baldan,B.König,近似图变换系统的行为,见:A.Corradini,H.Ehrig,H.-J.Kreowski,G.Rozenberg(编辑),ICGT'02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505卷,2002年,第14-30页·Zbl 1028.68089号
[11] P.Baldan、B.König、B.Kónig,《分析图变换系统抽象的逻辑》,载于:R.Cousot(编辑),《SAS’03会议录》(国际静态分析研讨会),《计算机科学讲稿》,2003年,Springer-Verlag,第2694卷,第255-272页。;P.Baldan,B.König,B.König,分析图转换系统抽象的逻辑,载于:R.Cousot(编辑),《SAS'03会议录》(国际静态分析研讨会),《计算机科学讲义》,2003年,Springer Verlag,第2694卷,第255-272页·Zbl 1067.68095号
[12] Paolo Baldan,《并行计算建模:从上下文Petri网到图形语法》,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可作为技术报告TD-1/002000获得。;Paolo Baldan,《并行计算建模:从上下文Petri网到图形语法》,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可作为技术报告TD-1/002000获得。
[13] 布鲁尼,R。;梅塞盖尔,J。;蒙塔纳里,美国。;Sassone,V.,Petri网的函数模型,信息与计算,170,2207-236(2001)·Zbl 1005.68102号
[14] E.M.Clarke,O.Grumberg,S.Jha,Y.Lu,H.Veith,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收录于:E.Allen Emerson,A.Prasad Sistla(编辑),《CAV 2000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855卷,2000年,第154-169页。;E.M.Clarke,O.Grumberg,S.Jha,Y.Lu,H.Veith,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收录于:E.Allen Emerson,A.Prasad Sistla(编辑),《CAV 2000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855卷,2000年,第154-169页·Zbl 0974.68517号
[15] 克拉克,E.M。;格伦伯格,O。;Long,D.E.,模型检查和抽象,ACM编程语言和系统事务(TOPLAS),16,5,1512-1542(1994)
[16] Corradini,A。;蒙塔纳里,美国。;Rossi,F.,《图形过程》,《信息学基础》,26,241-265(1996)·Zbl 0854.68054号
[17] Dams,D。;Gerth,R。;Grumberg,O.,《反应系统的抽象解释》,《ACM编程语言和系统汇刊》(TOPLAS),第19、2、253-291页(1997年)
[18] Davey,B.A。;Priestley,H.A.,《格与秩序导论》(2002),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1002.06001号
[19] 北卡罗来纳州德肖维茨。;Jouannaud,J.-P.,重写系统,(Leeuwen,Jan van,形式模型和语义,理论计算机科学手册,B卷(1990),Elsevier Science),243-320·Zbl 0900.68283号
[20] F.L.Dotti,L.Foss,L.Ribeiro,O.Marchi Santos,分布式对象系统验证,收录于:E.Najm,U.Nestmann,P.Stevens(编辑)FMOODS’03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884卷,2003年,第261-275页。;F.L.Dotti,L.Foss,L.Ribeiro,O.Marchi Santos,分布式对象系统验证,收录于:E.Najm,U.Nestmann,P.Stevens(编辑)FMOODS’03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884卷,2003年,第261-275页·Zbl 1253.68059号
[21] F.L.Dotti,B.König,O.Marchi dos Santos,L.Ribeiro,《案例研究:使用图形转换系统验证互斥协议与过程创建》,技术报告08/2004,斯图加特大学,2004年。;F.L.Dotti,B.König,O.Marchi dos Santos,L.Ribeiro,《案例研究:使用图形转换系统验证互斥协议与过程创建》,技术报告08/2004,斯图加特大学,2004年。
[22] H.Ehrig,《图文法代数理论导论》,载于:V.Claus,H.Ehreg,G.Rozenberg(编辑),《第一届图文法及其在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73卷,1979年,第1-69页。;H.Ehrig,《图文法代数理论导论》,载于:V.Claus,H.Ehreg,G.Rozenberg(编辑),《第一届图文法及其在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73卷,1979年,第1-69页·Zbl 0407.68072号
[23] (Ehrig,H.;Kreowski,H.-J.;Montanari,U.;Rozenberg,G.,《图形语法和图形变换计算手册》,第3卷:并发、并行和分布(1999),《世界科学》)·兹比尔0951.68049
[24] Engelfriet,J.,Petri网的分支过程,信息学学报,28575-591(1991)·Zbl 0743.68106号
[25] Esparza,J.,使用网络展开的模型检查,计算机编程科学,23,2-3,151-195(1994)·Zbl 0834.68087号
[26] Gadducci,F.,《π演算的图形重写》,《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结构》,17,3,407-437(2007)·Zbl 1125.68063号
[27] F.Gadducci,R.Heckel,M.Koch,《图形解释时序逻辑的完全抽象模型》,载于:H.Ehrig,G.Engels,H.-J.Kreowski,G.Rozenberg(编辑),《第六届图形变换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764卷,1998年。;F.Gadducci,R.Heckel,M.Koch,《图形解释时序逻辑的完全抽象模型》,载于:H.Ehrig,G.Engels,H.-J.Kreowski,G.Rozenberg(编辑),《第六届图形变换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1764卷,1998年·Zbl 0948.03025号
[28] T.Genet,后代集合和正规形式集合的可判定近似,见:T.Nipkow(Ed.),第九届改写技术和应用国际会议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379卷,1998年,第151-165页。;T.Genet,后代集合和正规形式集合的可判定近似,见:T.Nipkow(Ed.),第九届改写技术和应用国际会议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379卷,1998年,第151-165页。
[29] R.Heckel,通过图变换指定的反应系统的组成验证,载于:E.Astesiano(编辑),FASE'98,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 Verlag,第13821998卷,第138-153页。;R.Heckel,通过图变换指定的反应系统的成分验证,见:E.Astesiano(Ed.),FASE’98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382卷,1998年,第138-153页。
[30] Janicki,R。;Koutny,M.,抑制网络的语义,信息与计算,123,1-16(1995)·Zbl 1096.68678号
[31] P.Kelb,Abstraktionstechniken für automatische Verifikationsmethoden,博士论文,Carl-von-Ossietzky-Universität Oldenburg,1995年。;P.Kelb,Abstraktionstechniken für automatische Verifikationsmethoden,博士论文,Carl-von-Ossietzky-Universität Oldenburg,1995年。
[32] M.Koch,《分布式系统规范中图形变换和时序逻辑的集成》,柏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M.Koch,《分布式系统规范的图形转换和时序逻辑集成》,博士论文,柏林理工大学,2000年。
[33] B.König,V.Kozioura。Augur——用于分析图形转换系统的工具。EATCS公告,第87卷,第125-137页,2005年11月,出现在正式规范栏。;B.König,V.Kozioura。Augur——用于分析图形转换系统的工具。EATCS公告,第87卷,第125-137页,2005年11月,出现在正式规范栏。
[34] B.König,V.Kozioura,图变换系统分析的反例引导抽象求精,收录于:H.Hermanns,J.Palsberg,《TACAS’06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3920卷,2006年,第197-211页。;B.König,V.Kozioura,图变换系统分析的反例引导抽象求精,收录于:H.Hermanns,J.Palsberg,《TACAS'06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3920卷,2006年,第197-211页·Zbl 1180.68194号
[35] König,B。;Kozioura,V.,可覆盖图的增量构造,《信息处理快报》,103,5,203-209(2007)·Zbl 1184.68345号
[36] B.König,V.Kozioura,Augur 2——图形变换系统分析工具的新版本,收录于:GT-VMT’06会议录(图形变换和可视化建模技术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Elsevier Science,2008。;B.König,V.Kozioura,Augur 2——图形变换系统分析工具的新版本,收录于:GT-VMT’06会议录(图形变换和可视化建模技术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爱思唯尔科学,2008年。
[37] V.Kozioura,《随机图变换系统的验证》,载于:A.Rensink,R.Heckel,B.König(编辑),《GT-VC’06会议录(验证和并发的图变换)》,ENTCS,第175.4卷,2006年。;V.Kozioura,《随机图变换系统的验证》,载于:A.Rensink,R.Heckel,B.König(编辑),《GT-VC’06会议录(验证和并发的图变换)》,ENTCS,第175.4卷,2006年·Zbl 1278.68179号
[38] A.Loginov,T.W.Reps,M.Sagiv,通过归纳学习进行抽象提炼,载于:《CAV’05学报》,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 Verlag,第35762005卷,第519-533页。;A.Loginov,T.W.Reps,M.Sagiv,《通过归纳学习进行抽象提炼》,载于:《CAV’05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 Verlag,第35762005卷,第519-533页·Zbl 1081.68626号
[39] Loiseaux,C。;格拉芙,S。;Sifakis,J。;Bouajjani,A。;Bensalem,S.,并发系统验证的属性保持抽象,系统设计中的形式化方法,6,1-35(1995)·Zbl 0829.68053号
[40] Mac Lane,S.,《在职数学家的分类》(1971),施普林格出版社·兹标0232.18001
[41] McMillan,K.L.,符号模型检查(1993),Kluwer·Zbl 1132.68474号
[42] 梅塞盖尔,J。;Montanari,U.,Petri网是幺半群,信息与计算,88,105-155(1990)·Zbl 0711.68077号
[43] R.Milner,Bigraphical reactive systems,收录于:K.G.Larsen,M.Nielsen,《CONCUR’01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2154卷,2001年,第16-35页。;R.Milner,Biggraphical reactive systems,载:K.G.Larsen,M.Nielsen,《CONCUR'01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 Verlag,第2154卷,2001年,第16-35页·Zbl 1006.68080号
[44] 蒙塔纳里,美国。;Rossi,F.,《情境网络》,《信息学报》,32,6(1995)·Zbl 0835.68084号
[45] M.Pistore,历史相关自动化,博士论文,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M.Pistore,历史相关自动化,博士论文,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Zbl 0925.68289号
[46] Reisig,W.,《Petri网:导论》。Petri网:简介,EACTS理论计算机科学专著(1985),Springer-Verlag·Zbl 0555.68033号
[47] A.Rensink,标准图形形状,收录于:D.A.Schmidt(编辑)《2004年ESOP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2986卷,2004年,第401-415页。;A.Rensink,标准图形形状,载于:D.A.Schmidt(编辑)《2004年ESOP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义》,Springer-Verlag,第2986卷,2004年,第401-415页·Zbl 1126.68355号
[48] A.Rensink,使用形状图进行状态空间抽象,摘自:AVIS’04会议录(第三届无限状态系统自动验证国际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爱思唯尔科学,2004年。;A.Rensink,使用形状图进行状态空间抽象,摘自:AVIS’04会议录(第三届无限状态系统自动验证国际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爱思唯尔科学,2004年。
[49] A.Rensink,图文法的显式状态模型检查,见:P.Degano,R.De Nicola,J.Meseguer,《并发,图和模型》。在乌戈·蒙塔纳里65岁生日之际为他撰写的论文,《计算机科学讲义》,斯普林格-Verlag,第5065卷,2008年。;A.Rensink,图文法的显式状态模型检查,见:P.Degano,R.De Nicola,J.Meseguer,《并发,图和模型》。在乌戈·蒙塔纳里65岁生日之际为他撰写的论文,《计算机科学讲义》,斯普林格-Verlag,第5065卷,2008年·Zbl 1137.68003号
[50] A.Rensink,D.Distefano,抽象图转换,摘自:SVV’05会议录(第三届软件验证与确认国际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Elsevier Science,第157(1)卷,2005年,第39-59页。;A.Rensink,D.Distefano,抽象图转换,摘自:SVV’05会议录(第三届软件验证与确认国际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Elsevier Science,第157(1)卷,2005年,第39-59页·Zbl 1273.68196号
[51] L.Ribeiro,《图形语法的平行组合和展开语义》,柏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L.Ribeiro,《图形语法的平行组合和展开语义》,柏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52] (Rozenberg,G.,《图形语法和图形转换计算手册》,第1卷:基础(1997年),世界科学出版社)·兹比尔0908.68095
[53] 萨吉夫,M。;代表,T。;Wilhelm,R.,通过三值逻辑进行参数形状分析,ACM编程语言和系统事务(TOPLAS),24,3,217-298(2002)
[54] V.Sassone,《论Petri网的语义:过程、展开和无限计算》,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94年。;V.Sassone,《关于Petri网的语义:过程、展开和无限计算》,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94年。
[55] Schmidt,K.,与LoLA的分布式验证,Fundamenta Informaticae,54,2-3,253-262(2003)·Zbl 1111.68546号
[56] G.Taentzer,AGG:代数图形变换的工具环境,见:M.Nagl,a.Schürr,M.Münch,AGTIVE’99会议录(工业相关图形变换的应用,国际研讨会),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779卷,1999年,第481-488页。;G.Taentzer,AGG:代数图形变换的工具环境,载于:M.Nagl,a.Schürr,M.Münch,AGVE’99会议录(工业相关图形变换的应用,国际研讨会),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779卷,1999年,第481-488页。
[57] D.Varró,走向视觉建模语言的符号分析,摘自:2002年图形转换和视觉建模技术研讨会,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爱思唯尔科学,第72卷,2002年。;D.Varró,面向视觉建模语言的符号分析,在:图形转换和视觉建模技术研讨会'02,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爱思唯尔科学,第72卷,2002年。
[58] W.Vogler,《Petri网中异步系统和读取弧的效率》,载于:P.Degano,R.Gorrieri,A.Marchetti-Spaccamela(编辑),ICALP’97年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2561997卷,第538-548页。;W.Vogler,《Petri网中异步系统和读取弧的效率》,载于:P.Degano,R.Gorrieri,A.Marchetti-Paccamela(编辑),《1997年ICALP会议录》,《计算机科学讲稿》,Springer-Verlag,第12561997卷,第538-548页·Zbl 1401.68235号
[59] 雅哈夫,E。;代表,T.W。;萨吉夫,S。;Wilhelm,R.,《验证通过演化逻辑指定的时间堆属性》,《IGPL的逻辑期刊》,14,5,755-783(2006)·Zbl 1108.6807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